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唐诗的理解与误解(一) [诗论]

钟振振     发布时间: 2015/9/11 11:19:45
阅读:995次      分享到

关键字
唐诗

 赠苏书记

〔唐〕杜审言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

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

 

关于“燕支山下莫经年”

 

沈祖棻先生《唐人七绝诗浅释》曰:“燕支山在今甘肃省山丹县东,是汉、唐时代国内各民族杂居的地方,也是苏书记要去任职的所在。汉大将霍去病大破匈奴,曾乘胜追击,越过燕支山千余里。燕支山一带,土地肥沃,水草茂盛,人民的生活较好,相传其地多生美女,所以匈奴在失去此山以后,有‘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的民谣。燕支即红兰花。古人采其汁加入脂油,用作女子的化妆品,所以一般也写作燕脂或胭脂。这里是说,希望苏书记想到自己的每天都在怀念他的妻子,在取得胜利,完成任务以后,早点回家,不要为他乡美女所迷,乐而忘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页)

 

按:《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唐张守节《正义》曰:“《括地志》(按:唐李泰等撰)云:焉支山一名删丹山,在甘州删丹县东南五十里。《西河故事》云:匈奴失祁连、焉支二山,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其惩惜乃如此。”又,唐司马贞《索隐》曰:“《西河旧事》云:山(按: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东西二百馀里,南北百里,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畜牧。匈奴失二山,乃歌云:‘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浅释》所据,即此二条。但原典是说祁连山“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畜牧”,并未言及燕支山“土地肥沃,水草茂盛”,释者似乎张冠李戴了。由此出发,释者又引申出燕支山一带“人民的生活较好,相传其地多生美女”的说法,而这两点也都是原典所难以容受的。匈奴为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的特点是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祁连山也罢,燕支山也罢,都不过是他们游牧的场所而已,不好说谁是那里的“人民”。至于“相传其地多生美女”云云,则是对匈奴人歌“使我妇女无颜色”句意的误解。只消比对此歌的另一种版本“使我嫁妇无颜色”,即可知道,匈奴人歌的意思是说:失去了燕支山,便没有了作胭脂的原料;我们的女子抹不上胭脂,脸蛋便不像过去那样红润美丽了呀!而绝不是说:失去了燕支山,便失去了生活在那一带的女子,使得我们匈奴再也没有美女了。

 

要之,释者说此二句“希望苏书记想到自己的每天都在怀念他的妻子,在取得胜利,完成任务以后,早点回家”,完全正确;而“在取得胜利,完成任务以后”云云,据原诗文字论之,虽属添油加醋,却也无伤大雅;惟“不要为他乡美女所迷,乐而忘返”云云,实为误读,不可信从。


注释: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3条评论
提交评论
亦兵

学习,细微之处索真知!向钟教授问好!

评论时间:2015/12/25 19:37:16      回复
董定平

诗文好。学习

评论时间:2015/9/11 13:05:13      回复
黄丽新

沈祖棻先生大作三十年前读过,曾深信不疑。

上文在先生博客读过,再次阅读,仍然充满获得真知的喜悦,或者说是纠正谬误的喜悦。

沈著可谓最佳的唐诗鉴赏普及读物,再版时若将您的指繆附上,将使其更臻完善。

向您问好、致谢!

评论时间:2015/9/11 11:38:22      回复

1
  • 3 条记录 第 1 页/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