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宁海酒文化 系列 [其它]

应可军     发布时间: 2022/9/18 5:18:45
阅读:463次      分享到

宁海酒文化

 

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人文生活、文学艺术、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有着巨大影响和作用。

 

宁海人在酒席上会说老酒檽米做,吃落闲话多酒”,“酒后吐真言“水变酒真好,可惜养猪呒不糟”。这是讽刺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人的一生,从出生办 “满月酒”到生命的尽头的“出丧酒”,中间竖屋酒、拜师酒、进屋酒。人生当中最大的酒席是 “拜堂酒”。这时主人会尽自己所能搬出各种名酒、红酒。宁海传统的酒类有老酒、烧酒、糯米酒。番薯烧、杨梅酒、药酒、补酒。

 

既然酒有市场就有产地。据南宋台州总志《嘉定赤城志》卷七记载,当时宁海原有酒厂13个,“塘下酒坊在县西四十里,砂碕酒坊在县北五十里,石马林酒坊在县南六十里。马筋酒坊在县北过海难以里计,外有柘浦、亭旁、紫溪、铁场、黄肚、严坛、桐山、项岙九坊今败阙。”当时还有酒税务,在县东二十步前还有熙春楼。今岔路塘下酒坊遗址依稀可辨,屋舍破旧,已另作他用。其他酒厂已不复存。我曾在宁海文物办帮忙文物普查,发现宁海各村现存酒坊还有几家,一般来说凡开酒坊的家庭条件均不错。如前童、峡山、竹口、桥头胡屠家、城北酒坊等等。还有几家仍在酿酒,如许家山的烧酒、梅林岙胡烧酒、一市箬岙番薯烧酒。我本人不喜吃酒,但盛情难却也喝过几口,味道不错。最使我惊奇是宁波大学张如安老师送我一本宁海人写的《六必酒经》我收藏的地方文献,科技专著相对来说比较少,作者杨万树,清代嘉道年间宁海缑城市门头人。他在青年时博闻力学,无奈在考场上多次搏击都败下阵来,于是绝意举业,以书史自娱。他生性慷慨,带头修宗祠,设家塾,乐善好助,有声于时。中年之后,他收敛了豪侠之气,归于沉静,居市井间,以把酒吟诗为乐。他喜欢喝酒,因仰慕苏轼醉吟于省城西湖的曲院风荷间,故自号“苏堤”。他家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善于酿酒。有一日家人报说刚酿的酒发酸,他皱起眉头说:“我家没有恶狗,酒怎么会发酸呢~一定是酿造不得法的缘故。”于是他开始搜罗酿酒文献,悉心钻研酿酒技术。嘉庆元年(1796)他来到杭州,有机会抄读文澜阁所藏宋朱翼中《中山酒经》、窦革《酒谱》等书,又旁搜有关酿酒的历代文献,相互参考,终于豁然会悟。他在家乡从事酿酒50余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摸索出一整套有科学价值的酿酒经验,于道光二年(1822)在市门头杨氏宗祠内(后办过宁海浴室,现已拆建)撰写成《六必酒经》一书,有家刻本传世。杨万树认为酿酒必须“遵一定之法式”,这个“法式”就是为《礼记·月令》记载的酿酒必须掌握的六原则:“秫稻必齐,曲蘖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六必”的大致意思是:原料必须精选,份量要充足;曲蘖的供应、制造要适时;浸曲或浸蘖或浸米以及蒸煮原料的过程都要讲究卫生清洁;选取好的水源,水质必须清冽,不杂异味;酿酒的盛器要不渗不漏。杨万树著书就是要发明《月令》的“六必”之义,因而名为《六必酒经》。从全书的结构看,该书的第一卷为《酒论》、《曲论》和“六必”说分论,为清代浙东的酿酒专家,杨万树既懂理论,又懂技术,他写下的《六必酒经》主要总结了浙东酿酒的经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现知宁波地区古代唯一的一部酿酒专著。作为180多年前问世的酿酒专著,一出版就得到了热烈反响,台地的文人学士都不吝赞美之词。这部酿酒专著的新发现,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浙东酿酒史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大致可以看作是全书的总论;第二卷为《制造红曲法》、《酝酿三白法》、《问答说》,主要是技术论;第三卷《五谷果食蒸烧法》等主要介绍了蒸馏酒、药酒和一些历史名酒。全书引用历代酒书多达39种。全书在体例上最别出心裁的地方是设为问答法,详细地回答了制曲酿酒过程中各种技术环节出现的问题及其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这种问答法在我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极为罕见,开创了我国科技专著的新的体例,而为后世所继承。


从这本书的发现宁海酒文化绝对丰富,除了此书附录的几首诗作以外。我查找了《宁海竹枝词》、《宁海历代诗词选》等又发现宁海多位写的诗词。诸如大蔡胡耀嵩的象原竹枝词说:屑粉舂慷酿酒醪,煎饴炊饼漾年糕。”这里提到宁海人有自酿的酒,就是用自家制作的辣蓼,制成白药,也就是手工酵母。十月份的时候,把番薯、糯米、白药按一定比例酿下去,过上几月,再烧制成酒。开春前,做酒要用到谷糠,又叫做“砻糠”。有些人家做酒会从外面请来师傅,但有些人家的酒都是自己亲手酿制。制酒时,有专门的大灶台,用专门的器具,蒸馏出番薯烧。番薯烧的度数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在宁海人的传统酿制中,好的白药是做酒必不可少的。而好的白药最要紧的便是辣蓼。写诗的文士们有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词句。宁海在每月中必用酒如“灯光月色艳新春,狮子打来酒碟陈。”“任是郎情爱醅,满樽烧酒莫轻开。续防夏至杨梅熟,大有姻亲接叠来。” “家家种秫酿春醪,十月红先缸面掏,何物可供郎下酒,糖颓进字蛎江蚝”‘“端节佳阳漫经过,角黍相堆为汨罗,一瓮菖蒲新酿酒,笑怜次日醉人多。”乡村樵夫要喝酒“松枝两捆一肩挑,认是苍山谷口樵。卖得百钱都换酒,朝朝醉过力洋桥。”渔翁也要喝酒。“长街上市促渔翁,大缺桥连小缺通,卖得新鱼便沽酒,归来犹带醉颜红。”宁海大诗人舒岳祥也为奉化戴表元送来的酒曲写过二首诗曰;“乱离无酒何以活,最爱涓涓浅酌时。理到何须辨清浊,兴来谁解问醇醨”生前写过许多文章的刘庄孙,留下诗文而不多,仅留下“酒熟少逢欢乐日,花开多值乱离年”诗句。男要饮酒,女的也不甘落后。如女诗人马映波说“万端愁苦寸心知,今后荣枯任所之。往事成尘罢回忆,闲倾樽酒读唐诗。”此类诗句甚多,诗人们未必都爱杯中酒,但他们喜欢沉溺于酒的形式感,比如曲水流觞,比如九月九的酒。东篱把酒,暗香盈袖,浅斟低唱,想想就很美。何况,良辰美景里如果少了酒,兴味就寡淡许多。清寂固然可以修心,有时候,来点俗世的喧闹,也是好的。就连那个耿介的大儒方孝孺,曾说“酒之为患,俾谨者荒,俾庄者狂,俾贵者贱而存者亡”这句话出自他的《幼仪杂箴》。酒的危害在于能使谨慎的人变得荒唐,使庄重的人变得狂妄,使高贵的人变得低贱,使活着的人丧失生命。酒能养生,亦能害人。少饮则心情舒畅,暴饮则丧德乱性。”在现实生活里,他对酒非常爱好。他隔壁邻舍带酒来,他们就一定要喝上几口,不醉不休。到了寒露时节,也要脱下长衫,走出书斋,来到山区,与山民一边痛饮,一边高歌,兴之所至,挥笔写就《红酒歌》,这首七言歌行,纵情豪放,直白透亮——秋天到了,稻子收割了,菊花开了,农家端出宁海红酒给我喝。这红酒,比桃花的颜色深,比红蓼颜色稍浅。风送来桂花和菊花的香,一切让我心醉。除了醇厚浓香的红酒,还有大盆的土鸡和螃蟹。与欢乐的山民们一起,大碗喝酒,大口吃菜,喝醉了,露一点狂态又何妨。“醉来兴发恣豪狂,高歌起舞当斜阳。出门一笑尔汝忘,大江东去烟茫茫。”真是率性的很。寒露时节,是可以率性一把的。 在此不一一录摘了,近代宁海关于酒文化的,未央王亚明写过宁海的酒史,文化宁海飞红说吃写过力洋酒有酒必有生产酒器的村落。诸如酒埕、酒缸。据我所知梅林岙胡一带就是他们烧制陶器是这几村历史性产业。这件事情可追溯到宋代。宁海有丰富的瓷土矿,当时宋瓷产业也有好多,酒器主要有韩瓶,近期在岔路镇、梅林镇、茶院乡、水车一带均有韩瓶出土。说明宁海瓷器生产还是有一定的规模。宁海有人考证,在《全宋词》发现郑雪岩的《水调歌头 · 甲辰皖山寄治中秋招客》一词;全词云;“ 甫营亭子小,花柳斩新栽。衰翁余暇,何妨领客少徘徊。堪叹人生离合,恰似燕莺来往,光景暗中催。芦荻晚风起,明月满沙堆。去年秋,如此夜,有谁陪。欲挽天河无路,满眼总尘埃。未了痴儿官事,行止从来难定,又趣到苏台。不作别离句,共醉十分”现在,觉得宁海酒文化越来越厚重。

 

 

宁海盐文化 

盐在中国的源起。“盐”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卤”。《说文》中记述: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传说黄帝时有个叫夙沙的诸侯,以海水煮卤,煎成盐,颜色有青、黄、白、黑、紫五样。中国人大约在神农氏(炎帝)与黄帝的时期开始煮盐。中国古时的盐是用海水煮出来。20世纪50年代福建有文物出土,其中有煎盐器具,证明了仰韶时期(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古人已学会煎煮海盐。根据以上资料和实物佐证,在中国,盐起源的时间远在五千年前的炎黄时代,发明人夙沙氏是海水制盐用火煎煮之鼻祖,后世尊崇其为“盐宗”。在宋朝以前,在河东解州安邑县东南十里,就修建了专为祭祀“盐宗”的庙宇。清同治年间,盐运使乔松年在泰州修建“盐宗庙”,庙中供奉在主位的即是煮海为盐的夙沙氏,商周之际运输卤盐的胶鬲、春秋时在齐国实行“盐政官营”的管仲,置于陪祭的地位。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盐的食用价值,《管子·海王》:“十口之家,十人食盐。”《周礼·天官》里有“盐人”,即掌盐之政令及供盐事的官员。晒盐历史悠久,是手工技艺中较为特别的一种,它与一般的非物质文化存在形态不同,精神追求的成分较少,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即饮食密切相关。宁海俗语说“你吃的饭,还是我吃盐多”就可证明。

 
宁海的发展历史与盐业的兴衰有着紧密的联系。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我国古代最稳定、最重要的专卖商品。在人类自身的生存、社会的进步和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都对盐实行严格的政府管制。盐税收入是历代官府的重要财源,赋税集权中央。《新唐书·食货志》载:“天下之赋,盐利居半”。

  
宁海县县境近海,地面低平,光照充足,适宜开滩晒盐。制盐为宁海县古老的一大传统产业,始于隋唐,盛于宋明。据《盐法通志》记载:唐代宗(763—779)时,天下有盐之县一百五,江南至彭水县十二”,当时的宁海被列为产盐县之一。

  
宁海盐场旧基在水车港头,北宋大观三年(1109),东迁长亭(今长街),设官治理,始称长亭盐场。历经元、明,场区日渐扩展,盐灶遍布于三门湾南北两岸,“环港皆立团灶”,盛极一时。境跨今之长街、力洋、一市以及今楼钥有《送元卫弟赴长亭盐场》长诗,二十二韵,四十四句,其中提到:

  
我家门户重,衣冠绵数代。当以诚心求,子视勿自懈。亭民亦良民,孰谓俱无赖。官吏既扰之,兼并责逋债。熬波亦良苦,乐岁色犹菜。输盐不得钱,何以禁私卖。所在积蠹久,良法浸多坏。吾闻不无术,更当审利害……

 

看来当时任盐场的长官,需要“我家门户重,衣冠绵数代。”南宋绍定间(1228~1233)长亭盐课司大使杨顺一(壬辰进士),祖籍安徽凤阳,定居城关市门头,后分迁回浦檀树头、竹口凤凰山、杨家、新西岙等地;清雍正间(1723~1735)杨国品、杨国吕兄弟自沙柳港头杨迁白溪山洋;三门县的六廒等地,“计东西九十里,南北相隔一海,计水程八十里,陆路二百里”。在县之东乡称内场,在南乡称外场。元代黄溍在宁海任县丞时。曾依法惩处盐霸。宁海濒海,以产盐著称。食盐是朝廷专控物资,设有盐运漕司,不属地方管理。因盐致富的地头蛇有恃无恐,无视当地政府,欺压沿海的盐民渔户,骄横一地。知县怕得罪盐官,又认为非辖管范围,于是不闻不问,任其肆无忌惮,沿海百姓苦不堪言。黄溍到任后,坚持按国法行事,该抓的抓,该杀的杀,终于把盐霸的气焰打了下去,沿海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明天启年间(1621-1627),宁海有盐田25066亩,专业盐丁2691丁。宋时,年产盐35770余石;明代年产盐4885引(注:引是我国古代盐的专用计量单位,1引计400斤),是为鼎盛时期。明代宁海诗人王雄有《题盐场图》长诗曰;“大江横界东西浙,盐场如旗对分列。伊谁倡此榷海谋,流祸千年犹未竭。古称厚货斯贫民,卤政之苦难俱陈。日征月敛有常课,未死勿用辞劳辛。矧兹煮海本人力,人力不齐奚足惜?  眼中忍见颠连氓,饥寒不奈公私迫。

 

破屋何曾蔽雨风,脱粟未得饥肠充。刮泥常亏卤沥费,米薪岂给煎熬功。从此迁延日无奈,公家不了私家债。流离却虑骨肉分,复业又悲家计坏。百年去住诚两难,服勤黾勉沙涂间。阴晴昼夜靡遑息,老幼女妇无欢颜。天时既届旺煎月,暑气如汤转酷烈。炀煤烟炭尘满身,烧灼熏蒸汗流血。朔风结惨天峥嵘,此时淋沥难为情。日寒风冷卤池冻,皮皴肉死骨髓凝。苦乐自有生受所,荼毒何须怨寒暑。灶烟未灭釜未干,门外催征急风火。课成相戒输官仓,盐司折阅不可当。

 

况乃逃荒有荒额,卖鬻转展俱赔偿。股盐存积绵岁月,水火相成易消折老商告诉恣咆哮,鞭棰无辜冤莫雪。亚卿自是今伊周,任重每先天观风再到两浙地,首为灶户祛烦愁。竣还重念灶家青,载命丹青状其景。农桑耕织与流民,事异古先功则并。八图各序序各诗,万机览罢兴长咨。致君泽民易反掌,豳风无逸非虚辞。公今仙去不可作,披图诵诗双泪落。安得黄金重铸公,岁岁勤劳良不恶。”写尽了盐场的甜酸苦辣,当时,三门湾为浅水海湾,滩涂淤涨,长亭盐场的一些灶地离海日远,盐田日渐土沃卤淡,靠晒盐为生的百姓苦不堪言。有宁海诗人诗为证“筑灶烧盐傍海边,其中利溥苦堪怜。我郎若不专心力,难免场官比惰煎。”时任宁海长亭场盐课大使的卢储,同情盐民疾苦,请求朝廷准许筑塘毁灶、发展农业。塘保住了,田建成了,当地百姓铭记卢储恩泽,命名此塘为“卢公塘”。“人谪伊犁冰雪苦,思留古渡万年长。”如今,在胡陈港岸边的卢公碑上,我们依然能读到卢储为民请愿的执着与不悔。历史也验证了卢公的英明,此后三门湾区域逐渐弃盐转农、围塘造田,这才促使胡陈港畔长街镇成为宁海最大最重要的农耕区。

 

元末明初的方国珍,原名方珍,浙江黄岩人,祖辈都以贩盐浮海为生。方国珍的相貌,按照《明史》描述是“长身黑面,体白如瓠,力逐奔马”。翻译过来就是肤白脸黑大长腿。长身黑面、力逐奔马都挺好理解,说明了方国珍的身材和力量。“瓠”是葫芦的变种,夏天开白花,果实长圆形,嫩时可食。一个整天漂泊在海上的盐贩子居然不用涂防晒霜、打美白针就能有一身白皙的肌肤,说明此时盐贩活动在宁海是十分活跃的。

 

柴米油盐茶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古时的人们柴米油茶可以自给自足,唯独盐不能自给自制,盐为生命所必需,盐是生活中不可被替代的物品,然后,盐只能从盐商那里买得,食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宁海自古是产盐之地,宁海的先人们,通过拦截海水进行摊泥,制卤,煮海,直到将海水转化成白花花的食盐。


新昌东边与宁海接壤,盐贩子们从宁海挑起一担担食盐走深山冷岙里的小路,路过一个个村庄一路贩卖私盐,由于小路远离大道,不易被官兵拦截,贩运私盐很是安全,后来走的盐贩子越来越多,再后来由有钱的盐商出钱给小路铺上石块,路边建起供挑夫歇脚的路亭,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私盐贩子走出来的这条小道,渐渐的就成了今天的“盐帮古道”。盐帮古道从新昌县的大市聚镇起过小蒋乡、巧英乡直通宁海。小蒋乡的青宅村经上陈山村过结局山村再到里家溪村这一段盐帮古道至今保存完好。

 

到了清、民国时期,因政局动荡、战乱频频,盐场遭到弃置,又因不少海涂淤涨而弃盐筑田,故而长亭盐场的规模大不如前。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部门对长亭盐场重新进行了规划,根据实际情况,把不再适合制盐的盐区全部裁废,改作农田,仅存长街制盐化工厂、一市大林制盐场、力洋制盐化工厂等少数盐场。这些盐场在上世纪60年代里也先后被改为农田。长街伍山东南境因濒临三门湾,仍具有制盐的地理优势,故在1966年围塘兴建了伍山盐场,原名红卫盐场,有盐田1000余亩,年产盐量约为3000吨。曾经历过两次大旱,但盐产量亩产仍在103担左右。1997年,该场遭受“8·18”台灾,海塘全线倒塌,建造新标准海塘时需大量土方,盐场忍痛割爱,盐田面积从原来的1200亩减少到985亩。盐场附近海涂逐年淤积,影响制盐所需海水的质量,2004年4月伍山盐场宣告正式停产,这标志着宁海一千多年的制盐史已结束。宁海的制盐业,走进岁月烟尘,成为历史记忆。

 

盐以海水为基本原料,并利用近海滩涂出现的白色之泥(咸泥)或灰土(泥),结合日光和风力蒸发,通过淋、泼等方法制成盐卤(鲜卤),再通过火煎或日晒、风能等方式结晶,制成粗细不同的成品盐。当时居民用土法零星晒盐,所谓土法,传为直接用海水煎煮。晒盐,古人称“熬波”。清嘉庆以前,制卤用刮泥淋卤和泼灰制卤二法,以泼灰为主。按盐田土壤不同因地制宜,越溪乡今有“灰漏塘”自然村,村名即源于此。煎盐结晶,则习用煎灶,宋时以铁盘为主,元明时铁盘与篦盘并用。清康熙二十年(1682)左右,废铁盘,改用铁锅。且明朝以来,皆以聚团公煎。清末又引入缸坦晒制,成为境内主要结晶工具,生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为盐业生产工艺上的一大变革,一直沿用至解放后的较长一段时期内。但整个民国时期县内晒盐仍旧煎、晒(板、坦)并用。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废除煎制实行缸坦晒制,并开始试验平滩晒制,1965年后逐步改造原灰晒盐田为滩晒,滩晒制盐和老式的土晒、灰晒等方法制盐不同,顾名思义,它是利用盐滩直接把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掉,晒出卤水,再把盐结晶出来。

 

卢储,四川泸州会文乡胡氏村人,生于清雍正甲辰(1724年)三月初九,乾隆丙子(1756年)科举人,为蜀中名士。乾隆辛卯(1771年)秋,奉简名来浙江,以知县试用。初署台州府同知。上官嘉其清廉,准备给他升迁,而他却以“位高责重,其职难称”而推辞。“辞尊居卑,辞富居贫”,世间少有。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借补于宁海县长亭场盐课大使,任职九年。他在衙署内自题“兹爱衙门清似水,不嫌盐务冷如冰”。他居心恬静淡泊,所作和所思的不超出他的职位。远离家乡来浙江上任,只带两个成年的儿子(钟铭、钟鐄)。没有公事从不外出,因公外出从不乘轿;不符合法定的服饰从不穿戴,也从不穿皮裘。这是他不忍心剥削民财以供自己奢侈享用。

  
三门湾为浅水海湾,滩涂淤涨甚速,长亭场内场有灶之地离海日远,盐田日渐土沃卤淡。尤其是古洞团(即古渡一带),民盛灶衰,百姓苦不堪言。卢储十分同情盐民疾苦,鼎力详请毁灶围塘垦田,开生民以来未开之地,业已准行在案。但有人蜚言中伤他,致使经年诉讼,差役来逮捕百姓,百姓被逼得有的上吊自尽,有的投水而亡,有五人被判刑,有很多被关押。卢公秉性耿直,为民争之更加努力,因此触忤了上司。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被谪戍新疆伊犁,古渡叶姓一位太公伴他去伊犁。卢公虽遭此不公正处理,可却说只要“民得不扰,塘得不毁,团得不复,即终老穷荒而不辞”。

  
塘保住了,田建成了,“绿野有耕,庄无馁者”,民享其利。当地人民铭记卢公恩泽,命名该塘为卢公塘,至今仍叫卢公塘。此塘在古渡村西。事实证明卢公是正确的,嘉庆二年(1797)大林、宝莲两团(今梅枝田)废盐转农,嘉庆六年(1801),长街地区的外龙庵、王家、古墩三团(今青珠、山头一带)弃盐改农,道光九年,连离海较近的青珠团(今青珠)也弃灶农垦。接着其他团灶大都不适宜刮土烧盐,先后弃盐转农,围塘造田。因此长街成了宁海最大、最重要的农耕区。

  
卢公冤白之后,甲子年(1804),古洞叶姓、朱姓、卢姓三族在古洞法安寺北里许处为卢公建祠塑像,春秋祭祀,祠内有楹联一副:“人谪伊犁冰雪苦,恩留古洞万年长。”卢公祠今已废,仅存刻有清光绪五年(1879)监生任芳时撰文、举人鲍谦书写的《卢公祠碑》一文的残碑一块,宁海城区水角凌也有卢公祠。卢公祠碑今在古渡叶氏宗祠内。当地人民世世代代传颂卢公恩德,至今仍称他为卢太爷,春秋祭祖之时仍不忘祭祀这位造福于民的卢公。卢储为民鼎力详请毁灶垦田,造福于民,而遭贬谪之苦,无疑又是一个陈长官。

 


宁海水文化


蒙林海燕辛苦的编辑、劳作,笔者495在海燕文化工作室平台帮助下陆续推出495宁海瀑布知多少;492煮茗朝朝劳远汲;485宁海也有它山庙461缑北百咏之柘溪429宁海古代津渡口384清溪万曲怉重门382绿烟如水浸长溪等涉及水文化文章。发现宁海水资源丰富水文化底蕴深厚。宁海地处天明港湾,宁海县傍山依海,溪流纵横,水资源总量约17.3亿立方米,水力蕴藏量达10.6万千瓦,总库容为4.304亿立方米,水质优良。境内的国家大(二)型水利工程--白溪水库,是宁波市重要的供水水库,也是首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库容为8460万立方米的西溪水库,可提供5400万立方米的优质饮用水。据初步调查,茶山地区可开发成装机容量为200-300万KW亚洲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水患频发的地域特征宁海的先人们为了求生存/图发展,与天斗、与地斗,发明、兴建过无数包括:堰、碶、闸、塘、埭、坝、渡、桥乃至池塘、水库等形式不一,功能各具的蓄水、挡水、泄水、测水等治水设施。岁月悠悠,时光流逝,社会变迁,这些凝结着先人们智慧,当年曾为保一方生灵平安,发挥过巨大作用的水利工程大多已灰飞烟灭,但也有一部分因种种机遇巧合,幸存至今,成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如今无论政府还是民间,对遗产保护的意识已今非昔比。要保护无疑要先摸清家底对宁海的与水相关的溪流瀑布、塘、潭应该有摸清家底。吾辈尚需努力。

 


深甽竹文化

 

从竹文化旅游资源的属性特征角度看,竹文化旅游资源应包括:竹资源赋存与禀赋、竹产业业态、竹资源与自然环境氛围、“竹城风貌”与“竹海风光”、地域民俗、竹制服饰、竹制饮食器具、竹制日常生活用品、竹结构建筑、竹制交通工具、竹制生产工具、竹制药物、竹制文具、竹与体育娱乐、竹与民间传说典故、竹与诗歌绘画文学艺术、竹制乐器、园林与竹主题公园、竹工艺品、竹主题节庆会展等。


深甽竹资源是丰富的,首先深甽镇山林资源十分丰富,生态公益林面积达10万亩。镇域内的绿化覆盖率高,山色葱翠,有古树名木、翠竹、山花、茶园点缀四季景观。更蒹有成片鸟群出没于湖面、山林,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地处深山谷地,多溪流水沟,故名深甽。向有“干柴白米岩骨水,嫩笋茶芽石鳏鱼”之说。苏东坡说过;“竹子开始生出时,只是一寸高的萌芽而已,但节、叶都具备了。从蝉破壳而出、蛇长出鳞一样的状态,直至像剑拔出鞘一样长到八丈高,都是一生长就有的。如今画竹的人都是一节节地画它,一叶叶地堆积它,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所以画竹必定要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拿起笔来仔细看去,就看到了他所想画的竹子,急速起身跟住它,动手作画,一气呵成,以追上他所见到的,如兔子跃起奔跑、隼俯冲下搏,稍一放松就消失了”这是胸有成竹的意思,而我们知道,笋是竹之母,既然深甽盛产嫩笋,必定有竹林景观,所以,柘溪村拟开发竹文化旅游,是有厚实的基础的。
我在拙作467大里土法造纸初探谈到,深甽有许多村落都是流行土法造纸,其造纸原料:是用嫩毛竹制作的。制作的流程:嫩竹长出枝条,竹叶未散开前砍倒,锯成长约1.2米,劈开宽3至5公分,打成捆,放进料塘里,一层毛竹料散上一层石灰或砺灰,放满水,几个月后待竹料盐熟后捞起晒干。再用清水泡软,放进“水碓捣臼”里(利用水作动力),捣烂成纸浆,即成为造纸原料——纸浆。所以没有毛竹资源是不可能延续的。既然深甽盛产毛竹,除了笋可供食用外,毛竹可派大用场,竹匠也就应运而生,俗称篾作,是宁海的传统产业。  
宁海竹编生产工艺源远流长,历史上黄坛、双峰、深甽、大里、前童、王爱等沿山乡镇皆有从业者。旧时竹器与人们的生活简直就是如影随形:簸箕、箩篼、刷帚、火棍、淘箩、蒸笼、筲箕、阳帽、提篮,还有暑天乘凉的篾枕、竹席、竹床……大型的还有竹楼,晒簟;筛子、遮阳、刷把、甑篦子、墙笆……农村,哪家没有那些必备的竹器家什。说起竹制品,小时候,家里板壁挂的那束教育孩子的竹扫丝也是。
编织竹器的篾匠,在乡间当然或缺不得。家家户户都有生活必需的实用篾器,用烂了就得添补或是新置,自家一般制些简单的,大件就得延请篾匠到家,砍竹、剖篾、编制。精巧的篾匠,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基本功扎实。剖出的篾片,粗细大小均匀,青白分明;编的篾器,美观大方。
宁海手工竹编技艺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生活的艺术结晶。它是在民间日用品的基础上形成的。许多竹编作品本身是一件日用品,但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欣赏性。因此,大部分竹编工艺品是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作品,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竹编产品集实用、环保、艺术、审美、观赏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成为极具地方特色的乡土民间工艺品。此外,竹编产品因其绿色环保深受大家的欢迎,竹子是一种很好的绿化品种,满山的竹林是宁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竹编产品过程是纯手工,它生产过程中的下脚料及使用后的废旧物品均可作为燃料,不会污染环境。竹制品冬暖夏凉,由于竹子的天然特性,其吸湿吸热性能高于木材。竹子具有抗拉抗压、抗弯强度好等特点,在东方,竹子也是优雅、挺拔、坚毅的象征,人们利用竹子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具。像竹篮,竹筐,竹凳,竹床,甚至竹屋等,广泛运用于人们生活中。竹子属于草本植物,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之一,竹子三四年可以成材,且砍伐后可再生,对于环境恶化、天然林存量甚低的我国来讲,不失为一种优质的替代材料。
其实,竹子并不是能胜任家具的原料。它肚里空空,易霉蛀,不能受重,无法形成板材,也没办法做榫卯。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为了满足对竹子的喜爱,晚明时,一帮有闲情逸致的江南文人,就想出了一种巧妙的办法,以木仿竹来做家具,这样既回避竹子原材料的缺点,又让竹的雅致在家具上得到充分的展示。这种仿竹的家具,北京的木匠师傅称为“裹腿做”,苏作家具产地则俗称为“包脚”。而在宁波地区,更喜欢称之为“圆包圆”。
“圆包圆”家具,苏作是始作俑者,但运用最广泛的,却是甬式家具。无论是橱、椅、案几,还是箱、凳、床,都有“圆包圆”精品。当年,我曾在甬上一收藏家处见过一张乾隆制的紫檀木圆包圆方桌,做工精细,用料考究,舒展大气,让人记忆犹新。此外,宁波博物馆收藏有一对圆包圆红木春凳,也特别精彩。这对春凳色泽亮丽,包浆莹润,造型俊秀,通透简洁,散发着古典家具独有的韵致。这桌子和凳子,都可算是甬式“圆包圆”家具里的杰作。目前工业品越见繁盛,在见证着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遏制着一些有生命力的原始文明的发展。层出不穷、品类繁多的塑料制品,几欲取代农村原始的竹编器具。希望竹编这门指尖上的艺术不会在某天只成为博物馆里的摆设。
竹子是重要的森林资源。具有分布广、生长快、用途多、生态和经济价值高等特点,被誉为“绿色的金矿”。
几株劲节清高,洒风弄月,不无轻筠幽篁之致。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满图皆节,仅数片叶,坚劲挺拔,气势冲霄,很具节操和傲岸,倒让我深谙了竹之坚贞高洁的象征意味。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