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咏叹孟子》 [诗:七律]

唐驳虎     发布时间: 2025/6/24 9:28:56
阅读:11次      分享到

创作背景
唐驳虎礼赞大美中国山河历史人文诗集
关键字
平水韵

《咏叹孟子》


作者:唐驳虎


邹邑鸿儒继圣功,周游列国倡仁风。


性开善本千秋论,民贵君轻七国雄。


稷下惊谈摧异说,梁王诡辩折机逢。


浩然养就中华气,道统方存岱岳中。



注: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周朝诸侯国邹国(今山东省邹城)人。孟子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代表作《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已编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

注释:已经申请个人著作权登记保护!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