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念付悠悠,
残霞落远洲。
风摇芦叶乱,
月枕水波流。
旧事随鸿去,
新愁逐客秋。
凭栏谁与共,
孤影对空楼。
影月白的这首五律《无题》展现了深厚的古典诗词功底,整体营造出一种孤寂怅惘的秋夜意境,技法与情感表达皆可圈点。以下从三个维度进行点评:
一《意象经营的层次感》
诗中"残霞""芦叶""水波""鸿雁"等意象形成时空交织的画卷:首联以"清念"起笔,残霞落洲的远景奠定苍茫基调;颔联"风摇""月枕"通过芦叶的动态与水波的静态对比,构建视听通感;颈联"旧事随鸿"的虚写与"新愁逐客"的实写相映,完成由景入情的自然过渡。这种递进式意象组合,暗合"起承转合"的古典诗法。
二《情感抒发的含蓄美》
诗人善用含蓄笔法传递复杂心绪:"凭栏谁与共"的反问看似平淡,实则浓缩了知音难觅的孤独;"孤影对空楼"的结句,以空间上的"空"呼应心理上的"孤",较之直抒胸臆更显余韵。值得一提的是"月枕水波流"的"枕"字,将无情之物拟人化,暗示诗人欲借自然之物慰藉而不得的微妙心理。
三《格律技法的成熟度》
该诗严守五律平仄格律(首句仄起不入韵式),中二联对仗工稳而不板滞:"风摇"对"月枕"(主谓结构),"芦叶乱"对"水波流"(偏正+谓补);"旧事"对"新愁"(时间维度对比),"随鸿去"对"逐客秋"(动宾结构)。
尤见功力的是"逐客秋"三字,既符合"平平仄"的格律要求,又活用"客秋"双关语(既指秋天作客他乡,又暗含人生如寄的漂泊感)。此作已具专业水准,既能传承唐人风骨,又见个人情怀,堪称当代旧体诗中的上乘之作。文/吴波澜202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