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芜湖独乐堂钩沉 [诗话]

张双柱(老卡)     发布时间: 2019/8/29 21:09:13
阅读:861次      分享到

创作背景
芜湖《大江晚报》“儒林街”专版特约稿。2019年8月26日《大江晚报》刊登。
关键字
独乐众乐安徽泗关街韦许深道寄傲

独乐堂1.jpg  独乐堂2.jpg


泗关街上独乐堂

(又名:芜湖独乐堂钩沉)

张双柱


  历史长河,湮没过往,也湮没许多文物古迹。

  芜湖,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许多过往,许多文物古迹,也在历史长河中悄然湮没。

  譬如,弋江区的长江长现代城,也就是当年的泗关街一带,那更早时期的双江交汇口南岸,有过四季繁华,世代风雅。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东坡居士,曾在这江口为友人吟哦“醉哦旁若无,独侑一樽醁”;读书赭山、赤铸山、鹤儿山的山谷道人,也曾在这江口为友人更易表字;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宋四家”的君谟少师,更在这江口为友人留下稀世墨宝:“断霞天共紫,斜日树齐红。”如今,这一切皆不复存在,甚至不为人所知。在这里居住的人,在这里经营的人,也仅仅是生活着、工作着。然而,历史就是历史,即便不复存在的,其记载犹在,记忆犹在。今天,笔者就给大家说个你也许不知道的历史,还原一个芜湖独乐堂,在这没有任何文物古迹的江口长江长现代城。


芜湖有个独乐堂,你知道吗?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语出《孟子·梁惠王下》,一个极其明了的经典格言,一直被世人传颂。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其《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一诗也写道:“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时隔23年后,范文正公复为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写了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更为世人耳熟能详。独乐乎?众乐乎?这可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世界、人格目标。

  芜湖,偏偏有一夫子,在自家宅院建一轩一堂,轩名“寄傲”,堂号便“独乐”。寄傲,好理解,借东晋诗人陶渊明语寄托旷放高傲之情怀。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曰:“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这段话叙述了他辞官回归故里后那种萧散自适的隐者生活。寄傲,从此成为古代文人束身自好、厌弃世俗的一种精神情操。北宋诗人唐庚倾慕陶渊明,便将自己书房取名“寄傲斋”,并作《寄傲斋记》以表明自己的心志。芜湖夫子所建寄傲轩,也正是用作读书会友的。至于有人将诗作题目中“寄傲轩”三字,理解为该诗是“寄”给一位叫“傲轩”的人,则大错特错。

  芜湖这位夫子将另一建筑取名“独乐堂”,就不那么好理解了。仅从字面上看,所谓独乐,意即独为一乐,与众乐相悖。更惑人的是,芜湖独乐堂偏又广受当时诸多名流大家如苏轼、黄庭坚、蔡襄、游酢、李之仪、陈瓘、周紫芝等青睐,他们同这位夫子交往甚厚,一些高官如枢密张叔夜(1065~1127)、尚书李弥大(1080~1140)等还将其力荐于朝,可是,芜湖这位夫子只拜命而不系衔。

  显然,独为一乐、与众乐相悖绝非芜湖夫子之意,他同时建有寄傲轩、独乐堂,想必这一轩一堂必定有着共同旨趣。遗憾的是,他虽写有《独乐堂十绝》,却未能传于后世,正如他所有著述,无一留传。

  宣城人氏周紫芝在次韵夫子十绝中写道:“闻君开华堂,图书富千古。应笑碧衣郎,试吏坐蓝缕。”可见,独乐堂也是芜湖夫子读书会友之处,这位夫子还是一位不矜小节的隐者。周紫芝(1082~1155),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南宋文学家,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曾出知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宣城周氏同芜湖这位夫子是好友,其诗所言是可信的。周的次韵还写道:“未知堂中人,此乐谁与同。”“世无锦江翁,谁识幽人意。”周诗意思是,独乐堂主你虽是饱读诗书隐者,但知会之人又能有几。

  作为隐者的芜湖这位夫子,并不在意知会之人有几是谁,正所谓高山流水,自有知音。北宋文学家苏过(1072~1123),曾随父亲大文豪苏轼(1037~1101)来芜访问过这位夫子,对其高风亮节极为赞赏,且在诗题将芜湖夫子直接称为“隐君子”,诗中还写道:“江南有高士,以乐名其居。嗜不同众好,德则良不孤。”

  看来,北宋时期,芜湖就有个独乐堂,其名气还不小,慕名造访的也还不少。


芜湖独乐堂主人,你知道多少?


  宋代,芜湖独乐堂之所以名气不小,因其主人韦许颇有名望。“韦许字深道,家世芜湖。志尚矫洁,赴义若渴。从姑溪李之仪学,读书务通大义,不事科举,筑堂曰‘独乐’,聚书数千卷,有从之游者,寝馈其间,久弗厌也。”这是《芜湖县志》所记载的,但生卒不详,事迹不详。后人只能从其好友交往诗文书画作品中,间接可知他不仅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皆精,而且乐善好施,交际甚广。

  韦许,生于嘉佑七年(1062),旧字邦任,当时与苏轼齐名的黄庭坚(1045-1105)将其易之以深道,且述其意曰:“古之有大功于世者,皆深于道者也。”韦许觉得山谷之述未尽其意,遂请北宋著名理学家游酢(1053~1123)再申而述之,游酢爽然应允,写了《韦许字说》一文。从此,韦许以深道行世。游酢还写有寄傲轩、独乐堂诗二首,其轩诗曰:“早付闲身老故乡,青松成径菊成行。搘颐独坐心遗念,坦腹高吟兴欲狂。瓮下却应嗤毕卓,篱根遥想对羲皇。乘风破浪门前客,试问浮家有底忙。”其堂诗曰:“林下徜徉得至游,高情不与世情谋。羲和叱驭日逾永,猿鹤寻盟山更幽。踽踽凉凉还自哂,休休莫莫复何求。应门穉子非无意,客至萧萧已百忧。”游酢诗不仅活脱脱描绘出深道其人,而且交代了韦氏轩堂名播四方的原因。

  北宋党争至元符年间,诸公贬逐,虽素亲密者亦畏祸不敢相闻,但凡有从芜湖过者,韦深道承接必款,且周其急。元符上书引发崇宁党禁,这是北宋史上最大规模的政治迫害运动,深道仍不为所惧。时任左司谏的陈瓘(1057~1122)以党籍除名,来到芜湖,尤感其意,作《独乐堂》记,并留颂为别:“世间拘碍,人不堪时渠不改。古有斯

注释: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2条评论
提交评论
左同明(高屋基人)

拜读!学习!问好!

评论时间:2019/9/2 16:06:29      回复
轶名诗迷

赏学问好。

评论时间:2019/8/30 7:29:57      回复

1
  • 2 条记录 第 1 页/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