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陈少梅的“文人画”哲学 [论文]

韩倚云     发布时间: 2016/8/20 9:58:49
阅读:1377次      分享到

创作背景
摘要:中国“文人画”由来已久,已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本身凝聚着儒、道、佛三家思想,王维以禅、诗入画,创“泼墨山水”,抒写文人情怀,顺应了文人画之趋势;之后,经苏轼、赵孟頫、董其昌分别提出各自的文人画观,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文人画的发展;陈少梅继承前贤之长,将唐寅之“合南北而一之”的“文人画”观付诸实践,以北宗蓄其势,以南宗填其韵,“北骨南风”成为其画的重要风格;儒、道、佛三教对陈少梅文人画风形成与发展构成了潜在影响,从而把中国的文人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推向禅意之高境界。
关键字
陈少梅 韩倚云 文人画 北骨南风 工笔画

前  言:

    关于文人画溯脉求源问题,陈衡恪先生未拘泥于董其昌的“文人之画,自王右承始”的系谱,提出“文人画由来久矣”[1]。认为自汉刚蔡岂、张衡等人皆以擅画为名,至六朝老庄学说盛行,文人超脱世界思想浓郁,欲脱离物质之束缚,发挥自由之情致,寄托于高旷清静之境,始孕宗炳、王微等人……。到了唐代,诗画结合为时代风气,王维以诗入画,创“泼墨山水”,抒写文人情怀。

    陈先生之观点极清晰,论述精准,旁征博引,逻辑严密,乃是研究文人画问题的典范之作;所总结出的文人画内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在前人基础之上,作者亦对“文人画”进行了研究。

    宋.邓椿云:“画者,文之致也”,因此作者认为:“文人画”之神髓须是文心之体现。文人书画须笔笔有文化、诗意、哲理之内涵,并非于画中题些诗词句便可称之为“文人画”了,“文人画”之宏者能令人感悟宇宙人生,微者能启迪人之文情画思。 “文人画”者托迹于美轮美奂的笔墨手泽,令人寓目驰想,若观画者挥翰濡染,如闻其吟哦之声。欣其一览而品其万殊,能平矜释躁,曲体其情,耐久萦玩,感慨系之。“文人画”之内容须反映文人之文化品味、之诗情诗境,反映时代精神。

 

一、文人画所经历的四个重要转折阶段

    “文人画”本身凝聚着儒、道、佛三家思想,儒家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释家曰:“放舍身心,令其自在。”道家曰:“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总而言之,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之上,以道家为核心,儒佛为辅助建立的隐逸思想,对传统的中国文人士大夫们进行了无形无息的浸染,使之具备了一种可进可退之路。因此,每一阶段的“文人画”运动势必是时、人、物三者合一的产物。“时”为其时代精神与哲学思想;“人”即为文人画家的出现;“物”是指绘画的笔法、墨法和效法的涌现与成熟。

    纵观“文人画”历史,有四次关键性的大转折,即唐代中后期、北宋中期、元代初期和明代中、晚期。在四次大转变中分别孕育了王维、苏轼、赵孟頫、董其昌等四位大师。

    从诗画关系看,我国古代文人历来提倡诗画结合、取长补短,所谓“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 [6]从而达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画一律的境界。

    北宋苏轼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7]可见诗画结合始于唐代王维。

王维诗歌中带有浓厚的禅理、禅趣,开拓了艺术表现的新天地,他敏锐的捕捉到以禅、诗入画这一信息,并付诸实践,采用水墨渲淡,一改勾斫之法,打破金碧青绿山水一统天下之格局,启蒙了后来蓬勃发展的文人画运动,从理论与技法上奠定了文人画风格形成的基础,并树立了范式和导向,为北宋苏轼、明末董其昌所倡导的文人画运动揭开了序幕。

    北宋是理学形成及初步发展阶段,由于“意气说”的推崇,直接导致了画品“逸格”地位的上升。文人雅集蔚为一时之风。北宋大画家李公麟所绘的《西园雅集图》,从形象上给后人展示了这一时代潮风的情景。传说苏轼、苏辙、黄庭坚、李公麟、秦观、米芾等十六人相聚在王洗的开封西园,吟诗,弹阮,作画,论道,相得甚欢。陈少梅在研究前人技法之基础上,于民国间重绘之,把《西园雅集图》推向顶峰。

    苏轼提出的意气、意境等主张,引领了“文人画”发展方向,又成功地把“文人画”带进新天地。

    元初,赵孟頫力倡古意,更注重笔法、意匠经营,使北宋文人画得以整饬,引晋唐之遗法,还绘画之正道。所以赵孟頫的出现,对文人画的进程,又是一个关键的转祈点。

    明代中后期董其昌倡南北宗之说,云:“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思训父子著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斡、赵伯驹、伯骕,以至马、夏辈。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勾祈之法。其传为张璨、荆、关、董、巨、郭忠恕、米家父子,以至元四家。” [12] 称“北宗”,“非吾曹当学也”。董其昌以禅喻画,提出“南北宗”论,为世人清理出两条绘画发展模式,而他以他的立场与情感,觉得走南宗一路更宜于文人的口味。


二、 陈少梅“北骨南风”的绘画风格把文人画推向了新高度

    所谓北宗的画风、画法,乃是偏于“极细”,“精工之极”,其作画态度相对来说比较执著,“积劫方成菩萨”。所谓南宗的画风、画法,则是偏于“萧散”,“脱尽廉纤之习”,“无画史纵横习气”。其作画态度相对比较任率,被认为“可一超直入如来地”。而且南宗一路的画,也是董其昌一向主张“寄画于乐”的生活态度[13]。此提法难免消极。由于其声名地位之高,被很多画家奉为圭臬,对明清两代,直至中国近代画坛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由于受到董其昌 “南北宗”理论的影响,北宗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受到了很大的抑制,直至陈少梅出现,才改变了几百年来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格局。

    陈少梅清宣统元年己酉闰二月十九日 (1909年4月9日)出生于福建漳州,三岁之后便跟随父亲回到了千里之外的家乡湖南省衡山县。陈氏家族在当地称得上是名门望族、书香门第,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威望。

    而陈少梅对于北宗画风情有独钟,主要是得益于他的恩师金城先生。金城的绘画庄肃严谨、兼容南北,他对董其昌提出的中国画分“南北宗” 理论并不十分认同,尤其是对 “崇南贬北”的绘画观点极力反对。金城在其《画学讲义》中说: “云间画派,秀润清腴,根本‘北宗’,而以‘南宗’

注释: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2条评论
提交评论
陈桂萍

欣赏美文,问好诗家!

评论时间:2016/8/20 18:41:02      回复
刘琳

文笔洒脱,层层展开,引经据典。拜读,学习,问好!

评论时间:2016/8/20 11:56:44      回复

1
  • 2 条记录 第 1 页/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