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传统诗词复兴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初探 [诗论]

澄心庐主人     发布时间: 2023/2/9 9:22:12
阅读:186次      分享到

                                                          传统诗词复兴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初探

                                                                           文/滕兴泽

近年来,传统诗词的复兴与发展已成无可争辩的事实。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近年来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诗词协会组织、民间诗社、公开发行和内部交流的诗词刊物数以千计,诗词楹联网络平台及自媒体不计其数,诗词作者更是达到了数以百万计的规模,这还不包括东南亚一些国家及欧美等海外华人华侨的汉诗爱好者。《中华诗词》的发行量一直高居海内外诗歌刊物榜首。单纯从如此庞大的规模阵容以及诗歌创作的数量来看,这绝对是空前的。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随着中华民族现代化的实现,在文艺领域,传统诗词不衰反盛,虽然与新诗遭遇“瓶颈”不无关系,但究其原因,至少与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审美习惯、普适程度、经典效应这四个方面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一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形成了中华民族的诗学理论和文化认知特性。《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国诗产生之初,就被赋予了诗的社会功能和声律要求。尤其孔子正诗,更是提出了一系列标准。《论语·为政篇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 阳货篇 》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八佾》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礼记·经解》则提出:“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诗大序》又进一步提出诗的功用在于“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正是数千年来,上述一系列相对系统的有关诗歌的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审美标准(所谓“道”)的提出,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诗歌的美学理论与审美观。可见传统诗歌一直承载着“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社会功能。古代“采诗”“献诗”,下观民风,上达圣听,为的是以兴礼乐,而资治道,诗歌的发展与繁荣总是与国家的兴废存亡隆污消长紧密相连。无论个体“言志”“抒情”,还是民族危急存亡之时为国为民“鼓吹”“呐喊”,无论是对真善美的歌颂,还是对假丑恶的讥讽,诗歌一直作为一种高级文学形式发挥着特殊的社会作用。一如长江大河,不断浇灌着中华大地,不断滋养着民族的灵魂。诗与国脉同在,与血液同流。曾经如此,永远如此。

       二是从人本身到自然建筑的形象及形式美,形成了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对称美平衡美成为人们审美观念中的一种主要艺术形式。比如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民间住房,总是讲究对称。宇宙有阴有阳,人类有男有女,事务有正有反。生活的审美也是如此,大红灯笼要成对,堂上蜡烛要成对,彩礼物品也要成对,楹联叫对联,即便是门前的石狮子也要成对。总之,花要并蒂,好事成双。成双成对不仅是一种美,也是一种吉祥的象征。而传统诗词中的律诗对仗和平仄声律恰恰合乎这种对称的审美风尚。新文化运动以来,尽管有人说它是“女人的裹脚布”,尽管有人说它是“诗中的八股”,但这并没改变人们对律诗的喜爱与痴迷。这充分说明格律诗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说明这种艺术符合国人的审美习惯。另一方面,格律诗简短而精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与结构美。叶圣陶在《苏州园林》一文中说:“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这也正好是人们对格律诗的审美要求和格律诗词的美之所在。从《百家姓》《三字经》到《笠翁对韵》都是从语言对称韵律和谐出发,便于记诵,从而决定了传统诗词永远无法被没有音节不宜记诵字数句式无规律的新诗代替。加上传统诗词所具有的“含蓄性”“暗示性”正好契合国人内敛含蓄的性格特征,从而使这一表现形式焕发着永不枯竭的艺术生命力。

三是雅俗共赏的艺术观使传统诗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适性。诗之称为诗歌,就在于它原是供人们歌唱的。相传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位好友在一起饮酒,兴正酣时,三人提出就诗词水平来一次PK,评判的方法是以歌姬唱谁的诗多谁的诗少为优劣标准,唱一首谁的诗就在墙壁上记谁一票。因为这一次PK,留下了“旗亭画壁”的故事。柳永的词通俗而优美,所以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这就好像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想不唱都不行。传统诗词的雅俗共赏性促使诗歌艺术向社会生活各个角落各个方面生发开去,上至王公贵族文人雅士,下至草野匹夫匹妇,古典与民歌结合,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并行。吟诵的调子,歌唱的曲子,劳动的号子,说笑的段子无一不与诗歌有关。可以说生活中无处不有诗歌艺术,无处不有诗歌创作。宝姐姐林妹妹们可以结社可以吟风弄月可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呆霸王刘姥姥们也可以“绣房里钻出个大马猴”“花儿落地结个大倭瓜”。谢道韫可以咏“未若柳絮因风起之雅句,张打油也可以来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式的口语。虽然这些还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诗,但这种既押韵又简洁的表达方式深为国人喜闻乐见,千百年来的审美情趣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文化基因。可以说,只要汉语存在,传统诗词就有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与温床,就永远不会消亡。

四是传统诗词的复兴是人们从现代工业文明向传统文明的一种精神回归。现代工业文明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物质和文化方便,这些方便一方面解放了人们,提升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同时,人们又在这种“方便”的快节奏中感到失落空虚甚至厌烦。于是便借助宗教文学艺术传统文明来填补这种失落,从中获得某些慰藉,借以安顿自己的灵魂,让心灵有一个诗意的归宿。这时,传统诗词便显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之成为某些人的精神栖息地。比如噪音,车流,灯红酒绿,欲海商潮,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会让人们想到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自觉或不自觉的陶醉于山水田园之中,或让心灵之舟停泊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世外桃源里,或于《过故人庄》《游山西村》的画面情境中寄托自己的乡愁与梦想。比如爱情,面对那些杯水主义者的简单以及毫无遮拦和神秘感的赤裸与疯狂,由于交通信息的发达和人员交往的复杂性带来的方便,在“情”不值价的当今,人们不禁向往过去那种含蓄神秘羞涩以及距离产生的美,总是感动陶醉于古人“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那样的充满含蓄而又撒娇式的浪漫情调与诗意美;总是感动陶醉于“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那样的别离情相思意纯情美艺术美。总是感动陶醉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那样的深情与坚贞。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可以使你从坎坷挫折中获得振拔的信心与力量,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可以使你在失意中感悟超脱的况味。总之,人生的一切喜怒哀乐都能在古典诗词中找到共鸣,诗词经典所产生的审美效应情感力量哲理启示巨大而深远,其作用往往超过人们的想象。它不仅可以寄托现代人的情感与追求,同时又激励人们试图借鉴其表达方式进行自我创作,以求寄怀遣兴。于是这种灵的归宿便成为无数奔波劳碌于现代化生活中的“倦客”的心灵之舟,无论是得意者还是失意人,他们都需要这样的精神慰藉。反过来,人们为了工作和生活,在没有时间阅读大部头书籍和长篇大论的今天,传统诗词则显得简短明快朗朗上口又有容量又易记诵,不需要用大量的时间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讲非常适用于当今的快餐文化。由于这些相辅相成的因素,致使传统诗词再一次复兴,并获得了旺盛的生命力。

       凡是民族的都是世界的。自古至今,对传统诗词的爱好从来就不是仅仅局限于中国人的。即使是外国的汉学家与留学生,其中热爱中国传统诗词并热衷于汉诗创作的大有人在。从唐朝开始,日本等亚洲国家很多人都深爱中国诗歌。远的不说,当代日本留学生早川太基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国诗通,这位日本青年才子既精古风,又善近律,并对江西派深有研究。这些年诗词界流传了不少他的作品,其中他和青年才俊韦散木之间的唱和被诗词界传为佳话。一个连外国人都如此喜爱如此痴迷的艺术,国人为何不去继承它弘扬它发展它呢?不管当代文学史承不承认当代诗词创作的历史地位与成就,传统诗词艺术永远都不会被人们抛弃。诗词艺术的传承复兴与发展是不可阻挡的,不会因撰写当代文学史者承不承认而改变诗坛现状和未来。毛泽东曾对作家梅白说:“旧体诗词源远流长,不仅像我们这样的老年人喜欢,而且像你们这样的中年人也喜欢。我冒叫一声,旧体诗词要发展要改革,一万年也打不倒。因为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可以兴观群怨嘛,怨而不伤,温柔敦厚嘛。”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喜欢旧体诗词的不只是老年人中年人,许多八零后九零后甚至零零后的青年才俊如雨后春笋般展露于诗词舞台。他们才优学赡,身手不凡,已经逐渐成为诗词创作队伍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加入使传统诗词更加充满活力与希望,正在印证着旧体诗词“一万年也打不倒”的神圣预言!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