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怎样写好小令》讲座部分诗友习作点评 (二、《南乡一剪梅》11首) [词]

张双柱(老卡)     发布时间: 2021/1/4 1:33:53
阅读:813次      分享到

《怎样写好小令》讲座部分诗友习作点评
(二、《南乡一剪梅》11首)
·
【编号201】
南乡一剪梅·腊梅
松竹共扬名,古朴苍虬铁骨铮。野外桥旁孤傲立,霜下枝横,月下枝横。  三九降寒霙,有伴层冰积雪情,蕾绽迎春冬将去,阴也香馨,晴更香馨。
【甲评】
填词写诗离不开立意。立意有两层意思,一是整体作品的格调,二是作品中建立的各种意象。意象建立不能有无关主题的无关意象,因为无关意象不仅浪费宝贵的文字篇幅,而且会导致出内容松散和词不达意的负面效果。
这首词主题是写腊梅的,可是发端便用松和竹的意象来占位,用松和竹作为村托或者叫烘托,是不合时宜的,因为它们都具有共性(耐寒),若要比较特性,那就走得更远了。所以这个意象建立是多余的。“野外桥旁”有泥古嫌疑,腊梅现在更多的现实存在是在城内(公园、小区单位),城外还真的少见。“霜下枝横,月下枝横”说明什么呢?什么时候它不枝横呢?叠韵句的强调作用落入空泛,这也是意象建立的失败。
总之,作品整体上有失凝练,很多用词是意象重复的。题写腊梅,背景自然是三九天,对严寒的形容点到为止即可。不必重墨书写那么多的三九冰霜,在突出梅品质方面多下点功夫是重点。
【乙评】
上片巧借“岁寒三友”落笔,铺陈腊梅景象,整体不错,但欠练。譬如紧接其后的第二句,当然要独写“岁寒三友”之梅,此一句至关重要。可是,这里这一句却是共性化的。如果不联系上下文,更容易想到的是写松柏。再如下片第二句,更因欠练而不通。此外,该词下片未能很好地植入作者情感,这属于结构处理的欠练。
·
【编号202】
南乡一剪梅·梅赞
娇艳出瑶台。一任芬芳斗雪开。着意寒风妆世界,仙也和谐,俗也和谐。  飞絮落尘埃。玉砌冰雕丽景裁。素裹红颜姿韵俏,辉映庭阶,香透庭阶。
【甲评】
这首词整体不错。商権几点:
春天里姹紫嫣红,说是一幅和谐景色是准确的吧?冬天里的和谐是什么?是一枝独放的强烈反差打破了和谐才形成独特的美。所以我认为上片结句不该用“和谐”来进行描述。
下片,“飞絮落尘埃”。“落”改“压”,“飞絮压尘埃”。“落”字不能浪费了。调整到尾句:“辉落庭阶,香落庭阶”。一个“落”字,产生了动感。这样是不是更好一些呢?另,“仙”“俗二字还可以推敲一下。
【乙评】
词作要媚,而媚有百般,尤其咏花词作,更能见其千娇百媚。若此,方称得上好词。该词若想称好,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求媚但不能落入俗套,比如上片的叠韵句,尽管有一“仙”字,仍然“俗”不可耐;再如下片的“素裹红颜姿韵俏”,不妨多读几遍,是否越读越俗?二是关门过节小技巧还是要会的,比如上片的“着意寒风妆世界”,请跟着前后句多读几遍,体会体会韵味如何,能说得出哪里不舒畅吗?再如下片“丽景裁”以及“辉映”、“香透”,也请反复咀嚼,能说得出有什么问题吗?这些关门过节小技巧,尽管任何一本书上都没说到,只要你现在体会到了、咀嚼出来了,那就一切明白了,而这些,又恰恰都在诗词格律要求里。
·
【编号203】
南乡一剪梅·梅赞
铁骨塑虬枝。且喜寒冰粉黛施。素裹红颜妆宇界。猶似仙姫,胜似仙姬。  豪杰展雄姿。报国忠民扛大旗。抒爱人寰扬远志。史著功垂,今更功垂。
【说明】讲座组织者几乎同时收到203作品修改稿和老师甲对原稿的点评,只好请老师乙根据新稿点评。
【甲评】
用词准确是填词必备的条件要求,如何避免用词失准或者不那么贴切,这是填词者应该注意的。“铁骨塑虬枝”中的动词“塑”是否准确呢?无骨之泥的堆砌谓之塑,塑,具有柔软,非流质,可任意变形的性质。与铁骨有点格格不入吧?填词,首句非常重要,一个词用得不准确就会坏了一锅汤。因为它破坏了让人能够继续阅读下去的心情。填词练词,尤其是练动词,这是个重要的技巧。贾岛的“推、敲”就是在练动词。当然,练形容词也很重要,因为它涉及到词作内容的逻辑合理和分寸把握。如何解读“寒冰粉黛施”?寒冰本无色,岂能施粉黛?若是形容梅花给寒冰施粉黛,黛可是青黑色啊,就算是描写化妆吧,这让下一句是否去做了无用功呢?所以于填词者而言,练词,练词,还是练词。
【乙评】
编号203修改稿:
峭壁绽虬枝。且喜寒冰粉黛施。素裹红颜妆宇界。冬漫芳菲,春更芳菲。  猶似英雄仪。逆上抗瘣扛大旗。博爱人寰抒壮志。华夏功垂,永铸功垂。
通篇构思尚可,立意也高,惜欠练通病比较严重。另,“宇界”、“逆上”什么梗?“抗瘣”,是不是“抗魔”笔误?如果不是,“瘣”仄声,出律。

【编号204】
南乡一剪梅·庚子之秋
皎月敬神州,瑟瑟西风箭可休。阵雁南翔低首眺,绿染枝头,金染禾头。  患难不言愁,逆上同心创一流。力挽狂澜寰宇震,感叹今秋,盛赞金秋。
【甲评】
庚子年是个非常之年。提到庚子,抗疫、抗洪,印象深刻至极。落到文字上,冬春炎夏是令人难以忘却的季节背景。秋天到了,尽管收获的是胜利的果实,但是不忘的仍是英雄们逆行而上的冬夏。我们盛赞金秋不是错,但是在作品上还是吃水不忘挖井人好些。这是用意方面。
用词方面,不如直接用“玉兔敬神州”来得生动,“箭可休”费解了。“禾头”不也是“枝头”么?枝头是多么的广阔啊,本来叠句的用意就是回旋递进增效的,一个“禾头”反而让它显得局促了。“落日孤飞骛,寒潮逆上鱼”(元·朱晞颜),此“逆上”非彼“逆上”。造词也是填词之一大忌。
【乙评】
如果不去深究,只是有口无心般念下去,该词很上口,也很美。深究则问题多多,主要是遣词造句方面。尽管这样,还需要充分肯定:该词情怀真挚,爱心幽隐,且主题大、立意高,可以写成一篇上好作品的。
·
【编号205】
南乡一剪梅·学友相逢
严节雪无踪。木叶萧萧玉砌丛。喜鹊喳喳鸣树杪,黄菊从容。月季从容。  窗友久相逢。万语千言满腹中。伫立凭栏聊旧事,枫叶嫣红。斜日嫣红。
【甲评】
严节,亦称冬至。是一个进九的寒冷日子,古时已是雪花飘飘了。可现在地球变暖,该下雪的没下,江城气温都在摄氏零度以上。然后忽然就“萧萧玉砌”了。“喜鹊叫喳喳”的春天也同步闯入镜头,再然后是秋菊登场。上阙的几个意象被融合得不似从容胜似从容。何以如此?也许是不知在古典诗词上,许多象和意往往是被固化好了的缘故吧?譬如燕鹊,象征春天,菊象秋意、梅象冬意、圆蟾明月等等。象用错了,意就会跟着走错。上阙的铺垫除了象乱、逻辑铺垫不合时宜之外,最重要的是承转功能没能显现出来。
下阙写得比上阙好。但值得注意的是题有“学友”已经注名了人事关系,词内的“窗友”便是资源浪费了。若改为“三载又相逢”,不仅交代出了原来没有交待的“久”,而且规避“重意”之忌。填词,严格意义上,不该有一个被叫做浪费的词。
【乙评】
写相逢,比较多的一种题材。越是写作这样的题材,越是要注意不落时人气习。遵循这一原则,下片“窗友久相逢。万语千言满腹中”句就要大改。更高一筹还在于能用翻覆之法改此句。古人得句可作参考:“相逢忽谩别经年,好是两身强健、在尊前。”“谓君憔悴损形容。教儿泪落千重。”“长步障,小纱笼,偶相逢。艳妆宜笑,隐语传情,半醉醒中。”“至今云雨带愁容。月斜江上,征棹动晨钟。”此外还要注意两处叠韵句,一定要清新自然,灵妙天成。
·
【编号206】
南乡一剪梅·送别
老眼对横风,忽忆江湖惜转蓬。指笑依稀烟雨色,远也朦胧,近也朦胧。  昨日酒边逢,一岁将穷兴不穷。今隔月台尤似梦,谁是词翁,谁是诗翁。
(横风:高速行驶术语)
【甲评】
转蓬是一句贬义词。宋朝诗人何梦桂有句:“往事随流水,余生叹转蓬。”转蓬无根,比喻做事不扎实,遇到风吹便被连根吹走了。如此可悲可叹,何惜之有?若有深问,却是远也朦胧,近也朦胧,烟雨朦胧,读者朦胧。
然而,词贵藴藉深刻。再细读,恍然也。眼下的分别不就是因扎根不得而随风飘零的么?比如当今的打工者们,有谁不是一团飘蓬呢?苦中作乐地笑笑吧,看不明白,说不明白,朦胧得明白可以么?朦胧于此,是释放了一种若愚之态。
送别,古往今来,大都写得很明白。这首昨日一杯酒、往后谁是谁的生活写真,残酷地烘托出了一个群体的分分离离。眼下“尤似梦”一般。
不足:画蛇不可添足。词末的括弧注释是硬伤。添足之举让该作品的分量顿减,它完全可以仅仅是对一场车祸的描述,完全可以颠覆本评说表。另,出律字有:老、远、昨、今、月。
【乙评】
写送别,也是比较多的一种题材。写作这样的题材,同样注意的是不落时人气习。
从上片“横风”一词可见写的是送别的一路上。所谓横风,在风口或是宽阔地段出现的较强侧风,高速行驶的汽车受到横风作用时,往往诱发车祸,所以高速公路有“注意横风”标志。该词借起首五字交代背景后,一回顾(“忽忆”句),一展望(“指笑”句),道出“江湖”坎坷和前程“朦胧”,是不是有一种寓示?
从下片“月台”一词可见写的是送到车站了。两人依依不舍,有着说不尽的话,想必昨天的酒都没喝醉自己,今天隔着月台的梦却让二人一醉不起。看来二人一擅诗、一擅词,可现在一醉不起的二人却分不清谁是“诗翁”、谁是“词翁”了。时值年底,正可谓“一岁将穷兴不穷”。
“作诗不可以无我。”(袁枚《随园诗话》)该词把“我”代入其中,义理深微,流转细腻,值得推荐一读。

【编号207】
南乡一剪梅·家乡美
名邑皖宣州,太白诗篇雅韵流。纸墨余香千古誉,心读春秋,笔写春秋。  河畔起高楼,两岸风光眼底收。赤壁鳌峰龙首望,河水悠悠,江月悠悠。
【甲评】
首句“皖宣州”,没有必要交代宣州是安徽的。用“古宣州”会更加富有底蕴。一字之差,厚度之分。“赤壁鳌峰”是倒装修饰。在诗词里,倒装修饰很常见,但是用好、用准不容易。倒装手法很多,这里用的是名词倒装。名词倒装不可生成歧义,“荆山寒壁”倒装为“寒壁荆山”可以,尽管不如前者,但歧义可以忽略。可是“鳌峰赤壁”和“赤壁鳌峰”就不可倒装了。因为这两句说的是两个意思。前者是鳌峰处有赤壁(红色的崖壁),后者说是赤壁处有个鳌峰。由于赤壁名气太大,所以,这里的“赤壁”也会先行让人联想到三国,联想到火烧曹营去了。所以,填词采用倒装手法时要考虑是否会产生歧义。没有歧义,倒装句往往会使诗句更富有韵味。好在用律工稳,未坏词风。
【乙评】
节拍上口,情怀感人。然字词句及结构皆少锻炼。从结构上看,上片截取历史一个层面写出厚重的人文之美,下片镜头拉近城乡建设新面貌折射新时代之美。这虽然是很好的一种结构,遗憾的是由于笔力不够,使得整个结构有点头重脚轻。如果将上下两片作一颠倒,由眼前所见之景下笔,然后转而怀古抒情,是不是要好些?

【编号208】
南乡一剪梅·三老诗词创作座谈会有感
烟雨罩陶塘。潋滟清波白鹭藏。不见琼妃临玉蝶,无絮清香。有絮清香。  三位寿星郎。古典诗词共擅长。国粹传承须接力,传亦弘扬。承亦弘扬。
【甲评】
“烟雨罩陶唐”,是“罩”好?还是“笼”好?看似一个意思,其实不然。“罩”显生硬,“笼”多了一层缠绕的意境。“不见琼妃临玉蝶”,“琼妃”和“玉蝶”都是雪花的喻象,是否有点“不见雪花临雪花”了?“无絮”和“有絮”的“絮”来得有点突兀,因为前面没见到任何暗示或者铺垫。“共擅长”和“有擅长”哪个合适些?填词琢句的任务还是很艰巨的。
【乙评】
题为“有感”,通篇似乎其“感”过薄。尽管上片景语很美,惜于主题有点偏离,且多处生硬,不值得圈点。下片有感无格,语浅、情淡、意直、境狭,皆是泛泛而言。诗词,忌趁手弄巧,该词下片句多趁手,上片语多弄巧,不足以提倡。如果所写不是这般活动,也不是凸出其后感,上片琉璃律骨还是可以精心呵护,即便是瓶花,也是上好的。

【编号209】
南乡一剪梅·咏梅
脉脉孕灵胎,舞雪瑶台蕊蕾开。月映疏横妆倩影,雅韵萦怀。香透萦怀。  素裹脱尘埃,铁骨铮铮白玉裁。独报春枝娇艳俏,何惧寒皑。笑在寒皑。
【甲评】
先说格律,填词的平仄与律绝不同之处在于不存在一三五不论之说。我们写律绝时,第一个字可以不去考虑它的平仄,二四六分明即可。而填词则必须按照词谱规定的平仄去填。好在词谱的平仄里大部分有个“中”,也叫“可平可仄”。但是对于这种词牌声调的约定,初学者还是以严格遵循为好。实在是不能改不愿意改、改了就会因词坏意的,可以加注说明:“某字出律,不改”。即便如此,也不可搞出很多这样的“不改”出来。本篇一、三、五、六、十句的首字都出律了。这是加注说明也不允许的。用词方面,“灵胎”与“蕊蕾”是暗喻与白描的意象重复叠加,可避一个。“白玉裁”、“寒皑”拗口,兼有造词嫌疑,可琢。至于立意,略显单薄。
【乙评】
题咏之作,极为普遍,好写,但写好也难。该词一气读罢,似乎觉得作者写来也是一气呵成的。如果不是一些词语生瘦,还真应该称好点赞。该词之所以生硬,也是欠炼的原因,要不现成语拿来就用,如“铁骨铮铮”,要不遣词造句不假思索,如“寒皑”、“ 娇艳俏”、“香透萦怀”、“脉脉孕灵胎”。

【编号210】
南乡一剪梅·咏梅
岁月入隆冬,大雪纷飞凛冽风。北国南疆同白色,唯有梅容,独有梅红。  冻脸有痕彤,铁骨铮铮冷艳浓。本是遥台仙界种,含笑冰中,乐在其中。
【甲评】
“江南雪皓梅红”。我只用六个字便可概括整个上片。可见上片是多么的松散。下片“冻脸有痕彤”,生硬了。通篇未见升华句。起承转合四要素均未见落地。唯“本是瑶台仙界种”乃可圈之句。“一自孤山题品后,此花标格孰能名。(宋代卫宗武)。从古至今,咏梅已经成为了普世命題,多读一些经典作品之后再来看看自己的文字,不失为一种好的校验方法。
【乙评】
该词朗朗上口,却也是不醒人目、不动人心、不娱人情。可见,尽管结构完整、语句清畅、通体浑成,也不见得就是好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看看同名长篇小说吧。诗词是怎样炼成的,那就看看紧接其后的编号211点评吧。这里只简单讲讲上下两片的叠韵句。
双声、叠韵之论,盛于六朝,唐人犹多用之。自北宋文学家李淑《诗苑》伪造南朝梁代文学家、史学家沈约之说,以双声叠韵为诗中八病之二,后世诗家多废而不讲,亦不复用之于词。在晚清讲究词律而大多局限于平仄四声的情况下,王国维先生通过《人间词话》将双声、叠韵的问题重新提出来,体现出他对音律的别样眼光,也更具审美意义。本次《怎样写好小令》讲座习作,大都用了叠韵,使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河水悠悠,江月悠悠”的“河水”与“江月”失对,又如“传亦弘扬,承亦弘扬”的“传亦”与“承亦”本是一个意思,再如“唯有梅容,独有梅红”的“唯独”在逻辑上说不通。

【编号211】
南乡一剪梅·咏梅
孤寂伫寒风,雨袭尘侵静待冬。腊月纷开争胜雪,香气浓浓,韵味浓浓。  丹血一腔中,溶化冰霜绽艳红。铁骨虬枝花灿烂,笑意融融,春意融融。
【甲评】
通篇不失流畅感,这是好的。但是,流畅感不等于没有回流漩涡,作品在意境上的结节还是明显的。“静待冬”是冬天还没有到来的意思,“春意融融”是冬天快要过去了。诗词主张跌宕跳跃,但是并非可以跳跃得无理。虽然有“腊月纷开”做了交代,但是“静待冬”还是破坏了发端的铺垫效果
用词上,“伫”和“立”选哪个好?“溶化”和“融化”哪个准确?“花灿烂”是否直白?都还需要细细推敲。题目是咏梅,“丹血”特指红梅,其它颜色的梅花就被排挤出题了。最重要的是梅花的品格在作品中没有充分表现出来,流于层面的写作往往会使作品显得单薄。“笑”字出律了。
【乙评】
该词写得相当成功,不仅音韵协和,而且情感饱满,正可谓所咏之物皆心之所望,咏梅亦即述怀也。然欠炼之通病仍在,故无击节处。作为《南乡一剪梅》最后一篇,为使今后更好地创作这类小令,就炼字、炼句、炼意方面泛泛提出以下意见,供作者参考,亦供所有诗友参考。
一、炼字。如“伫”,意思虽没用错,但“伫寒风”不顺,接“孤寂”后又不畅。与此最为接近句“梦寐伫归舟”(南北朝谢灵运),可认真读一读、比一比这两句,“伫”在这里的不妥,是不是明白了?再如“争胜”虽可用,但“争”字在诗词曲中多用作“怎么”意,“争胜雪”往往被理解为怎么可能胜过雪呢。“纷开”也是,用得有点别扭,最好不要这样组词。
二、炼句。“铁骨虬枝”过熟,“溶化冰霜”太木,最好能有自己对这些字词的重新组合。“香气”与“韵味”,最好在句式上再高度一致,正如“春意”对“笑意”。
炼字炼句,也就是常说的遣词造句。炼好了,其字词句方有气韵,才能给人以极大的美感。
三、炼意。诗家有言:“炼字不如炼句,炼句不如炼意。”大凡绝妙好词,其妙处往往就那一句,这一句往往就是词眼所在。如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句,全篇无不由词眼“狂”字生发开来。狂,既是词人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更是词人内在感情的高度概括。再如宋代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句,全篇通过“红”“绿”二字深刻写出词人伤春的情绪及久客异乡思归的情绪。
衷心期待诗友们在新的一年,写出能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好作品,哪怕通篇只有一句。期待,也是预祝!


(完)
注释: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4条评论
提交评论
左同明(高屋基人)
拜读!学习!问好!
评论时间:2021/1/4 10:34:13      回复
刘家富
赏读学习,收益多多。问候张老师。
评论时间:2021/1/4 9:39:29      回复
黄益龙
点评精准,欣赏!
评论时间:2021/1/4 4:56:39      回复
张双柱(老卡)
电脑上怎么无法发出作品? 这篇长文只好从手机上来发,到了电脑上看看,还是不能修改?
杨毅 回复了 :
回复时间:2021/1/5 2:52:39 
不良信息举报
可能电脑端限制字符数了,我反馈给诗词云技术部看下
评论时间:2021/1/4 1:43:42      回复

1
  • 4 条记录 第 1 页/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