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常德诗词诗人史料研究(19)] 李白流放夜郎行经武陵探析(3) [诗论]

凌云清风     发布时间: 2025/2/23 7:46:47
阅读:46次      分享到

关键字
李白流放夜郎行经武陵
[常德诗词诗人史料研究(19)]

      李白流放夜郎行经武陵探析(3)

          凌 云 清 风

       三  木瓜山到底在哪里


   上节论述了木瓜山在常德,那么具体在什么地方呢?弄清这个问题,对确认李白《望木瓜山》诗实出自常德的论据才更充分。
   明《嘉靖一统志》说:“木瓜山在常德府城东七里。”清嘉庆《常德府志》又说:“木瓜山,府东十五里”。一说七里,一说十五里,孰是孰非?阮先《李白、何绍基的木瓜山之行》推测:从今天的地理环境来看,常德城东七里并无山。而清嘉庆《常德府志》出自本地人之手,路程远近毕竟清楚一些,说木瓜山在“府东十五里”应该没有问题。而且,清嘉庆《常德府志》说:“善德山,府东十五里,原名枉山,一名善卷山,一名德山。”因此推测木瓜山可能就在现在德山孤峰岭一带,从木瓜山下来,便是木瓜寺。这寺可能就是后来乾明寺的前身。
   明《嘉靖一统志》是最早记载木瓜山在常德府七里的史料,而且清嘉庆《常德府志》又记载:“木瓜寺,府东七里”,所以,从史志来看,所谓木瓜山在“府东十五里”的记载不大可靠,当然,木瓜山在德山的推测也就不能成立了。那么,如果认定木瓜山在府东七里,有人会问,府东七里没有山呀?其实,这是从今天的地理环境来看的,历史上府东七里是有山的。
   据《常德市武陵区街道(乡镇)简志》(湖南地图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版)记载:沿东江街道新安路往北行,有一片为市民提供蔬菜的温室大棚,这就是传说中的木瓜山。从前它是座20米高的山丘。四周古树参天,湖河蒂结,松涛柳浪,清静幽雅。山丘上有座元代建造的木瓜寺。它是常德府著名古刹之一,与德山的乾明寺,城区的大善寺齐名。民国初年,木瓜寺气势恢宏,雄伟壮观,永安乡中心小学就设在寺内。1943年日寇侵犯常德时寺庙被焚毁。1964年农田水利建设时,木瓜山被夷为平地。它的南面不远处,有个为木瓜寺配套服务的“蜡烛铺”,售卖香烛和鞭炮,是香客们进寺礼佛前请香、进食、小憩的地方。
   李白为什么会到这里来呢?笔者从地图和现场对其进行了考察。木瓜山毗邻柳叶湖南岸,至今其附近仍有一条小河连通沅江和柳叶湖。李白从洞庭湖、柳叶湖过来,寄宿木瓜寺,然后到沅江去,都是很方便的。新安路中部确有一个叫“蜡烛铺”的地方。而且,在这条小河的旁边有一个在清光绪年间为纪念李白游武陵而得名的“李白溪村”。在李白溪小学的教学楼前,矗立着李白的汉白玉石像。在校门内左边立有一块《李白溪的故事》的石碑。碑内文字先介绍李白小时候在溪边见老婆婆“铁杵磨针”的故事,然后说:“李白,流放夜郎经洞庭溯沅江,顺着小溪来到常德芦荻山一带,经过我们这条小溪,他向当地同僚回忆起当年小时候的故事,感慨万千。芦荻山人们为了纪念李白,就将这条小溪命名李白溪。”也许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必有其来历,细节不可深究,史实却是可寻的。
   在现场考察时,我就想,一千多年前的李白到过的木瓜山,想不到离我们这么近,一二十分钟车程就到了。当我们读《望木瓜山》诗时,对其历史背景和真实场景自然会有更亲切的感悟了。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