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一物一境一世界【论诗词意境问题】 [诗论]

光隐先生     发布时间: 2022/6/1 17:12:08
阅读:280次      分享到

关键字
意境

一物一境一世界
——论格律诗词中的意境问题

光隐先生

 

“意境”理论,本是中国古典美学理论之一,早在唐朝已经形成。王昌龄将诗分为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自此之后,“意境”的提法在美学范畴,已经被普遍使用。

到了近现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国维从中西融会的视野,将“意境”从其他美学范畴凸显出来,提升到中国古典美学的最高范畴。王国维提出要“探其本”,“言气质, 言神韵, 不如言境界。有境界, 本也。气质、神韵, 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彼时并未对“意境”和“境界”作严格的区分)打破了传统将“意境”作为“诗之法”范畴的枷锁。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更是对“境界”做了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分析,并以此为标准对历代名家名作进行点评。至此,“境界”理论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具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世人欣赏、评判、创作诗词的最高法则。
但对于如何构境问题,王国维并没有多作论述。于是,很多人虽然遵从“意境”准则,但对“意境”的概念却始终是模糊不清的。因为说不明白,但却又十分害怕别人怀疑,有些张口必提“意境”,越说越玄乎。慢慢地,这种原本是至高无上的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反而成为了困扰人们欣赏、评判、创作格律诗词的大问题,成了诗词爱好者心中的“妖魔鬼怪”。
因此,弄清楚什么是“意境”,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对于格律诗词爱好者来说,只有把这个问题彻底理清楚了,才有可能真正把握“意境”,甚至降服“意境”,让“意境”为“我”所用。
格律诗词中的“意境”,就是通过简单的语言文字勾勒出来的,能够与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相互匹配、相互适应、相互衬托的空间图景。这种通过语言艺术勾勒的空间图景,与绘画艺术所展现的视觉空间图景虽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大的区别。绘画艺术的空间图景,是直观的,是能够直接被人们看到的。而格律诗词中的这种空间图景,是需要借助语言文字作为纽带,由读者自行将诗词中所提及的物象进行虚拟的空间组合,并根据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倾向进行再加工产物。它是虚与实的结合,是情与景的交融。
“意境”,由“意”和“境”组成,是“意”和“境”的结合体。其中,“境”是景物或者景象,是客观实体;“意”是内心的意识活动,是主观情感。但“意境”又不仅仅是“意”和“境”的简单组合。“意境”之“意”,是望物所思,它的形成离不开“境”,是由“境”中渲染,从“境”中升华。“意境”之“境”,是为达“意”所择之物,具有强烈的主观倾向性和选择性,目的是为“意”服务,将“意”烘托出来。“意”和“境”相互包含,相互作用,相互促成,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一幅表达“此情此景”的情感景象。它是创作者的所思所想,或喜或忧;它又能在不同的时空,引发读者的共鸣,让情景再造。因此,对于同一首诗词,作者和读者之间,以及不同读者之间,他们透过字里行间,所“看”,所思,所感,既相同又不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空场景,感受都会出现差异,有时候这种差异还相当大。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特定的场景中,会情不自禁想起某句话或某首诗的原因所在。因此,“意境”具有强烈的现代性乃至后现代性特征。
对于“意境”本质、内涵、外延、构成和基本特征的系统、全面把握,为进一步探讨如何握格律诗词的“意境”,如何构筑“意境”提供了可能。那么,“意境”需要如何去构筑呢?
如前所述,“意境”是通过简单的语言文字勾勒出来的,能够与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相互匹配、相互适应、相互衬托的空间图景。我们可以形象地将它比作是一幅“简笔画”,所谓“简笔”并不是指画法,而是指画面简单到只保留最能衬托、渲染情感的少数几样景象。而其他景象则全部留白,由作者通过“意”的传递,带动读者去感受,去共鸣,去自行在脑海里补充完整。如“杨柳岸晓风残月”,只有“杨柳”“岸”“风”“月”四样物体,加上“晓”“残”两个饱含情感的定语,就完整地勾勒出一幅冷落清秋时节在江边离别的萧瑟画面。无论谁读起这词句,都丝毫不觉得会缺少什么,还会顺着作者传递的情感,联想到“江流”“船只”“践行之人”等物或者人。
“意境”视作简笔画,就为我们构筑“意境”提供了线索。我们可以用极少数的几样景象,去勾勒一幅与情感相适应的完整画面。如“白日依山尽”,只有“白日”、“山”两样景物,“依”、“尽”两个动作,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幅气势磅礴的完整动态影像图。至于“长空”“云霞”“大地”等物象,就任由读者去想象吧。

意境的构筑,需要遵从“一物一境一世界”的原则。诗词中要表达的情感,是作者生命的全部,作者的整个世界。这种情感只需要借诸以“物”,所借之物与作者同喜同悲,是作者生命之外延,情感之外化。这时候,物即是我,我即是物。物之时空,与我之生命融为一体,成天人之境。而这些,是不需要再用定性的语句去做过多的赘述,否则就会画蛇添足,境界全无了。这一点,明代以后的格律诗词作者往往把握不好。而当下的诗词爱好者在这方面的训练更是令人担忧。如“灵巧麒麟舞”,其中的“灵巧”是不需要作者写出来的,而是需要造境造出来的;再比如“重教尊师宏美育”,其中的“重教尊师”也是需要一些景象去体现的,“宏美育”同样也是如此。以上种种实为今白的写法,却冠以“格律诗词”之名,在网络名家作品中不胜枚举。
“意境”的构筑技巧上,还需要把控好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物象的选择(或者虚构)问题,需要选取最能表达“此情此景”的典型之物。以“枯藤老树昏鸦”为例,选取了“藤”“树”“鸦”三样景物,都是最能体现秋日黄昏特点之物。二是修饰用语的选择问题,需要将作者的情感倾注其中。依然以“枯藤老树昏鸦”为例,“枯”“老”“昏”三个修饰词,不仅完整统一烘托“萧瑟”之意,更与作者的悲凉情绪高度契合。在这之中,“藤”“树”“鸦”和“枯”“老”“昏”缺一不可,共同勾勒出一幅萧瑟秋日黄昏时节的悲凉画面。而一旦典型之物选择有误,或者修饰词却把控不准,勾勒出来的“意境”就会完全不一样,甚至适得其反。如上例中,将“枯藤”换成“长藤”,“老树”换成“碧树”,勾勒出来的就不是萧瑟秋日,而是朝气蓬勃的春天了。
当然,在实际创作中,对于“意境”的把控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格律诗词爱好者持之以恒的训练,精益求精的斟酌,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决心和行动,才能不断锤炼语言把控能力和“意境”驾驭能力。“两句三年得,欲语泪先流”,或许就是对格律诗词创作者最好的诠释。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条评论
提交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