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作品详情
对毛主席四首述志诗词的赏析 [诗论]

司有来     发布时间: 2023/10/24 19:34:40
阅读:664次      分享到

关键字
毛主席诗词赏析

对毛主席四首述志诗词的赏析

司有来

                    

      毛主席是一位兼有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诗词风格的诗人词家,他既是浪漫主义诗人,又是现实主义诗人。而他的《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念奴娇.昆仑》、《沁园春.雪》这4首词更能体现作为伟人的博大志向与雄伟抱负。这4首词有如下共同特点:

 一、超越古人的气度                                                                                                                           

      古今豪放诗人都是以气写诗填词,这是他们的共同笔法。三国时曹丕说过:“文以气为主。①”以气写诗,借助自然景象,寄托抱负,诗词成句彰显大豪迈之风。如:唐代李白《将进酒》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句、《蜀道难》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句、《梦游天姥山留别》有“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句,《上李邕》中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句等;宋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句;宋代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哀矣》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句,等等。

      毛主席借景述志诗词更是大手笔。在其《沁园春·长沙》一词中,有“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之句;在《菩萨蛮.黄鹤楼》一词中,有“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之句;在《念奴娇·昆仑》一词中,有“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之句;在《沁园春·雪》一词中,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句。由此可见,李、苏、辛三位诗人写景与毛主席相比,尚嫌眼界狭隘、景象单一,空间狭小,毛主席词的景物描写视野更宽阔,景象更宏大。通过毛主席这些写景之句,可以看出他更是以气写诗的高手,气大而摄大景,气足而驭雄文,与李、苏、辛三人豪放之气不同的是,语境更大气磅礴,是一种共产党人浩荡之气。

    志大者气宏,志高者气迈。毛主席诗词为什么会有气贯长虹、气凌群山、气满乾坤的气度与气势,是因为他具有革命家的豪气,共产党人英雄气,彰显的是人民英雄气概,是压倒一切敌人,而不敌人所屈服的气度,表现在诗词语句上就是气势。这些是李、苏、辛三人所不及的。

      二、宏大高远的境界

      清人廖景文曾说:“诗贵得江山之助”。这说明在诗词中,景与情相契,意与境相通。毛主席写自然之景,不是为了赏景,也不是为了点缀辞藻,而是借“江山之助”而彰其境,寄其志。古人说:“圣人立象以尽意”。毛主席这4首词用象征的笔法,表达出其志向不断递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诗人年龄增长,其胸怀一首比一首博大,境界一次比一次高远。足见其词的宽度广度、高度厚度。如:

    1925年12月,他写的《沁园春·长沙》词中,有“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之句,表达了对中国革命前途定局的不确定性的担忧,表达了对中国当时军阀混战,各种力量团体较量谁胜谁败、谁最后成为主人、中国前途不明朗的思考。但从当时正是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作者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看,这句词包涵着中国革命最终胜利是属于工农革命力量的信念。同时,他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之句,表达出了对自己参加和领导革命运动,不是为了个人升官发财,而是为了实现工农解放的革命目标。

    1927年春,面对军阀混战还在继续,他在武汉踏访黄鹤楼故地时,怀古而述志,他写下了《菩萨蛮·黄鹤楼》一词。词中用“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之句,暗示自己对工农革命运动充满信心,不会因为工农革命力量弱小而退缩而放弃革命理想,表达了参加和领导革命运动的激情日甚一日,比长江波浪还高。

    1935年冬,毛主席领导红军长征,摆脱了国民军队围追堵截,在爬雪山过程中,面对昆仑山苍茫之景,使其产生联想。他预测到红军长征的胜利,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一定会取得最后胜利。情景交融,写下《念奴娇·昆仑》这首词。词意表达的是对革命胜利后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作出设想和安排,通过“昆仑山”作出象征性描述。“昆仑山”象征什么?是江山名胜,还是社会制度?毛主席自己未作注解,国内学者、诗人的理解也千差万别。我认为此词中的“昆仑山”,是用来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比较恰当。作为自然界的昆仑山,是中华三江之源,千古滋育着炎黄子孙,同时又经常发大水,水灾致害,因而其有功也有过。于是此词中点出:“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意思是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是好?还是坏?是优?还是劣?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很多知识分子将中国的贫穷落后归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陈旧与落后,欲予全盘否定。对此。毛主席的认识与态度与众不同,他提出了气魄雄大、惊世骇俗的处置设想,词中“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意思是中华传统文化(诗史子集)如同昆仑山一样,山高雪重,难以攀爬,象征着中华文化既包含着优秀思想和传统美德,同时又高深难懂,不容易学习。所以此词又说“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意思是要让它变得通俗易懂易学,剔除其糟粕,留取其精华。尔后是,“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其意是让中华传统文化传到欧洲去,传到美洲去。这是何等的力量,何等的气魄!这样做的目的是,“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意思是全世界实现和平,各国和睦相处,让东西方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具有世界大同的寓义。

      1936年2月,毛主席领导红军长征北上到达陕北,看到北方满眼冰山雪地,眼前之壮景与其素有宏伟之志相契,突发灵感,写下了冠绝古今的《沁园春·雪》这首词。词中“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是说中国有如此美丽江山,让古今无数英难豪杰的热爱倾倒,但如何管理好这样的美丽江山?自然想到了历史上的盛世名君,他们管理好了吗?在作者看来似乎并不理想,原因是什么?词中感叹:“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是告诉我们,像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高祖、成吉思汗这样的名君,也不过是一介武夫,管理江山的文才素质均不够。他这样评价古代名君圣主,可谓是振聋发聩。他自信和豪迈地推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此看出,在毛主席眼里,历史上风流人物,名君圣主皆入不了他的法眼。他相信当代“风流人物”比古代任何名君良臣更加有才干,更加伟大。这种薄古厚今的豪迈之语,一改历代文人薄今厚古的论习。赏之者认为他气魄雄大绝古,贬之者认为他狂妄有野心。194610月,柳亚子在重庆和毛主席这首词的跋语中评价毛主席此词是:“叹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手。”可谓评价精准。彰显诗词的境界大小,与诗人所描写的自然景象相关,这就需要诗人行万里路而获得创作灵感。

      三、融入人民的“大我”

    为什么毛主席的诗词比历史上豪放诗人李白、苏轼、辛稼轩的诗词视野更大,气魄更大,让人读之被振憾,被感染,其创作豪迈诗词的气度和境界是从哪里来的?我认为,这与其“大我”的胸怀和人格相关。

   毛主席历来相信人民,尊重人民,崇拜人民。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毛泽东就认识到了民众的力量。1919714日,他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鲜明地提出:“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他认为“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而我自己是幼稚可笑的。”并认为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并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宗旨。

      “人民”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大雅·抑》之句:“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在毛主席眼里,人民是上帝这种重民思想既来自于中国历史上孟子所言“民为重,君为轻”的人本传统,更源于他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人民观。

    毛主席之气之志并不是他个人之气之志,而是人民之气,人民之志。他的诗词彰显的是“大我”境界,“大我”志向,这个“大我”就是人民。他的这四首不同时期的词作,其“大我”之志内涵有所不同,四首词借助的自然景象渐大,渐高,渐阔,使其“大我”之志渐宽、渐远、渐宏。其“大我”之志,就是人民翻身、民族解放,就是用工农革命武装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这与李、苏、辛三人致君尧舜、展才佐政、安邦平乱的志向相比,具有本质不同。

    毛主席一直将自己融入人民之中,以人民之眼观世界,以“大我”之气看历史,因而能写出大场景,大气势,大气魄、大境界的诗词。这不仅仅与他诗词创作的笔法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他有拯救民族的雄心、融入人民的“大我”、无敌无畏的性格、熟读经史的学识相关,四者缺一不可。历史上诸多豪放诗人的诗词之所以达不到毛主席诗词的境界,原因就在于此。1946年年底国民党内部发动的全部文人诗家一齐创作,希望能压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但竟无一人能做到。这并不是他们不懂豪放诗词的创作笔法,也不是他们缺少拯救民族的志向,更不是对经史子集精通不够,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有的缺少拯救民族的气度,缺乏融入人民的“大我”,缺少无敌无畏的性格。

四、夺胎换骨的手法

    诗词创作中善于“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原是宋代诗词江西派首领黄庭坚的主张。毛主席更是一位善于引古典鉴古事、借古言化新意的诗词创作巨匠,化古为今,以故为新,是他创作诗词的重要手法之一。而他选用典事,借用故辞,得心应手,而且无堆切、牵强之嫌,巧妙而恰到好处地表达其意。在这四首词中,尤为突出。

    在《沁园春·长沙》词中,有“糞土”一词,这是取自汉代王充“利欲不存于心,则视爵禄犹粪土矣。”之语。将原来的名词“粪土”改用为动词“粪土”;“挥斥”一词取自《列子·黄帝》“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将自已和同学类比于古代“至人”。在《菩萨蛮·黄鹤楼》词中,有“把酒酹滔滔”一语,这是化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一樽还酹江月”一语,夺了苏胎,换了毛骨。在《念奴娇·昆仑》词中,有“玉龙三百万”一语,直接借用北宋张元的《咏雪》“斗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之句,形容昆仑山之雪;此词中的“安得倚天抽宝剑”一语,分别化用宋玉《大言赋》中“长剑耿耿倚天外”之句和《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佩剑名。在《沁园春·雪》词中,有“折腰”一词,分别取自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和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之句,但是毛主席在此词中的“折腰”一词,改变了古人诗文中委曲求全的原意,而换成欣赏、崇拜之意,夺胎换骨尤为独具匠心。另外,此词中“风流人物”一词,显然是取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语,但二者的涵义和主体大不相同,历史上的“风流人物”是叱咤风云的帝王将相,而当代的“风流人物”则是战胜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的人民军队,是改天换地的人民大众。

清人袁枚曾引当时李玉洲之言说:“凡多读书,为诗家最要事。所以必须胸有万卷者,欲其助我神气耳。”毛主席写诗词善于“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与其博览诗史子集密切相关,他的诗词语言活泼而又生动、丰富而得神韵,就在于他胸有万卷书,得心而应手。



注释:

  见曹丕《典论·论文》

  见清人廖景文《罨画楼诗话》)

  见《周易·系辞》)

  见《》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

  见汉代王充《论衡·非韩》

  见《晋书·隐逸传·陶潜》、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见清人袁枚《随园诗话●读书为诗家要事》



:毛主席四首词


沁园春·长沙

192512月)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菩萨蛮·黄鹤楼

1927年春)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念奴娇·昆仑

1935年冬)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沁园春·雪

19362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司有来简介:

别名司马南山,195610月生,安徽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原副巡视员。安徽太白楼诗词学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中华辞赋社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身份证:340111195610211450

通讯地址:合肥市望湖城望湖西路南山水西苑61302

邮编:230001

手机:138659471

注释:注释:

① 见曹丕《典论·论文》

② 见清人廖景文《罨画楼诗话》)

③ 见《周易·系辞》)

④ 见《》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

⑤ 见汉代王充《论衡·非韩》

⑥ 见《晋书·隐逸传·陶潜》、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⑦ 见清人袁枚《随园诗话•读书为诗家要事》
点赞
收藏
推荐
评论
总计:5条评论
提交评论
黄道全
欣赏点赞
评论时间:2023/10/28 21:00:40      回复
黄道全
欣赏点赞
评论时间:2023/10/28 21:00:39      回复
萧学菊
评论时间:2023/10/24 20:04:05      回复
望诗空
评论时间:2023/10/24 20:00:51      回复
草山
学习欣赏问候赞!
评论时间:2023/10/24 19:58:40      回复

1
  • 5 条记录 第 1 页/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