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宁海古代文人望海情结 [散文]

应可军     发布时间: 2022/6/27 7:10:40
阅读:674次      分享到



近日,我们为了丰满宁海文化底蕴。千方百计寻觅唐诗之路,他们认为在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唐代,诗人、学者汲取学识、广交朋友成为时尚。所以宁海必是“唐诗之路”的重要地段。其中“文艺路线”“思想路线”的“路”,与“唐诗之路”的“路”,都属“思路”范畴,不同的是:前者是靠逻辑思维,后者是靠形象思维。诗人凭借浙东山态水容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的感性素材(题材,或所谓载体),通过想象、联想和幻想,结合自己炽热的感情,进行概括和集中而喷发为诗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思路。这是“唐诗之旅”“唐诗文化”不能替代的。我认为宁海在当时出于南蛮之地。而宁海定居的氏族不多。诗人与谁广交朋友,为谁歌咏,由谁保管传承,都成难题。所以宁海至今确实没有留下几首诗作。精明的宁海人今天采取移花接木、狗续貂尾的手法。也为宁海找到所谓的一些唐诗宋词,非常理直气壮。自以为是。明明不属于宁海的作品。偏偏要抢到宁海,学着韩国棒子的样范,自以为高明,这招还不行,貂不足,狗尾续,滥竽充数,把范围延迟至明清,甚至现近代。冒充唐诗。中国的格律诗,总体上在唐代已登峰造极,达到无法超越的地步。宋诗其实是唐诗的延续,宋代有一些优秀的诗人,他们的创作可与唐人媲美,宁海譬如舒岳祥、叶梦鼎、刘倓、胡融等。宋诗写得情景交融、意境与唐诗来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更不要说后期,当代诗人和古代诗人相同之处,主要是在文化核心,也就是文化内涵。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很多知识文化都是传承下来的,或许有发展变化,但是.当代诗人和古代诗人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社会环境的不同。社会环境,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具体内容是很丰富的。当代,社会发达,当代诗人可以享受很多的便利条件,阅读学习很多知识文化资料,但是如果只是表面做些工夫是不够的,要被人笑话的,宁海的文化底蕴不过如此。


如果只是标明唐诗之路,作些表面文章,不作慎重的考虑去落实措施,只会起到反作用,有人指出:宁海在唐朝是观海之地,根据本人分析,倒有可取之处,天台山大部分都在新昌、宁海、奉化之间。其中分布在宁海的最多,而且,发自天台山主峰的所有溪流,也都是自西向东,流经宁海入海。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其它县市观海之地极少。宁海这一点是独占优势的,唐代诗人喜欢旅游有三点原因。第一点,古代的诗人大多是家境是比较好的,殷实的家底可以支撑他们游山玩水。第二点,游山玩水可以丰富他们显示的素材,激发他们写诗的灵感。第三点,世界那么大,古人也想去看看。同时他们偏爱浙东山水,也包括宁海。重要的是因为越中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东晋以来,这里就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发祥地。东晋文人孙绰,写过一首洋洋洒洒的长赋《游天台山赋》,盛赞天台山的山海之美: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开中国历史上山水诗先河的谢灵运(385—433),在《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诗云: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高高入云霓,还期哪可寻?到了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唐代,诗人、学者汲取学识、广交朋友成为时尚。尤其是天台山,留下诸多耳熟能详的诗作。


从天台山的山体分布来看,整个天台山脉,分布在天台县境内的不是很多,只有东北部一点,始丰溪以西的山都属括苍山脉。天台山大部分都在新昌、宁海、奉化之间。其中分布在宁海的最多,而且,发自天台山主峰的所有溪流,也都是自西向东,流经宁海入海。因此,从山体实际看,天台山的主体当属宁海。胡三省、方孝孺都称是天台人也可为证。首先说说唐诗里的宁海。李白对这条200公里上下的唐诗之路情有独钟。从“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到“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三入越中,二上天台山。并写了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梦游天姥吟留别》。在此处在宁海睨海处具体在何处呢,看看宁海宋代文人笔下如何记录的,可找到一些端倪。


宁海白峤一位文人陈淞说过;“唐宋以前苏白未生。荒原寂寞,安见西湖灵隐诸胜山不负人人自负山耳”对!西湖灵隐诸胜确实是苏东坡、白居易他们用诗文展现出来的。否则就会山不负人人自负山耳。宁海人有强烈的望海情结,把境内高峰列为望海岗。在宁海县城西北22公里马岙村西南部。为西南干山起点。西南接蟹背尖,东北连耐烦岭,西界新昌县,南邻黄坛镇。主峰海拔931米,为宁海县第三高峰。以山极高峻,能望见象山港海面而称望海岗。该山原有海云寺。再如宁海有多处宋代石刻提供了旅游实证,早在宋代,桶盘山就已经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胜地。至今,不经意间还能从山间的岩石上找到早年文人墨客游览后的留言题刻。在山主峰的东侧,有一块倾斜约40度,岩壁高约3米见方的地方,拂去落叶青苔,还能清晰地看到一块摩岩石刻:“嘉定壬申仲冬廿六日,成吉甫、陆子济揽胜于此,睨海。”嘉定壬申即北宋嘉定五年(1212),仲冬即农历十一月。短短的21个字,穿透近九百年的风雨,再现了北宋嘉定五年十一月,成吉甫、陆子济二位朋友相约一起攀爬桶盘山,来此登高望海,兴致之余,他们在山上这块裸露的岩石上刻石记事的一段往事。在紧挨其左的巨岩上也刻上一段文字:“淳熙戊申良月上澣,刘允菽、弟行之、敬菽、太初、舒子明德、王颖之同登。”该题刻中的“刘允菽”,就是南宋刘倓。他才学横溢,与当时的陆九渊、沈焕、楼鈅等一批知名大学者来往,称兄道弟。刘倓短暂的官宦生涯后,因病归隐故乡,筑室读书,因号阆风居士,时人以阆风先生称之,其字正是“允菽”,而淳熙十五年,刘倓刚好33岁,这年的十月上旬,他同兄弟敬菽及朋友们一同登山时所留。极具文献价值。

南宋时,还有一位也称为阆风先生的舒岳祥,其家在西店的牌门舒,离桶盘山不远。他也常去桶盘山游览,《天门山》就是他写的其中一首诗:“烟树连天远,鱼櫵两地分。仙身沧海路,僧锡石桥云。落日人行少,空村犬吠闻。谁知隐论者,绝迹在人群。”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南宋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情景。南宋大德二年(1298)六月十七日,这天,天气晴朗,舒岳祥突然想要去常游的天门山登高望海。舒岳祥在避乱归来,经过良坑村时,首先想看到的也是海,从一诗可知,诗题就是《冬日过良坑见岗东望沧海隐隐见渔村有感》。


近日我在白峤所藏宗谱里找到这样一段文字:“我邑始迁白峤。背山面海,海人知其也所不尽,知者岭高且幽扶与磅礴之气代出伟人。实足为东南雄。逝者路分两歧。一后峤右折入云峰,缘溪行水自岩实出潺潺也隔溪径缭绕而曲蔚然深秀。过铁桥迂回右转,巨石兀立,似马首每当烟冥晦森森似山魈欲博人。前峙一峰金书实剑排列石上。恨不得拔剑伴读人间未有书也。自此西折趋风岭巨石卧路虬槎枒匍匐登山巅东望大海数万里外。岛屿明灭水天一色不可辨。西望华顶诸峰隐隐缥缈云雾间一目了然之下趋山根一寺曰寿宁圣僧昙猷始构庐于此门外笋高丈许曰袖石昔传此僧自海外袖归镇此奇矣寺右辟书庄即港头白峤庄。摄衣始克登及山半径仄甚怪石屹屼下临深潭巨灵擘石一线”。至今有谁写到白峤有如此翰墨之雄奇迭荡绘形增色。彼武林名胜甲天下耶?则是“白峤,是三门湾伸入陆地最深处的一个港口,由于古人交通多以船只为主,故西晋建县时,最早的县治就设在海边白峤。以县治名替代县名本属正常现象,但考白峤地名之由来,却别有含义。

白峤又称云峤,云峤系员峤谐音误读。员峤乃是远古传说中海中一处仙人住的山。《列子》:“渤海之东,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仙圣之所往来,其山根无所连着,常随波上下,帝使巨鳌十五戴之,五山始峙。”只不过借古书《列子》文字而已。作为有观海情结的宁海人一定认为,云峤是佳之处。而云峤曾为县治之地。此去南有一市东岙。东岙文人陈君,有友问起滨海志趣。他特地在海滩建一座观海楼“中国之地南至吴越而尽,吴越之东南际海而穷。宁海陈君与文居直海滨因作楼以据高爽临溟渤日登览以优情甚自适也。已而陈君坐微法谪蜀江上思其故乡不置蜀人与之游者多为赋观海之诗与文闲持以归蜀其曰子居亦并大海知海者宜莫如子清为记之”,这里就是传说中的尾闾处。宁海胡大受曾作诗 《尾闾》曰:“天根无水不东归,大地浮空一叶飞。欲讨个中消息处,试同海若拂渔矶。”宁海既然背山面海,又有诸多优越之处,竟愁唐诗之路如此狭窄。不值矣。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