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散文诗十二章 [散文]

健康就是福     发布时间: 2024/2/7 14:29:25
阅读:251次      分享到

风雨人生


       人生是风雨中的前行和修行。

      人是自然界会思考会创造的动物,风吹雨淋,也是生活常态。

      无风,不会冰消雪融;无雨,不会草长莺飞,百花争艳。但人生路上不全是花繁叶茂,还有凄风苦雨,还有暴风骤雨,还有寒风冷雪。

      人生来就是在苦难中生存和成长,在拼搏中发展和成熟,在创造中快乐和幸福。风雨,是人生成长的催化剂,是人生淬炼的自然水。不经风雨,哪能见彩虹;不经风雨,哪有百花香。

      万物生长离不开风雨的抚爱和滋润;人生成长,需要风雨的吹拂和洗礼。不经历吹雨打的禾苗长不健壮,不经历风吹浪打的人生不会丰富不会完美。

      风雨人生,是人生走向辉煌的必然过程;风雨人生,是人生走向诗与远方的历练和财富!


寻找季节的清香


      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故事,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清香。

      青草的清香,鲜花的清香,溪水的清香,泥土和云朵的清香,时时弥漫在空间,挤满鼻孔和心房。

      诗经里民歌的清香,楚辞里楚韵的清香,汉赋中铺采摛文的清香,唐诗宋词元曲中那平仄声律的清香,明清小说中动人故事的清香,朝朝代代熏染着国人,熏染出特有的文化,使人类文明绚烂夺目。

      农家小院的饭香,罐罐茶溢出的茶香,酒店里飘溢的酒香,音乐厅里醉人的乐曲悦耳怡心的幽香……不同的事物,在不同的时刻和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着不同韵味的清香,给人不同的美感享受,让人阅尽人间春色。

      我是一个清香的殉道者。我用全部的体力和心力,寻找季节的清香。在奇山,在秀水,在清幽的小苑。

      寻遍天涯海角,我终于明白,原来清香就在我心里。


看着天边拥挤的云,我笑了


      天边的云拥挤着,似在观看什么,像在争抢什么,又像在讨论什么。

      云在赶集吗?云在开音乐会吗?还是云在赶庙会?

      在云的前推后搡中,我似乎感知到了集市的繁华和热闹;在云的摩肩接踵间,我好像看到了庙会的隆盛与热烈;在云的潮水般奔涌中,我似乎听到了音乐会达到高潮时的激动与疯狂。

      云在天边攒动着,像羊群在躲避强烈的阳光;云在天边拥挤着,像争抢天外飞来的宝物;云在天边头碰头肩并肩前行,像集体在旅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又像想要分享什么胜利果实。

      我看着拥挤的云,笑了。我笑云的天真可爱,我笑云的热烈多情,我又笑云的朴实无华!

      云在天边拥挤着,在五月,在北方的麦子即将抽穗扬花时节,商量给田园,给辛苦的农人一个惊喜:普降甘霖!

      云在天边拥挤着,我望着拥挤的云朵,我开心地笑了。



      用身子和肋骨,推平犁开的土壤,压碎翻起的大胡基,让种子在细土胎盘里生成胚胎,长出破土的灵魂。

      并不是有意卑微,躺着工作是他的生命本质和全部意义。

     全身心投入,即是把肋骨累断,只要能让土壤绵柔地抚盖种子,让潮湿的墒把农人的梦早日催醒,苦也快乐。

      跟在牛屁股后边,身上驮一个大人,或者扛两个小孩,没人时则背两大筐土,负重前行。看着身后细腻平整的天地,心里暗暗欣慰。

      尽心地慰平一垄垄疙疙瘩瘩的犁沟,绿色的梦就会茁生茂长。



      一绳,一杆,一砣,一钩挂一盘。

      一颗定盘星,一旦把人间的公平正义准确定位,就不能逾越和后退。

      十两、十六两的提竿秤,也许是人们交易物品的最早器具。不管是十两或者十六两秤,重量是相等的。

      自古用秤的定律和道德良心有约定俗成的底线:价钱可以商量,但在秤上决不能缺斤短两。

      天地之间一杆秤,体现的就是公众心。

      把心放在戥子上秤一下,戥子是医生抓药时用的最小最准确的秤。用戥子秤就是用公平权衡轻重。

      自祖先发明创造了秤,就有了公平的标准,社会道德就有了铁律。

      千百年来,人们用秤买买东西,交易事物,也交易公平信誉。

      秤代表着公平。用秤秤,就是把物品和人心放在秤上秤一秤,看是否准确,看是否符合天地良心规范。

      提竿秤虽早被电子秤替代,但公平正义的标准始终如一。

      不管社会如何发展进步,公平的良心是不变的法则。


奔流不息


      山泉挣脱大山的阻拦,一边奔奔跳跳加入到向前奔跑的伙伴中组成一股溪流,一边向围观的朋友微笑着致意。

       她享受了奔流不息的美誉。

      大江大河声势浩荡地向前奔腾,向世界展示着奔流不息的意义。

      大海收纳了天地间向她奔来的所有大大小小的队伍,以一种非凡的气势,演绎奔流不息的伟大壮举。

      我从山泉、从江河、从大海身上,认识并领略了奔流不息的真实意义。    

      由此我得到一种感悟,进而得到了一种启迪:奔流不息是水流这种事物的一种生存行为和生命状态,她又何尝不是世界万事万物的一种运动规律,何尝不是自我生命和历史长河的不屈精神?

      奔流不息既是一种诗与远方的微小又伟大的行为,也是一种生活和生命的坚定态度,还是一种清晰明确的前进目标,更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果敢坚毅精神的体现生命意义的价值追述。


五月的渡口


      五月正在摆渡。我已站在五月的渡口。

      季节在时光里换装,时光打磨季节的镰刃。

      我背上行囊,在劳动的五月,走到五月的渡口,打算去用我的双手收割岁月的黄金。

      五月又是一个红色的月份,五月的江河都激荡红色的浪涛。站在五月的渡口,让人心潮澎湃,热血奔流。

      五月的渡口,天高云远,热浪和清爽交融互动。

      把五月的诗稿和对诗的畅想一股脑装进行囊,赶快走向五月的渡口,登上摆向六月彼岸和诗的远方的渡船,去寻觅采撷更动人的诗情和更丰富的诗韵,还有那生命的珍珠。

      五月的渡口温馨而诱人。

      五月的渡口繁忙而诗意。

      五月的渡口风和日丽,鸟飞鱼翔……


夏,越走越深


      夏,如俊男靓女,穿着浓艳的盛装,靓丽在大街小巷,热闹在公园小区,清凉在山林幽径。

      时入仲夏,短袖短裙太阳山清凉了人们的目光,却炎热了树上的蝉鸣、林中的鸟叫和莲荷下面的蛙鼓。赏玩的游船也散热在碧波上,把游兴一桨一棹挥霍。

      那些在仲夏绽放的花儿们,竞美一般娇艳着容颜,灿烂着笑脸,靓丽着美姿,争先恐后把自己最美丽的一面展示出来。

      翠竹不想表现自己,却给仲夏献上更青翠的礼物。高峰上的青松,大山深处的幽林,似乎用什么深绿的魔力,把夏吸引着向高处攀登,向深处钻去。

      岸边的柳树有清凉钻出来,那肯定不是风的馈赠,仲夏的风患着热感,呼出的气息都有很高的温度。鸡们张着喙把翅膀埋进湿土里;大犬小狗舌头吐得长长的,把满腔的燥热哈吐出来;燕子躲在屋檐下喘气,呢喃的歌声似乎被暑热烤焦,发不出声来。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哦!原来夏越走越深。


梯子

    

      两只脚稳稳地踩在地上,两条腿坚定地站立,连同整个身子挺向高处。

     生来就是辅助他人向上的肩膀,那就默默任人踩登高攀。

      为了让人登得更高,让木匠在双腿上楔上或者结实地绑上一根根蹬木。能帮助他人登上更高的地方,看到更远的风景,自己受点伤残和委屈算得了什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梯。能用我的肩膀成就他人的辉煌,那也是很幸福的事情。

      不管他人用时怎样的热情,用后是怎样的忘却,你高兴我就快乐。即是被折断,即是腐烂成泥,想着一生做了一件有益于他人的事,足矣!


行走的步履


      行走的步履从蹒跚学步开始,人生的路就这样开始在脚下启程。

      起初的行走,虽然跌跌撞撞,虽然有大人的保护,却像雏鸟训练翅膀一样,都是为了更快地成长,是为未来走向更远的地方锻炼能力。

      摆脱大人手的牵扶,行走的步履渐次稳健而自由,人生的路也逐渐向远方延伸。

      奔跑,跳跃,攀登,由平地,向山坡,到沟壑险峰,步履有了奔向远方的欲望,步履开始人生的跋涉和探险。

      欲穷千里目,攀登更高峰。行走的步履不满足于现状和平庸,行走的视域在飞翔,行走的胸怀在膨胀,行走的境界在无限地提高,步履不被千难万险阻挡,步履稳健而勇敢地迈向诗和远方。

      独行人生道,丈量新天地,追寻新梦想。行走的步履经受磨砺和考验,行走的步履获到锻炼和坚毅!

      步履,生来就是行走;行走的步履,启程就开始追寻绮梦。人生不息,行走的步履不止。


千层底


      千层底,行走了千百年。

      一双千层底鞋,把母亲的女工技艺,把母亲对儿女和家人的关爱,把母亲对儿女的疼爱之情,密密麻麻纳嵌其中。

      沤麻,剥麻,拧绳;打面糊,贴褙,绞样;粘合,包面,纳底,绱帮。做千层底鞋十步曲,在阴雨绵绵或大雪封山的日子,在昏黄的烛光或油灯下,一双粗糙勤劳的手,一锥,一针,用顶针顶,用牙齿拔,细细密密,规规整整,将火热的心,将浓浓的情,将百般的疼爱,结结实实纳进去,绱起来。

      千层底,千百年如此地重复,重复成了一种必然,演绎成了一种习俗,培育成了一种文化,也孕育成了一种温馨的社会心理。

      千层底的记忆似乎历历在目,可千层底已然在行走的路上消失。千层底的历史在这里进行了飞跃,也在这里开始断流。

      谢公的木屐历经千余年还吟唱在诗仙的诗里,随着老母亲的一个个埋入黄土,千层底大概只能在博物馆里找到。

      千层底千百年承载着多么厚重的人文底蕴,希望千层底的情怀永远温暖这个辉煌民族的璀璨文化。


风过田垄


      我伴夏天的风,走过田垄。

      风,怀着一腔柔情,看到那些无精打采的花花草草,爱怜地轻轻抚摸,给予精神的安慰。

      风,怀着一腔热情,看到麦穗粗粗壮壮的麦田,高兴地为它们鼓掌,为它们掀起一层层热浪。

      夏天的风走过田垄,并非游手好闲做看客,他们实际是进行体察作物生长情况,为扶弱帮困而来。看到那些倒伏的庄稼,他们前去摇一摇,鼓鼓劲,送去坚强的力量;看到那快成熟的喜人丰收景象,他们热情地加以催化,让它们趁天晴尽快熟透,免遭因淫雨浸泡而收到损失。

      风过田垄,给焦灼干渴的禾苗、蔬菜和挥汗如雨的农人送去清凉,给等待成熟的麦子送去热情,给在田园中翩然起舞的彩蝶和歌唱呢喃的莺燕送去诗和乐的旋律。

      风过田垄,清凉习习;风过田垄,热浪滚滚;风过田垄,诗意浓浓;风过田垄,清乐悠悠……


      尤屹峰,宁夏西吉人,退休高中语文特级教师,中国写作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宁夏作家协会、宁夏诗词学会、宁夏楹联学会会员。创作并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千余篇首。出版教学论著《诗意语文教学观》、散文诗集《飞泻的诗雨》,有散文诗集《百年变迁吟故乡》、散文集《行走的散板》、古体诗集《古韵新声》待出版。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