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诗体历代文人谱(建安七子) [诗:七律]

吴神保     发布时间: 2024/4/24 13:21:48
阅读:28次      分享到

建安七子之王粲  2024.2.1.


亘古文人第一,才名远播少年游。

覆棋碑记传佳话,倒屣中郎迓骏猷。

离乱都门荆楚误,七哀诗里万民愁。

伤怀北望登楼赋,从此骚风转上流


注: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东汉末年文学家、曾为曹魏丞相掾,受封关内侯;善属文,著诗、赋、论、议近60篇,其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又与曹植并称“曹王”;《隋书·经籍志》著录其文集十一卷,明人张溥辑有《王侍中集》。今存诗23首、赋20多篇。其代表作有《七哀诗》、《登楼赋》等。


陈寿《三国志·王粲传》载:“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闻粲在门,倒屣迎之”。“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诵乎?: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校,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


建安七子之孔融 2024.2.2.


争义让梨全孝悌,牧民平乱著文章。

长怀北海安澜策,每达宸听德政纲。

笔底生花花带刺,刑前悟道道无常。

鸿儒一代堪谁用,吐哺阿瞒可断肠?

 

注: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孔子第20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且仁孝俱称、素有担当,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史传有“四岁让梨”,“一门争死”的美誉。

汉献帝即位后,任孔融为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后经刘备表荐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为其所杀。 

孔融能诗善文,曹丕称其文“扬(扬雄)、班(班固)俦也。”散文锋利简洁,代表作是《荐祢衡表》,其六言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孔北海集》。 

其《临终诗》云: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建安七子之陈琳  2024.2.3.


檄文一读去头风,乱世纵横笔走龙。

讨贼贼酋延上座,为诗诗国列豪雄。

征夫饮马长城窟,荒野悲声白骨丛。

三易旌麾为底事,武军赋后赋曹公。


注:陈琳(?217),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宝应)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陈琳诗、文、赋皆能。诗歌代表作有写征夫劳役离乱之苦的《饮马长城窟行》,散文代表作有《为袁绍檄豫州文》、《为曹洪与世子书》等;辞赋代表作有《武军赋》、《神武赋》,前者歌颂袁绍军威,后者赞美曹操北征乌桓之军容。

陈琳在汉魏动乱中三易其主(先事大将军何进、后依袁绍、又投曹操),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对功名的热衷。与“七子”其他人相比,他的诗、赋在表现“立德垂功名”上较为突出。

建安二十二年(217),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

据《隋书·经籍志》载,原有陈琳著作集10卷,已佚。明代张溥辑有《陈记室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建安七子之徐干   2024.2.4.


安居穷巷箕山志,旌命焉如抱质珍。

祖述先王承典雅,饥餐并日守清贫。

凝眸每叹乱离苦,援笔势追张蔡文。

中论微言弊俗,室思情重感时人。


注:徐干(170年-217年),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市)人,东汉末年杰出文学家。其年时专志于学,州郡牧慕徐才名,“礼命蹊躇,连武欲致之”。他却“轻官忽禄,不耽世荣”。曹操曾任其为司空军谋祭酒参军、五官将文学,他以病辞官;“潜身穷巷,颐志保真”,虽“并日而食”,却安贫乐道。曹操后又任其为上艾长,仍称疾未就。建安二十二年(217)春,瘟疫流行,干亦染疾而卒。后来曹丕论及徐干时说:“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 

徐干以诗、赋、散文见长。其五言诗妙绝当时。今存诗10首,以《室思》6首和《答刘桢》较为出色。 

辞赋今存不足10篇,且多有残缺。代表作有《玄猿赋》、《漏卮赋》、《橘赋》、《圆扇赋》等,曹丕评之为“虽张(衡)、蔡(邕)不过也”(《典论·论文》);刘勰曾称其与王粲并为魏之“赋首”(《<文心雕龙>·诠赋》)。

其散文集《中论》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及其文章风貌。时人称之为“欲损世之有余,益俗之不足”,“上求圣人之中,下救流俗之昏者”。曹丕赞其“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与吴质书》)。


建安七子之阮禹  2024.2.5.


欲隐箕山智计穷,身微何敌火熊熊。

随机弹唱麾前进,受命为文马上工。

诗问悲啼吟乱象,辞含骨鲠播清风。

阮门信有奎光聚,代有书生浴火红。


注:阮禹(约165212),东汉末陈留尉氏人,字元瑜。少师从蔡邕。汉献帝建安中,曹操以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好文学,尤善表书记,为建安七子之一。官至仓曹掾属。后人辑有《阮元瑜集》。章表名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等;今存诗十二首以《驾出北郭门行》等最为出名。

据史料记载,瑀少受学於蔡邕。建安中都护曹洪欲使掌书记,瑀终不为屈。

文士传曰:太祖雅闻瑀名,辟之,不应,连见逼促,乃逃入山中。太祖使人焚山,得瑀,送至,召入。太祖时征长安,大延宾客,怒瑀不与语,使就技人列。瑀善解音,能鼓琴,遂抚弦而歌,因造琴歌曰:“奕奕天门开,大魏应期运。青盖巡九州,在东西人怨。士为知己死,女为悦者玩。恩义苟敷畅,他人焉能乱?”为曲既捷,音声殊妙,当时冠坐,太祖大悦以其与陈琳并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

阮禹有子阮籍、孙阮咸后来并称竹林七贤中的“大小阮”。


建安七子之  2024.2.8.


汉室倾颓乱世才,斗鸡诗酒赋铜台。

汝南仕子三曹掾,笔下喑雷百草哀。

锦绣彬彬文质论,萧疏郁郁慜骐怀。

无情劫数嗟文帝,空负鸿图一纸灰。


注:应玚(?217年),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人(今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南顿镇人) 祖父应奉父亲应珣都是著名的儒者。应玚幼具文采,“建安七子”之一, 初被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应玚为将军府文学。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卒于疫疾。

曹丕《与吴质书》中说:德琏应瑒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

应玚和阮瑀都有一篇散文叫《文质论》,但两人侧重不同。应玚重文轻质,阮瑀重质轻文

应玚以文赋数十篇驰名于世。 明人辑有《应德琏集》。其代表作有《迷迭赋》、《愁霖赋》、《慜骥赋》等。诗与其弟应璩齐名。现存《别诗二首》、《斗鸡》、《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等六首。


建安七子之刘桢  2024.2.11.


诗文标举建安骨,雄辩滔滔动上林。

端正凝寒松柏性,治安遂志本初心。

筵前一目罹缧绁,篱下黄花拥素琴。

自在风流情不易,南山兀立到而今。


注:刘桢(180217),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人,东汉名士、诗人。其祖、其母皆负为当世显贵。刘桢五岁能读诗,八岁能诵《论语》、《诗经》。因其记忆超群,辩论应答敏捷,而被称为神童。后受曹操征辟任丞相掾属、平原侯庶子、五官将文学。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去世。其著述有《毛诗义词》十卷,文集四卷。后人集有《刘公干集》传世。

刘桢五言诗风格遒劲,语言质朴,后人以其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今存诗十五首,《赠从弟》三首为其代表作,尤以其二为最:“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他的赋风格独特,笔调清新、技巧娴熟、语言朴实,写景咏物、议论抒情而大气磅礴。将汉赋内容由宫廷转向社会,由帝王转向平民。篇幅由长篇宏制转向短小精粹,为以后的文学发展开了先河。最著名的有《鲁都赋》、《黎山阳赋》、《遂志赋》、《瓜赋》、《大暑赋》、《清虑赋》等。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1条评论
提交评论
萧学菊
佳作欣赏!点赞!推荐!
吴神保 回复了 :
回复时间:2024/4/25 15:06:03 
不良信息举报
评论时间:2024/4/24 13:59:34      回复

1
  • 1 条记录 第 1 页/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