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辛弃疾赋 [辞赋]

王桂才     发布时间: 2025/9/27 21:49:00
阅读:26次      分享到

创作背景
观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一生,少建奇功,曾受皇封地方官。然其仕途坎坷,终凋零于江南。思其一生专注于词,与苏轼并列,为一代词宗。叹其历,歌其志,咏其词,今写成一篇散赋:

北方山河破碎,胡尘蔽天。齐鲁遗民辛公幼安,生于金戈铁马之世,长于故国沦丧之秋。其一生如剑,锋芒淬于烽火,终成词坛巨擘;其志如星,光耀暗夜,徒照江南烟雨。今作此赋,以溯英雄之轨迹,祭千古悲魂。
昔有齐鲁侠士,廿岁举义旗,聚众两千,投耿京麾下而争先。金营夜袭,叛将张安国正酣饮,辛公率五十骑突入万军,缚贼南归,掷首阶前。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奋起,天子叹三。然南渡之后,龙庭怯战,纵有平戎十策、九议宏图,终成空纸云烟。赤心缚于偏安之局未丧志,虎将困于堂庙之弈有词篇。
思其宦海沉浮,雷历风行。公历任七省十五地,三十七职,所至皆闻政声。治滁州,减赋税、招流民、兴商贸,荒城一年复繁华;镇湖南,创飞虎军,铁甲震金虏;赈江西,闭粜者配,强籴者斩,一月平粮价,众皆称能。然刚拙自信,不为世容。虽多次被贬,然带湖新居方成。
咏其词锋如戟,声裂苍穹。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点兵之志,化作“可怜白发生”之叹;栏杆拍遍之愤,凝为“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之情。楚天清秋,水随天去,皆成愁绪;佛狸祠下,神鸦社鼓,尽诉悲鸣。其词豪放如铁马冰河,沉郁如孤雁啼月,苏辛并称,实乃词中之龙也。
堪叹暮年孤影,星陨江南。
晚岁再起镇江府,登北固亭而长吟:“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劝韩侂胄慎战,反遭排挤,终老瓢泉。临终大呼“杀贼”三声,抱恨而音传。昔人叹其“君恩重,且教种芙蓉”,岂非天命戏英雄而错失弓弦。
嗟乎!公一生以剑未出鞘为憾,然词卷如烽火,照亮尘寰。青山妩媚,终不忘补天裂志;白发欺人,犹存铁臂寒。今抚卷追思,但见孤鸿掠影,清江水冷,千年英气,仍荡人间。
赞曰:
文武双全,一代词宗。
生于齐鲁,少建奇功。
仕途不顺,文苑仍荣。
苏辛并称,南宋高峰。
注释: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