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慢慢来——挺好,真棒(散文)
疫情已持续了几个月,我也几个月没出门。3月中下旬已接到单位几次返岗通知,无论如何都该启程了,因为县里到市里的班车停运,我已经落后成了我部门的最后一个外地返岗人员。或许从新闻得知现在武汉疫情得以好转,增援医护人员开始有序撤离。所以,当我赶到市火车站候车大厅后,我确信我想象的恢复程度是错的。因为偌大的大厅空空荡荡,并且第一次置身于一个人们齐刷刷戴着口罩的公共场所。以前是重点保护的病号才佩戴口罩,现在是戴口罩成为正常现象,不论生病与否。检票时,自助闸机再不像以往那么“焦急”的嘀嘀。火车车厢口的检票员再不用盯着一个一个乘客验票了。可能在情绪平缓时人们根本不会乘错列车。我乘坐的火车还提前一两分钟发车,这在以前是不曾有过的,恐怕就是那停运的另一半给这些让出了一半轨道。在北京站,出站口广播着“请保持一米距离 有序出站”, 我正琢磨着如何目测与前一人的距离时,忽然,看到脚下画着标线。再抬头时,前面人已走在两三米外了。通过天桥找公交站时,看不到往日攒集的候车人,最后我是直奔站牌而去。一路上,我还发愁携带大箱小包两三件,又是个累赘。上车后,车厢内的情景使我惊喜:在北京公交车上,第一次我始终是车上那不足十人的一分子,直到目的地,还可以数清楚车窗外驶过的其它公交车上的寥寥几个身影。我禁不住想起2011年那句话“请你慢些走,停下飞奔的脚步”。我想,这次疫情是否又在以另一种形式提醒世人:速度太快来不及停下来,该歇息一下,欣赏欣赏身边的美景。何尝不是呢?平时,有多少人为追逐商机、获取优势资源、寻找舞台与空间,蜂涌而入故都北京——一座现代化国际都市。现在他们没那么急迫,也没那么多竞争者,北京本市居民也正待在各自和睦的家庭里。其实静下心来想想,真有那么多人那么多次出行的必要吗?有多少人是被外面的美好所诱惑,只是想去看看热闹,却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也未能使孩子沐浴在浓郁温良的家风中。心中的远方胜过了近邻。有多少人谈起远方眉飞色舞,却不知道自己对门家里人的工作、年龄,甚至基本的姓名。又有多少看似亲热的背后实实际另有意图?因为车内的人声不像往日那样鼎沸,道路车流不像往日那般汹涌,一路上,我看到了新华通讯社、金隅大厦,有趣的街名——北蜂窝路和每一处都依然美观洁净的站牌,还可以从街口望穿宽敞、平坦和笔直的街道。这在平时可是奢望。不知不觉到了西站。这是我第一次在北京顺着路标走到进站口,而不是随着人流;多个进站闸机又给了我自由选择开启哪个通道的机会;人们不再那样喧哗,而且都自觉排队、刷卡,乘梯;安检人员、保卫人员也都从容、淡定,不再那么烦躁。这不正是我们渴盼已久的文明有序社会的理性平和人性的展露吗?目前,这样的非常态境况可能难免不让那些习惯热火朝天的人感到些许凄凉。但是,相信随着疫情的消除及战疫的胜利,中国经济肯定终将会逐渐好转并平稳恢复,依然强劲、有韧性。我想到幼儿在学习走路和说话时,父母长辈总是给以“慢慢来,挺好”的鼓励。孩子也在这种鼓励下,没有辜负长辈们的热盼与厚望,最后使他们发出“真棒”的赞叹。看来,理性平和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为依托。但愿日渐好转的经济能不再催促人们飞奔,也希望在经济完全恢复正常运行后,人们依然能保持这种良好的状态,更期待那时的运行规则能容纳这样的人性并给以巩固和强化的便利。经济运行与社会发展能与人的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同步协调、相互增益,实现由“挺好”到“真棒”的升级。更意想不到的是,我乘坐的这趟列车早点26分钟到站,我继续着下一段旅程。此次旅程我也如同以往般无聊困乏,无任何明显的不同,但这次又确实大不同……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30日 09:42:17
分类: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