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好诗榜· 夜游尼罗河(张桂兴) [点评]

韩倚云     发布时间: 2016/8/19 16:46:08
阅读:1262次      分享到

创作背景
韩倚云赏学
关键字
张桂兴

吟者其人:

张桂兴,男,1944年12月生。1961年7月入军校。1985年转业,至北京市民政局,历任研究室副主任、处长、副局长。2005年退休。现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北京诗词学会会长。

著作有:《社会保障概论》(合著);参加编著:《简明老年社会学词典》;《今日北京》主编:《跨世纪民政工作》;《诗论选》、诗集《鸟巢集》等另有多篇学术论文、诗词作品在全国各报刊杂志上发表。

 

夜游尼罗河

霓虹两岸影婆娑,夜比光天韵味多①。

惨案惊心疑故事,传闻过耳信评说②。

北非大漠绿丝带,东亚巨龙黄土坡。

古老民族同见证,文明源自母亲河。

 

注:①据当地人说:尼罗河风光夜晚比白天更好看。②指电影“尼罗河惨案”。

 

韩倚云赏学

尼罗河(Nile)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长6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稳定持久的尼罗河文明即古埃及文明,产生于约公元前3000年。埃及位于亚非大陆交界地区,在于苏美尔人的贸易交往中,深受激励,形成了富有自己特色的文明。

古埃及的文字最初是一种单纯象形文字,经过长期的演变,形成了由字母、音符和词组组成的复合象形文字体系。字母的出现,约在公元前2500年至前1500年间。把声音变成字母这一巨大的进步,是古埃及人完成的。这些字母由埃及人传给地中海东岸(今叙利亚境内)的腓尼基人。

作为亚洲文化和欧洲文化中介的腓尼基人,把这些字母演变成真正的音标文字。传到古希腊。这一字母系统,后经希腊人增补元音字母而进一步完备,形成希腊字母。希腊字母又经过一些改进后传遍四方。字母是古埃及人留给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重大文化遗产。

首联直接切入主题,以写尼罗河之夜景入手,统领全诗;颔联写尼罗河流域发生的故事与人文情况。颈联转接入东西方文化之对比,尼罗河为西方文化的源头,同时想到长江黄河乃中华文化的源头,尾联升华主题,点明“文明源自母亲河”

全诗内容量大,二、三联对仗工稳,“北非”对“东亚”、“绿丝带”对“黄土坡”足见诗人高超的技法,同时,诗人学贯中西,把亚非之景拉到同一画面上,足见其空间之大;由今夜之景思及三千年前之事,又由三千年之事转到今日盛,足见时间跨度之大,结句已暗含:中西方文明有其不同,又有其相通之处。

诗人用中华文化之“唐诗”写西方源头之尼罗河,较之古人,取材已见创新。因此,诗人以亲身实践,为诗家探索创新之路,那就是:对于西方先进的文明,我们要勇敢的“拿来”,同时用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去影响世界。

个人浅见,未必正确,仅供参考!

注释: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