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七绝] 灵根制皂吟
九转灵根墨暗盈,首乌侧柏共春生。女贞皂角融香雪,一沐云来万缕清。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04日 06:55:46     分类:新建文档1
   1         1
[点评] 《沐芳吟》诗评
《沐芳吟》原文如下:九转灵根墨暗盈,首乌侧柏共春生。女贞皂角融香雪,一沐云来万象清。注:平水韵押庚韵。张德松这首《沐芳吟》以洗沐为题材,通过巧妙的意象组合与古典意境的营造,展现了沐浴时身心澄明的独特体验。以下从意象运用、意境营造与语言艺术三个角度进行赏析:一、灵根入墨,草木成诗——意象的玄妙组合首句“九转灵根墨暗盈”以道家“九转”之典暗喻沐浴的净化过程,将草木精华与墨色相融,赋予日常洗沐以修炼般的玄妙色彩。诗中“首乌”“侧柏”“女贞”“皂角”皆具药用与清洁功效,诗人却以“共春生”“融香雪”点化其自然生机,使实用之物蜕变为诗意符号。尤以“香雪”一词为妙,既写皂沫如雪、暗藏芬芳的视觉嗅觉通感,又暗合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典雅,将俗常场景升华为唯美意境。二、云来万象清——意境的空灵建构前三句铺陈草木之韵,末句“一沐云来万象清”骤然荡开境界。以“云”喻氤氲水汽,既应和沐芳主题,又暗含《庄子·知北游》中“澡雪而精神”的哲思。此句双关:表层写沐浴后云雾缭绕的实景,深层则喻指尘虑涤尽后心境的澄明通达。与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异曲同工,在物质性的身体清洁中,开辟出精神超脱的维度。三、古韵新声,凝练传神——语言的匠心锤炼全诗严守平水韵庚韵,音韵清越如玉石相击。诗中动词运用尤见功力:“暗盈”写草木气息的悄然弥漫,“共生”绘植物交感的生命力,“融”字更将皂角与雪意象熔铸为一体。结句“万象清”三字如钟磬余响,既呼应首句“灵根”的玄秘,又以道家“清净”理念收束全篇,形成回环往复的意脉结构。整体评价此诗将日常沐浴转化为一场精神仪式,在草木清香与水汽朦胧间构筑起物我交融的审美空间。诗人以药理入诗、以道境为魂,在四句二十八字的有限篇幅内,既完成了对传统沐芳文化的诗意继承,又展现出当代古典创作中“以小见大”的哲思追求。其意象密度与意境张力的平衡,堪称当代七绝创作的典范之作。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04日 06:49:18     分类:作品点评
   4         0
[诗:七绝] 沐芳吟
九转灵根墨暗盈,首乌侧柏共春生。女贞皂角融香雪,一沐云来万象清。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04日 06:46:29     分类:咏物抒怀
   4         0
[诗:七绝] 琼崖赤帜新咏
孤岛烽烟廿载擎,琼崖碧血化霞明。深山鹄鸨啼残月,犹唱当年号角声。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02日 21:39:32     分类:诗
   3         0
[诗:七绝] 琼崖赤帜
孤岛烽烟廿载擎,琼崖碧血化霞明。深山鹄鸨啼残月,犹伴当年号角鸣。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02日 21:08:48     分类:诗
   4         0
[诗:七绝] 藤雨蕉韵
黎锦裁云三月三,苗歌漫绕九重岚。千年藤雨滴蕉韵,野酿盈樽绿正酣。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02日 21:06:37     分类:诗
   4         0
[诗:七绝] 雨林春望
拿云五指破空青,雨瀑飞虹势未停。海欲连天心自阔,潮生寰宇万山听。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02日 20:59:18     分类:诗
   2         0
[诗:七绝] 《冬芦新咏》诗评
《七绝·冬芦新咏》是一首以冬日芦苇为意象的咏物佳作。它原文如下:霜絮垂垂栖倦鸟,风摇素影雪潇潇。休言寒彻无春信,一羽穿云破寂寥。注:平水韵押萧韵。这首七绝诗通过凝练的笔触与深远的意境,展现了冬日的萧瑟与潜藏的生机。以下从意象经营、情感层次与艺术手法三方面展开评析:一、意象对比:寒寂与生机的双重奏首句“霜絮垂垂栖倦鸟”以“霜絮”暗喻芦花,既点明时令,又赋予芦苇以冰晶般的脆弱美感。“垂垂”叠词的使用,强化了芦苇凝霜低垂的疲惫之态,而“倦鸟”这一意象更进一步烘托出冬日万物蛰伏的沉寂氛围。次句“风摇素影雪潇潇”则通过风与雪的动态描写,将素白芦苇置于风雪交织的苍茫画面中,“潇潇”拟声词不仅摹写风雪之声,更添天地寂寥之感。前两句以密集的寒意象(霜、倦、雪、风)构筑出冷寂的视觉与听觉空间,为后文转折埋下伏笔。二、哲理转折:于绝境中见希望第三句“休言寒彻无春信”以祈使句陡然逆转,直斥世俗对严寒的片面认知。“休言”二字斩钉截铁,打破前文营造的压抑感,引出全诗精神内核——冬日深处早已孕育春的讯息。这种否定式表达与陆游“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的洒脱一脉相承,彰显出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末句“一羽穿云破寂寥”以飞鸟击破长空的动态意象,完成从静到动、从压抑到解放的升华。“穿云”之姿暗合“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逍遥精神,“破”字更是以刀劈斧凿之力撕开沉寂天幕,使画面瞬间获得昂扬的张力。三、艺术匠心:虚实相生的造境术诗人巧妙运用虚实相生之法:芦花的实体与春信的虚象交织,风雪的有形与寂寥的无形呼应。注明的“平水韵押萧韵”更显声韵经营的用心,“潇”“寥”等韵脚发音绵长,模拟风雪萦绕之感,而“鸟”“霄”的尖细元音则暗合飞鸟破空的锐利。这种声韵与意象的精密配合,令人想起李贺“霜重鼓寒声不起”的通感手法。全诗二十八字间,可见诗人对传统咏物诗“不即不离”准则的把握——既精准刻画芦苇风骨,又超越物象本身,抵达生命哲思的层面。结语此诗在继承古典诗歌“起承转合”结构的基础上,以现代审美眼光重构冬景意境。前两句似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的孤绝,后两句则焕发刘禹锡“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豪情,最终在严寒与暖春、沉寂与突破的辩证中,完成对生命韧性的礼赞。羽翼划过的不仅是冬日的云层,更是穿越时空的诗心轨迹。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02日 19:04:13     分类:作品赏析
   33         1
[诗:七绝] 冬芦新咏
霜絮垂垂栖倦鸟,风摇素影雪潇潇。休言寒彻无春信,一羽穿云破寂寥。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02日 19:03:02     分类:杂题杂咏
   11         0
[诗:七绝] 营口赵家烧鸡
金黄沁骨添清韵,碳木熏皮化脆霜。若问人间何至味,滨城不品莫归航。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02日 19:01:21     分类:诗词速递
   1         0

1 2 3 4 5
  • 2205 条记录 第 1 页/共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