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散文诗十章 [散文]

健康就是福     发布时间: 2024/2/12 9:58:58
阅读:271次      分享到

在荒原上点灯


       它荒原空旷了千百年。

        荒原苍凉了千百年。

        荒原寂寞了千百年。

     它荒原千百年来一直那样固执地荒原着。

      不知什么时候,荒原上突然点起了一盏灯,让空旷有了呼吸,让苍凉有了温度,让寂寞有了生气,荒原从此不再是荒原。

      灯,不是荒原的唯一生命和景致,但点起的灯,却是荒原上最温馨最诗意最有创造力的生命和景致。

      灯将荒原点亮。灯将荒原璀璨。灯将荒原变成变成绿洲,灯将荒原变成富有的不夜之城—我们生活的幸福家园。

      感谢第一个在荒原上点灯的人,感谢无数个背井离乡、无私无畏点灯使荒原璀璨的人,感谢用生命智慧将荒原创造的富裕美丽的人。

      在荒原上点灯,似乎是不值挂齿的一件事,但一个孤独的人带着孤独的心在空旷、光亮、寂寞、孤独的荒原上点起一盏灯,那种卓然胆识、那种果毅态度、那种创造精神、诗意情怀以及那种点亮灯而生发的巨大意义,是难以估量的。

      点灯,对正常人来说是个简单的动作。人类生存的地球还有许多荒原,地球之外的宇宙是个无边无际的大荒原。勇敢地去做一个在荒原上点灯的人,用璀璨的灯光照亮整个无知的大世界,在地球、宇宙无边浩瀚的荒原建设更美好很温馨的家园。


湖光里的桨声


       辽阔碧绿的湖面波光粼粼。

      它太阳的光芒溅在湖面上,如碎银闪烁!

    一条船,像一尾大鱼慢慢地前行,将闪动的波光剪开一道缝,波纹向船两侧后退。

      船夫轻摇手中的桨板,桨板发起悠扬的划水声。

      此时,船夫唱起渔歌,惹得乘船人嗓子发痒。船夫的歌声刚落,乘船俊男靓女的情歌绵绵唱起,歌声萦绕在湖面上,引得白鸥盘旋于头顶,鱼儿一个劲地在船的前后左右跳出水面。

      桨声吱呀吱呀拍打着节拍,船高高兴兴亲吻着波纹。

      夕照依山, 它紫霞万缕。船夫驾船驶过一座小桥,桨板滑进莲荷之中。乘客兴奋得吟诵“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诗句。

      夕阳西下,初月如舟。桨板划动清凉的湖水,桨声和着蛙鼓,将乘客醉倒在星光湖影里……


荷花池畔读你


      我坐在荷花池畔读你,风悄悄来抚摸你的面颊。

      我读你的喜悦,唏嘘你的苦幸和沧桑,品味你的惆怅与悲伤。

      不识字的清风并不是有意来扰乱你的心情,她是帮助我来梳理你漫长有复杂的思绪。

      你从《诗经》中走出,成为文人墨客描写荷莲之滥觞;汉民歌《江南》展示了鱼戏莲叶的甜美画面;唐王昌龄《!嗯采莲曲》中身着绿绸的莲叶女隐没在碧绿的莲叶中美女莲叶两相映的优美画面;宋周敦颐的《爱莲说》将荷莲出淤泥而不染赋予了人的高洁品质;现代散文家朱自清一篇《荷塘月色》,集古今大成,巧用比喻和通感,动静、虚实结合,使荷塘月色之景形神兼备、美轮美奂……

      读你,人类赋予荷莲的多少缱绻情感,花儿一般芳香得让我陶醉,又像绳索一般,捆扎得我气都喘不过来。

      坐在荷花池畔读你,田田的莲叶为我铺开绿毯,盛开的红莲为我献上醇香,从水面吹来的夏风为我送上清凉,一片微云给我撑起大伞,我尽情地沉醉在中华几千年荷莲文化的浸染和这大自然的千般爱抚中……


晨光中走出孑影


     晨光熹微。随着吱扭一声响动,一个身影从开启的大门而出。

      眼前窄窄的路还朦朦胧胧,脚步高高低低,身子还摇摇摆摆。

      人生在世,不去孤身闯江湖,也要孑然讨生活,生存和活着是最基本的要求。

      晨光中的那个孑影,有义无反顾的决然豪迈,似乎在走向开弓没有回头箭的深渊。

      在没有路的荒原和荆棘丛生的山野,曾有多少人孑然而行,用生命硬是探出了一条通道。

      我钦佩在晨光中孑然勇敢讨生活的人,更赞美舍弃小家,忘记自我而为他人、为人类幸福而毅然孑影赴汤蹈火的人。

      晨光中的孑影似乎很孤单很孤独,但晨光已露,旭日即将东升,希望燃烧在头顶,还会有孤单孤独的感觉吗?

      正由于有无数在晨光中前行的孑影,这世界才如此的辉煌!


在夏日里放歌


      夏日里,炎阳似火。风似乎有意给热情高涨的太阳呐喊助威,热浪一浪高过一浪。

      夏雨,抵不住太阳和热风的夹击,一腔的清凉落在人身上也是温热。

      大概出于对热情的感动,万物都想在夏日里放歌。

      池塘里的蛙鼓和高树上蝉嘶,像大号和长箫,以不同的声调和风格拉开夏日放歌的序幕。

      燕子用明快短笛的嗓音呢喃对翠绿田园的热爱;蜜蜂则用柳笛音调不变的歌声歌唱勤劳致富的光荣与幸福;流水低吟奋进之歌,骏马长嘶奔腾之调,在出合韵的音符,却也在尽情地学习有节奏的说唱……

      在夏日里,我也想放歌。是因为夏日的万事万物都在想方设法是自己的生命能量张扬到极致!我歌唱生命力的旺盛,我歌唱生命的如此美好,我歌唱我人生的诗与远方。

      在夏日里放歌,歌声里有阳光的火热;在夏日里放歌,歌声里有夏雨的清凉;在夏日里放歌,歌声里会洋溢鲜花和果实的芳香;在夏日里放歌,情绪是那么饱满,诗意是那么浓郁,节拍是那么的优美和谐。

      在夏日的阳光下,在夏日的细雨中,在夏日的熏风中,自由而快乐地放歌,尽情地享受歌唱新时代、歌唱新生活的快乐!


索引


      时代乘着新科技的骏马一日千里地飞奔。新信息、新知识如核裂变般爆炸。

      人类最初的文明创造火花,掩藏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安卧于宏伟壮丽的图书馆里。

      一个历史人物及其事件,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一个人一件事的所有信息,犹如大海上的浪花难以找寻和辨认。索引让你微笑让你放光。

      索引是船,成为学者治学的航标,成为帮助读书人寻找资料的宠儿。

      索引使无穷无尽的大数据有了序列,索引使堆积如山的典籍有了清晰的目录,索引让混在海洋中的一个人、一个字、一首诗、一幅画迅速地微笑在你的面前。

      索引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准确、迅速地获得文献资料提供线索性指引。”

      有了卫星导航系统,你不再担心会迷路;有了索引功能,你不再担心会查找不出所需的相关资料。索引会引导你走向治学的彼岸,登上学问的巅峰。

      海洋再浩瀚,出行的航船总会找到温暖的港湾,是航灯发挥了作用;知识和书籍再丰富,治学的人总会得心应手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是索引发挥了最大的功能,尽到了最大的责任。

      索引,一位呼谁谁应、叫谁谁出的发令官;索引,一把循着编好的目录,打开百科知识大门的钥匙。


飘过故乡的云


       云是大山的孩子。

      云从故乡飘过,是游子走过故乡的田园。

      是匆匆的路过?是捡拾儿时的记忆,还是思念、牵挂的看望?

      故乡已不是昔日的模样,云大概已经辨不清故乡的方向。

      屋舍崭新锃亮,但田园荒草丛生,几乎找不到耕种的田地,麦收时节几乎看不到收割的农人。

      云徘徊。云诧异。云显示出一副沉思状。

      飘过故乡的云,并没有给故乡带什么礼物。它们或轻盈而过、或愁绪满面、或流连不进,但有一点看得很是清楚:故乡的味道越来越淡。

      难道游子的情怀早已遗忘在孟郊的《游子吟》里?难道儿女的思念早已封存进余光中的那枚邮票里?难道游子回家的感情早随费翔《故乡的云》演唱声而远去?

      飘过故乡的云啊,如果你的热血还奔涌,你就停一停,用你那洁白的手帕,擦一擦蒙在故乡面颜上尘土;如果你的思念和牵挂仍然强烈,请你为干渴的故乡普洒细密的甘霖,润一润故乡干裂的心田!

      飘过故乡的云发出了一声隆重的乡音!


山的魅力


      世上也许没有人不喜欢看山。

      看山,我想不完全是为了获得所谓仁者的名号。

      喜欢山,或许需要理由,或许不需要理由。

      然而,如果没有特别的诱惑力和吸引力,就不会去追求和欣赏。

      这诱惑力和吸引力,也许就是人们所说的魅力。

     人的魅力在有高尚的人格境界;山的魅力大概也在于山有巍峨、崄峻、奇崛的气势和或秀丽或丑陋的气势和特色。

     欲穷千里目,就要更上一层楼;山外有山,楼上有楼,要望得更远,就必须登上最高峰。

      登山,不仅仅是为了望远,观山,即读山、欣赏山,是登山的最主要目的。

      人们常常因为了赶路去登最高的山峰,常常忽略了脚下和身边的风景。

      把握好山的魅力和特点,边登边观察欣赏,一路的风景就会装满胸怀。

      登山需要好的心态、气力和意志品质,欣赏山更需要格局和境界。

      因此,登山就是积累人生,观山也是体察人生的格局和境界。

      山不在高,有境界乃大乃美;人不在职位高低官职大小贫穷富有,有境界为贵为美。

      山的魅力和人的魅力,都在境界。


扫帚


      割一墩荒洼上最不起眼的蓆芨草,中间插一根铁锹把粗细、四五尺长短的木棍,用比筷子粗细的铁丝或者指头粗的麻绳捆扎在一起,中间再用一根细绳穿结,就成为一把昂扬威武的蓆芨扫帚,成为一个清污除垢的战士,成为院落、街道、公园清洁卫生的守护神。

      过去最贫寒人家也常砍来更卑微的干芊芊草,用烂绳头、破布条随便捆绑来清扫院落。

      最高贵最奢侈的当然是南方运来,用高价买来的竹竹扫帚。

      清扫院子、街道等地的树叶、杂草、尘土、粪便等脏污,保持院落、街道等地的干净清洁,是扫帚的本质功能和神圣职责。

      清晨即起,打扫院街。扫帚一般都是在人们起床上班前就结束工作。当然,它们也会在大白天坚守自己的岗位、履行自己的职责,随时清扫有污家容市貌的脏污。

     在农村,扫帚不单纯用来扫院、扫门滩,还在冬天扫煨炕的树叶、茅衣,碾场扬场时聚拢粮食,掠去衣柴。

      扫帚用脏污自己的行为,给人们创造着最洁净的环境。它们的这种公而忘我的无私奉献精神,将带给人类多少思考和启迪!


叛逆,与山握手言和


      水是山的孩子。

      山不转水转。

      水表面柔弱、谦和,但水在骨子里就有一种叛逆的性格。

      水不受山的拘囿,或狂放地从山的胸脯上奔流而去;或决绝而义无反顾地地从山的肩膀上跳跃而下;或怕伤了大山的心,从峡谷、从山脚悄悄、秘密、隐隐而去。

     水叛逆,是想到更远的地方去;水叛逆,是想看到更辽阔的世界;水叛逆,是想组成更雄壮、更巨大的的力量来护卫山;水叛逆,是想用更为博大的胸怀来感恩山。

      水是一个有远大理想、有思想境界、有知恩图报情怀的孩子,她叛逆,是为了给予山最好的回报。

      于是,水化作雾岚,萦绕在山头;水化作云,给山撑伞送来凉意;水化作丝丝雨丝,化解山的干渴,水又化作绵绵雨水,浸润山焦渴的心灵。

     叛逆的水,终于与山握手言和。

      血浓于水,山水情深。山深情地伫望着水,水感恩地环抱着山。

       山水相依,和谐而又诗意。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