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杭州西湖赋》 [辞赋]

唐驳虎     发布时间: 2025/4/12 10:50:50
阅读:48次      分享到

创作背景
唐驳虎礼赞大美中国山河历史人文诗集!
关键字
辞赋




《杭州西湖赋》

(作者:唐从祥,又名唐驳虎)


钱塘形胜,吴越灵枢。

有湖名西子,地号明珠。

三面云山开妆镜,一泓烟水贮冰壶。

白公筑堤以通漕运,苏子浚湖而葑泥除。

遂使瑶池落人间,蓬莱入画图。

钱塘龙蟠,吞吐吴越云气;

天目凤翥,襟带禹贡山川。

三面云山抱明镜,一城烟火映碧波,潋滟空蒙自殊观。

昔大禹导川镇海门,李泌凿井通六脉;

苏轼筑堤分秋月,乐天浚湖植翠柳。

今朝西溪云图摹真境,区块链存孤本碑文,

恰似《西都赋》"华实之毛"盛景,更添数字孪生之新章!


钱塘之隩,越绝之墟。

昔武陵之僻陋,竟禹穴之荒芜。

自吴越之肇建,渐都会之规模。

逮赵宋之南渡,实帝王之宸居。

于是疏凿浚治,藻饰妆梳。

堤分内外,桥贯萦纡。列亭台之掩映,纷舟楫之盈虚。

斯实东南之胜概,今古之仙都也。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苏堤桃李,曲院荷英。

莺啼柳浪,鱼戏花汀。

夏则芰荷十里,香动风清。

秋则三潭印月,桂子飘馨。

冬则断桥残雪,梅影斜横。

四时之景不同,而游者之乐无穷也。

画舫兰桡,笙歌缭绕。

才子题诗,佳人斗草。

骚客登临,赋咏多少。

或吊岳王之忠魂,或寻和靖之旧岛。

白傅之诗未泯,苏公之堤尚好。

是皆湖山之情韵,今古之同调也。

自白苏二公,勤政爱民,浚湖筑堰。

而后之来者,或淤或垦,几经废缮。

今睹明镜之重开,喜游鳞之可见。

愿继前贤之遗规,保此明珠之永粲。

庶几西子之颜,长新而不变焉。



文脉星垂,湖山镌史。

若夫春晓苏堤,六桥烟柳垂金线;

夏荫曲院,十里风荷举翠盘。

秋夜平湖,月涌冰轮光潋滟;

冬晴断桥,雪残鹤迹影蹒跚。

雷峰塔峙夕照,宝俶亭迎朝岚。

三潭印月,三十六月轮同照;

双峰插云,七十二洞府相连。

孤山南麓西泠印,摩崖七字证湖魂;

岳庙松柏凝忠魄,雷峰夕照锁禅音。

白苏二堤虹跨水,杨公堤畔棹分云。

曲院荷风摇朱夏,断桥残雪卧玉龙,

三潭印月沉璧影,柳浪闻莺啭宋韵。

更见放鹤亭中林逋梅,秋水山庄畔史量才,

千年文脉若《兰亭》流觞,竟在银河重生羽翼!



碧水云图,天人同铸。

观其画舫凌波,笙歌隐隐来天外;

鱼鹰掠水,素羽翩翩入镜中。

楼外楼头,鲈莼香引八方客;

孤山寺北,梅鹤情牵处士踪。

岳王庙柏森森,犹存忠烈之气;

灵隐禅音袅袅,时度警世之钟。

水下森林织翠网,钱塘活水注清源。

月换澄波三十里,鱼翔浅底千鳞动,鹭栖孤岛万羽翩。

西溪蒹葭藏鹤梦,茅家埠外棹歌起,浴鹄湾头烟树合。

昔日"看天引水"成旧事,今朝"数字清肺"护玉肌,

恰应《封禅书》"山川神秀"之誉,更淬《湿地公约》生态圭臬!



治湖弘道,寰宇垂范。

至若文人雅集,墨客留题。

乐天竹阁吟新句,东坡凤沼续旧词。

放翁驴背寻春早,和靖梅妻得句迟。

更兼青藤泼墨,八大皴丝。

摩崖石刻,尽是银钩铁画;

秘府缥缃,频收玉唾珠玑。

申遗十载守真色,综保工程复汉唐。

拆围还碧二百顷,显山露水九景归,

六和听涛接海色,满陇桂雨沁天香。

新生态铭《保护条例》,云平台溯疏浚年轮,

原住民七成返湿地,文旅链尽显民本心!

此间气象,既承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之妙,

更启"人与自然共生共荣"之智。




赞曰:西湖水,钱江潮,

孤山印,岳王刀,

一湖千年再答寰宇卷考。

四时景物各呈奇,千载风华谁得似?

金主慕江南,竟生投鞭之志;

马可记行旅,长怀赞叹之辞。

今日重来,但见虹桥飞跨,地铁星驰。

然则潋滟湖光依旧在,淡妆浓抹总相宜。

天开明镜在东南,地孕琼浆润八埏。

愿借坡公千秋笔,再赋西湖万古篇。




注释:已经申请个人著作权登记保护!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