张德松这首《诗题小雪》原文如下:
寒云凝雨化琼英,寥落千山朔气横。
莫道阴阳隔岁序,笑藏微雪待春声。(注:中华通韵押英韵。)
这是一首颇具匠心的七言绝句,诗人张德松以凝练的笔触勾勒出冬日的静谧与生机。以下从意象、手法、哲理三个角度进行点评:
一、意象经营:冷峻与温存的交融
首句“寒云凝雨化琼英”,以“寒云”“凝雨”铺陈严冬的肃杀,而“琼英”(玉色花蕊)一词倏然将雨雪转化为晶莹的艺术品,冷中见雅。第二句“寥落千山朔气横”,以“寥落”写山野寂寥,“朔气”点出北风凛冽,宏大的空间感中暗藏张力。前后两句一收一放,形成视觉与触觉的双重意境。
二、手法运用:虚实相生,时空穿梭
第三句“莫道阴阳隔岁序”堪称诗眼。诗人以“阴阳”代指冬春的交替,以“隔岁序”表现时间的断裂感,却用“莫道”二字举重若轻地打破这种隔阂,仿佛在与天地对话。尾句“笑藏微雪待春声”更显巧妙:“藏雪”既是实写积雪未消,又隐喻珍藏冬日的余韵;“待春声”则借听觉通感,将无形的春意化为可期待的声响。“笑”字举重若轻,透出诗人与自然嬉游的从容心态。
三、哲学内涵:静默中的生机
此诗暗合中国古典哲学“阴极阳生”的智慧。朔气横绝的千山看似沉寂,但“微雪”中已蛰伏着春的讯息。诗人不写冰雪消融的俗套,而以“藏雪待春”的逆向思维,展现对生命轮回的笃定。这种“待”不是被动等待,而是如种子在土中蓄力般的主动酝酿。整体而言,此诗在二十八字中构建起从凛冬到初春的完整意象链条,气脉流畅,余韵悠长。
总结:
这首诗以小雪为引,实则书写时间哲学。它超越了一般咏物诗的框架,在冷寂的冬日图景中埋下温暖的伏笔,与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怅然相反,此诗展现的是“微雪虽寒,却怀春声”的达观,在当代旧体诗创作中堪称“小景之中见大境界”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