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七律] 咏叶圣陶先生
未厌居前孺子情,文吟廿载烛光明。千章椽笔裁云锦,万卷春风化雨声。稻草田畴真意守,焕之巷陌爱心呈。吴门星斗今犹在,长照人间润物清。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31日 19:43:14     分类:诗
   3         1
[诗:七律] 读许地山先生文集有怀
缀网劳蛛悟宿因,落华笔底见清真。空山灵雨涤尘虑,春野寒灯照苦辛。佛影慈航归厄世,童心慧眼悯黎民。香江闽海苍茫月,长伴文章万古新。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31日 19:42:27     分类:诗
   2         0
[辞赋] 圣陶赋
序:吴门叶氏,圣陶其名。身历三朝之变,心守一砚之清。今以赋体追慕先生风范,谨奉文心以祭: 姑苏烟雨,润泽文骨。自甪直开蒙,抱冰心于童蒙;经烽火砺志,燃星火于寒庐。笔端常带杏坛雨,纸上犹存兰畹露。稻草人立田畴,惯看人间枯荣;倪焕之行阡陌,独寻教育通途。 昔者执教乡野,振铎民间。谓“教为不教”,启灵台而种慧;倡“文似看山”,拒陈言而求新。廿载修书传正道,百代剖章见赤忱。丹铅满箧,尽化江南桃李;霜鬓盈秋,长怀赤子精魂。 至若散文清简,小说淳真。写市井如铺素宣,记风物似饮醪醇。友谊深时见隽永,山水淡处得本真。六十年案头灯火,照彻文章千秋色;百万字笔底波澜,化成星河一脉温。 赞曰:身居京华,心系吴门。未厌居前,长立教育丰碑;文心圈里,永存君子温文。今瞻遗卷,犹见真身——似春雨润物,静默无痕;如古砚承墨,澹泊有神。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31日 19:41:15     分类:新建文档NaN
   2         0
[辞赋] 落华生赋
序:闻先生名山志学,宝岛遗风。以落华自况,慕虚怀而求真;将佛理融文,寄幽思于万象。今试作赋以追慕,其辞曰: 闽海苍茫,鹭岛春深。有君子兮如玉,抱明月而长吟。笔落南洋烟雨,袖藏燕北霜尘。缀网劳蛛,织就人间悲悯;空山灵雨,润泽草木本心。 其文也,似春蚕吐素,般若为丝。梵音融于俗世,莲座立于污池。写市井犹存古意,述风情暗含玄机。女儿箱中,藏尽沧桑泪眼;危巢檐下,窥见天地慈悲。 至若东渡蓬岛,西行佛国。求真经于贝叶,破迷障之迷离。不羡牡丹倾国,独爱落华垂枝。道是“要做有用的人”,甘化泥中一粟,羞为堂上九芝。 嗟乎!读君旧卷,如见青衫。春松未老,秋水长潸。纵浮生若寄,而精神永传。看木棉絮起,又是人间四月;听钟磬声远,犹传空谷幽兰。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31日 19:40:37     分类:新建文档NaN
   3         0
[词] 好事近·霜后赏菊
霜重晓寒浓,千木败荷枯折。独有东篱黄菊,正西风奇绝。孤芳何不竞春光,冷香更清冽。笑看世间桃李,在一秋一霎。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30日 20:35:20     分类:诗词速递
   22         1
[诗:七律] 咏刘半农
白话先锋倡自由,新潮勇立砥中流。首研她字开生面,勤考方言遍野丘。实验语音镌史册,采风民调著春秋。猝然星陨山河恸,绝学薪传有后俦。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30日 20:34:50     分类:诗词速递
   7         0
[诗:七律] 咏郭沫若
笔底风雷誉满球,蜀中奇士出嘉州。女神焚夜开新境,甲骨裂天寻古幽。史剧云翻惊楚阙,诗文浪卷震宸旒。平生功过谁堪论?沧海横流一苇舟。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30日 20:33:47     分类:诗词速递
   5         0
[辞赋] 郭沫若赋
夫大江东去,必有惊涛拍岸之雄;星汉西流,岂无贯月凌霄之曜?若论巴蜀毓秀,沫水涵灵。则有郭公沫若者,诚二十世纪之彗星也。其才如瀚海涵珠,其志似昆冈过风。虽已经世殊时异,犹可闻金石之声。 初现文光于锦官城。少年击水三千里,负笈东瀛习岐黄。忽闻五四风雷动,遂抛手术刀,执如椽笔,作《女神》喷薄而出。咏凤凰之涅槃,唤时代之更生;歌女神之缔造,破旧诗之藩篱。时人惊为谪仙,谓“现代第一抒情诗人”,实开新诗之气象。 继而投身革命洪流。北伐执戟,夜撰檄文以讨逆;流亡十载,考甲骨而溯殷商。著《卜辞通纂》《两周金文》,解千年文字之谜;《青铜时代》《十批判书》,探上古社会之藏。罗振玉观其考释而叹服,董作宾读其论述而称详。此非特书斋学问,实乃以学术济世也。 至若烽火连天时,归国请长缨。戏台忽作战场,《屈原》雷震陪都;史笔化为剑戟,《虎符》声动四境。一句“爆炸了吧”,竟使山城传诵;半卷《甲申三百年》,直教延安警醒。周恩来谓其“学术家与革命行动家兼而为之”,信然! 新中国成立后,执文坛之牛耳,考古物于四海。主编《甲骨文合集》,集成千秋文献;修复满城汉墓,重现金缕玉衣。然文章合为时而著,晚年《李白与杜甫》,未免时代烙印;批孔运动中,颇见处境艰难。此非独个人之困,实乃时代之镜也。 纵观其生平,六岁吟诗;八旬绝笔,凡七十四载。或以“球形天才”喻之,盖其才思如地火奔涌:文学、史学、考古、翻译、政务,无所不涉。章太炎赞其“天才横溢”,鲁迅虽与之龃龉,仍许以“大先生”。然其一生俯仰,恰似时代坐标,荣辱皆与国运相系。 赞曰:峨嵋灵气降文星,百道霞光出玉京。甲骨裂痕藏史魄,女神火焰照诗庭。曾将肝胆酬风雨,偶折珊瑚记雨晴。沫水滔滔终入海,云帆过处有潮生。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30日 20:33:08     分类:新建文档NaN
   4         0
[辞赋] 刘半农赋
夫士之立世,或如松岳巍巍,或似星河澹澹。若夫毗陵刘君,名复字半农者;兼文理之双翼,贯中西之文篇。其生也如朝露涵霞,其逝也若流星耀原。虽五秩春秋,而遗泽悠然,足可赋之。 昔在民初,文坛滞梗。桐城遗绪未消,白话新声初萌。君本江阴俊彦,少习西学,长怀赤忠。初以“半侬”笔名,译介异域奇声。落笔如春蚕食叶,顷刻千言化至情。后北上京师,受知于蔡公。执教上庠,服务半生。遂更“侬”为“农”之字,示心系苍生之性。时人赞曰:“刘半农抖擞精神,向旧之文学猛攻!” 至若新潮澎湃,与仲甫、适之、豫才诸君子共举义旗。首创新式标点,革除句读陈规;力主“她”“它”新字,补全代词缺失。犹记《教我如何不想她》一诗出,七弦琴上流清商,白话韵文见痴迷。赵元任谱以宫商,传唱南北,遂成新诗入乐之圭臬。此皆破千年冰封,开新一代风气者。 然君非止步文苑,更涉声律瀚海。负笈巴黎五载,苦攻实验语音。铸铁匣以录乡音,执石英而辨毫分。著《四声实验录》,解千古声韵之谜;创“声调推断尺”,立现代语音基韵。昔人“文武之道”,君乃“文理兼通”;左手持风雅卷,右手执律吕器,诚旷古罕寻。 暮岁潜心治学,考钟鼎于大漠,辑民谣于闾巷。敦煌写本,缀遗珠于残简;太平鼓词,存绝响于村乡。尤痛倭寇侵华之际,冒锋镝往察绥,染回归热而亡。钱玄同挽曰:“当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不惜以有用之生命,换此无价之学术!”悲夫! 观其平生,有三变焉:沪上才子,一变也;新文猛将,二变也;朴学宗师,三变也。每变皆顺应时潮,而终成不朽。昔刘彦和论“风骨”,半农之文,清丽如江南烟柳,是谓风;半农之志,坚毅似吴地青石,是谓骨。至若首创汉语“她”字,今人日用而不知,此正所谓“圣人无名”欤? 赞曰:江潮莽莽孕奇英,双棹文理破浪行。手植她字春满苑,心萦语音夜挑灯。歌谣采得民间魄,铁匣收存故土声。莫道书生无胆气,风沙瀚海证平生!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30日 20:32:12     分类:新建文档NaN
   4         0
[词] 沁园春·乙巳重阳日感怀
独对寒秋,又遇重阳,懒整冠巾。看云裁雁字,霜凝菊色;松筛月影,泉漱玄氤。石径苔深,篱门客少,偶有樵歌隔岭闻。悠然处,捧陶公残卷,漫煮时分。还思年少纷纭,总醉向笙歌闹市巡。叹争名蚁阵,终归寂寞;趋炎蜗角,未免尘昏。今爱观花,偏怜种豆,乐在阴晴自在身。西风里,笑浮云过尽,负了青春。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29日 20:29:54     分类:词
   6         0

1 2 3 4 5
  • 4504 条记录 第 1 页/共 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