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的烟雨还在史册里氤氲,
一叶红船载着十三颗星辰启航。
桨声划破暗夜的霜寒,
谁曾想,这小小的涟漪,
竟化作百年澎湃的春潮?
如今,这船已长成大陆的骨骼,
焊缝里跳动着不灭的星火,
铆钉上凝结着闪电的记忆。
舵轮转动的轨迹,
正是山河最坚毅的脊梁。
清晨的高铁站台,
银白的“复兴号”如银梭穿行。
窗玻璃映照着青春的面庞,
北斗的银针校准着每一寸土地。
量子计算机解开黎曼猜想的喜讯,
与稻田里低垂的稻穗,
在晨风中轻轻摇曳——
这是科技与土地最动人的二重唱。
贵州的群山间,
天眼FAST仰望苍穹,
苗家银饰在阳光下闪烁。
实验室里编织光的经纬,
田野上举起金色的旗枪。
钱学森的诗句仍在回响:
“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钓鱼岛的浪花拍打着礁石,
像叩击历史的门环。
方言集结成舰艏的浪,
在祖辈用生命捍卫的土地上,
写下"中国"二字。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
不过是把宣言折成纸飞机,
让每个孩子都能接住,
那片永不褪色的晨光。
校园里,孩子们举着纸飞机奔跑,
阳光穿过机翼,
在他们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在新一代眼中焕发新生。
104年,不过是历史长河的一瞬,
却让一艘小船成长为巨轮;
让星星之火,燎原成光明的海。
仰望星空,
北斗七星依然明亮,
“天宫”空间站在地球上空巡游,
量子通信的光子在光纤中飞驰。
舵手从未改变,
航向始终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
南湖的烟雨渐渐消散,
红船依然在时光里航行,
载着我们驶向更辽阔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