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山村初雪》点评 [点评]

张德松     发布时间: 2025/11/22 5:14:45
阅读:41次      分享到

关键字
点评
张德松这首七绝原文如下:

雪覆千山接远涯,风斜陌野晾寒纱。

琼枝晚照千门玉,却望炊烟是俺家。

注:平水韵押麻韵。
作者描绘的如同一幅笔简意浓的冬日山村水墨画,既展现了冰雪世界的清寒广袤,又点染出人间烟火的深层温情。其艺术魅力更为凸显。

一、格律严谨,声韵和谐
全诗严格遵循平水韵(麻韵)的七绝平仄格式。首句“雪覆千山接远涯(仄仄平平仄仄平)”一锤定音,奠定了整首诗铿锵和谐的声律基础。韵脚“涯”、“纱”、“家”音韵悠长,与雪野的苍茫意境相得益彰。

二、意象经营,境界层出

1. 空间宏阔与细节精微:首句“雪覆千山接远涯”以俯瞰视角,勾勒出千山覆雪、天地无垠的壮阔背景。次句“风斜陌野晾寒纱”则将镜头拉近,用“晾寒纱”这一精妙比喻,将弥漫田野的寒气写得可视可触,静中有动。
2. 光影交织的琉璃世界:第三句“琼枝晚照千门玉”是全诗色彩的华彩乐章。夕阳为玉树琼枝、银装素裹的屋舍披上暖金色调,“琼”、“玉”二字既写其形,更传其神,构造出一个冰清玉洁又温暖明亮的童话之境。
3. 情感的点睛与升华:结尾“却望炊烟是俺家”,一个“却”字巧妙转折,将目光从自然美景引向人间温情。“炊烟”是生机,是归属,也是全诗情感的凝聚点。

三、炼字精妙,一字见性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 “俺” 字是活生生的口语,自带泥土的芬芳与扑面的热气。它瞬间拉近了诗歌与读者的距离,让那份归家的欣喜变得无比真实、亲切且恳切。这一改,仿佛能看见诗人望见炊烟时,那脱口而出的浓浓乡音和按捺不住的激动心情,极大地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总结
这首诗通过“千山”、“寒纱”的广袤清寒,到“琼枝”、“晚照”的绚烂静谧,最终收束于“俺家炊烟”的笃实温暖,完成了一次从自然美景到心灵归宿的完美旅程。“俺”字的使用,犹如画龙点睛,使整幅雪景图有了心跳和温度,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融情于景、意境深远的佳作。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