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历代诗词看宁海
历代诗词看宁海 文/应可军 中国号称是诗词的国度,正因为是中国的诗歌的历史是很悠久的,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有诗歌的存在,并且不断的演化,流传至今。 还有的原因就是诗歌数量众多,其中脍炙人口的诗歌更是一定程度的影响了后世,同时也有着很多很有名的诗人。所以中国被称作诗的国度 。作为宁海,据本人收集的有关宁海的诗词。也有一定可观的数量。历朝历代均有,作为历史的见证。“以诗证史”是现代史家颇为推崇的一种治史方法,它可以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理解,狭义的“以诗证史”就是“以诗入史”,就是用“诗”为史料来证史说史;广义的“以诗证史”可泛指以文学作品用作史料来研究历史,举凡中国古代的诗词、文论、小说、寓言,乃至政论文章,都可包括在内。本文所论,虽多以狭义的“以诗证史”、尤其是陈寅恪先生的《元白诗笺证稿》为例,但不限于狭义的范围,而包括传统典籍上集部、子部的文献,目的是想说明,运用文学作品用来证史说史,当注意史事坐实上的复杂性。 宁海有资料显示;宁海,顾名思义,宁静之海。相传东海之内皆波涛汹涌,惟有此处港湾风平浪静,故名宁海。静海溢出的这份诗意,令人欣羡,令人神往。 宁海置县始自晋武帝太康元年(280),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除正式县名外,还有许多美丽的别名,如白峤、丹邱、桃源、宁川、回浦、缑城、广度里等,故清代末年,有一首叶桐封作的《宁海县歌》广为流传:“丹邱白峤古名区,西接天台东尾闾;一带文明回浦水,千秋灵气出名儒。”诗中的丹邱、白峤、回浦就是宁海县的别名。南宋时,宁海被时人称之为“宁川”,当时的县令李知微在《县学新泉记》中说:“宁川,海邦也。”将宁海两字涵盖其中。王艺在《后梁宣帝祠碑》里写道:“余宦游宁川,宁川地广,山连括苍,水通闽中,得无名山大川,神灵圣迹者乎?”宁海境内的山脉乃天台山脉之延伸,水源亦多发自天台山脉。很自然地,《搜神记》里刘晨、阮肇两位樵夫入桃花溪遇仙的神话便也随着天台山水流到了宁海,于是,宁海被古人称之为“桃源”,意即世外桃源,超然脱俗。元朝县丞黄溍写过一首《初到宁海》的诗,诗中有“桃源名更美,何处有神仙”之句,至今,宁海仍有桃源路、桃源桥、桃源村等名称。但宁海的别名中,影响最久、流传最广、争议最大的要算“缑城”了。有人说缑城原叫猴城;有人说缑城乃周灵王之子晋自河南缑氏山驾鹤南飞至桐柏山而得名;有人说缑城是为了纪念方孝孺而来;有人说缑城系宁海之军事要塞……不管怎么说,缑城都是一个十分令人心仪和向往的地方——一个难攻宜守、仙气十足、儒学广播、物产丰饶之地! 其实宁海在唐代尚属蛮荒之地。春秋时期,楚国还大肆向淮河以北移民,以徐州为中心,建立奴役中原人民的殖民地分布于中国西南方(现云南、贵州一带)的异族统称,又叫西南夷。刘备死后,曾对蜀发动叛乱,后被诸葛亮平定所谓南蛮也就是指南方的异族,东汉时代则专指荆州南部的异族。其中最大一支的称为武陵蛮,此外尚有长沙蛮与零陵蛮等异族。三国中提到的南蛮则是位于益州,也就是历史所称的西南夷。两广一带,大一点的是指长江以南。楚国和吴、越曾被中原诸国称为南蛮。台州宁海一带,只是朝廷将不喜欢的官员、贬臣流放地。据有关文献记载,宁海早期的文化成就出现的第一个高峰,应在唐代,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宁海,从唐代初期,人口逐渐增多、经济开始强盛,改变了南蛮困境。纵揽古今,宁海文化得益于唐诗之路。唐诗是我国最好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灿烂明珠,唐诗之路更是王者之冠。绍兴是唐诗之路的源头,经镜湖向南过曹娥江入剡溪,再经新昌的沃州湖及天姥山、最后至天台山,即古代越中—-今浙东会稽、四明、天台三大名山盘结之地,唐代诗人往来最为集中、频繁。唐代诗人们偏爱浙东山水,重要的是因为越中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东晋以来,这里就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发祥地。东晋文人孙绰,写过一首洋洋洒洒的长赋《游天台山赋》,盛赞天台山的山海之美: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开中国历史上山水诗先河的谢灵运(385—433),在《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诗云: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高高入云霓,还期哪可寻?宁海县拥有天台山、四明山脉,优越的地理位置,对唐诗之路是占有一席之地。诗人频繁的活动,直接影响了宁海文化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郑虔,据唐《历代名画记》卷九载:郑虔,高士也,苏许公为宰相,申以忘年之交,荐为著作郎。开元廿五年,为广文馆学士,饥穷坎坷。好琴酒篇咏,工山水。进献诗篇及书画,玄宗御笔题曰:郑虔三绝。郑虔与杜甫、李白为诗酒友。禄山授以伪水部员外郎,国家收复,贬台州司户。当时台州民风闭塞,礼教不通,郑虔一到台州,“毅然以兴文教、易风俗为己任”,终使台郡“户尽诗书,理学名宦,代不乏人”。唐代的道家文化 ,虽然承袭了汉魏以来的道家学说和道教思想 , 但也有所变化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道教哲学的形成和发展上 ,其重要特征是研究的对象由外部向内部转变并有所深化。先前追求长生不死成仙飞升已发展为对其内在精神的探索 ,由本体论转向心性论 。这当然是从佛教哲学中汲取营养而形成的新的理论体系 。具体言之, 佛教哲学般若本无论思想就被道教《太上洞渊神咒经》所摄取 ,而佛家的三界随劫轮回理论、《佛说四十二章经》则分别为道教的《度人经》和《真诰》所吸收。唐道士司马承祯受佛教三论宗思想和天台宗止观学说的浸淫而形成其理论。当然 ,这种影响是双向并行的 ,佛教哲学也从道教思想中汲收了对之有益的成份 。唐代的百官与知识阶层与道教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唐代的官吏与文人大都从思想上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过道教文化的熏染 ,与道教有着深浅不同的接触。唐代帝王不管他是否真正由衷地信奉道家学说和道教思想 ,但都有意识地对道教予以积极的扶持 ,李世民不必多说, 李隆基不仅对道教给以种种优厚条件, 而且还亲自为《道德经》作注。上行下效 ,不少名公巨卿不仅信奉道教, 而且亲受道 , 如宰相李林甫,大臣贺知章 ,名相李泌 ,隐士司马承祯 、吴筠、知识阶层的李白 、李签 、成玄英 、杜光庭等等,以至于出现了官吏、文人与道士三重身份并列的现象。其次是道家文化和道教思想对唐代文学 ,特别是对唐代诗歌的浸润。这归结起来,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论列。一、道教超越功名利禄的思想对唐代诗人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重要影响 。道家以冷静而超然的态度对待现实生活 ,以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来处理千变万化的世间事物。冷静与超然本无可厚非, 可冷静的过度和超然的无限就会趋于冷漠与消沉 。因此 ,人们论及道家和儒家哲学时 ,总会落入前者出世 ,后者入世的结论。此外 ,顺其自然的放达也会给人造成消极等待与厌世悲观的印象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入仕与隐逸的人生道路选择上 ,道家的态度决不是非此即彼, 往往呈现出极为复杂的现象 。老子“功成而不处”“功成身隐”的思想就明确表示对入仕的肯定, 至少不是简单的排斥 。而《庄子·山木》中也说 ,“一龙一蛇,与时俱化, 而无肯专为 ;一上一下,以和为量, 浮游于万物之祖 。”指出其处世方式是时隐时现 ,与时俱化,不拘执于一定的形式 。仕与隐视具体情况而定 ,但总要对功利现实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超然物外 ,追求一种不为外物所累的自由而超越的状态,应当说这才是道家哲学对入仕与隐逸的灵活态度 。传说老子曾做过东周王朝的柱下史,庄周也在楚国当过漆园吏 。问题不在于仕与隐的取舍选择, 一切都要视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决定其态度 。这种出处行藏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之后 ,进入唐代 ,变化得更为具体与灵活了,这在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的李白身上有典型而全面的体现。他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按照道家思想和自身的处境 ,设计了一个对待“仕”与“隐”的人生奋斗目76 标,这在唐代那些受道家思想影响较深的知识分子中 ,有一定的普遍性:“近者逸人李白 ,自峨眉而来……遁乎此山 。仆(北寿山)尝弄之以绿绮 ,卧之以碧云, 之以琼液, 饵之以金砂 ……俄而, 李公仰天长吁 ,谓其友曰 :吾未可去也! 吾与尔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一身。安能餐君紫霞, 荫君青松 ,乘君鸾鹤 ,驾君虬龙 ,一朝飞腾,为方丈 、蓬莱之人耶? 此则未可也。乃相与卷其丹书 ,匣其瑶瑟,申管晏之谈 ,谋帝王之术, 奋其智能, 愿为辅弼 ,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 。然后与陶朱 、留侯 ,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 。”李白为自己一生奋斗勾勒的轮廓和努力的方向可以说是唐代受道家思想浸淫的知识分子的典型, 也是唐代诗人中在仕与隐、出与入的抉择上大体遵循的原则 。其核心是蓄养道义 ,启迪道性,创造条件等待从政的机会 , 达则兼济, 穷则独处 ,功成身退, 超然物外 ,保持精神的绝对自由和行动的不受拘束。 说长道短,中国诗人留给宁海最有依据的只有一首诗,是周贺的《寄宁海李明府》周贺何许人也,《唐才子传·卷六》:清塞,字南卿,居庐岳为浮屠,客南徐亦久,后来少室、终南间。俗姓周,名贺。工为近体诗,格调清雅,与贾岛、无可齐名。宝历中,姚合守钱塘,因携书投刺以丐品第,合延待甚异。见其《哭僧》诗云:"冻须亡夜剃,遗偈病中书。"大爱之,因加以冠巾,使复姓字。时夏腊已高,荣望落落,竟往依名山诸尊宿自终。诗一卷,今存。是他告诉我们;“山县风光异,公门水石清。”宁海县属于山城,风光还可以,县府门前有一条水石清清的玉带河。 文化已成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南宋时宁海文化逐渐普及,南宋庆元二年(1196)重九,城内南塘胡融偕友人刘次皋、李竹波、王季雅、周仲卿等相与登石台山联句纪事,题诗鐫石,以示来者。宋端平二年(1235)进士储国秀根据宁海的风土人情、物产资源等,撰写过一篇《宁海县赋》,洋洋数千言,内容详实,后人誉有小县志之称。 到北宋末年,金兵进逼,宋室南迁,经济比较富有的大批北方士族,举家南下,他们带来了颇为可观的财富、知识、文化、人才,南宋定都临安,邑近京城,到宁海定居的士族就有不少,再加宁海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借此契机,经济迅速得以繁荣,人口也达到10万左右,这为宁海文化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厚实的物质条件和环境,文风日盛,考取进士者为历代之最,一共有140余名。如王齐舆,字子孟,县城东隅人,幼聪颖,文思敏捷,作文操笔立就。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弟恕、章先后及第,人称“三瑞”。历任县尉、知县,官终宗正少卿、朝议大夫等职,在政期间,勤政爱民,百姓感恩,立生祠以颂其德。上《论安边择将,足国裕民》疏,雄文奇崛,冠绝一时。平生好读书,博学强记,手不释卷。善作诗,常与名公卿酬唱,每出奇崛之语,人称“诗虎”,著有《云壑集》20卷。时舒岳祥曾到梅林,提到;寜海以浮溪为屏几,默林为茵席,自提树趋而至于清泉山是为邑之右臂。自法昌冒尖趋而至于岳祠白峤是为邑之左臂。默林居其中。寛平沃衍可容万家为通驿大道。旁引两臂支分港别达于大海有舟航网罟之利其隅隩深窈环以文溪峙以茶山。有椅桐桧栢梗楠竹箭笋茗之产至宋代,诗人对宁海是喜爱的,诗作也日益增多。诸如朱熹的父亲朱松的《送沈昌时赴宁海令兼叙别二首》一诗提到·“故人便使来当路,终恐劳公自挽船”“ 波翻别壑闻车水,青遍柔桑趁浴蚕。”宁海当时是水路交通发达。生活也是男耕女织,山田还要车水,采桑浴蚕。宁海与外界联络,多靠岭道,如释正觉的《早发宁海寿宁道中过奉化》一诗中说;“凿崖棱石上梯空”元代,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四等人中以南人地位最低,宁海县恰属南人地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因而大多数知识分子在宋亡后,大多数隐居乡间,耕读传家以避世,所以宁海文化在声势上有所逊色。所幸的是入元时余音未绝,如舒岳祥、胡三省、刘庄孙等宋末遗民的成就相反在宋末元初凸现,居有一席之地。宋丞相叶梦鼎后裔枯林,以诗画自遣,其墨兰为世所珍。自以先世受宋恩,遁迹禅门。李介石,字守道。性爽迈,能诗,亦善古隶兼工画,困约无所遇。徽寇陷杭,以书见省臣,命草符檄,遂器重之。元代虽短短的几十年,但外籍的几位文化名人,对宁海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永康的胡长孺,与名儒高彭、李湜等人号称“中南八士”,至大元年(1360)任宁海主簿。于宁海政治、文化多所贡献,方孝孺称其为良吏。义乌的翰林侍讲学士兼国史编修官黄溍,其文章布置谨严,援据精切,多先儒未发。有《黄金华集》。至治元年(1321)任宁海县丞,对宁海地方教化是尽其所能。其得意门生高则诚,所作的《琵琶记》,为南曲之冠,据考证,创作期间来往于宁海,部分情节取材于宁海。据《宋元戏曲史》载,高则诚卒于宁海西店樟树村。而黄溍却又师事宁海的李洧孙,李洧孙,字山甫,竹口人。年 22以词赋冠漕司。学者称为霁峰先生,博学能文,议论英发,如宝库宏开。版图归元,栖迟滨海者20余年,郡府以名剡,上乃为强起抵京,述《大都赋》以献,名噪一时,时大德二年(1298)也。六年除杭州路儒学教授,延祐元年聘充江浙同考试官,黄溍就是此届所拔。元代宁海人在文化上有所建树的还有王大本、舒卓、吴元泽、叶良器、潘伯润、胡世佐、陈廷言、王愚可等等。 元代,宁海还爆发了杨镇龙起义,声势浩大,最后被无情镇压,期间宁海人始终没有停止过反抗,宁海因属方国珍控制地区,有些人认为他缺乏远见,不愿与他同伍,投奔朱元璋的倒有不少。元代黄溍,延祐二年(1315年)登进士第,授台州宁海丞。他的《初至宁海》二诗最为流传;“地至东南尽,城孤邑屡迁。行山云作路,累石海为田。蜃炭村村白,棕林树树圆。桃源名更美,何处有神仙?” “缥缈蛟龙宅,风雷隔杳冥。人家多面水,岛屿若浮萍。煮海盐烟黑,淘沙铁气腥。停骖方问俗,渔唱起前汀。” 对宁海是十分了解,宁海的砺壳生产。棕业生产。盐业、铁矿产业寄其他习俗都有提及。宁海应该在此时已关注其他产业了。宁海环境也有所改变。如元代李裕的《宁海道中次叶方伯韵》一诗提到~“远嶂溪流断,孤城海树连”雨后宁海是美丽的。 被元朝统治者压抑的怒火到元末明初终于喷发,明初中央政府建都南京,也是宁海发展的有利条件,宁海参政、议政人员之多,级别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如方克勤、詹鼎、叶兑、叶伯巨、李至刚、石允常、方孝孺、卢原质、张岵、张纯诚、章朴等,文化同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明初就涌现出不少优秀人才,正如方孝孺所说;“近来文运属天台。” 恰恰在明初,方孝孺之难后,宁海文化、教育自然而然大受影响。“读书种子”也被灭十族,读书无用之风蔓延全地,为了重振宁海文风,县令黄醇特地在城南跃龙山造文峰塔,意在为人才突出。明朝中晚期,在宁海人李至刚的倡议下,京都也搬到北平,政治、文化中心北移,地理位置失去优势。再加沿海倭寇不断侵扰,特别在嘉靖二十七年(1584)起,倭寇连年入侵雪坡、西店、柘浦、东岙、沙柳等地,所过之处尽遭烧杀劫掠,造成宁海经济严重受挫,虽然也出现过象王中、邬良佐、潘颖、王度、石文睿、石简、胡允佳、邬若虚、任大冶、胡献来等文士,但已是强弩之末,其名不显。 清初,是宁海县遭受重创的年代。清顺治十八年(1661)清政府为断绝与台湾郑成功的联系,实行海禁,令沿海居民内迁,史称“迁海令”,宁海还有抗清复明的张苍水残部等因素,成了迁海的主要地区,人口被迫迁往天台、仙居等县,迁海以后,房屋拆毁,建造木城,民不得出外界一步,不许片板入海,沿海农业区域长期荒弃,人口大量减少,百业凋零,渔业及航海停顿,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恢复到原有的范围和水平。再加“白榜银案”,台州府学、临海县学庠生被绞杀、充军,一时临海乡科绝榜25年,进士百年绝榜,宁海县士子也大都灰心,绝意进取。总体来说,宁海县的文化发展平平,且看清代李文《遣民行》长诗可知;“ 圣德周天地,敉宁在四方。如何遭厄数,困苦见此疆。海氛未尽扫,万姓惨痍疮。鳅鳝魂釜底,敢效鲸鲵狂。联(䑸)肆劫掠,寓目皆可伤。鱼盐夺其利,胼胝资为粮。青磷间白骨,村市亦战场。”类似是诗词很多。
发表时间:2023年06月10日 09:37:00     分类:诗词速递
   442         1
[其它] 宁海竹枝词与元宵灯节
宁海竹枝词与元宵灯节 文/应可军 元宵节: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灯的习俗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宁海的元宵与全国的日期不同步,在农历正月十四过,俗称“十四夜”起因于何时,已无资料可考,晚清诗人王吉人,他在《日吟小草》里写道:“元宵增得畅怀无,游兴将阑复,一阵衣香人似蚁,倩谁绘出太平图。”此书是按日期顺序写的,也是在农历正月十五日这一天写的,说明宁海在晚清时也是与全国一样时间过元宵节,现在来看看其它诗人写的诗词,领受一下宁海古代的节日气氛。如胡陈鲍谦《梧岑杂咏》“元宵灯火闹芳春,演剧年年为赛神。近日桑园歌拍好,弋阳旧調喜翻新。” 大湖胡日晋《大湖竹枝词》“上元灯市遍安排,多少行人畅雅怀。只听儿童归笑说。山头灯好胜长街。”百姓口碑非常厉害的。当时山头村的灯会十分厉害,山头灯人会,也称“鳌山灯会”,是宁海县长街镇山头村元宵期间举行的传统节庆活动。据《旗山冯氏宗谱》和《山头村史》载,该活动自明朝起历代相沿,迄今有500年左右的历史。连把长街的灯会都比下去,大家包括儿童也纷纷传说山头灯好胜长街。桥头胡尤荣龙《上尤竹枝词》“灯光月色艳新春,狮子打来酒碟陈。锣鼓棒拳声远震,应教尚武有精神。”力洋叶得薪《长亭竹枝词》“元宵杂戏集年年,彻夜怜侬未得眠,狮子龙灯才过去,门前又闹采莲船。”长街陈其传《龙山竹枝词》“元宵观喜动人家。男着新衣女戴花。齐向外吴桥上去,外山庙里拜关爷。”前童镇每年正月十四的元宵鼓亭抬阁行会,始于明代,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当年一位叫童濠的家族祖先发动民众开渠引白溪水入村,让前童土地得到浇灌。村民精雕细刻了18杠抬阁,在每年正月十四、十五的日子里于村内外巡游以此祈求丰收与平安。这项民间活动已成为浙东有名的元宵嘉年华。1997年,宁波市文化局授予前童为“鼓亭之乡”;2006年,前童台阁列入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2009年,前童行会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代表项目;2014年前童元宵行会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7年童全灿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在宁海,正月十四要燀址界、喝胡辣汤。具体的做法是:早晨将樟树枝叶折来,插在门首,说是“压瘴气”。黄昏,一人手持樟树枝叶和易燃的草把点着火,发出一股清香,沿着家里旮旯走,另一人拿一把扫帚跟在后面扫,嘴里反复地念“燀址界,燀址界。燀燀樟树梗,银子哗哗响;燀燀樟树叶,银子叠打叠;金银财宝燀进界,腌躜晦气燀出外。”并阖家在一起喝糊辣羹。糊辣羹,一般也是十四夜吃的食品,先在锅里炒好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蛏干、香干丁、油豆腐丁、川豆板、菠菜等,米粉用水调匀后,混在一起烧开糊状即成糊辣羹。十四夜有些乡间小孩拿着碗,到各家各户品尝,特别是有新媳妇的家庭,还要比较手艺高低。正月十四的一市镇,为前去的游客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大餐。这一天,全镇几乎每户村民家都要点起灶火,摆上大锅,煮一锅满满的馏。馏的配料十分丰富,有猪肉、冬笋、墨鱼干、牡蛎、香干、虾皮等,配料切成细丁,蔬菜切碎。料理翻炒后,往锅里加满水,待水开放上新鲜蔬菜,再将均匀掺水的米粉倒入锅中,一边慢倒,一边不断搅拌。待沸腾时,撒上爆炒过的花生和葱花,倒入牡蛎,搅动几下锅铲就可盛碗吃了。这种多肉多蔬菜的叫“咸馏”。还有一种馏会加入苹果、菠萝、桂圆、蜜枣和葡萄干,做成了“甜馏”,酸酸甜甜,口感非常好。根据一市风俗,甜馏也是“媳妇馏”,新婚第一年的人家都会制作甜馏,寓意着新人甜美幸福。相传,吃馏的习俗始于戚继光抗倭年代,当时,戚家军与倭寇浴血奋战、最后缺衣少食,村民感激戚家军舍命保家卫国,对百姓则秋毫无犯,故自发拿出各自的粮食、蔬菜等食物,混杂在一起做成糊状的羹,供戚家军充饥,此羹就叫“馏”。此后,这留下古代军民鱼水情佳话的“馏”渐渐在当地盛行,成为元宵节独特的待客风味美食,这习俗代代相传、沿袭至今,成为宁海南乡东岙一带特有的民风民俗。有些地方举行的活动,在历史长河中消失只能以诗为证,在宁海竹枝词找到一些痕迹。宁海竹枝词承载宁海地区民众的观念心理与审美情趣,纪录着他们的理想、情感,并长期扮演着沟通知识精英阶层与普通民众,传播地域文化信息,表达民众真实情感的重要角色,是农耕文明时期文化传播中最具生机的精神的媒介。与竹枝词相伴,也是宁海诗人的审美化生存方式。然而,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生转型,随着商品经济汹涌袭来的大众流行文化,强烈地冲击着传统文化。介于口传和书写之间的竹枝词也未能幸免于难,受到新的文化元素和文化样式的挑战甚至重创,失去了创作和传播的群体与渠道,流传了千年的记述工具竹枝词已然处于濒危的境地。
发表时间:2023年01月20日 08:53:34     分类:诗词速递
   448         0
[文章] 【文史钩沉】宁海人是怎样过年的
【文史钩沉】宁海人是怎样过年的 春节,是民间传统节日,宁海称之为“过年”。时间一般从腊月过半开始至正月底。有谚语说“前门拜岁客,后门割大麦”,在收割大麦的时候差不多要过农历二月了,说明宁海过年的时间持续相当长。旧时过年习俗与今有所不同,稍作了解,对于今天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 宁海《光绪县志》记:“……腊月二十日拂尘祀灶,岁前数日,亲戚各以牲馐果饵相赠,谓之馈岁;除夕具牲醴祀神,谓之送岁;以酒馔祀其先,召亲邻聚饮,谓之分岁;明烛烧香,炽炭燔薪待旦,谓之守岁,……写春帖易门神,谓之从新……元旦早起,庭设香案,男女礼拜神祗及祖宗祠庙,越日,男女序拜尊长,出谒亲邻,谓之贺岁……”各村族则规定得更细,如《象原胡氏宗谱》载:“……除夕,合家欢饮,称为分岁,分岁者,新旧岁自此夕分也。爆竹驱厉,并祀司命及六畜,亦为之送年,凡一岁中与人交易财物,必是夕归结……元日茹素,早晨以赤豆、红枣煎茶饮,间有食汤圆者。士庶更衣冠,先焚香拜天地……”从现存文献来看,宁海人过年的内容相当丰富,而且自然而然形成一整套程序。虽程序与全国各地基本相同,但细节上还有所差别。 祀 灶 祀灶:至农历腊月二十日,大家小户准备过年。旧时,差不多家家灶山头上都有一座佛龛,供有“灶司菩萨”,没有佛龛的,也在上面贴有一张灶司菩萨画像。佛龛和画像两旁多写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等,传说灶司菩萨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到腊月廿日前后,灶司菩萨要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宁海人称“祀灶”,即祭灶。玉皇大帝根据灶司菩萨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司菩萨之手,因此,灶司菩萨的汇报对一家来说实在具有重大的利害关系,所以平常日子,如有新鲜的物品上市,打糖划糕,都让灶司菩萨先尝新,因为烧的菜肴(宁海人叫下饭),逃不过灶司菩萨的五官,祀灶仪式当然更为隆重。现在往往与“还福”混在一起,为了感谢神灵,包括祖灵在内,对全家一年的赐福,必办一次丰盛的酒席,谓之还福。 拂 尘 拂尘: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比较突出的就是“拂尘”,在祀灶前后至除夕,例有一次卫生大扫除,宁海人叫“掸尘”。宁海古话说,“十二月坌尘脚悬”,主要寒冬腊月,干燥的西北风,带来的灰尘特别多,所以要来一次大扫除。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所以墙角床下及屋柱屋梁等处一年的积尘,均须于此时以扫帚清除干净;灶头间的甏甏罐罐、碗碗盏盏等,也应擦拭一新。家家户户都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千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也就从此时起,家家户户开始忙着过年的各方面的紧张张罗。首先是要购买、备足新年所用的各色食品。有些家庭又抟粉捣年糕。是取“年年高”之意,有的打糖划糕、烧烧酒,有的备年货。其次是准备新衣、新帽、新鞋。人们一般也许一年中都穿旧物,但在新年中是一定要翻翻··行头”的,所以小孩都盼过年,就是主要为了这一点。 贴春联 贴春联:宁海人一般叫“门对”、“春帖”,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旧时,主要用毛笔写字,此时往往也是主人显示自己的书法之时。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争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同时往往也换上新的门神。总之,宁海习俗称之一切“从新”开始。 结 账 结帐:这一时期也是店家在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一方面逢生意红火、销售最旺之季,特别是拜岁包,用粗草纸包成三角包(也叫斧头包),主要是白糖、红枣、桂圆、白鲞等等,上面贴一张长方形红纸,标有本店店号。另一方面,年尾正是各家清理一年来往帐目,向欠户索取积欠之期。于是各家派出专人办理此事,城中便出现了一支颇有规模的“讨帐"队伍:“帐条布袋手中携,已一舟行过街东到巷西。踏进重门忙叫应,先生该欠要归齐。”还帐有很爽快的,但更有许多出于各种原因而不能按期还帐者。讨帐者身负重任,穷追不舍,往往是日夜行动,夜间不顾五更之寒,打着灯笼到处找。在不能按期还帐者中,实际有不少属完全无力还帐者。这些人除了欠店家之帐外,很可能还欠着私人之债。年底也是大多数欠债偿还之时,这样,这些人就面对着两个方面的讨钱重压。不过按惯例,讨帐、讨债只讨到除夕为止,新年里是不能讨的,否责自讨“晦气”,于已不吉利。宁海有旬老话说“呆头呆多年,正月初一讨铜钱”,因此对躲帐、躲债者来说,除夕是最后一关,如逃过此关,明年又当别论。于是他们一直与讨帐、讨债者周旋,千方百计度过这除夕之关。如《后金竹枝词》写道: 皇封古庙送年忙,家要安排债要偿。 小女娇痴不解事,犹催出府买罗裳。 谢 年 谢年:春节来临,背井离乡的游子,都纷纷赶回家,盼望与亲人团聚,是中国人难解一个团圆心结,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赶回家中吃年夜饭、守岁。岁前数日,亲戚各以牲馐果饵相赠,邻里乡亲相互馈赠少量米面,表示新年祝贺,称为“馈岁”;邻里相互邀请饮酒,辞旧迎新,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除夕守岁是宁海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夜的家是一个格外温馨甜蜜的空间,据说在历史上甚至连监中的犯人也释放回家团聚。全家团坐在一起,吃年夜饭,这时长辈会给小辈分“压岁钱”,宁海人称之“谢年”。祀神少不了要祭文,过去文化水平普遍低下,常会闹出“今年两头春,养鸡呒鸡肫”之类的笑话,但各村族文人替族人着想,对一年四时八节都拟好现成祭文,以供大家祷告。如汪家《汪氏宗谱》在除夕这天祭文是这样的:“日月易迈,忽而除夕。各我牺牲,洁我黍稷。馐荐祖宗,聊报罔极。统祈庥庇,子孙万亿。"各族内容大同小异,虽然文字诘屈聱牙,内容乏味,但寄托着美好愿望,族人们也乐于鹦鹉学舌,津津乐道,与今天“新年愉快,万事如意”有所不同,显得特别庄重。然后明烛高烧,香雾袅袅,火盆里炭火血红,全家围坐炉旁闲聊,往往灶塘也是烧着柴火,锅里焐着粽子,妇女往往还赶着给孩子做鞋,大家终夜不眠,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称日“守岁”,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总之为了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到子夜时,有一些人还会往附近庙中争烧“头香”。 正月初一守至鸡初鸣、天微明,各户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然后少幼齐向家长拜年,接着开门放炮仗迎新,宁海民间有“开门炮”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炮仗,以哔哔叭叭的炮仗声除旧迎新。放炮仗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诗人们颇有感触,触景生情,所作的诗词,尤其是竹枝词的数目很多,如《大里竹枝词》咏道:“爆竹三声旧岁除,村中男女谈笑如。新年先拜松林庙,为保家庭乐有余。”这时邻里相见互道新禧。过年过节,特别要注意语言,如清诗人王吉人写道: 东风随漏入回阑,宝字粘来墨未干。 听说家家贪吉语,红梨从俗不登盘。 为了防止失口,竞把脆口生津的梨子不用,因为与“离”字谐音,在春节亲人团聚时万一失口,是极尴尬的。 春 节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新年。此日兴穿新衣服,中堂或庭中设香案供品,多为净茶、新饭、粽子、五色果品等,合家老少朝天叩拜,称“拜天地”。早餐用净饭、豆腐等素食,或吃红枣汤、赤豆汤、糯米圆,意为一年红红火火,团团圆圆。见面互相“拜岁”,讲“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等好话。不出工,不扫地,不索债,禁哭泣、谩骂、殴人、杀生等不祥行为。白天上祠庙礼拜,祈祷全年吉利。晚上不点灯、早睡眠,有“正月初一同鸟宿”之说。 自初二起,亲戚间相互携糖果、白鲞等“拜岁”,受贺拜一方设酒撰款待,并赠客中幼童以“压岁钱”。解放后拜岁之风渐衰。近年来又盛,且馈赠之礼日重,代以高级瓶酒和滋补品等。新年中除相互走动贺年外,其余时间就是以各种各样的行游、娱乐活动来“欢度”了。有外出游逛的,最多去的地方是城隍庙以及其他寺庙,如长街大湖的胡日晋说:“商量卒岁好优游,爆竹声喧远迩稠。携酒一壶鸡一只,沙头庙里答神庥。”又有出外看戏、听书、喝茶的。当然,更多的人常逗留家中,室内之乐自可寻得,如邀亲招友大筑“方城”,击鼓弹琴、自拉自唱等。 元 宵 元 十四夜燀址界 十四夜燀址界:在正月十四要燀址界、喝胡辣汤。具体的做法是:早晨将樟树枝叶折来,插在门首,说是“压瘴气”。黄昏,一人手持樟树枝叶和易燃的草把点着火,发出一股清香,沿着家里旮旯走,另一人拿一把扫帚跟在后面扫,嘴里反复地念“燀址界,燀址界。燀燀樟树梗,银子哗哗响;燀燀樟树叶,银子叠打叠;金银财宝燀进界,腌躜晦气燀出外。”并阖家在一起喝糊辣羹。糊辣羹,一般也是十四夜吃的食品,先在锅里炒好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蛏干、香干丁、油豆腐丁、川豆板、菠菜等,米粉用水调匀后,混在一起烧开糊状即成糊辣羹。十四夜有些乡间小孩拿着碗,到各家各户品尝,特别是有新媳妇的家庭,还要比较手艺高低。至于吃糊辣羹的由来,一说是元朝末年,推翻统治者后共吃糊辣羹以示庆贺。另一说在嘉靖年间,戚继光率军民抗倭,一时粮绝,人们只好用野菜等混合做成糊辣羹充饥,后来取得大捷,为纪念而吃,以后相沿成习。
发表时间:2023年01月10日 13:56:39     分类:诗词速递
   374         2
[其它] 宁海·宋韵
地名宁海,顾名思义,宁静之海。相传东海之内皆波涛汹涌,惟有此处港湾风平浪静,故名宁海。静海溢出的这份诗意,令人欣羡,令人神往。宁海置县始自晋武帝太康元年(280),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除正式县名外,还有许多美丽的别名,如白峤、丹邱、桃源、宁川、回浦、缑城、广度里等,故清代末年,有一首《宁海县歌》广为流传:“丹邱白峤古名区,西接天台东尾闾;一带文明回浦水,千秋灵气出名儒。”诗中的丹邱、白峤、回浦就是宁海县的别名。南宋时,宁海被时人称之为“宁川”,当时的县令李知微在《县学新泉记》中说:“宁川,海邦也。”将宁海两字涵盖其中。王艺在《后梁宣帝祠碑》里写道:“余宦游宁川,宁川地广,山连括苍,水通闽中,得无名山大川,神灵圣迹者乎?”宁海境内的山脉乃天台山脉之延伸,水源亦多发自天台山脉。很自然地,《搜神记》里刘晨、阮肇两位樵夫入桃花溪遇仙的神话便也随着天台山水流到了宁海,于是,宁海被古人称之为“桃源”,意即世外桃源,超然脱俗。元朝县丞黄溍写过一首《初到宁海》的诗,诗中有“桃源名更美,何处有神仙”之句,至今,宁海仍有桃源路、桃源桥、桃源村等名称。但宁海的别名中,影响最久、流传最广、争议最大的要算“缑城”了。有人说缑城原叫猴城;有人说缑城乃周灵王之子晋自河南缑氏山驾鹤南飞至桐柏山而得名;有人说缑城是为了纪念方孝孺而来;有人说缑城系宁海之军事要塞……不管怎么说,缑城都是一个十分令人心仪和向往的地方——一个难攻宜守、仙气十足、儒学广播、物产丰饶之地!千秋灵气出名儒。宁海自古以来,地杰人灵,名家辈涌,如《资治通鉴》的注释者胡三省;风骨傲然的明代大儒方孝孺;揭竿而起的农民领袖王锡桐;“左联五烈士”之一的作家柔石;一代国画大师潘天寿;抗日将领孔墉等,他们都是宁海文脉的象征,更是宁海人“台州式硬气”的实践者与示范者,为秀丽的宁海山水唱响了一首浩然的正气歌!现在我们来看看宁海宋代的一些地名。首先都是见于宋代诗人的地名诗;诸如叶梦鼎丞相的《梅林八景总咏》与舒岳祥说的“宁海以浮溪为屏几梅林为茵席自堤树趋而至于清泉山是为邑之右臂自法昌冒尖趋而至于岳祠白峤是为邑之左臂梅林居其中宽平沃衍可容万家为通驿大道旁引两臂支分港别达于大海有舟航网罟之利其隅隩深窈环以文溪峙以茶山。有椅桐桧栢梗楠竹箭笋茗之产”相呼应。在此,我们可看到许多地名,至今仍在沿用。如凫溪、清泉山、白峤、茶山等,再加叶梦鼎丞相的《盖苍十咏》诗说明茶山之别名盖苍山也是宋代之前已在使用。如果把舒岳祥等所赋的诗词题目开列出来,就可知,梁坑、马岙、柘溪、大李、樟林、香岩山、雁苍山、峡中、南峡、天门山、横山及当时的寺、庙、祠庵的名称作为地名研究及背景资料均有一定的参考。红妆十里红妆,是古老的传说,为宁海十里红妆婚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十里红妆婚俗不但是宁海及浙江东部地区特有的结婚礼俗,也是民间迎亲嫁女的重要活动。当地嫁女的嫁妆,大到床铺家具,小到针头线脑,一应俱全。迎嫁妆队伍浩浩荡荡,绵延十里,十分气派。十里红妆规模声势之大,数量之多,门类之齐全,制作工艺之精湛,艺术价值之高,耗费之昂贵,均为全国罕见。“千工床、万工轿、十里红嫁妆”是家喻户晓的民俗现象,又是江南手工技艺的集中体现。此外,宁海十里红妆婚俗主要包括婚嫁仪式中的婚姻礼仪,定情、做媒、相亲、备嫁妆、迎嫁妆、花轿迎娶、拜天地、闹洞房、回门等结婚礼俗和红妆器物特有的制作工艺。十里红妆中的器物类主要由天然矿物朱砂和黄金为主的材质装饰,集中了雕刻、堆塑、描金、勾漆、填彩等工艺手段,也包含了小木作、雕作、漆作、桶作、竹作、铜作、锡作等民间匠作。绚丽华美的朱金色彩,形成了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装饰特色。在考证起源时,一般追溯到宋代。据说缘于一个民间流传的“村姑救康王,浙东女子尽封王”的故事,宁海形成了特有的十里红妆婚俗,这个宁海及浙东地区特有的传统婚妆系列及相关民俗,最后演变成婚嫁的代名词,明媒正娶的符号,更是四乡八村文化交流的民间活动。何时在宁海开始,真的是康王所赐?据本人考证:虽非康王赵构所赐,但估计丰厚的嫁资,应在此时产生。由于北宋政府的无能,金兵大肆南侵,大批士族纷纷南渡迁居浙东,带来大量的金银珠宝、文化知识、民俗风情等等,南宋建都杭州,一下子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商业等等中心。宁海现有姓氏402个,1000多个村族,将近30%是此时从北方南迁到宁海,邑近京都,政治、经济、文化、商业等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一时人口剧增,土地必然是竞争之焦点,联姻成为竞争手段,嫁资自然而然成为砝码,形成奇特的民俗,十里红妆。一方面表达了父母对女儿的拳拳爱意,以免女儿在夫家被轻视或受欺侮;另一方面,十里红妆也是家族富有、地位显赫的一种炫耀。在古代,两家联姻,家与家的联合更被人们和社会重视,婚姻只是被作为壮大亲族、扩大权势来考虑。有人认为,是商人的炒作,商人虽然手中握有大量财富,因重农抑商习惯,政治地位向来不高,所以常常通过联姻来结交士大夫,藉以提高自身的地位;另外,富商巨贾之家常世代联姻,以增强他们在商业活动中的竞争能力。商人常鲜衣怒马,选妓征歌,以炫耀于人,唯恐其财富不为人知。能引起万人空巷及长久被人津津乐道的十里红妆,最能扩大联姻两家的影响,提高两家的社会地位,用现代的话讲,十里红妆也是最好的商业广告,所以,婚媾竞尚奢丽,动辄花费万金,侈华无节制,置办“十里红妆”。宁海当地的朱金木雕和泥金彩漆工艺又为这一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持,因而相关器物的制作便日臻精致。十里红妆的嫁妆主要为内房用具,与女性的生活相关,多为婚床、箱奁、脚桶、针头线脑等日常生活用具和新娘一生的服饰和内房布置。一般人家的嫁妆常有近百件,而大户人家能够做到上千件……查宁海诗词,也有不少嫁娶诗作。诸如《贺友人洞房(集句)》诗曰:“云际婵娟出又藏(徐寅)为郎憔悴却羞郎(崔莺莺)此时不敢分明道(韩偓)笑倚东窗白玉床(李白)”看红妆用上白玉床了。再如《贺友人婚》诗曰:“红妆数来殿芳春,茧林梢头艳紫晨。论品应推金带好,仙姿预庆赏花人。”桥梁宁海县旧属台州府,邑以濒海,取海疆安宁之意。唐永昌元年(689)在今城关筑城,开护城河,四面门外有桥。城围154丈,1958年后逐渐拆除。城内有桃源河、玉带河等,城南大溪和城北的河渠流向三门湾和象山港。背山面海,大小溪流密布于崇山峻岭,近海又成滩涂,古言道:逢山开道,遇水搭桥,路和桥是人们最熟悉不过的交通设施。有山有水必有桥,古往今来,缑乡因其地理水系特质,角角落落遍布着各个年代建造的桥梁。它们之中,有的已历经千年沧桑仍守着风景独好,有的已蹉跎于岁月埋没于尘土,以建筑的形式组成了宁海纵贯古今的历史记忆。浙东最长的海涂桥戊己桥和最高大的单孔高山乱石拱桥万年桥都在宁海县,且石拱桥多出石梁桥一倍。据《宁海县志》1985年统计资料,跨经4米以上的老桥有473座。1991年《宁海县交通志》列出的老桥512座,但其中少量已改建,总长度1万米。现存主要老桥120余座,其中石拱桥80余座,而石梁桥30余座,木梁廊桥2座。历史故事也很多,在宋代就有不少桥梁出现,伴随着不少人文故事。宁海东仓就有《东仓十景》,“归锦桥柳”一诗曰:“石桥横亘越东头,一种垂杨照碧流。何用别寻清沏去,绿阴深处即丹坵。”据光绪《宁海县志》记载:“归锦桥,在东七十里上宅,宋叶梦鼎致仕途时建。”可见归锦桥的建造年代是叶梦鼎中进士之年,即南宋嘉熙元年(1237)。关于归锦桥的建造,宁海《叶氏宗谱》又写道:“归锦桥在西山之下,盖苍泉脉所通,霖雨经旬,洪涛汹涌,步履维艰。里人议筑斯桥,以便往来。功竣,适值丞相荣归,遂名归锦。”因此,归锦桥不仅是借此幸事而名之,最重要的还是解决了当地村民的交通难题。其后的漫长岁月中,归锦桥经历了风雨和山洪的冲击依然耸立,叶氏后裔进行了数次修缮,但仍保持原有构造和风貌,现存桥梁为清代时重建。归锦桥是由不规则的毛石堆砌成的单孔圆拱桥,整桥长14.6米,宽3.4米,高5米,拱券跨溪达9米。经历沧海桑田的洗礼,如今桥身上下已长满薜萝荆棘,桥面上荒草野藤遮没依稀可辨的石阶和泥石,两边的桥栏早已不存,桥顶上南北两面还留下两块桥额,雕刻“归锦桥”三字。宁海长街西岙也有八景,其中“石桥钓月”一诗:“夜静水轮漾碧波,石梁坐钓兴如何。纶竿临水凉生露,风雪漫天冷逼蓑。界破蟾光余老树,惊回鸥梦是清歌。夜深重到须携酒,对此分明李白多。”说的是西洲村外的惠德桥,近日有人考证,不叫惠德桥。西洲另有祠前桥、寺前桥等。惠德桥建于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为单孔石拱桥,造型优美,结构精致。桥面总长11.5米,宽4.5米,高3.6米,跨度7.5米。宁波现存的古桥中,原真的宋代古桥已属凤毛麟角,而地处一隅的小小西岙,却至少还存有两座。惠德桥建桥的确切年份,已无从考证,现有“祠桥同建”与“墓桥同建”两说,这与西岙村在南宋出过两位名人有关。一位是郑霖(1180—1251),又名汝林,字景悦,号雪岩,绍定二年(1229)进士、初授江西南安军教授,累官至淮浙发运使。另一位是叶梦鼎(1200—1279),字镇之,号西涧,本是西岙人,姓陈,七岁时随母返居东仓上宅村,过继给母族,改姓叶,少时师从郑霖,咸淳三年(1267),官拜右丞相兼枢密使,拜相后在西岙建大祠堂,可谓显赫一方。“祠桥同建”即缘于此。但从桥名看,“墓桥同建”,似乎更合史载。史载郑霖为人善良正直,深得当地百姓爱戴,奸相贾似道几次拉拢他,都被拒绝。他捐资筹建了横跨胡陈港的登台桥,是宁海古代最大的桥梁工程,桥址在古黄公渡,全桥二十四孔,历时一十七载。王应麟撰的登台桥碑记,称“发运公,讳霖,瓖名茂德,为世津梁,所谓雪岩先生也……行人啧啧,咏叹遗爱……”可惜的是桥建成第二年,贾似道就以“积粮聚众、图谋不轨”的罪名,将郑霖诬害。直到数年以后,皇帝看到郑霖写的遗表,才知错杀,追赠为中奉大夫龙图阁直学士,赐葬故里。明代叶儒林曾作过《咏登台桥》一诗:“累石曾成既济功,喜无病涉往来通。山围古渡波涛险,水抱东苍关锁雄。光射天边横虫带,影沉海底误蛟龙。鲰生愧乏凌云志,未敢留题砥石中”。《光绪宁海县志》有载:黄公渡,在东七十里。登台桥,在东七十里,高广跨海,可通《舟楫》。宋绍定中,发运使郑霖与僧元海建。孙灊(qian)于桥东建庵(今登台寺),置田供香火。元至治间(1321—1323)圯,僧復元募建。明成化十七年(1481)又圯,张令宏宐修之。今又圯,惟东二洞,故传系长街谢孝女建。历久不朽,咸谓□□所致也。王应麟记。《嘉定赤城志》:桐山桥,在县东北二十里,因山得名。宋嘉祐八年(1063),邑人应宗贵累石而建。罗提刑适(罗适)为之记,后坏。淳熙十二年(1185),民张潭仍架木为之。唐守,仲友为之记。除了上述宋桥外,宁海还有其他桥史。今这些宋桥,都是宁海留存的历史文物,更是宁海的人文景点。特产宁海县依山傍海,有1219平方公里的山区半山区和157平方公里的浅海滩涂,盛产竹木茶桑果,丰收鱼虾蟹贝藻。早在宋嘉定年间(1027),宁海学者胡融写《风俗篇》中记载:“近则采螺蚌蛏哈之属,以自赡给或载往他郡为商贾。”宋端平二年(1235)储国秀的《宁海县赋》云;“以至惟错之珍,所产者多,鲈脆鳖肥、螺珍珧柱、蛎牡虾魁、望潮章巨,蟳含膏而团脐,鯯凝油而塞肚。鮻通黄而粲金相,(鱼孱)柔白而悬银缕。新妇臂婉而凝脂,老妪帔长而曳组。旧总谓之鱼鲜,贱不论于分数。若夫涝涨而河豚生,汐退而弹涂聚。沫浮,鰂黑煦,鳌车攒,蚝山竖。修带知篦,斑鹿赪虎。鰜目之比如瞪,鲨觜之銛于锯。梅之软如朿,鮨苗之多于黍。鲳枫叶之僄轻,鲤竹夹之癯露,加之鲯、鳗、鲚、鰳之党类,蚌、蛤、蛏、(鱼进)之俦侣。《水经》失于登载,《尔雅》昧于记注。名不周知,品不殚举。”从此记载可知宁海宋代长街蛏子就在养殖,以自赡给或载往他郡为商贾。早在此时,即在运往他郡为商贾。西店牡蛎养殖也早。据《宁海县志》载:“铁江之中有两屿,曰石孔双山,县北三十八里,两岛矗立,状如印,内一岛平夷,古神庙在焉。宋进士冯唐英避乱隐此,见岩边牡蛎盛生,教居民聚石养之。”并有“牡蛎出铁江尤佳”的赞语。自此,牡蛎成为这一带著名海产品。县志中提及的“铁江”,位于象山港底部狮子口内,港口水色清澈,风平浪静,滩涂宽阔平缓,有凫溪等大小20多条溪河淡水注入港内,涂质肥沃,是贝类养殖的优良场所,沿港群众世代养殖牡蛎。宁海西店,是浙江省最大的牡蛎基地,养殖面积1.5万亩,年产蛎肉700吨,占全县养殖面积和产量一半以上。宁海县养殖面积和产量占全省68%和41%,铁江一带所产蛎肉,肥壮鲜嫩,蛎肉青玉色,质量特佳。完全符合特产特征,“某地特有的或特别著名的产品,有文化内涵或历史,亦指只有在某地才生产的一种产品。”顺便提一下,有人考证,谢灵运到西店吃过牡蛎。那可能是臆想,但宋代诗人舒岳祥是肯定吃过的。他在《冬日山居好》一诗里说“竹蛎含梅蕊,江鲈著玳斑。人生何所事,口腹最相关。”美食与人生有关。陶瓷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现时已发现的古代陶瓷遗址分布于全国170个县,其中有宋代窑址的就有130个县。宁海建县于西晋太康元年(280),析鄞县和临海县地,合并设立宁海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宁海县这片土地上生息劳作。越窑,在东汉中期前以生产釉陶为主,东汉中期以后向原始瓷发展,数量逐步增加,到东汉晚期发展成为瓷器。越窑盛于唐,衰于宋,在浙江境内有多处分布。宁海也是越窑青瓷产区之一,虽然在以前地方志书中均未记载,而出土的实物却证明了这个论点。宁海收藏的陶瓷器,以墓葬出土为多。汉代的墓葬分布在宁海西北部及城关地区,东部与南部基本未发现。器形以壶、罐、簋、洗为主,也有部分陶器,如陶灶、陶罐等。值得注意的是,陶瓷的生产原料瓷土产于中生界火山岩类中有沉积、残积两类。宁海分布于白溪、竹口等地,储量72.27万吨,其中白溪六田岗储量12.27万吨,竹口新西岙瓷土、矿物成分主要含高岭土、晶体主要呈片状结构,用途较广,储量60万吨。黏土主要产于第三系嵊县群道士桥组和铜岭祝组,三氧化二铝含量18.29%—24.14%。耐火度1410℃—1630℃。其中铜岭岗储量36万吨,王爱山岗和桑洲镇屿南山岗375.94万吨,说明宁海瓷土和黏土是丰富的,所以宁海应该是越窑青瓷产区之一。现存窑址有岔路镇虎头山北面茶山(旧称“瓦窑山”)山坡上。1998年11月,在同三高速公路宁海岔路段的茶山,施工中发现一座龙窑,窑内有碗、盘、碟、罐、盏、瓶、盅、盂、杯等,多为青釉瓷,有精粗之分。精瓷釉色青亮、施满釉,有的可与秘色瓷相媲美。纹饰以龙头海水纹为主,另有莲瓣、荷叶、卷草、牡丹、蝴蝶等,装饰手法有刻划、戳印和镂孔。有的碗内刻有“库”“四”字铭文。属越窑系。不久在城郊又发现了一座北宋窑址,从地理位置分析,当年三门湾的港汊直达窑场,交通便利。而窑址东南面又是重峦叠嶂的大山,植被丰富,完全可解决燃料问题。在文物普查时,陆续发现杨梅岭、黄墩都有宋窑遗存。据村民口述,宁海城关地区在近年施工中发现了从汪家至桥头胡的多处龙窑窑床遗址,地层下曾发现有大面积的瓷土。可见,宁海的宋代窑场分布很广,而且是大规模的窑场。北宋时宁海走日本船队的“主舵”,在志书上有记载的就有郑仁德、陈爽、徐仁满、周文裔等,运往日本的大宗货物很可能就是宁海的瓷器。到了南宋,宁海的瓷业出现衰微现象。从已发现的几个南宋窑址来看,大多生产的是民间的实用器具,简称民窑。通过多年的文物普查,也找不到在岔路茶山发现的那种生产精美瓷器的北宋窑址,只找到比较完整的茶院南宋民窑窑址。平窑窑址位于茶院乡平窑村西小土丘上,为宋代烧制韩瓶之遗址。面积约3亩,北高南低,坡斜12°。窑床偏东,长20米,宽2.3米,窑门南向,烟道向北伸往土丘最高处。原颇完整,“文化大革命”期间拆毁。现存实物以韩瓶为主。但宁海宋代陶瓷文化需要进一步挖掘,毕竟瓷器在宋代是占主要角色的。
发表时间:2022年11月30日 19:19:40     分类:诗词速递
   380         0
[散文] 应可军|宁海跃龙山有几处
宁海跃龙山有几处 文/应可军 这个问题会引人发笑,只在宁海城南一处。跃龙龙山位于宁海城关东南隅,海拔80米,蜿蜒如龙偃卧,旧名卧龙山,又名映霞山。明代县令黄醇易今名,解放前西有正孛先生读书处和乾坤正气坊。其侧有青云观(又名龙山道院),梯山建楼三层。上有望海楼,登楼纵目,兼擅溪山。上有跃龙山后通“吕祖殿”,有临海葛永裳撰联:“香烟归庄严,仙迹长留,想落月沧溟,半醉曾骑龙跃过;书声今寂寞,忠魂不返,对斜阳雉堞,孤城犹恨燕归来。”西南山嘴下,有龙吟潭,潭上峭壁悬岩,常有伫壁垂钓者。解放后,古建筑多有拆除,改建其他用房。迄今龙吟潭已湮没,但主要山脉今均辟为公园。遍植松柏,绿树成荫。新辟“将军湖”,碧波荡漾。烈士陵园颇为壮观;望溪亭,碑亭、松柏亭、柔石亭、未名亭缀于丛林之中。漫步其中,林木郁茂,亭台掩映,石级错落,山径迂回,清幽宜人,登高可鸟瞰全城,眺望重山叠水,使人心旷神怡。1991年7月宁海县委命名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文峰塔是跃龙山最为显眼的古代建筑遗迹。它乃是跃龙山中心躯干地,也是游人步入跃龙山公园进口处、由低仰望山顶的视线终点。峰塔雄踞跃龙山之巅,环山绕水,风景宜人,为县城主要标志之一。现根据民众所望,在文峰塔南山背之中,建造了一座碑亭,以记载文峰塔历史。形体外观胜似古代木结构模样(其实是以水泥钢筋制成),巧夺天工。 其实,大家都错了。在查阅《宁海陈氏大宗谱》时发现宁海南乡东岙,也有卧龙山,在《东洲八景》里有一景诗“卧龙东洲”其附注有“镇山势绵延起伏东极于海里人名为卧龙山”其诗曰:“笑道神龙得自由,南阳一卧又东洲。形骸变化无真相,湖海逍遥入梦游。身转但凭林木动,气嘘惟觉渚云浮。雄姿永作东方镇,霖雨苍生是也否。”根据全诗诗意,上有白塔、状元峰、东湖亭、并有地处东洲村居后之山麓古寺。《古寺闻钟》诗曰:“东山尽处梵王宫,细草长松积翠重。顽石点头谁说法,春婆唤梦几声钟。极边飞锡无驮马,跨海听经有跃龙。宁海县城南门外,跃龙山头延向东。洲古云追六朝溯,往事尚余忆禅宗。”据此跃龙禅寺还是此寺历史悠久。在此说一句,凡事都要认真考证,不可轻易论断。
发表时间:2022年11月30日 19:18:49     分类:诗词速递
   297         0
[其它] 宁海酒文化 系列
宁海酒文化 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人文生活、文学艺术、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有着巨大影响和作用。 宁海人在酒席上会说 “老酒檽米做,吃落闲话多酒”,“酒后吐真言“水变酒真好,可惜养猪呒不糟”。这是讽刺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人的一生,从出生办 “满月酒”到生命的尽头的“出丧酒”,中间竖屋酒、拜师酒、进屋酒。人生当中最大的酒席是 “拜堂酒”。这时主人会尽自己所能搬出各种名酒、红酒。宁海传统的酒类有老酒、烧酒、糯米酒。番薯烧、杨梅酒、药酒、补酒。 既然酒有市场就有产地。据南宋台州总志《嘉定赤城志》卷七记载,当时宁海原有酒厂13个,“塘下酒坊在县西四十里,砂碕酒坊在县北五十里,石马林酒坊在县南六十里。马筋酒坊在县北过海难以里计,外有柘浦、亭旁、紫溪、铁场、黄肚、严坛、桐山、项岙九坊今败阙。”当时还有酒税务,在县东二十步前还有熙春楼。今岔路塘下酒坊遗址依稀可辨,屋舍破旧,已另作他用。其他酒厂已不复存。我曾在宁海文物办帮忙文物普查,发现宁海各村现存酒坊还有几家,一般来说凡开酒坊的家庭条件均不错。如前童、峡山、竹口、桥头胡屠家、城北酒坊等等。还有几家仍在酿酒,如许家山的烧酒、梅林岙胡烧酒、一市箬岙番薯烧酒。我本人不喜吃酒,但盛情难却也喝过几口,味道不错。最使我惊奇是宁波大学张如安老师送我一本宁海人写的《六必酒经》我收藏的地方文献,科技专著相对来说比较少,作者杨万树,清代嘉道年间宁海缑城市门头人。他在青年时博闻力学,无奈在考场上多次搏击都败下阵来,于是绝意举业,以书史自娱。他生性慷慨,带头修宗祠,设家塾,乐善好助,有声于时。中年之后,他收敛了豪侠之气,归于沉静,居市井间,以把酒吟诗为乐。他喜欢喝酒,因仰慕苏轼醉吟于省城西湖的曲院风荷间,故自号“苏堤”。他家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善于酿酒。有一日家人报说刚酿的酒发酸,他皱起眉头说:“我家没有恶狗,酒怎么会发酸呢~一定是酿造不得法的缘故。”于是他开始搜罗酿酒文献,悉心钻研酿酒技术。嘉庆元年(1796)他来到杭州,有机会抄读文澜阁所藏宋朱翼中《中山酒经》、窦革《酒谱》等书,又旁搜有关酿酒的历代文献,相互参考,终于豁然会悟。他在家乡从事酿酒50余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摸索出一整套有科学价值的酿酒经验,于道光二年(1822)在市门头杨氏宗祠内(后办过宁海浴室,现已拆建)撰写成《六必酒经》一书,有家刻本传世。杨万树认为酿酒必须“遵一定之法式”,这个“法式”就是为《礼记·月令》记载的酿酒必须掌握的六原则:“秫稻必齐,曲蘖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六必”的大致意思是:原料必须精选,份量要充足;曲蘖的供应、制造要适时;浸曲或浸蘖或浸米以及蒸煮原料的过程都要讲究卫生清洁;选取好的水源,水质必须清冽,不杂异味;酿酒的盛器要不渗不漏。杨万树著书就是要发明《月令》的“六必”之义,因而名为《六必酒经》。从全书的结构看,该书的第一卷为《酒论》、《曲论》和“六必”说分论,为清代浙东的酿酒专家,杨万树既懂理论,又懂技术,他写下的《六必酒经》主要总结了浙东酿酒的经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现知宁波地区古代唯一的一部酿酒专著。作为180多年前问世的酿酒专著,一出版就得到了热烈反响,台地的文人学士都不吝赞美之词。这部酿酒专著的新发现,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浙东酿酒史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大致可以看作是全书的总论;第二卷为《制造红曲法》、《酝酿三白法》、《问答说》,主要是技术论;第三卷《五谷果食蒸烧法》等主要介绍了蒸馏酒、药酒和一些历史名酒。全书引用历代酒书多达39种。全书在体例上最别出心裁的地方是设为问答法,详细地回答了制曲酿酒过程中各种技术环节出现的问题及其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这种问答法在我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极为罕见,开创了我国科技专著的新的体例,而为后世所继承。 从这本书的发现宁海酒文化绝对丰富,除了此书附录的几首诗作以外。我查找了《宁海竹枝词》、《宁海历代诗词选》等又发现宁海多位写的诗词。诸如大蔡胡耀嵩的象原竹枝词说:“屑粉舂慷酿酒醪,煎饴炊饼漾年糕。”这里提到宁海人有自酿的酒,就是用自家制作的辣蓼,制成白药,也就是手工酵母。十月份的时候,把番薯、糯米、白药按一定比例酿下去,过上几月,再烧制成酒。开春前,做酒要用到谷糠,又叫做“砻糠”。有些人家做酒会从外面请来师傅,但有些人家的酒都是自己亲手酿制。制酒时,有专门的大灶台,用专门的器具,蒸馏出番薯烧。番薯烧的度数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在宁海人的传统酿制中,好的白药是做酒必不可少的。而好的白药最要紧的便是辣蓼。写诗的文士们有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词句。宁海在每月中必用酒如“灯光月色艳新春,狮子打来酒碟陈。”“任是郎情爱醅,满樽烧酒莫轻开。续防夏至杨梅熟,大有姻亲接叠来。” “家家种秫酿春醪,十月红先缸面掏,何物可供郎下酒,糖颓进字蛎江蚝”‘“端节佳阳漫经过,角黍相堆为汨罗,一瓮菖蒲新酿酒,笑怜次日醉人多。”乡村樵夫要喝酒“松枝两捆一肩挑,认是苍山谷口樵。卖得百钱都换酒,朝朝醉过力洋桥。”渔翁也要喝酒。“长街上市促渔翁,大缺桥连小缺通,卖得新鱼便沽酒,归来犹带醉颜红。”宁海大诗人舒岳祥也为奉化戴表元送来的酒曲写过二首诗曰;“乱离无酒何以活,最爱涓涓浅酌时。理到何须辨清浊,兴来谁解问醇醨。”生前写过许多文章的刘庄孙,留下诗文而不多,仅留下“酒熟少逢欢乐日,花开多值乱离年”诗句。男要饮酒,女的也不甘落后。如女诗人马映波说“万端愁苦寸心知,今后荣枯任所之。往事成尘罢回忆,闲倾樽酒读唐诗。”此类诗句甚多,诗人们未必都爱杯中酒,但他们喜欢沉溺于酒的形式感,比如曲水流觞,比如九月九的酒。东篱把酒,暗香盈袖,浅斟低唱,想想就很美。何况,良辰美景里如果少了酒,兴味就寡淡许多。清寂固然可以修心,有时候,来点俗世的喧闹,也是好的。就连那个耿介的大儒方孝孺,曾说“酒之为患,俾谨者荒,俾庄者狂,俾贵者贱而存者亡。”这句话出自他的《幼仪杂箴》。酒的危害在于能使谨慎的人变得荒唐,使庄重的人变得狂妄,使高贵的人变得低贱,使活着的人丧失生命。酒能养生,亦能害人。少饮则心情舒畅,暴饮则丧德乱性。”在现实生活里,他对酒非常爱好。他隔壁邻舍带酒来,他们就一定要喝上几口,不醉不休。到了寒露时节,也要脱下长衫,走出书斋,来到山区,与山民一边痛饮,一边高歌,兴之所至,挥笔写就《红酒歌》,这首七言歌行,纵情豪放,直白透亮——秋天到了,稻子收割了,菊花开了,农家端出宁海红酒给我喝。这红酒,比桃花的颜色深,比红蓼颜色稍浅。风送来桂花和菊花的香,一切让我心醉。除了醇厚浓香的红酒,还有大盆的土鸡和螃蟹。与欢乐的山民们一起,大碗喝酒,大口吃菜,喝醉了,露一点狂态又何妨。“醉来兴发恣豪狂,高歌起舞当斜阳。出门一笑尔汝忘,大江东去烟茫茫。”真是率性的很。寒露时节,是可以率性一把的。 在此不一一录摘了,近代宁海关于酒文化的,未央王亚明写过宁海的酒史,文化宁海飞红说吃写过力洋酒有酒必有生产酒器的村落。诸如酒埕、酒缸。据我所知梅林岙胡一带就是他们烧制陶器是这几村历史性产业。这件事情可追溯到宋代。宁海有丰富的瓷土矿,当时宋瓷产业也有好多,酒器主要有韩瓶,近期在岔路镇、梅林镇、茶院乡、水车一带均有韩瓶出土。说明宁海瓷器生产还是有一定的规模。宁海有人考证,在《全宋词》发现郑雪岩的《水调歌头 · 甲辰皖山寄治中秋招客》一词;全词云;“ 甫营亭子小,花柳斩新栽。衰翁余暇,何妨领客少徘徊。堪叹人生离合,恰似燕莺来往,光景暗中催。芦荻晚风起,明月满沙堆。去年秋,如此夜,有谁陪。欲挽天河无路,满眼总尘埃。未了痴儿官事,行止从来难定,又趣到苏台。不作别离句,共醉十分”现在,觉得宁海酒文化越来越厚重。 宁海盐文化 盐在中国的源起。“盐”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卤”。《说文》中记述: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传说黄帝时有个叫夙沙的诸侯,以海水煮卤,煎成盐,颜色有青、黄、白、黑、紫五样。中国人大约在神农氏(炎帝)与黄帝的时期开始煮盐。中国古时的盐是用海水煮出来。20世纪50年代福建有文物出土,其中有煎盐器具,证明了仰韶时期(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古人已学会煎煮海盐。根据以上资料和实物佐证,在中国,盐起源的时间远在五千年前的炎黄时代,发明人夙沙氏是海水制盐用火煎煮之鼻祖,后世尊崇其为“盐宗”。在宋朝以前,在河东解州安邑县东南十里,就修建了专为祭祀“盐宗”的庙宇。清同治年间,盐运使乔松年在泰州修建“盐宗庙”,庙中供奉在主位的即是煮海为盐的夙沙氏,商周之际运输卤盐的胶鬲、春秋时在齐国实行“盐政官营”的管仲,置于陪祭的地位。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盐的食用价值,《管子·海王》:“十口之家,十人食盐。”《周礼·天官》里有“盐人”,即掌盐之政令及供盐事的官员。晒盐历史悠久,是手工技艺中较为特别的一种,它与一般的非物质文化存在形态不同,精神追求的成分较少,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即饮食密切相关。宁海俗语说“你吃的饭,还是我吃盐多”就可证明。 宁海的发展历史与盐业的兴衰有着紧密的联系。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我国古代最稳定、最重要的专卖商品。在人类自身的生存、社会的进步和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都对盐实行严格的政府管制。盐税收入是历代官府的重要财源,赋税集权中央。《新唐书·食货志》载:“天下之赋,盐利居半”。 宁海县县境近海,地面低平,光照充足,适宜开滩晒盐。制盐为宁海县古老的一大传统产业,始于隋唐,盛于宋明。据《盐法通志》记载:“唐代宗(763—779)时,天下有盐之县一百五,江南至彭水县十二”,当时的宁海被列为产盐县之一。 宁海盐场旧基在水车港头,北宋大观三年(1109),东迁长亭(今长街),设官治理,始称长亭盐场。历经元、明,场区日渐扩展,盐灶遍布于三门湾南北两岸,“环港皆立团灶”,盛极一时。境跨今之长街、力洋、一市以及今楼钥有《送元卫弟赴长亭盐场》长诗,二十二韵,四十四句,其中提到: 我家门户重,衣冠绵数代。当以诚心求,子视勿自懈。亭民亦良民,孰谓俱无赖。官吏既扰之,兼并责逋债。熬波亦良苦,乐岁色犹菜。输盐不得钱,何以禁私卖。所在积蠹久,良法浸多坏。吾闻不无术,更当审利害…… 看来当时任盐场的长官,需要“我家门户重,衣冠绵数代。”南宋绍定间(1228~1233)长亭盐课司大使杨顺一(壬辰进士),祖籍安徽凤阳,定居城关市门头,后分迁回浦檀树头、竹口凤凰山、杨家、新西岙等地;清雍正间(1723~1735)杨国品、杨国吕兄弟自沙柳港头杨迁白溪山洋;三门县的六廒等地,“计东西九十里,南北相隔一海,计水程八十里,陆路二百里”。在县之东乡称内场,在南乡称外场。元代黄溍在宁海任县丞时。曾依法惩处盐霸。宁海濒海,以产盐著称。食盐是朝廷专控物资,设有盐运漕司,不属地方管理。因盐致富的地头蛇有恃无恐,无视当地政府,欺压沿海的盐民渔户,骄横一地。知县怕得罪盐官,又认为非辖管范围,于是不闻不问,任其肆无忌惮,沿海百姓苦不堪言。黄溍到任后,坚持按国法行事,该抓的抓,该杀的杀,终于把盐霸的气焰打了下去,沿海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明天启年间(1621-1627),宁海有盐田25066亩,专业盐丁2691丁。宋时,年产盐35770余石;明代年产盐4885引(注:引是我国古代盐的专用计量单位,1引计400斤),是为鼎盛时期。明代宁海诗人王雄有《题盐场图》长诗曰;“大江横界东西浙,盐场如旗对分列。伊谁倡此榷海谋,流祸千年犹未竭。古称厚货斯贫民,卤政之苦难俱陈。日征月敛有常课,未死勿用辞劳辛。矧兹煮海本人力,人力不齐奚足惜? 眼中忍见颠连氓,饥寒不奈公私迫。 破屋何曾蔽雨风,脱粟未得饥肠充。刮泥常亏卤沥费,米薪岂给煎熬功。从此迁延日无奈,公家不了私家债。流离却虑骨肉分,复业又悲家计坏。百年去住诚两难,服勤黾勉沙涂间。阴晴昼夜靡遑息,老幼女妇无欢颜。天时既届旺煎月,暑气如汤转酷烈。炀煤烟炭尘满身,烧灼熏蒸汗流血。朔风结惨天峥嵘,此时淋沥难为情。日寒风冷卤池冻,皮皴肉死骨髓凝。苦乐自有生受所,荼毒何须怨寒暑。灶烟未灭釜未干,门外催征急风火。课成相戒输官仓,盐司折阅不可当。 况乃逃荒有荒额,卖鬻转展俱赔偿。股盐存积绵岁月,水火相成易消折老商告诉恣咆哮,鞭棰无辜冤莫雪。亚卿自是今伊周,任重每先天观风再到两浙地,首为灶户祛烦愁。竣还重念灶家青,载命丹青状其景。农桑耕织与流民,事异古先功则并。八图各序序各诗,万机览罢兴长咨。致君泽民易反掌,豳风无逸非虚辞。公今仙去不可作,披图诵诗双泪落。安得黄金重铸公,岁岁勤劳良不恶。”写尽了盐场的甜酸苦辣,当时,三门湾为浅水海湾,滩涂淤涨,长亭盐场的一些灶地离海日远,盐田日渐土沃卤淡,靠晒盐为生的百姓苦不堪言。有宁海诗人诗为证“筑灶烧盐傍海边,其中利溥苦堪怜。我郎若不专心力,难免场官比惰煎。”时任宁海长亭场盐课大使的卢储,同情盐民疾苦,请求朝廷准许筑塘毁灶、发展农业。塘保住了,田建成了,当地百姓铭记卢储恩泽,命名此塘为“卢公塘”。“人谪伊犁冰雪苦,思留古渡万年长。”如今,在胡陈港岸边的卢公碑上,我们依然能读到卢储为民请愿的执着与不悔。历史也验证了卢公的英明,此后三门湾区域逐渐弃盐转农、围塘造田,这才促使胡陈港畔长街镇成为宁海最大最重要的农耕区。 元末明初的方国珍,原名方珍,浙江黄岩人,祖辈都以贩盐浮海为生。方国珍的相貌,按照《明史》描述是“长身黑面,体白如瓠,力逐奔马”。翻译过来就是肤白脸黑大长腿。长身黑面、力逐奔马都挺好理解,说明了方国珍的身材和力量。“瓠”是葫芦的变种,夏天开白花,果实长圆形,嫩时可食。一个整天漂泊在海上的盐贩子居然不用涂防晒霜、打美白针就能有一身白皙的肌肤,说明此时盐贩活动在宁海是十分活跃的。 柴米油盐茶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古时的人们柴米油茶可以自给自足,唯独盐不能自给自制,盐为生命所必需,盐是生活中不可被替代的物品,然后,盐只能从盐商那里买得,食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宁海自古是产盐之地,宁海的先人们,通过拦截海水进行摊泥,制卤,煮海,直到将海水转化成白花花的食盐。 新昌东边与宁海接壤,盐贩子们从宁海挑起一担担食盐走深山冷岙里的小路,路过一个个村庄一路贩卖私盐,由于小路远离大道,不易被官兵拦截,贩运私盐很是安全,后来走的盐贩子越来越多,再后来由有钱的盐商出钱给小路铺上石块,路边建起供挑夫歇脚的路亭,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私盐贩子走出来的这条小道,渐渐的就成了今天的“盐帮古道”。盐帮古道从新昌县的大市聚镇起过小蒋乡、巧英乡直通宁海。小蒋乡的青宅村经上陈山村过结局山村再到里家溪村这一段盐帮古道至今保存完好。 到了清、民国时期,因政局动荡、战乱频频,盐场遭到弃置,又因不少海涂淤涨而弃盐筑田,故而长亭盐场的规模大不如前。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部门对长亭盐场重新进行了规划,根据实际情况,把不再适合制盐的盐区全部裁废,改作农田,仅存长街制盐化工厂、一市大林制盐场、力洋制盐化工厂等少数盐场。这些盐场在上世纪60年代里也先后被改为农田。长街伍山东南境因濒临三门湾,仍具有制盐的地理优势,故在1966年围塘兴建了伍山盐场,原名红卫盐场,有盐田1000余亩,年产盐量约为3000吨。曾经历过两次大旱,但盐产量亩产仍在103担左右。1997年,该场遭受“8·18”台灾,海塘全线倒塌,建造新标准海塘时需大量土方,盐场忍痛割爱,盐田面积从原来的1200亩减少到985亩。盐场附近海涂逐年淤积,影响制盐所需海水的质量,2004年4月伍山盐场宣告正式停产,这标志着宁海一千多年的制盐史已结束。宁海的制盐业,走进岁月烟尘,成为历史记忆。 盐以海水为基本原料,并利用近海滩涂出现的白色之泥(咸泥)或灰土(泥),结合日光和风力蒸发,通过淋、泼等方法制成盐卤(鲜卤),再通过火煎或日晒、风能等方式结晶,制成粗细不同的成品盐。当时居民用土法零星晒盐,所谓土法,传为直接用海水煎煮。晒盐,古人称“熬波”。清嘉庆以前,制卤用刮泥淋卤和泼灰制卤二法,以泼灰为主。按盐田土壤不同因地制宜,越溪乡今有“灰漏塘”自然村,村名即源于此。煎盐结晶,则习用煎灶,宋时以铁盘为主,元明时铁盘与篦盘并用。清康熙二十年(1682)左右,废铁盘,改用铁锅。且明朝以来,皆以聚团公煎。清末又引入缸坦晒制,成为境内主要结晶工具,生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为盐业生产工艺上的一大变革,一直沿用至解放后的较长一段时期内。但整个民国时期县内晒盐仍旧煎、晒(板、坦)并用。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废除煎制实行缸坦晒制,并开始试验平滩晒制,1965年后逐步改造原灰晒盐田为滩晒,滩晒制盐和老式的土晒、灰晒等方法制盐不同,顾名思义,它是利用盐滩直接把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掉,晒出卤水,再把盐结晶出来。 卢储,四川泸州会文乡胡氏村人,生于清雍正甲辰(1724年)三月初九,乾隆丙子(1756年)科举人,为蜀中名士。乾隆辛卯(1771年)秋,奉简名来浙江,以知县试用。初署台州府同知。上官嘉其清廉,准备给他升迁,而他却以“位高责重,其职难称”而推辞。“辞尊居卑,辞富居贫”,世间少有。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借补于宁海县长亭场盐课大使,任职九年。他在衙署内自题“兹爱衙门清似水,不嫌盐务冷如冰”。他居心恬静淡泊,所作和所思的不超出他的职位。远离家乡来浙江上任,只带两个成年的儿子(钟铭、钟鐄)。没有公事从不外出,因公外出从不乘轿;不符合法定的服饰从不穿戴,也从不穿皮裘。这是他不忍心剥削民财以供自己奢侈享用。 三门湾为浅水海湾,滩涂淤涨甚速,长亭场内场有灶之地离海日远,盐田日渐土沃卤淡。尤其是古洞团(即古渡一带),民盛灶衰,百姓苦不堪言。卢储十分同情盐民疾苦,鼎力详请毁灶围塘垦田,开生民以来未开之地,业已准行在案。但有人蜚言中伤他,致使经年诉讼,差役来逮捕百姓,百姓被逼得有的上吊自尽,有的投水而亡,有五人被判刑,有很多被关押。卢公秉性耿直,为民争之更加努力,因此触忤了上司。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被谪戍新疆伊犁,古渡叶姓一位太公伴他去伊犁。卢公虽遭此不公正处理,可却说只要“民得不扰,塘得不毁,团得不复,即终老穷荒而不辞”。 塘保住了,田建成了,“绿野有耕,庄无馁者”,民享其利。当地人民铭记卢公恩泽,命名该塘为卢公塘,至今仍叫卢公塘。此塘在古渡村西。事实证明卢公是正确的,嘉庆二年(1797)大林、宝莲两团(今梅枝田)废盐转农,嘉庆六年(1801),长街地区的外龙庵、王家、古墩三团(今青珠、山头一带)弃盐改农,道光九年,连离海较近的青珠团(今青珠)也弃灶农垦。接着其他团灶大都不适宜刮土烧盐,先后弃盐转农,围塘造田。因此长街成了宁海最大、最重要的农耕区。 卢公冤白之后,甲子年(1804),古洞叶姓、朱姓、卢姓三族在古洞法安寺北里许处为卢公建祠塑像,春秋祭祀,祠内有楹联一副:“人谪伊犁冰雪苦,恩留古洞万年长。”卢公祠今已废,仅存刻有清光绪五年(1879)监生任芳时撰文、举人鲍谦书写的《卢公祠碑》一文的残碑一块,宁海城区水角凌也有卢公祠。卢公祠碑今在古渡叶氏宗祠内。当地人民世世代代传颂卢公恩德,至今仍称他为卢太爷,春秋祭祖之时仍不忘祭祀这位造福于民的卢公。卢储为民鼎力详请毁灶垦田,造福于民,而遭贬谪之苦,无疑又是一个陈长官。 宁海水文化 蒙林海燕辛苦的编辑、劳作,笔者495在海燕文化工作室平台帮助下陆续推出495宁海瀑布知多少;492煮茗朝朝劳远汲;485宁海也有它山庙461缑北百咏之柘溪429宁海古代津渡口384清溪万曲怉重门382绿烟如水浸长溪等涉及水文化文章。发现宁海水资源丰富水文化底蕴深厚。宁海地处天明港湾,宁海县傍山依海,溪流纵横,水资源总量约17.3亿立方米,水力蕴藏量达10.6万千瓦,总库容为4.304亿立方米,水质优良。境内的国家大(二)型水利工程--白溪水库,是宁波市重要的供水水库,也是首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库容为8460万立方米的西溪水库,可提供5400万立方米的优质饮用水。据初步调查,茶山地区可开发成装机容量为200-300万KW亚洲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水患频发的地域特征宁海的先人们为了求生存/图发展,与天斗、与地斗,发明、兴建过无数包括:堰、碶、闸、塘、埭、坝、渡、桥乃至池塘、水库等形式不一,功能各具的蓄水、挡水、泄水、测水等治水设施。岁月悠悠,时光流逝,社会变迁,这些凝结着先人们智慧,当年曾为保一方生灵平安,发挥过巨大作用的水利工程大多已灰飞烟灭,但也有一部分因种种机遇巧合,幸存至今,成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如今无论政府还是民间,对遗产保护的意识已今非昔比。要保护无疑要先摸清家底对宁海的与水相关的溪流瀑布、塘、潭应该有摸清家底。吾辈尚需努力。 深甽竹文化 从竹文化旅游资源的属性特征角度看,竹文化旅游资源应包括:竹资源赋存与禀赋、竹产业业态、竹资源与自然环境氛围、“竹城风貌”与“竹海风光”、地域民俗、竹制服饰、竹制饮食器具、竹制日常生活用品、竹结构建筑、竹制交通工具、竹制生产工具、竹制药物、竹制文具、竹与体育娱乐、竹与民间传说典故、竹与诗歌绘画文学艺术、竹制乐器、园林与竹主题公园、竹工艺品、竹主题节庆会展等。 深甽竹资源是丰富的,首先深甽镇山林资源十分丰富,生态公益林面积达10万亩。镇域内的绿化覆盖率高,山色葱翠,有古树名木、翠竹、山花、茶园点缀四季景观。更蒹有成片鸟群出没于湖面、山林,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地处深山谷地,多溪流水沟,故名深甽。向有“干柴白米岩骨水,嫩笋茶芽石鳏鱼”之说。苏东坡说过;“竹子开始生出时,只是一寸高的萌芽而已,但节、叶都具备了。从蝉破壳而出、蛇长出鳞一样的状态,直至像剑拔出鞘一样长到八丈高,都是一生长就有的。如今画竹的人都是一节节地画它,一叶叶地堆积它,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所以画竹必定要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拿起笔来仔细看去,就看到了他所想画的竹子,急速起身跟住它,动手作画,一气呵成,以追上他所见到的,如兔子跃起奔跑、隼俯冲下搏,稍一放松就消失了”这是胸有成竹的意思,而我们知道,笋是竹之母,既然深甽盛产嫩笋,必定有竹林景观,所以,柘溪村拟开发竹文化旅游,是有厚实的基础的。我在拙作467大里土法造纸初探谈到,深甽有许多村落都是流行土法造纸,其造纸原料:是用嫩毛竹制作的。制作的流程:嫩竹长出枝条,竹叶未散开前砍倒,锯成长约1.2米,劈开宽3至5公分,打成捆,放进料塘里,一层毛竹料散上一层石灰或砺灰,放满水,几个月后待竹料盐熟后捞起晒干。再用清水泡软,放进“水碓捣臼”里(利用水作动力),捣烂成纸浆,即成为造纸原料——纸浆。所以没有毛竹资源是不可能延续的。既然深甽盛产毛竹,除了笋可供食用外,毛竹可派大用场,竹匠也就应运而生,俗称篾作,是宁海的传统产业。 宁海竹编生产工艺源远流长,历史上黄坛、双峰、深甽、大里、前童、王爱等沿山乡镇皆有从业者。旧时竹器与人们的生活简直就是如影随形:簸箕、箩篼、刷帚、火棍、淘箩、蒸笼、筲箕、阳帽、提篮,还有暑天乘凉的篾枕、竹席、竹床……大型的还有竹楼,晒簟;筛子、遮阳、刷把、甑篦子、墙笆……农村,哪家没有那些必备的竹器家什。说起竹制品,小时候,家里板壁挂的那束教育孩子的竹扫丝也是。编织竹器的篾匠,在乡间当然或缺不得。家家户户都有生活必需的实用篾器,用烂了就得添补或是新置,自家一般制些简单的,大件就得延请篾匠到家,砍竹、剖篾、编制。精巧的篾匠,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基本功扎实。剖出的篾片,粗细大小均匀,青白分明;编的篾器,美观大方。宁海手工竹编技艺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生活的艺术结晶。它是在民间日用品的基础上形成的。许多竹编作品本身是一件日用品,但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欣赏性。因此,大部分竹编工艺品是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作品,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竹编产品集实用、环保、艺术、审美、观赏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成为极具地方特色的乡土民间工艺品。此外,竹编产品因其绿色环保深受大家的欢迎,竹子是一种很好的绿化品种,满山的竹林是宁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竹编产品过程是纯手工,它生产过程中的下脚料及使用后的废旧物品均可作为燃料,不会污染环境。竹制品冬暖夏凉,由于竹子的天然特性,其吸湿吸热性能高于木材。竹子具有抗拉抗压、抗弯强度好等特点,在东方,竹子也是优雅、挺拔、坚毅的象征,人们利用竹子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具。像竹篮,竹筐,竹凳,竹床,甚至竹屋等,广泛运用于人们生活中。竹子属于草本植物,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之一,竹子三四年可以成材,且砍伐后可再生,对于环境恶化、天然林存量甚低的我国来讲,不失为一种优质的替代材料。其实,竹子并不是能胜任家具的原料。它肚里空空,易霉蛀,不能受重,无法形成板材,也没办法做榫卯。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为了满足对竹子的喜爱,晚明时,一帮有闲情逸致的江南文人,就想出了一种巧妙的办法,以木仿竹来做家具,这样既回避竹子原材料的缺点,又让竹的雅致在家具上得到充分的展示。这种仿竹的家具,北京的木匠师傅称为“裹腿做”,苏作家具产地则俗称为“包脚”。而在宁波地区,更喜欢称之为“圆包圆”。“圆包圆”家具,苏作是始作俑者,但运用最广泛的,却是甬式家具。无论是橱、椅、案几,还是箱、凳、床,都有“圆包圆”精品。当年,我曾在甬上一收藏家处见过一张乾隆制的紫檀木圆包圆方桌,做工精细,用料考究,舒展大气,让人记忆犹新。此外,宁波博物馆收藏有一对圆包圆红木春凳,也特别精彩。这对春凳色泽亮丽,包浆莹润,造型俊秀,通透简洁,散发着古典家具独有的韵致。这桌子和凳子,都可算是甬式“圆包圆”家具里的杰作。目前工业品越见繁盛,在见证着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遏制着一些有生命力的原始文明的发展。层出不穷、品类繁多的塑料制品,几欲取代农村原始的竹编器具。希望竹编这门指尖上的艺术不会在某天只成为博物馆里的摆设。竹子是重要的森林资源。具有分布广、生长快、用途多、生态和经济价值高等特点,被誉为“绿色的金矿”。几株劲节清高,洒风弄月,不无轻筠幽篁之致。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满图皆节,仅数片叶,坚劲挺拔,气势冲霄,很具节操和傲岸,倒让我深谙了竹之坚贞高洁的象征意味。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18日 05:18:45     分类:诗词速递
   463         0
[其它] 闲话阆风
闲话阆风 文/应可军 阆风,典出屈原《离骚》“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緤马。”《章句》释:“阆风,山名,在昆仑山上,又名高丘,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许多古籍均称玄圃阆风,相传均为仙人所居之处。此二者皆在昆仑山上。《水经》河水注:“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淮南子》览冥训:“昆仑去地一万一千里,上有曾城九重,或上倍之,是谓阆风,或上倍之,是谓玄圃。” 宁海历代对“阆风”情有独钟,人名、地名、书名等爱用“阆风”一词,屡见不鲜满含着浓郁的文化味。号“阆风”者,决不是神仙之流的道士,而是名震一时的文豪。如刘倓(1152~1215),字允叔,名次皋,号雪堂,晚年又号阆风居士,香山礼村人。祖先原是汉代皇室后裔,隐居天台,后迁到新昌,再迁宁海香山礼村。父向再,封从政郎荣赐朝奉大夫。少年刘倓求学四明学者沈国录先生,后入太学,其间得陆象山(九渊)指教,学业大长,特受朱熹的青睐。宋嘉定元年(1208)以特奏名中举,授黄陂县主簿。后因战乱隐居故里,聚集好友名士,在阆风山上寻幽养性,撰写有感而发的诗词,如《蓬岛山》诗:“轧轧篮舆过翠微,路径蓬岛锁烟霏。雨从半岭若窝出,云在行人脚下飞。”另一首《茧漆花》诗:“清晨步上金鸡岭,极目漫山茧漆花。雪蕊琼丝亦堪爱,樵童蚕妇带归家。”这些诗清新自然,通俗易懂,山中洁白如丝的茧漆花,成了刘倓圣洁纯真的化身,表现了他在阆风山上不与浊世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的确,刘倓与阆风结下不解之缘,如在阆风山建“阆风吟室”,藏书数千卷,阆风台上刻阆风铭,阆风庵里著《阆风集》(又名《黄陂集》),刘倓称 “此山之土,岱衡并造,呈现万状,包括众妙……天门浩荡,双阙缥缈,因崖为台,环溪为沼,村舍既立,幽趣乃讨”。怡然而乐的乡土诗句,把阆风山刻画得淋漓尽致,开阆风之先河。历代文人对刘倓的《阆风集》有很高的评价。如余姚著名诗人高翥(九万)诗:“浮利浮名换不来,故山归去恰春回。马兰旋摘和松煮,枸杞新生傍菊栽。庭前夜留山鸟宿,洞门且为夜云开。明年我亦天台去,相伴芒鞋踏古苔。”对刘倓隐居之处作了绘声绘色的描述。近代方志大家干人俊先生曾诗《阆风里》云“绿树丛中石径斜,炊烟起处有人家。寻诗偶入阆风里,桃李娇春树树花。”明代王士弘诗《阆风台》曰:“碧落箫音隔彩霞,阆风台见地仙家。手携青杖万年竹,鬓插金桃千岁花。月上高松留白鹤,云封神洞毓丹砂。中天绝顶无人到,流水桃源莫泛槎。”类似诗句很多。 另一是乡邻舒岳祥,(1219~1298),字舜侯,又字景嶭。宝祐四年(1256)进士,与文天祥同科,官承直郎,宋亡后不仕,教授乡里,仿效刘倓在阆风山著书立说,著《阆风集》12卷,颇多伤时悯乱之诗文,入选《四库全书》,是宁海主要地方文献之一,被称为“宋元时期浙东诗文代表”,人称“舒阆风”。百年间,前后二位阆风先生,不愧为读书的种子,是宁海历史上文学殿堂里两颗璀璨的明珠,引领一代代莘莘学子。舒氏后裔为了纪念舒阆风,在岭口村建有工艺精致的“阆风桥”。岭口村的舒上第(1858~1917)与舒汝辉(1892~1948)是清代末年的两位太学生。他俩一生淡政重教,创办识字教育班和阆风小学。洪石村的石开基(1767~ 1830),字宏绪,亦号阆风,在文学上有一定的成就。笔者估计,在香山号阆风者大有人在,因为阆风山下的香山一带古称阆风里。唐大中十三年(859)宁海县令陈仲翁,被裘甫义军所杀,浙江观察王式遣天龙大将军舒师锡来宁海平乱,舒以奇策取胜,不居功,告别众将,入阆风而家。说明阆风在唐朝已定名。 自古以来,阆风里人杰地灵,文人辈出,阆风里亦是“文化之乡”的别称。元代奉化名士戴表元在《送陈养晦谒阆风舒先生》一诗中吟道:“无诗莫入阆风里,到却阆风那有诗。拾取松风作新曲,归来时向梦中吹。”赞誉阆风山这样的评介是何等的高,可说是宁海的骄傲。 邑志载:阆风山,县北六十里,高一百九十丈,在四都西。宋代舒岳祥、刘士元、施万;洪武年间任宁海知县的王士宏、徐允翀、胡廷珍;清代劳天爵、徐镛、邬超宗、华大琰、李清苑、郭守民等文人,均有上乘诗词,如“空山明月夜,独上阆风台。芳局今何在?孤云自去来”“饮泉鹿向云间去,采药人从海上来。”这些诗句,道出了阆风山绝美的景色,令人陶醉的仙境,无愧为人文胜地。 近年来,宁海县内茶馆、酒楼纷纷冠以“阆风”,以示文雅。可惜酒席上猜拳行令,杯盘狼藉,倒有些煞风景。更有人移阆风山于异地,这也不妥,按理县境内不应该有重名的山体,彼阆风而非此阆风,易引起游客的误解,并有侵权之嫌。毕竟阆风山下阆风里,历史上曾留下了为数众多的痕迹。我县新辟的景区如雨后春笋,命名更应标新立异,广拓思路,多加推敲,局限于某种模式或华丽之辞,在文化内涵上会大打折扣的理应慎重,更不应该“掠人之美”。至于在西店镇或县城内命名一条“阆风路”,倒很有必要,如路之两侧为文化设施,那更名副其实了。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12日 18:01:59     分类:诗词速递
   488         0
[其它] 宁海人的故乡情
宁海人的故乡情 应可军 故乡,人意山光、杏林春暖,很想在有杏花的日子回故乡,穿过仄仄的小巷,拂手矮墙,找寻岁月的沉香,翻开一页页白羽般的过往,织成流年最美的篇张,最好是微雨含春,更有杏花飘过矮墙。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对于漂泊的游子来说,故乡,永远是一帧珍贵的水墨丹青画,永远是心灵依靠的温馨港湾。走过山山水水,走过流年岁月,游子的跫音无论落在何处,从古到今,多少宁海人离开家乡在外拼搏多年,回到宁海故里,一缕心头萦绕的乡思从不曾有半分的消减。且看看几位宁海人的诗句,就会体会到他们的强烈的乡思。诸如明代的石允常,石允常字恒德,宁海县人。洪武二十七年(1394),石允常中式甲戌科二甲第六名进士。历官河南按察使司佥事,有清廉名望。因惩治宦官,被诬告,贬为常州同知。建文末年,率兵在长江设防。靖难兵渡过长江,石允常辞官归里。石允常写了《还乡》一诗曰;“才过邮亭是故乡,故乡风味不寻常。梅花亦解迎归客,未到溪桥先送香。”连路旁的梅花也识趣送香,现代山水画家应野平,应野平(1910—1990),幼承家学,喜爱绘画,16岁后专攻山水。初学王石谷、王鉴,后师石涛及宋元诸家画风。1949年前曾任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1949年后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室副主任,1960年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3年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所作笔墨苍润拙朴,格调清新明快,画面气韵生动。1988年6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应野平山水画辑》《应野平山水画册》等;擅书法,以隶书见长。间作诗词,亦清新隽雅。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协常务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他在外地时怀念故乡,曾赋诗怀念;‘“故乡风物总关情,一简传来百感生。人似跃龙神抖擞,诗寻警句意纵横。每怀缑里花如锦,却爱春江绿满城。挥洒不知身老去,愿随朋辈共长征。”故乡情是多么的强烈。当他离开宁海四十年时回乡时,又情不自禁写下《回宁海故里有感》一诗赞美故里;“小别家园四十年,重来正是嫩晴天。江山眼底殊风景,一路粮车逐货船。香稻黄围晓色妍,青山历历旧情牵。相逢亲故难相识,却道孙儿是社员。温泉水滑一池清,浴罢香留遍体轻。更喜奇功能治病,岂徒冷暖合人情。”国画大师潘天寿,(1897-1971),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 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1962年回到宁海,也赋诗《回缑山故里》长诗云;“久别故乡道,转似异乡行。迎眉千山水,相识不知名。 生小爱故乡,故乡山水好。底事长为客,人在客中老。已认村前路,老眼未昏花。屋角古荆树,高依夕阳斜。一别四十稔,归来邻里哗。 成行孙侄辈,不敢问年华,隔水西村迩,风光记昔时。矮垣梅竹树,历乱长孙枝。老去乡情重,匆匆又别离争如春燕子,来去不差池。” 从他们的诗作可以摸到他们跳动的乡情,乡种植着游子的根,乡情是每个远走他乡的心灵最温暖的归宿,因为家乡养育并放飞了每个人生命中最美好时代的单纯的梦想,那时,那地,那人,是我们心底永不褪色的记忆。宁海人对故里景色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留恋童年的味道。当然还有更多的游子的诗作,特别是1949年落台湾的那批台胞,诸如陈兆荣、胡飞、金其康等人,都留下诗集,更多乡情在诗集里满溢。
发表时间:2022年07月13日 09:26:21     分类:诗词速递
   692         0
[其它] 宁海清代文学群体录
进入乾隆时代,由于清朝统治者对中国固有文化传统的尊重,使得汉族文化人于仕途经济之外,尚能安身立命于经史、辞章之学,甚至这一类学问的精深雅致还有过于元明,因而民族对立的意识也更加淡化。特定的历史环境,为宁海文化注入前所未有的思想内容,在艺术形式上,清代流派之多,非前代可以比拟。宁海文人数量倍增,以家庭或以家族为单位的文人群团领军人物频现,形成特殊的群体,如“吴门三才女”“长坂岭下三根龙”“缑北四君”“东乡五虎”“塘心三画家”等文学群体。 吴应鳌(1689-1759),字药圃,号蒿斋。宁海吴岙(今属三门县)人,乾隆元年(1736)岁贡生。《台州府志》称其才与齐召南、侯嘉翻相敌,著述诗文甚富,有《寒香集》《爱日堂稿》数十卷。妻叶素娘,女吴蕙芳、吴茜云,皆能诗善画,为当时台州知名才女,有“吴门三才女”之誉。叶素娘,少名伊传,临海章安人。父叶珂,康熙间执教于三门吴岙东山书屋,因爱弟子吴应鳌才华横溢,以素娘许配。婚后,夫妻诗歌唱和,以有“十分清瘦在梅花”佳句,被时人称为“才女”,素娘早卒,吴应鳌集其遗草一卷,名曰《寒香录》。诗词清丽婉约,细腻淡雅,以抒情见长,其书法清秀挺拔,别具一格。当时著名学者侯嘉翻评“素娘才质于古今名媛中,当兄事若兰,弟事淑真;即书法井井,亦在文侍诏、董尚书间”。虽过誉之词,亦可见其造诣之深,齐召南为其写传。长女吴蕙芳,自号“回浦女史”,适宁海水车陈氏,又号“水车女史”。跟天台著名画家汪霖学画,擅长花鸟,尤以老梅藤雀著称于世,通经史,能诗善画,丝竹之音,无不精妙。旧有《百鸟图》传世,栩栩如生。有数首诗入《三台诗录》、《名媛特辑》。次女吴茜云,又名学素,少聪慧,工画梅,擅诗词,曾从天台汪霖学水墨山水,没过数月,就得汪霖真传,笔法灵动,有《百雀图》、《水墨烟霭图》等传世,视为珍品,人称“梅花女史”。 “长坂岭下三根龙”指魏登龙、金觉龙、尤德隆三位诗人。魏登龙(1724-1799),字藩蒲,又字屏封,谱名士翰,宁海薛岙下蒲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副榜举人,小楷写得相当不错,写文章用笔犀利,其行文清刚矫变,不染世俗浮靡习,诗作大有青邱之风,如“百花未放我先芳,一片冰心满竹堂。不慕人间多美艳,那知世上有轻狂。琼腮绽香有谁妒?玉骨孤标性自刚。霜雪傲成清瘦色,蜂蝶岂敢近君旁”(《咏梅二首》),柘浦学生张聿因其未考取进士而惋惜,著文写传“而于歧黄尤跻其奥,远近贫困号救者踵相接……独惜其困阨闾里,仅以良医终也,悲哉……”;金觉龙,宁海薛岙下蒲人。因笔者未看该村宗谱,对其详情具体不详;尤德隆(1785-1849),谱名达尊,字守三,号讷斋,宁海峡山人。幼聪颖,博览经史,诗赋杂作,一挥而就,游庠后连试优等。道光十八年(1838)岁贡生,本省县学教谕。终栖隐悬海横山岛,以著书为乐,著有《敞帚集》、《历朝正史年谱》等。 道(光)咸(丰)年间宁海出现“缑北四君”,文章博雅,名重六邑,他们是詹鼎亨、郭守民、林芬、魏谦四人。詹鼎亨(1797-1867),字亨五,又字怀中,号稼村,宁海紫溪后金人。咸丰十年(1860)岁贡生,候选儒学训导;郭守民,号愚山,宁海深甽长洋人,咸丰十一年(1861)拔贡,有《愚山集》,光绪《台州府志》列入文苑传。当时黄岩杨定敷、给练王子袁、太守张子远、大令璇,均从受业。道光二十四年为汶溪吕氏写八景诗,如《汶水流象》咏道:“……载酒客行桥外路,浣纱人住水边楼。汶溪若把香溪比,也有荆门两扇不”;魏谦(1804-1863),字贤臣,号撝斋,宁海下蒲人,道光十七年(1837)廪生,博习群经,旁通子史,从根底上探讨,故能刻实为诗文,非若世之掠影者,凡遇考必列前茅;林芬(1815-1855),字漱香,又字吉安,号云亭,宁海加爵科人。道光十九年(1839)廪生。 东乡五虎者,指的是岳井的蒋冠山、蒋久斋、蒋梅亭、蒋启彰及阳岭伍圣生等人,五人身为布衣,而书法、音乐等闻名全县,当时长街诗人蒋古彝就有一首《鹤井竹枝词》提到他们的多才多艺: 昔会书法噪时贤,也有天生画笔妍。 更喜才名驰五虎,其余箫管复丝弦。 “塘心三画家”是王会图(1774-1833),字知柔,号香坪,嘉庆十二年(1807)副贡,候选直隶州州判,未仕。生性风流倜傥,才华出众,诗文书画俱精。尤工彩绘,善画蝴蝶。设色艳丽,栩栩如生。闻名台州六邑,人争求之,有《百蝶图》、《花蝶》等作品。此外,擅长音乐,能作词谱曲,融声情为一体。一曲谱成,邑人传唱,被称为:“东门才子”;王于震(1791-1862),字雨辰,号雷溪,邑庠生。出身贫寒,自学成才。才思敏捷,文笔豪爽。除诗文外,绘画工山水人物,书法精古体隶书,以绘图更为出名。 独爱五代著名山水画家荆浩、关同作品,得其真谛。每画成,题诗其上,落笔生就。名噪一时,当时的大户人家能得其一画而为荣;王介石(1836-1896),又名允师,字子安,介石为其号,国学生。幼孤,赖母抚成,事母至孝,少聪颖,喜读书。及长,秉性磊落,气宇非凡,跟从王于震读书学画,得于震笔法。遍求古今名家作品,日夜临摹研究,遂成一家。所绘山水人物均臻相当高度,尤善作大幅山水画,泼墨一过,满纸淋漓,烟云之气,溢于纸墨,其气势与其师相比,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平凡的人,也可以通过包装,变得不平凡。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很多的小事上,去寻找自己不平凡的地方。他们由于地域、爱好才情等缘故,形成默认的文学团队。发挥出他们个人的最大优势。为促进宁海文化作出重大贡献。
发表时间:2022年07月05日 16:21:59     分类:诗词速递
   503         0
[其它] 宁海古代百姓的夏天
夏至是第10个节气 是盛夏的起点 意味着炎热的夏天自此拉开序幕。 现在可以盘点宁海诗人是怎样来描述的。宁海城南钱运禧的《初夏偶成》一诗咏道:“风雨萧萧坐小斋,无端强起闷情怀。千钟酒欲倾家酿,万斛悉难破冢埋,间著丛书消岁月,日翻故纸作生涯。门庭岑寂如僧舍,赢得苔痕绿上阶。”从诗中看,初夏风雨潇潇,人有些疲意,喝些佳酿,抛开忧愁,写写诗文。家里寂寞犹似寺庙。台阶上的绿苔越来越宻,说明人们也懒得走动。而他的堂兄弟钱运开则另有《夏日自警》一诗说:“兔走乌飞莫暂留,攸惊夏葛换春裘。光阴不住催人老,功业无成若我忧。千古扬名非草草,百年何事竟悠悠。乡民皆可为尧舜,讵任蹉跎叹白头”,要努力,不要虚度光阴。 但是看看宋代舒岳祥的《夏日山居好十首》和《芗岩山居孟夏二十绝》等数十首诗作。竟会怀疑个时候的气候条件是不是和现在有异,可是没有我们现代社会的各种降温电器,他们的生活乐趣多多,看“林深蚊却退,山合鸟飞回”“ 蕉衫身俭洁,纱帽顶清凉”“ 润叶桑藏井,新梢笋过墙”“荷心风百顷,秧底月千寻”“此中多乐事,客至亦能吟”“露吹黄葛,凉风洒白头”“幽鸟珍毛羽,流泉响磬琴”“ 荷心风百顷,秧底月千寻”“ 夏日山居好,虫鸣山更幽”“笋摇知狖过,草偃觉鹅眠”“茶还可瀹,二韮尚堪烹”“休问田园计,聊随饮食缘”“ 蕉衫身俭洁,纱帽顶清凉”“ 汗流修举业,浴罢间题诗”“ 一霎过云雨,数声深水雷”“ 细雨明归鹭,斜阳饮远虹”“瘦躯便褐短,寡发爱梳忪”“夏日山居好,清溪一笛风”“夏日山居好,凉风树下生”词句清新、读来凉意生,令人神往。
发表时间:2022年06月28日 18:37:16     分类:诗词速递
   583         0

1 2 3 4 5
  • 45 条记录 第 1 页/共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