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玉:
龙湖秋色
韩祖龙
秋深层林染,赤橙色斑斓,
叶落随风逝,身感天气寒。
信步龙湖岸,霞光映碧潭,
芦荻摇日月,淡然度流年。
2025.11.02
评析鉴赏:
读诗人韩祖龙先生力作《龙湖秋色》,如临秋日龙湖之畔,字间光影流转,心绪随诗行起伏。厚积薄发醇厚内蕴的书写中,使本土景致更生雅韵诗情。这首小诗以朴素笔触勾勒秋景,却在寻常意象中藏着思维的灵动与审美的全息,于自然描摹中见出诗人对时光与心境的深层观照,在感知经验与思维方式的融会中,成就富有生命力的诗意表达。
首联“秋深层林染,赤橙色斑斓”,落笔便抓住秋之神髓。“层林染”化用经典意象却不泥古,以“赤橙”二字具象化色彩,既见秋日山林的浓艳,又暗含视觉感知的层次。诗人不执着于全景铺陈,而是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色彩元素,在简笔中藏丰富,显露出对景物特征的精准把握,思维的灵动已初现端倪。
“叶落随风逝,身感天气寒”,由景入情,自然过渡。“叶落”是秋之常态,“随风逝”却赋予其动态与宿命感,暗含时光流逝之叹;“身感天气寒”则从体感切入,将外在秋景与内在感受相连,使诗意从视觉延伸至触觉,空间维度得以拓展。这一联不作刻意抒情,却于平实中见真意,显露出诗人以身体感知融入景物的全息审美意识。
转至“信步龙湖岸,霞光映碧潭”,视角由宏观转向具体场景。“信步”二字带出闲逸心境,与前两联的秋之肃杀形成对比,心境的转变让秋景也生出暖意;“霞光映碧潭”则以光影交织的画面,打破秋日萧瑟的刻板印象,霞光的暖与碧潭的清相映成趣,色彩与光影的碰撞,让诗意空间更显立体。诗人于寻常行走中捕捉瞬间之美,足见其对生活场景的敏锐感知,思维的灵活性在此充分展现。
末联“芦荻摇日月,淡然度流年”,境界豁然开朗。“芦荻”是秋日水边常见之物,“摇日月”却以小见大,将微小景物与宏大时空相连,赋予寻常意象以哲思;“淡然度流年”则由景及人,将外在景物与内在心境融为一体,点出面对时光流逝的从容态度。这一联以具象承载抽象,以景物映照心境,尽显全息审美中“感知经验与思想方法交融”的特质,让整首诗的意蕴得以升华。
通观全诗,意象选取皆为秋日寻常之物——层林、落叶、霞光、芦荻,却在诗人的妙笔之下,生出不寻常的意境。诗人以视觉、触觉、心境的多维感知,构建出立体的秋景图,既见秋之斑斓与肃杀,又显心之闲逸与淡然,意境在冷暖、动静、小大之间流转,风骨则是于平实中见从容,于寻常中显哲思。
其中“芦荻摇日月,淡然度流年”堪称佳句。“摇日月”以奇思将微观与宏观相连,一个“摇”字出神化境,妙趣横生,可说使整诗升辉,辞采飞扬!“淡然”二字则收束全诗,点出心境内核,景与情、小与大、实与虚在此完美融合,既见思维的创新,又显审美的全息,余味悠长,堪称全诗点睛之笔。正是这种将日常感知、生活体验与时空哲思相融会的写法,让这首小诗在通俗中见深意,于平淡中显风骨,尽显“思维全息创新有为”与“审美全息”的妙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