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下山脱贫小区
叶志深
移居锦地话民根,壮了家魂壮国魂。
离土拓开新事业,下山撑起大家园。
一方美景围溪口,八面风情绕柳门。
百岭千峰都作证,如今已别旧年痕。
陈水根点评:下山脱贫小区建设,是中央、省、市、县对于欠发达乡镇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上级政府在新时期扶贫开发、实现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和有效途径,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丽水市从2000年开始,通过实施异地搬迁、大搬快治、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等措施,在各地建设下山脱贫小区。叶志深先生这首诗围绕“访下山脱贫小区”这一主题展开,生动描绘了脱贫小区居民移居后的新生活,展现了脱贫带来的积极变化,主题明确且富有正能量。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一系列意象和表述,勾勒出一幅脱贫后欣欣向荣的画面,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一、主题思想与情感表达
全诗紧扣 “下山脱贫” 主题,以凝练的笔触展现了山区农民脱贫后的生活巨变。开篇“壮了家魂壮国魂” 直接点明脱贫不仅改善了家庭生活,更体现了国家扶贫政策的伟大意义,情感真挚且充满正能量。颌联“离土拓开新事业,下山撑起大家园”,具体阐述了下山脱贫带来的变化。诗人的眼光从小区的房子,更深入地看到农民搬迁扶持政策,能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颈联“一方美景围溪口,八面风情绕柳门”,从群众的事业发展转到生活环境的变化。进一步强调脱贫成果,主题表达清晰且坚实,让读者能深刻感受到脱贫的重大意义。尾联“百岭千峰都作证,如今已别旧年痕”通过自然见证的手法,强化了脱贫前后的对比,突出脱贫成果的显著性,主题鲜明,立意深刻。
二、意象生动画面感强
诗中选取了“新事业”“大家园”“美景围溪口”“风情绕柳门” 等意象,描绘出脱贫小区优美的环境与居民积极向上的生活风貌,画面感丰富。“离土拓开新事业,下山撑起大家园”,用“离土”“下山”的动态意象,展现居民告别旧生活、开启新征程的决心与行动;“一方美景围溪口,八面风情绕柳门”则以静态意象勾勒出小区如诗如画的环境,动静结合,使诗歌更具层次感。“百岭千峰都作证”将百岭千峰拟人化,赋予它们见证者的身份,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脱贫成果更具说服力。
三、结构严谨对仗工整
诗歌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首联起笔点明脱贫意义,奠定基调;颔联承接上文,具体描述脱贫后的生活转变;颈联进一步描绘小区环境,丰富内容;尾联总结升华,收束全诗。整体结构紧凑,逻辑清晰。颔联“离土拓开新事业,下山撑起大家园”对仗较为工整,“离土”对“下山”,“拓开”对“撑起”,“新事业” 对“大家园”,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与节奏感。
四、语言简洁质朴直白
语言质朴直白,通俗易懂,符合纪实性诗歌的特点,能够让读者快速理解诗歌内容。如“家魂”,是一个家庭的生活依托和不可替代的灵魂,诗人认为,这是“国魂”的基础。“国魂”它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民根”呢 ?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如今已别旧年痕”,这些词都表述的平铺直叙有感染力。诗人概括下山脱贫不仅改善了群众的家庭生活,更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体现出一种家国情怀。“如今已别旧年痕”则直接抒发了对过去贫困生活的告别和对现在幸福生活的珍惜,情感真挚动人。
陈水根,云和县作家协会、丽水市作家协会、丽水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丽水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
诗人简介:叶志深,笔名宇真,大学学历,丽水市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曾任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浙江省诗联学会副会长、丽水市诗联学会会长。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乡村诗词工作委员会顾问、浙江省诗联学会特约研究员、丽水市诗联学会驻会顾问、瓯江诗派(中华生态诗)研究会首席研究员。2023年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全国优秀学会领导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