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伏天,或于征途,或于凉荫,或于空调下,我之读诗真正可达心静心怡的最爽消暑境界。近期得遇布凤华老师的三首诗,品赏到诗词名家在诗意营造、意象运用等方面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夏夜喜雨
夜半忽闻雨,心欢梦亦苏。
蛙声喧枕畔,竹影舞阶隅。
晓看枝添绿,遥知禾润濡。
凭栏情不尽,清气满吾庐。
《夏夜喜雨》描绘了一幅夏夜喜雨图。诗的开篇“夜半忽闻雨,心欢梦亦苏”,以听闻雨声的惊喜开启,瞬间将读者带入情境,这份因雨而生的喜悦,生动可感。“蛙声喧枕畔,竹影舞阶隅”,通过听觉与视觉的结合,蛙声喧闹,竹影舞动,动静相衬,营造出一种清幽又活泼的氛围。诗人从枕畔的蛙声、阶隅的竹影,到“晓看枝添绿,遥知禾润濡”,视角由近及远,清晨看到枝头添绿,遥想田间禾苗得到滋润,画面感十足,充满生机。一个“满”字,让清气盈满庐舍,不仅写出环境的清新,更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满足与愉悦,整首诗营造出一种闲适、欣喜的意境。
腰疾将愈
回首当初意惘然,岂知一梦十余年。
偶因坡足遭灾厄,便被刀针成跕鸢。
强自支撑公益事,稀书骀荡水云篇。
佳期数许未空许,屈指即将来眼前。
《腰疾将愈》则更具情感深度。“回首当初意惘然,岂知一梦十余年”,回首患病经历,惘然之感溢于言表,时间跨度带来岁月的沧桑感。“偶因坡足遭灾厄,便被刀针成跕鸢”,形象地写出因足疾带来的灾难以及治疗过程的痛苦,如被刀针束缚的纸鸢般身不由己。然而,诗人并未沉沦,“强自支撑公益事,稀书骀荡水云篇”,在困境中仍坚持公益,偶尔书写畅快的篇章,展现出坚韧的风骨。尾联“佳期数许未空许,屈指即将来眼前”,表达出对病情好转的期待,充满希望,使整首诗在历经苦难后仍不失向上的力量。
乳山银滩度假区远眺
海天同一碧,鸥鹭共云浮。
蜃市无须看,烟霞自可留。
尘间有知己,杖下尽平畴。
百岁诚可待,岂凭徐福舟。
《乳山银滩度假区远眺》营造出开阔宏大的意境。“海天同一碧,鸥鹭共云浮”,描绘出大海与天空融为一体的湛蓝,鸥鹭与云朵一同飘浮,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蜃市无须看,烟霞自可留”,以“蜃市”的虚幻与“烟霞”的真实可留作对比,传达出对真实美好的追求。“尘间有知己,杖下尽平畴”,表达出有知己相伴,眼前尽是平坦田野的豁达。最后“百岁诚可待,岂凭徐福舟”,借用徐福求长生的典故,表明无需借助虚幻的方式,凭借当下的美好便可期待长寿,展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