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刘半农赋 [辞赋]

王振和     发布时间: 2025/10/30 20:32:12
阅读:4次      分享到


    夫士之立世,或如松岳巍巍,或似星河澹澹。若夫毗陵刘君,名复字半农者;兼文理之双翼,贯中西之文篇。其生也如朝露涵霞,其逝也若流星耀原。虽五秩春秋,而遗泽悠然,足可赋之。
    昔在民初,文坛滞梗。桐城遗绪未消,白话新声初萌。君本江阴俊彦,少习西学,长怀赤忠。初以“半侬”笔名,译介异域奇声。落笔如春蚕食叶,顷刻千言化至情。后北上京师,受知于蔡公。执教上庠,服务半生。遂更“侬”为“农”之字,示心系苍生之性。时人赞曰:“刘半农抖擞精神,向旧之文学猛攻!”
    至若新潮澎湃,与仲甫、适之、豫才诸君子共举义旗。首创新式标点,革除句读陈规;力主“她”“它”新字,补全代词缺失。犹记《教我如何不想她》一诗出,七弦琴上流清商,白话韵文见痴迷。赵元任谱以宫商,传唱南北,遂成新诗入乐之圭臬。此皆破千年冰封,开新一代风气者。
    然君非止步文苑,更涉声律瀚海。负笈巴黎五载,苦攻实验语音。铸铁匣以录乡音,执石英而辨毫分。著《四声实验录》,解千古声韵之谜;创“声调推断尺”,立现代语音基韵。昔人“文武之道”,君乃“文理兼通”;左手持风雅卷,右手执律吕器,诚旷古罕寻。
    暮岁潜心治学,考钟鼎于大漠,辑民谣于闾巷。敦煌写本,缀遗珠于残简;太平鼓词,存绝响于村乡。尤痛倭寇侵华之际,冒锋镝往察绥,染回归热而亡。钱玄同挽曰:“当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不惜以有用之生命,换此无价之学术!”悲夫!
     观其平生,有三变焉:沪上才子,一变也;新文猛将,二变也;朴学宗师,三变也。每变皆顺应时潮,而终成不朽。昔刘彦和论“风骨”,半农之文,清丽如江南烟柳,是谓风;半农之志,坚毅似吴地青石,是谓骨。至若首创汉语“她”字,今人日用而不知,此正所谓“圣人无名”欤?
    赞曰:
江潮莽莽孕奇英,双棹文理破浪行。
手植她字春满苑,心萦语音夜挑灯。
歌谣采得民间魄,铁匣收存故土声。
莫道书生无胆气,风沙瀚海证平生!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