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三平尾”是一个伪命题 [论文]

程宝庆     发布时间: 2023/10/30 10:18:52
阅读:49次      分享到

创作背景
大量实施证明,我们的祖师——唐宋诗人并不避忌“三平尾”;“三平尾”并不等于出律。所以,“三平尾”为诗词(甚至包括楹联)为诗词大忌的说法并不成立。本文作者的意图在于正本清源,纠正以讹传讹的所谓规则。
关键字
三平尾

“三平尾”是一个伪命题

程宝庆

三平尾又称三平足三平脚,是指格律诗韵脚句句尾三字均为平声。

许多人认为,“三平尾”属于格律诗大忌,在许多诗词比赛中,评委发现有“三平尾”现象的,直接判定其为不合格。

进而,由“三平尾”又推导出“三仄尾”问题(指白脚句尾三字均为仄声),推导出楹联也忌讳“三平尾”,“三仄尾”。

北郊关注“三平尾”问题多年,收集了许多资料,最后的结论是:“三平尾”是一个伪命题!

一、“四声八病”中没有“三平尾”之忌

我们知道,格律是起源于南朝“永明体”,而“永明体”的理论依据就是沈约、周颙等提出的“四声八病”之说。

《南史·陆厥传》记载: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彀。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沈约、周颙等可谓近体诗的老祖宗,他们的“四声八病”之说讲究诸多,但其中并无关于“三平尾”的忌讳。

二、诗仙诗圣没有忌讳过“三平尾”

古代著名诗人的作品中有大量的“三平尾”句式,村人搜集了几百个案例,因篇幅所限,村人不能一一枚举。以下挑几个诗词大家作品中“三平尾”现象举例:

李白五律《代美人愁镜二首》之一:“拂拭交冰月,光芒何清圆。”“铅粉坐相误,照来空凄然。”

李白五律《春日游罗敷潭》:“行歌入谷口,路尽无人跻。攀崖度绝壑,弄水寻回溪。云从石上起,客到花间迷。淹留未尽兴,日落群峰西。”

杜甫五律《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三:“今朝汉社稷,新数中兴年。”

杜甫五律《晨雨》:“雾交才洒地,风逆旋随云。”

白居易《七年元日对酒五首》其三:“三杯蓝尾酒,一碟胶牙饧。”

白居易《酬梦得霜夜对月见怀》:“凄清冬夜景,摇落常年情。”

韩愈《感春三首》其一:“青天高寥寥,两蝶飞翻翻。”

韩愈《闲游二首》其二:“林乌鸣讶客,岸竹长遮邻。”

刘禹锡五律《观云篇》:“晴来意态行,有若功成归。葱翠含晚景,洁白凝秋晖。夜深度银汉,漠漠仙人衣。”

刘禹锡五律《别友人后得书因以诗赠》:“前时送君去,挥手青门桥。”“春还迟君至,共结芳兰苕。”

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宋柳宗元五律《零陵春望》:“凝情空景慕,万里苍梧阴。”

宋柳宗元五律《新植海石榴》:“芳根颜色,徂岁为谁荣。”

明唐寅五绝《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二:“欢来意不持,乐极词难陈。”

明徐贞卿五律《彭蠡》:“茫茫彭蠡口,隐隐鄱阳岑。”

明顾协五律《枕上偶成》:“花时可行乐,底事犹愁眠。”

明陈宪章五律《有怀四卿四首》其三:“哀弦久去耳,风韵今何如?高台夕流盼,古道行人疏。”

明莫叔明五律《宿佩上人房》:“支公不相马,夜向窗前闲。庖厨竹下树,巾舄桃花间。”

有人说:你的某某案例是古风吧?或许有这种情况。但是,以上案例都是古风吗?

从上述举例可以看出,“三平尾”是一个先生不忌学生忌的问题。

三、“三平尾”出处不明,并无权威典籍记述。

“三平尾”词典中没有词条,在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中无论述,在沙地先生的《萨氏诗词格律》中也无论述。笔者倒是在吴丈蜀先生《诗词格律讲话》一书中有见,但吴丈蜀先生也没有论述“三平尾”犯忌的原因,规则的出处。

可见,基本可以断定“三平尾”是一个人云亦云的论点。

四、“三平尾”并非等于出律

近体诗词爱好者都知道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个口诀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而是古人的心得。其基本精神是:格律并非是铁板一块的天条,平仄可以有灵活处置的窗口,使作诗时不致因平仄律束缚得过死,导致因律害意。

五绝中可能出现“三平尾的句型是:“⊙仄仄平平(韵)”;

七绝中可能出现“三平尾”的句型是:“⊙平⊙仄仄平平(韵)”。

如果(在避免孤平的前提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那么,五绝“⊙仄平平(韵)”的第三字为平声就没有出律,七绝“⊙平⊙仄平平(韵)”第五字为平声也不出律。

既然不出律,有什么可忌讳的呢?

北郊以为,诗仙诗圣之所以出现“三平尾”的句子,很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如果说“三平尾”是一个伪命题,那么所谓“三仄尾”命题就不攻自破了。进而,所谓对联的“三平尾”、“三仄尾”命题就纯属牵强附会了。

有一种说法,“三平尾”之说产生于清代,缘于清代统治黑暗,大搞文字狱,文人惧怕因文招祸,转而把时间精力投入考据之学,乐于雕章琢句,吹毛求疵。北郊深然此说。

写格律诗本身就是“带着枷锁跳舞”,难度极高,令许多诗词爱好者望而却步。令人十分费解的是,我们某些“大师”偏要在锁上加锁,绳上绑绳,以为不难倒一片学究就不算高明,实在是荒唐至极!

北郊村人201810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1条评论
提交评论
草山
学习欣赏问候赞!
评论时间:2023/10/30 14:21:43      回复

1
  • 1 条记录 第 1 页/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