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作为文学的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承载着诗人的情感与思考。诗词名家李书文老师的《重来北戴河有感》与《拜谒老虎石》两首诗,以北戴河为背景,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貌,在意境营造、意象运用、风骨呈现以及妙字佳句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重来北戴河有感
李书文
重来踏浪赏云霞,北戴河边驻客家。
临海听涛声正远,扶栏望月影犹斜。
前番掌故渡徐福,今日随缘卧虎沙。
小巷皆为民宿处,先人留墨绽诗花。
注:1、卧虎石公园海边有围栏,近海不易,所以听涛困难;
2、距前一次来北戴河已有多年了,那一次我有“榻上听涛,窗中望月”诗句。
3、古人有观沧海诗,毛泽东有北戴河诗。所以这里到处是旅馆民宿,他们是在享受前人笔墨诗花带来的福运。不才的我,愿来续笔。
先看《重来北戴河有感》的意境营造。诗人“重来踏浪赏云霞”,一下子就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悠然闲适的氛围中,海浪翻涌,云霞满天,为全诗奠定了一种舒缓而又充满诗意的基调。“临海听涛声正远,扶栏望月影犹斜”,进一步营造出一种悠远、静谧的意境,诗人临海扶栏,涛声隐隐,月影倾斜,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淡然。而“前番掌故渡徐福,今日随缘卧虎沙”,则在这种宁静中融入了历史的厚重感,将往昔的传说与当下的情境相融合,使整个意境既有现实的闲适,又有历史的深邃,仿佛在时空的长河中穿梭。“小巷皆为民宿处,先人留墨绽诗花”,又从历史回到现实,描绘出如今北戴河小巷的景象,与前文的历史和自然景观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文化与生活交融的和谐意境。
这首诗意象丰富,“浪”“云霞”是自然意象,代表着大自然的壮美与变幻,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想。“涛声”“月影”则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的元素,同时也增添了一份清幽与神秘。“徐福”这一历史人物意象的引入,为诗歌注入了历史的文化底蕴,让人联想到古代的传奇与探索。“卧虎沙”既指现实中的老虎石沙滩,又带有一种随性、自在的意味。“小巷”“民宿”是生活意象,展现了北戴河的现代生活气息,而“先人留墨”则是文化意象,象征着前人留下的文学艺术财富,这些意象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北戴河画卷。
诗观风骨,此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陶醉,又有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思考,展现出一种平和、豁达的气质。诗人没有刻意去追求宏大的叙事或强烈的情感表达,而是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抒发着自己重游北戴河的所感所想,体现出一种淡定从容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对历史的敬畏之心。
诗中的妙字佳句不少。“临海听涛声正远,扶栏望月影犹斜”中的“远”和“斜”字用得极为精妙,“远”字写出了涛声的悠远,仿佛从天边传来,给人以辽阔之感;“斜”字则生动地描绘出月影的姿态,富有画面感。“前番掌故渡徐福,今日随缘卧虎沙”,“前番”与“今日”形成鲜明的时间对比,突出了历史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而“随缘”二字则体现了诗人的随性与洒脱。
拜谒老虎石
李书文
虎踞沧溟化石雄,千秋长卧韵尤通。
潮吞海色重重碧,云卷天涛叠叠红。
鸥鹭翩跹旋浪漫,风情缱绻悦朦胧。
凭栏欲问桑田事,点点金辉夕照中。
《拜谒老虎石》一诗,首句“虎踞沧溟化石雄”,便以雄浑的笔触勾勒出老虎石的雄伟姿态,仿佛一只猛虎雄踞于沧海之上,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营造出一种壮阔、豪迈的意境。“潮吞海色重重碧,云卷天涛叠叠红”,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壮阔的氛围,潮水涌动,吞没了重重碧海,云彩翻卷,与层层红涛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气势磅礴的画面。“鸥鹭翩跹旋浪漫,风情缱绻悦朦胧”,则在壮阔中融入了一份浪漫与朦胧,鸥鹭在空中翩翩起舞,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而朦胧的风情又让整个画面显得更加迷人,使意境更加丰富多元。“凭栏欲问桑田事,点点金辉夕照中”,在夕阳的余晖中,诗人凭栏远望,欲问世事变迁,给人以一种沧桑、深沉的意境,仿佛在与历史对话,与自然交流。
此诗以“虎”这一强大、威严的意象为核心,象征着老虎石的雄伟与坚韧。“潮”“海色”“云”“天涛”等自然意象,展现了大海的浩瀚与多变,突出了自然的力量。“鸥鹭”是自由、灵动的象征,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金辉”“夕照”则是富有诗意的时间意象,不仅点明了时间,也为整个场景染上了一层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色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
这首诗展现出一种雄浑豪迈与细腻浪漫相结合的气质。既有对老虎石和大海等自然景观的壮美描绘,体现出诗人对大自然雄伟力量的赞叹和敬畏,又有对鸥鹭、风情等细腻元素的刻画,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浪漫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最后“凭栏欲问桑田事”又展现出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使诗歌具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厚度。
诗中精彩的妙字佳句同样值得细品。“虎踞沧溟化石雄”的“踞”字,生动地写出了老虎石的姿态,如猛虎盘踞,极具动感和力量感。“潮吞海色重重碧,云卷天涛叠叠红”中的“吞”和“卷”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潮水和云彩以生命和力量,使诗句更加生动形象,气势不凡。“鸥鹭翩跹旋浪漫,风情缱绻悦朦胧”中的“翩跹”和“缱绻”两个叠词,将鸥鹭的姿态和风情的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总体而言,李书文先生的这两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水准。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北戴河的自然之美、历史之韵和文化之魂。在如今的诗坛,这样审美全息创新有为的作品犹如一股清泉,让我们在欣赏诗歌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女诗人对生活、对自然、对历史的热爱与思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就如有的诗以独特的意象和纯真的情感构建出一个童话般的世界,有的词作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打动人心,也有的诗词以浪漫的想象和对生命的热爱震撼灵魂一样,李书文老师的这两首诗也以其自身的特色,在诗词的百花园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为读者带来了一场美妙的文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