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长江行文化系列诗吴波澜【七律·再登黄山】 [诗:七律]

吴波澜     发布时间: 2025/6/28 14:28:47
阅读:20次      分享到



黄山西海启鸿蒙,

 天下朝端寄望中。 

爻画昆仑呈峻壁,

 图南太乙献奇峰。 

千重翠羽送春梦, 

万里红云迎客松, 

寒冽朔风偏去北,

 阳升清丽正来东。 


吴波澜先生的《七律·再登黄山》以雄浑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天地人神交融的黄山意象系统,其创作特色与哲学思想可通过以下维度深入解析: ‌

一、多维时空的意象建构‌ ‌

神话时空‌:"鸿蒙"(《庄子》宇宙未开状态)、"太乙"(北斗神君)将黄山拔升至创世神话维度,与"爻画昆仑"(《周易》卦象与昆仑神山)形成天地初开的原始能量场。 ‌地理时空‌:"图南"(《庄子·逍遥游》南溟意象)与"朔风""阳升"构成南北东西的宇宙坐标系,使黄山成为天地气运流转的枢纽。 ‌人文时空‌:"迎客松"作为黄山人格化象征,"翠羽""红云"的仙禽祥云意象,完成自然景观向文化符号的转化。 

‌二、易理美学的诗性表达‌ 

诗中暗合《周易》"观物取象"思维:"爻画昆仑"以卦象比拟山势纹理,"阳升清丽正来东"对应震卦东方晨阳之象。诗人将山体褶皱转化为宇宙密码,通过"峻壁-奇峰""朔风-阳升"的阴阳对举,展现刚柔相济的易理美学。

 ‌三、道家哲学的当代诠释‌ ‌

逍遥精神‌:"图南"典故的化用,将大鹏南徙的原始意象转化为黄山云海的流动之势,暗喻精神超越。 ‌气化宇宙观‌:"红云迎客""翠羽送春"以气流动态消解物我界限,体现庄子"天地一气"的哲学观。 ‌时空辩证法‌:尾联"朔风去北/阳升来东"构成太极图式的能量循环,揭示矛盾统一的自然法则。

 ‌四、文化符号的创造性转化‌ 

诗人对"迎客松"这一传统意象进行祛魅处理:不再强调其礼仪性象征,而是以"万里红云"烘托其作为自然生命体的磅礴气象,使文化符号重获原始生命力。 此诗在哲学深度上实现了三重超越:从地理景观到宇宙模型的空间超越,从历史记忆到永恒当下的时间超越,从感官体验到形上思索的精神超越。其价值不仅在于黄山美景的再现,更在于构建了一个可供现代人安顿心灵的的诗意宇宙。

 文/百度文库2025.06.25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