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玉:
秋蕊香●问雨(新韵)
韩淑静
冷雨连周依旧,岁蹇偏逢屋漏。诗家浩叹农家咒,问汝怜心疼否?
敲窗晨更摧眉皱。粮棉沤,望中一片秋光瘦。向晚诗章难就。
评鉴:
韩淑静老师这首《秋蕊香·问雨》以通俗笔触写尽秋日雨患之愁,却在日常景象中藏着"审美全息"的巧思——将个人情思、民生疾苦与自然时序熔于一炉,于平实中见深致。
起句"冷雨连周依旧",以白描直入雨势连绵之景,"依旧"二字暗带无奈,为全诗奠定沉郁基调。"岁蹇偏逢屋漏"化用俗语,既写自然窘境,又喻时运不济,将个人处境与民间疾苦勾连,思维触角已超越单纯写景,显露出"全息"中个体与群体的关联。
"诗家浩叹农家咒"一句极妙,以"浩叹"与"咒"的差异,写出不同身份者面对灾情的不同反应:文人的感慨与农户的焦灼,既见阶层之别,更显灾情之重。而"问汝怜心疼否"的诘问,将雨拟人化,既是对自然的怨怼,也暗含对世事不公的无声质问,情感在直白中见深沉。
下阕"敲窗晨更摧眉皱"延续雨景,"敲窗"的听觉与"摧眉皱"的神态相呼应,将无形的愁绪化为可感的动作。"粮棉沤"三字直击农户痛点,极简的文字承载着沉重的损失,与上阕"农家咒"形成呼应,强化民生之忧。
"望中一片秋光瘦"以"瘦"状秋光,既写雨后萧瑟之景,又暗喻丰收希望的落空,炼字精准而意境苍凉。结句"向晚诗章难就"回归"诗家"身份,却非寻常叹惋——因灾情深重,连平日寄托情怀的诗章也难以落笔,将个人的创作困境与家国的民生之艰融为一体,使情感升华为更广阔的忧思。
全诗无华丽辞藻,却于通俗中见匠心。意象上,冷雨、粮棉、秋光等皆为农家日常,却承载着深厚的情感与社会关怀;意境由个人愁绪扩展至民生疾苦,体现"审美全息"中个体与社会的交融;风骨则在平实中见担当,于诘问中显良知,恰是"思维全息创新有为"在传统词牌中的生动实践——以小见大,以俗显雅,于日常景象中照见时代的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