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唐诗宋词元曲的文体特色 [诗论]

董正元     发布时间: 2022/5/6 1:53:15
阅读:1102次      分享到

关键字
唐诗 宋词 元曲 文学特色

唐诗宋词元曲,分别是我国传统诗歌所达到的三座高峰,是三种标志性的诗体。它们有不同的体式特征,各具审美特色。

其实有宋一代,诗人尤善诗词,元以后又有了曲,这一点对后世影响很大,以致于明清的小说家也是诗人,如吴承恩、许仲琳、曹雪芹等都是文、诗、词、曲的多面手。
但即使是同一位诗人,他的诗、词、曲也具有不同的风味,这说明这三者是有区别的。
如婉约派词宗李清照,她的诗词风格就迥然不同,她的词婉约多愁、凄楚感人,如“席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词别是一家”的思想就是她提出的,她认为词和诗必须要有不同的风味,所以她的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青州一抔土”则慷慨激昂、气魄雄壮。

欧阳修的诗词风格也是不一样的,他的词相思爱情,缠绵婉约,完全没有他诗文之中的豪放之气,我们把词叫做“诗余”,把曲叫做“词余”,说明词和曲都是诗这种文体的衍生体,或者说是发展文体,古人以为“诗言志”,应该抒发庄重的感情和抒写严肃的题材,而词是抒发个人私情密意的载体,这就是“诗庄词媚曲俗”的观点,诗当庄重严肃、词可婉约优美、曲则通俗明快。(当然,后世诗词的发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诗中也出现了柔情蜜意,词也有豪放成风的一派,在某些特殊历史时期,忧国忧民的情怀通过曲来绽现的,也不在少数)

诗词曲这三种诗体的区别,古今都一直在探讨,下面我们分别来读一下两句诗词: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杜甫。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晏几道。
再温习一下杜牧的《清明》和王之涣的《凉州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传说有人将杜牧的《清明》动了一下标点符号,这首七绝便有了词的味道。

我以为诗词曲的这三者的区别,也可以从三方面加以阐释:


一是内容题材。“诗言志”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也是诗“兴观群怨”功能的真实体现,一般来说,诗人往往把重大题材写入诗中,把诗当做言志论政、经济邦国的工具,这一点孔子的“中庭训”就很能说明问题,一旦诗中出现了风花雪月的题材,便会当作违背了儒家学说,偏离了“诗言志”的大道。
而词在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小道”,不登大雅之堂,欧阳修曾说过,他的词作于“三上”(枕上、厕上、马上。由此可见词的地位,后来一直到苏辛二位文宗开拓了词境,扩大了词的题材,形成了豪放词派,但也很有一部分文人认为,这首词的“变体”,不是正宗。
词当以抒发个人私情密意为主,即便是重大题材,也要化实为虚,多用“比兴”的手法,要朦胧隐蔽,不宜过分直白,才适合词体。
清朝的刘熙载以“虽小却好,虽好却小”来概括词。

而曲呢,因为题材广泛,不受拘束,写作起来直抒胸臆,所以常以直率明快见长。

下面我们分别举例,来分析同一题材的诗词曲的写作风格有何异同?

先看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首诗讲的是晋朝攻灭东吴的典故,诗人抒写这一历史,抒发了国家兴亡之感,并对藩镇割据对唐朝的一统大业表示忧虑,该诗的前四句写历史,将晋朝的统一大业写得很有气魄。后四句抒情,从晋朝到唐朝,国家统、分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反复,金陵作为六朝古都,朝代像走马灯一样,而这里的山川大地依旧,现在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又面临分裂的危险,结尾以西塞山荒废的堡垒在西风芦苇的萧瑟景色中隐含诗人的忧虑。这首诗对仗工整,题材严肃重大,抒情含蓄,忧国忧民之情隐含其中。
再看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同样是怀古感今,同样是在金陵感叹兴亡,词又有了不同的风味。

这首词的上片写了登临所见长江的美景,秋日傍晚,江水如白练,四周皆是青翠的山峰,江中船只来往不绝,江岸酒店酒旗飘逸,彩舟、淡云、白鹭真如画也。由此,想起在这里发生的一幕幕朝代兴亡的故事。分分统统,悲欢离合,就在不久前南唐又在这里被北宋灭亡。这一切都是统治者追逐繁华和奢侈引起的,但历代统治者没有吸取前人的教训,还是在演唱亡国的靡靡之音。与诗相比,词则尽情展开了描写,更为形象动人,同时抒情也更曲折深沉,体现了词“媚”的特色。

再看怀古题材的曲,元代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前面说过,曲以通俗明快和新奇见长,它反映的面很宽,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首曲词怀古,先从潼关险地说起,因为关中在古代一直被称为帝王之地,有黄河和华山两大屏障,要夺取是很难的。而秦汉等一个个朝代都在这里灭亡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天险不敌人心,失去了民心,任何坚固的堡垒都没有用,朝代的兴亡就说明了这一切。末尾两句是警句,作者不对新王朝的建立歌功颂德,而是从不一样的角度出发,认为朝代的兴亡给百姓带来的苦难是一样沉重的,诗人的这一见识通过曲的形式表达出来,充分体现了曲的平中见奇、俗中见新的特色。

诗词曲第二点不同之处是风格、意境上的不同。

“诗庄”,指的是题材的现实性,主题还要正统严肃,即便写风花雪月也要尽可能地有寄托的深意;在意境上,则丰富多彩又单纯明朗。
“词媚”,是指词以抒发个人私情密意为主,抒情性强,不宜反映重大题材和广阔现实,所谓“儿女情多,风云气少”;意境则强调空灵、浑厚、蕴藉、典雅,使人阅后回味无穷。

“曲俗”,是指曲适宜表达各种内容,现实的、想象的,个人的、国家的,都可以通过曲来表达,但不能过分典雅,也不能过分隐晦曲折,而已直率明朗、发人警醒见长,使人读后感到通俗话道出了新鲜意,平常处见出奇特义。

下面我们以同样写思妇思念守边丈夫,渴望和平题材的诗词曲来看看这一特色。
①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我国古代一直受西北少数民族的侵扰,所以守边抗敌从《诗经》开始就成为诗歌中的重要内容,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思念守边的亲人、抒写守边的艰苦和保家卫国的坚强信心,渴望和平的强烈愿望。李白的这首诗也是如此。前四句描写了秋天晚上长安城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家家为戍边的将士准备寒衣,“捣衣”是将棉絮放在砧上敲打,使它柔软。“玉关”并不是真的“玉门关”,通常指代边境。点明了思念不尽之意。末尾两句表达了渴望和平、丈夫不再守边的强烈愿望。这首诗的特色就是反映现实,古朴、质直,不宜过分隐晦曲折。
②《菩萨蛮·翠翘⾦缕双鸂鶒》
唐/温庭筠
翠翘⾦缕双鸂鶒,⽔纹细起春池碧。池上海棠梨,⾬晴红满枝。

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青琐对芳菲,⽟关⾳信稀。

这首词的前六句写一女子在春天美好景色下的活动。春雨过后,花开满树,池水荡漾,对对水鸟,双双蝴蝶。而这中间有一位头戴金镂翠翘、身着绣衫的春游女子,好像很开心。其实,她的内心很孤寂,末尾两句含蓄地交代了她的内心。青锁这里是指庭院的装饰。面对如此美景,想到远在边关的情人,不禁愁绪满怀。前六句快乐优美的叙写,与末尾两句的思念伤感形成对比。这首词语言华美,表述情感含蓄曲折,正体现了“词媚”的特色。
③《凭阑人·寄征衣》
元/姚燧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首先提出了两难的问题,寄给前线的丈夫寒衣,他就不回家了;不寄,又怕他寒冷。倒底寄还是不寄呢?这首曲抓住了这矛盾的心理,刻画了思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文字虽易懂,但构思新奇,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感觉。这就是曲的本色特征。

诗词曲的第三个区别是形式与语言、手法的不同。
形式上诗一般不分段,句式相对整起;曲也不分段,但句式长短不一;词则句式长短参差,故又称“长短句”,且分段。词的分段是音乐的需要,它即是音乐上的一个乐章的结束,引出了下一个乐章的开始,也是文学意义上一个段落的结束,下一个新的段落意义的开始。无论从音乐或文字上来讲,一首词都是一个整体,我们把词的段落称之为“阕”或“片”就是这个道理。词由于要分段,所以上下段之间在文字上有特别的要求,要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下片不同的内容形成一个整体。上片的最后一句叫“歇拍”,下片的第一句叫“过片”。
有的诗与词形式上好像很像,但通过分段,将词的特色显示了出来,如《生查子》与五律相像,《玉楼春》与七律相像,但分段后它们的区别就明显了。

如《生查子》

朱淑真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将去年元夜发生的事和今年元夜发生的事,分为两段形成对比,在对比中表达出无限的情意。这两段之间似断实相连。
而五律则是一个整体,中间很难分段。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是杜甫的名篇,全诗起承转合缜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曲在形式上与小令不分段,但却灵活自由,随意表达,押韵自由,平仄不拘,韵脚密,读起来朗朗上口。曲的对仗也更为自由,有一种特殊的“”鼎足对”,即三句一对,如“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又如“山花红雨鹧鸪啼,院柳黄云燕子飞,池塘

萍绿水鸳鸯睡”,别具一格。


诗词曲三种体式的区别主要在这三方面,相信我们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比较,一定能领略到它们不同的审美特点。
注释:本文作者董正元是在恩师徐志平教授的指导下完成此文,董正元的诗词理论都源于徐志平教授的悉心传授。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2条评论
提交评论
萧竹韵
欣赏精彩,品读诗意,感佩才情,为您点赞!
评论时间:2022/9/27 8:24:41      回复
萧竹韵
欣赏精彩,品读诗意,感佩才情,为您点赞!
评论时间:2022/9/27 8:24:40      回复

1
  • 2 条记录 第 1 页/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