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 试说当代田园乡村诗词
田园、乡村是大多数人赖以生存的基地、大本营,借用一句现成语:“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天、地、人最能达成和谐共处。自从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以来,唐有孟浩然,宋有范成大,历代还出现过许多有成就的田园诗人。田园乡村诗也因而成为中国诗史中与山水诗并列的大宗。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田园诗,似乎主要有四方面主题:田园,牧歌式的风光;乡村,表现的是宁静简朴的村巷;人物,以田父、樵夫与牧童为主角,以艰苦劳作为主要场景;物产,如稻麦果蔬,当然这类诗可以归于咏物诗,但因这些作物与果实与耕植密切相关,田园诗往往又离不开这些作物的意象,而且田园诗也应是包括田野与菜园果园等,所以归于田园诗也是说得过去的。 田园乡村仍是当代诗人热衷的题材,当人们蜂拥而来城市定居、工作时,田园乡村却悄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化、科技时代使得大部分农民生活富裕起来了,空闲时间多了,反而成了下岗工人的艳羡。不过,工业化时代也为乡村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有待正视并解决。 城市高楼林立,工业造成的空气污染,使得大批城里人向往田园风光,向往返朴归真的乡村生活,希望到生态优美的田园乡村中休闲旅游。其中不少诗作者,以新奇的目光寻找田园乡村之美。也有不少人在家乡田园中长大,无论到何地工作,系念他们的是乡愁。还有作者本身就是农民诗人,亲身体验种植的艰辛与收获的愉悦。 二三十年来,在《湖北诗词》《东坡赤壁诗词》《诗词月刊》以及《江西诗词》均辟有乡村田园诗专栏。我作为一位诗词编辑,就近年所读到的刊物与诗稿,并结合我自己的写作实践,分类论之: 一、田园乡村景物的描绘 田园乡村诗中的景物,窃以为欲写得生动,比拟之法是最要精心构思的,即将物赋予性情,营造意象。陶渊明诗云:“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谷田舍》)。即是赋予良苗以情性。当代田园诗,不乏其例。王跃东诗云:“鸡鸣忽觉樊笼逝,风拥犹疑玉手牵”(《婺源江岭村游感》);王琼词云:“青果压枝低,枝枝牵我衣。桃缘亭半掩,时现桃红脸。云在水中眠,波摇天外天”(《菩萨蛮·沼山桃花潭》);孙宇璋诗:“月光带笑入筵席”(《果村人家》)。晨风、嫩枝、云的倒影、月光,莫不有意识与情态,乃是作者移情所致。 此类手法,需要配合的是,力求炼动字奇警。韩晓光诗:“芹泥雨润飞雏燕,衔得春光到庑楣”(《瑶里踏青吟草》)。廖魁英诗:“桥横皓月涵清影,岚接青云伴彩霞。昔日风裁三径柳,今朝雨润一川花”(《斜川》)。邱才扬诗:“菜园方整木篱笆,岭锁闲云灿野花”(《田家》)。衔、裁、锁,可圈可点。 比譬求新,如杨逸明诗写梯田:“青翠层层抽镜屜,玄黄处处刻盘龙”(《登高望虎洞乡大型梯田》)。将梯田比作镜屜而层层抽出;高处望,又如龙盘旋而上。喻作云排律写渔村间的花木,“艳蕾舒红颊,莹珠闪绿裙”(《玉泉渔村雨后》),无怪他“留连不思返,愿此结芳邻。” 设色鲜明,亦是一法。如魏新河的诗云:“霜落村俱白,人稀叶早黄”(《十月既往雾行大足道中》);孙学长诗:“绿云轻漾红楼影,紫燕低飞碧浪潮”(《鹧鸪天·乡间暮春》)。白、黄、绿、紫,各擅其妙,在于作者善于发现美,感悟美,目击道存。 过去乡间习见、微不足道的油菜花,而今居然成为城里人观赏的风景线。人们纷纷到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去看油菜花。丁欣《癸巳婺源赏菜花》写得大气恢宏:“绽放金光满天地,排开香阵压群芳。花情关系苍生计,但引春风作主场。”不仅得物态之美,且将花情与春风相绾系而议论生风。朱德群《婺源江岭油菜花海》诗中将花海比作“大纸铺张接岭云。”又巧于比譬:“汗作丹青锄作笔。”再看朱海清的《婺源花馥》:“春满清江绿满丘,菜花无际醉双眸。风吹四野金光灿,雨过千山翠色浮。偷眼流莺情得得,弄香舞蝶兴悠悠。”流畅生动而有情趣,也得益于语言的清新平易。 对现代条件下种植的花果,诗人更应大力描绘。叶金生诗云:“花繁星汉缀,果密幕天连。树上禽偷眼,水中龟坐莲”(《参观泉山生态农业园》)。既想落天下,而又形容入微。 我认识的一位市农业局长胡三元,对果、蔬、茶情有所锺。如《益农果业合作社品梨》中二联云:“翠冠盈枝缘熟早,黄花待架似矜持。青衣褪卸洁身好,老旦啜噬香味迟。”翠冠、黄花为南方早熟梨的两个品种。青衣、老旦本指梨园戏曲舞台上的两种角色,此借喻为南方早熟梨的不同皮色。又《咏茭白》:“沃野微风水一方,如林似竹稼千行。重衣剑叶思寻苦,绿里藏娇白玉娘。”比喻形象生动。他写清明雨过后“遥山近岗翠围屏”,一丛丛茶园,正是“雪孕风催丫出玉,光温雾润叶含芯。坡梯叠叠丛丛绿,娥指纤纤粒粒馨”(《茶忆》)。前一联用借喻,后一联以赋的描写手法,俱见真切。 二、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变化的展现 当代田园劳作的强度较之三四十年前大为减轻,不少体力消耗大的艰苦劳动由机械代替了,蓑衣斗笠与水车消失了,水牛逐渐稀有,牧童不见了。“铁牛开进田畴里,黄牯木梨都退休”(孙宇璋《耕田》);“耙耖犁镰闲屋置,耕播熟刈铁牛忙”(余玉有《新农村赞》)。以往的诗人多以这些为物象写入诗中,如果今人再写这些,就有些不识时务了。 今人也不必似陶渊明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归园田居》);“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丙辰岁八月中于下巽田舍获》)那般辛劳了。诗人们深深感受到这一变化。如闵爱华《春耕》中说:“一犁烟雨机声起,万顷翻平牛未当。”大面积用机械耕田,不再依靠牛。李训论《浣溪沙·暑日农村》一词云:“大暑农家不觉忙,抢时机械尽担当。”江仲辉《采桑子·春插》云:“田平泥软新苗好,嫩绿如茵,沃土清芬,春到农家个个勤。 秧机欢奏春潮曲,行距匀均,插速惊人,眼望风摇叶叶欣。”用插秧机插秧,行距均匀,插秧的速度惊人,一眼望去,秧叶在风中欣欣摇动。施国美《鱼游春水·小纪万亩示范方漫步》一词云: 春风陪我走,饱览良田超万亩。鱼游春水,莺唱参差垂柳。山雉花黄展翅低,野兎苗绿逃跑偶。红艳绿鲜,画图谁绣。 致富之门重叩,集约经营看身手。填河迁冢平芜,人勤机吼。良种天助酬专家,科学神襄谢教授。新村妙造,乐欢童叟。 集约化经营,机械化操作,专家推广良种,带来了乡间大变化。“画图谁绣”,问得好,发人深省。 袁汝勇写柘林水库附近的新村:“田间稻穗迎风舞,坳上香柑带露眠。箱网养鱼高效益,水轮发电低能源”(《易家河新村》。箱网养鱼,水轮发电。一派和谐泰然气象。 鄱阳湖东岸、余干县康山曾是元末朱元璋、陈友谅激争的战场。五十年前经围垦而成为大面积的农田。今秋,我与几位诗人应邀前往观光,亲眼看到大型收割机割稻、然后以大型机械焙干稻谷的场景。胡平贵《浣溪沙·插旗洲》诗云: 收割声频脱粒忙。插旗洲上稻流香。焙干谷袋立行行。 折戟沉沙成记忆,排兵布阵战沧浪。而今沁出米粮乡。 收割机割声频频,并就在收割机里脱粒。然后运到场房,以套箱设备燃煤焙干,一袋袋优质稻谷等待销往北京、香港。下片转写历史沧桑,往日战场成为米粮乡。 我亦作有《丁酉秋游康郎山歌》,其中云:“更有朱军插旗洲,稻浪起伏兜兜稠。沉沉金穗颔首乐,隆隆机车伸口收。近年水涨无狂势,不用退田平垸计。沃土何须施化肥,经营笑待丰穰岁。”力图写出金穗的乐状,机车的伸口收割状。由于这里土地肥沃,禾稻不用化肥,天然食品,故价虽高却畅销得很。 而今各地以大棚出产反季节的蔬菜。高昌诗中写到:“小傻青椒圆似梦,巨肥白菜美盈情”(《大棚风景》)。比譬亦奇。诚如王迪银诗:“全凭科技生新意,敢破常规换旧天”(《蔬菜大棚》)。还有南策英题葛根专业户的《鹧鸪天》:“喜看农家 乐改行,葛根引进换新装。不同水稻争春雨,满架蟠藤映日光。” 山东滨州沿海地方盐碱地,过去农作物难以种植,现在栽植优质品种的枣树,农民致富了。我曾到那里写了《过雁来红高科技枣园》:“万亩丛林科技兴,枝撑叶茂露华凝。雁来喜看枣成熟,玉润赪红密缀层。”又《参观水湾小枣采摘园》诗云:“团团如盖树冠齐,铁骨擎撑密密枝。玉枣红添秋色醉,叶间簇簇诱人迷。” 致富的路径有多种,譬如江西有位著名的茶文化专家陈文华到婺源县晓起村,教村民种菊制茶。我作《皇菊茶》诗云:“农户不种田,栽培菊花妍。簇簇满坡畈,灿灿映溪川。致富有新路,家家尽欢然。采菊供制茶,烘干新法研。倘得水冲泡,舒展姿翩翩。层层金甲润,娟娟玉瓣鲜。”满坡满畈的菊花,金灿灿,一簇簇,令人喜爱。烘干后,当她在杯中舒展开来,又如精灵般的美丽。 我之所以列举这些,是说明类似这样的内容最能反映田园乡村的变化,所谓时代气息、时代风貌,在这样的诗中或许能得到体现。 三、对田园乡村生态的讴歌 田园与附近的丘陵山地本来就是生态基地,但由于过去无生态保护意识,诗中甚少议论这些,现在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国家的战略。所以不少诗也就有了这方面的主题。例如谢余仟《金缕曲·故乡绿缘》一词在有限的篇幅中展现了数十年农村生态的变化。又《水语》一诗亦见其观察之细:“粼粼万点睁波眼,暗有污排我辩真。”段德虞《十上桃花源》:“生态桃源翠摇芳,云蒸雾绕煮秋光。蓦然抓把清风走,乐得梦香诗也香。”发挥通感之妙,变无形为有形,想像奇特,情辞并茂。再如钟定英《水调歌头·婺源感赋》词中云:“纤尘不染,何事天赐氧吧纯?朱植香樟荫覆,徽派民居高矗,天佑惠隆恩!”潇洒风流,痛快淋漓。李训论《珠珞枇杷》诗云: 串串金珠缀绿丛,崖旁屋后漾清风。 基因来自原生态,一口纯真似蜜浓。 此诗前二句写其形,“串串”与“缀”方见得枇杷如题目所言“珠珞”。后二句写其质与其味。第三句“基因”“原生态”均新名词,但不觉生硬,镶嵌适宜。 从前农民迫于生活,必须大量砍柴煮饭,而今由于乡村逐家也用上了煤气、天然气,无论山麓还是山坡,皆是郁郁葱葱。杨国珍《农家燃料嬗变》写到:“山村做饭少炊烟,农舍柴房久空闲。主妇喜欢煤电气,草丛侵路树遮天。”无独有偶,我也曾有《自株洲前往攸县途中有感》诗云:“为斫樵柴百姓忙,童山濯濯树根光。一从煤气通村户,冈岭连绵着绿裳。”过去山上砍柴一空,连树根也挖了,而今好了,青山绿水,看得舒服,生态也好转了。 四、村居生活的颂歌 过去的乡村常可见到的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那里是系住乡愁之所在。诚如陈大庆《梦》诗云:“卅年客思绕家山,梦整旧装展笑颜。”即表达旅台同胞思念故乡的深情。 如今,乡村中的炊烟大多消失了,因为使用了沼气、太阳能、电能、液化气、天然气等新能源。宁桂生诗咏沼气池的开发与利用:“深掏巧筑一园塘,杂草陈渣入窖藏。气供三餐薪火旺,灯明半宿梦魂香。”最后希望:“我盼乡村推广远,循环利用是恩光。”余玉有《新农舍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一诗云: 春风吹拂僻山村,栉比高楼仰白盆。 未见炊烟飘袅袅,夜寒犹浴日光恩。 这两首诗均是真情实录,太阳能装置在幢幢屋顶上,犹如一排排白盆,颇为形象。 新式楼房不再罕见。刘上坤《灾民新村》写的是鄱阳湖周边移民建镇后的新貌:“层楼耸立柔桑衬,小院清幽乳燕嬉。”刘化尧有诗云:“瓷镶素壁摇疏影,铝合钢窗荡碧纱”(《亮丽新村》)。 赣南山高地僻之处有些小村庄,近年得益于中央振兴老区的政策,下山迁到集镇上。邱才扬有诗云:“零散宅居居一处,新街早市满廊香。凉风微雨花遮路,此地难分城与乡”(《新农村写意》)。我也曾有诗写到:“迁自穷山危旧垣,沿坡栋栋沐朝暾。白墙黛瓦怡人院,更植桂樟绿傍门”(《兴国合富村》);“土砖旧屋影存廊,别墅楼高白玉墙”(《瑞金大布镇竹山下移民示范点》)。我还写过七古《采风行访兴国、瑞金、寻乌、龙南农村》,其中云:“改造危房土坯屋,新居矗矗楼层高。排忧解难干群谐,栽花种树红绿娇。翠林绕屋风尘净,红壤添肥化土膏。何须更说桃源美,乡民知足乐陶陶。” 湖北孙宇璋《移民新村》一诗也写到这一变化:“让出高山重建村,红楼栋栋戏流云。机耕机播机收割,搂住春风赞脱贫。” 而今村镇大多交通便利,摩托车、小轿车出入村内外。不少田园诗写到边远农村在道路畅达、资源开发后带来的富裕生活。诚如冯上标《夏家山采风记》云:“水泥双道接村庄,自购轿车奔四方。栉比琼楼张眼醉,采风身染百花香。” 乡下人同样享受网络时代带来的信息化生活方式,网上学习,网上购销。“穷沟僻岭连天下,网络通村便万民”(宋自重《网络村村通》);“高挂荧屏开国学,低拦泉水养洋豚”(刘道龙《赞全国优美乡村古楠村》)。乡村新场景、新生活宛然如见。而且乡村旅游、农家乐兴起,为乡民带来了就业机会与可观的经济效益。不少诗作写到这些方面的新奇感受。邓雄勇《临江仙·小区新农民》写小区人生活在美好的家园:“堤边谁在植梧桐?村前樟叶绿,院内杏花红。”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夫妻攻外语,父子学金融。” 还有的诗词写到农家乐的饮食。如苏醒诗云:“土鸡炖得鲜菇嫩,星子逡来醉眼斜”(《夜宿农家院》)。用俗词而见雅,有美感。彭锡萍《六州歌头·农家乐》亦是一首奇作: 金秋暗度,橘柚悄然红。新津坠,宫川重,尾张充,比赤彤。牛鹭蹄间绕,斑鸠叫,银鹤俏,白鹇艳,灰獾跳,兔争雄。黄鼠追蛇,鸟兽翩跹舞,妙曼无穷。喜鱼塘锦鲤,忽剌剌腾空,钓叟垂弓,老顽童。 看奔驰拥,游人众,争抢果,乐融融。蕃薯烤,羊肉涮,满蒸笼,酒肴丰。赋客摇头对,追屈宋,竞骚风。琴瑟动,街舞劲,弄庭中,渌水轻弹助兴,红歌汇,声震苍穹。料想陶公在,惊四海兴隆,定颂尧动。 上片写橘柚的鲜红,鸟兽的活蹦活跳,下片写农家菜的丰饶。句法灵动,新词语的运用为词增添了活泼感,读来齿颊留香。 由于乡村楼房的大量出现,以致外出者数年归来后连路也不认得了。如李松柏《回乡偶成》:“林立高楼遮望眼,不知何处觅归途?”王海霞《回乡偶书》云: 喜踏乡程倍觉亲,儿时记忆不留存。 新楼独院知多少,岐路徘徊觅旧痕。 还有的以乡村垃圾治理为题的诗作,如龙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有感》组诗 三首中的《垃圾压缩站》:“千年旧弊万人嗟,腐朽终归弃户家。今有压头敦实处,晓康经里写桑麻。”《垃圾焚烧发电厂》:“陋习前时大野行,八方弃物电炉倾。废丘为宝新篇启,入网乡邦更煜明。”以小见大,涵盖面广,一事一景,景中带出议论,相得益彰,巧于比兴。真乃一花一世界也。 乡居环境是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方跃明的《鹧鸪天·流苏小筑》云: 古渡轻风野菊花,云泥小径竹篱笆。 残荷雪桂流清影,小筑层台缀曙霞。 蝴蝶俏,葛藤斜。青岚白霭好人家。 朝闻曲水鸣禽乐,夜趁窗灯摘菜瓜。 展示了婺源乡居周围环境的幽雅与村民悠闲自在的情趣。又黄小波《山村春晓》云: 清溪映日欢鹅闹,浣女池边笑语熙。 袅袅青烟偏岫去,依依紫燕学童追。 尖尖竹笋穿篱破,苒苒松梢带雾垂, 久负痴迷寻旧迹,新娘老妪问吾谁。 游子归来看故里山村,清溪映日、鹅闹燕翔、浣女学童各得其乐,更有竹笋破篱、松梢垂雾的陪衬。又符呈荣《采桑子·山村好》之八云: 天开雪霁山村好,剪碎残云。滴断冰菌,溪岸寒梅已梦春。 融和丽日暖庭院,四五翁邻。酒过三巡,闲话天南地北人。 正是天、地、人相和谐的图景,炼“剪碎”“滴断”“梦春”精警,皆妙语。 王海霞《风入松·婺源篁岭印象》云: 梯田环岭绿油油,横跨索桥浮,粉墙黛瓦瑶台碧,淳风在、记住乡愁。蜿蜿层峦枫染,山村拾趣忘忧。 远离喧闹觅清幽,客醉梦悠悠,绳头蜗角全抛却,倩谁共、画里闲游。麻石平铺深巷,溪泉细诉春秋。 由远景之梯田而移近景之粉墙黛瓦,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如画笔皴染乡间村落宁静清幽的景色,无怪乎是乡愁之所在。 乡村是寻根问祖的依据所在,不少诗词在叙写中寄托了爱乡敬祖的心情。如:“百里廉溪全吐绿,满园茉莉尽生香。官街卵石联珠远,恭府唐狮望月长”(薛为 河《廉村游感》)。 农民出身的诗人李训论,所作《偕族兄往奉新越王山寻宗,夜宿山村》一诗叙、写、议层层转,并参插骈句。写景如:“野菊东篱紫,幽兰涧底馥”;骈句如:“杯端红豆茶,席围山鸡肉。老酒配鲜橙,新风兼旧俗。”排比句如:“山头树参天,山下童放牧。”炼字之妙如:“夜幕罩身凉,庭外寒气扑”、“梦甜呼酒香,夜半风敲竹。百鸟唤曦光,屋外人忙碌。”“罩”“扑”“呼”“敲”“唤”,能传神写照。表现物态,更求神似。如:“垂头柳竹懒相争”(《酷暑小聚黄家庭园》),炼“懒”字写出暑热中柳竹蔫头搭脑之状。“树密风凉筛日影”(《应伴垂钓并小酌于鱼隐山庄》),炼“筛”字见树隙间风吹枝在颤抖。颇有景趣。 可以说,只要物质不至于匮乏,许多诗人也是乐意在优美乡间短暂居住的。马斗全说:“绿峰环抱水溅溅,身住村中便是仙。最爱终宵天地静,群山与我一同眠”(《宿沁水下川村》)。这是夸张与比拟手法,然无此佳境,安得生此遐想。 杨逸明甚至说:“淡淡雨云皆入梦想,欣欣人鸟各无争。最宜居是原生态,绝胜喧嚣现代城”(《宿千灯镇大唐农业生态园》)。这是扬此抑彼之法。 近些年来,政府与文化、旅游、城乡建设部门加大了对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力度,修缮而不改变本来面目,这是“系住乡愁”的范本。古老的建筑物,那粉墙黛瓦、高祠大屋、曲巷石板,牌匾楹联,仿佛向人诉说以往的耕读文化、乡绅文化、宗族文化、儒商文化。如安徽的西递村、宏村就是最好的样板,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单位决非偶然。还有许多独具风情民俗的民族村落,都是值得一写的。如吴长庚眼中的赣南围屋:“围屋团团隐雾霾,千家万户此中排”(《游龙南古村围屋感赋》)。李汝启即目书所见:“檐下分明额大夫,高门剥尽旧时朱。夕阳斜照瑞灵图”、“深巷幽幽乱石铺,天光一线射沟渠”(《浣溪沙·莲花县路口村古民居印象》)。杨逸明看到的是:“山似披鳞灰瓦裹,楼皆吊脚白云偎”(《贵州西江千户苗 寨纪游》)。或描写或比喻,真切展现。 前年我在游皖南时作有《咏黟县宏村地形》云:“依山傍水胜桃源,塘月未圆牛胃吞。知否筑堤如箭直,弧弓稳稳守村门。”宏村的古代设计师讲究风水,村周环绕人工沟渠,中心有水塘如牛胃,排水系统甚为科学。村前大塘中有一堤,如弧弓中搭有一箭,有跃而不发之势。《咏西递村》前四句云:“势起峰围虎步蹲,三溪襟带到南园。门多匾额辉光赫,柱满楹联哲理存。”村周围环境好,村中多古文物。去年曾游婺源篁岭,作《冬日篁岭行用梗韵》,诗中云“楼屋簇高低,错落寓规整。家家箕晒秋,高低伸阁顶。丹椒黄菊摊,灿如金圆饼。望族三百年,繁衍大村井。经商或出仕,归构华堂倩。雕绘栩栩生,事迹多彪炳。敦睦遵礼仪,风气仗谁领?祠前多茂樟,绿围筛光影。文物珍于今,利用当反省。自然与人文,济美传承永。我祈有心人,经营臻灵境。”晒秋是当地特有的风景线,各家以箕伸出阁顶,秋日晒红椒黄菊。此村过去因经商或出仕,有了钱造大屋。宗祠规模宏大,民风敦睦。而今经过整修与打造,自然风光与历史人文相济美,游客前来络 绎不绝,的确值得赞美。 五、乡村人物的描写 较之古代田园诗,以田父、樵夫、牧童为主题的诗词出现频率大为减少。更多的是着重有审美情趣的人物描绘,故采茶女最宜入画面。比如叶金书的诗:“牵条玉带串山村,一担红茶一担银。借问行人脱贫计,茶姑笑指万山春”(《参观茶山有感》)。神情毕现。张正夫诗中云:“清气留连纤指隙,馨香沁入黛眉斜。山歌阵阵疾情伴,香汗盈盈笑语喳”(《凤凰沟采茶女剪影》)。神态宛然。米春华诗写到男女相悦而含羞之情:“雾散叶边身子俯,珠凝芽上手中融。俊哥挑担茶丛过,春嫂嬉姑怎脸红?”(《春游九岭黄埔茶山》)。 易明华的《一剪梅●村姑》,描绘了一位种植葡萄的村姑形象: 陌上榴花照粉墙。村隐丛芳,鸟唱山冈。坊间碧水润姑娘。面若朝阳,声若丝簧。 十亩葡萄赚嫁妆。不走他乡,一样头昂。帅哥潮涌竞观光。欲摘秋香,好酿琼浆。 姑娘长得容颜滋润,面若朝阳亮丽,声若丝簧清脆,夸张语。种了十亩葡萄,便赚了嫁妆。不走他乡谋生,发家致富,气宇昂扬,相当的自豪乃是因为有底气与自信。李训论的《村妇三绝》其中云:“踏破星光梦挂腮”,梦本无形,想像为实而能挂。侯国文《看瓜女孩》也颇有情趣:“满地胖娃娃,农忙我护它。蓝天云雀唱,夏木草棚遮。小鸟休馋嘴,猪儿快转家。路人如歇脚,请你品西瓜。”满地胖娃娃借譬西瓜之肥且多,小女孩在农忙时看护,小鸟与猪儿不得侵犯,但路人如歇脚,则请品西瓜。 长篇巨作有袁琳的歌行体《丽人行》云: 二月初一天气新,彩色村边多丽人。 淡扫蛾眉两鬓唇,明媚皓齿美目新。 绣罗衣裳莲步移,婀娜纤姿不染尘。 风车摇曳翩翩起,纸鸢空中袅袅身。 日暖晴空万里顷,霓虹遍野独锦茵。 旖旎七色波光粼,芳草葳蕤艳绝伦。 郁影金香独幽亲,风吹杨柳喜迎春。 娉娉嫋嫋穿梭巡,拾翠含羞飞红巾。 竹马青梅笑泪贫,花丛绿径童稚真。 此诗模仿杜甫《丽人行》痕迹甚为明显,但转写农村美女,又有匠心所在。以乡间新景作陪衬,辞采华赡,情境毕现,融注作者新奇欣悦之情。 伍锡学是以诗词写人物的高手,近年其隐括诸多小说的诗词集将面世。他出示近年所作词中,有几首写乡间人物的词,不妨一读。《踏莎行·追肥》一词云: 杜宇声长,秧畦苗浅,追施尿素单身汉。忽然腰上手机鸣,同村寡妇声音婉。 “儿上高中,离家路远,要娘找个知心伴。”端盆喜过小红桥,下她田里均匀散。 田间施肥的单身汉,忽然从手机听到寡妇求偶心切,高兴地端着盆子到她田里帮助散肥。然不写外貌而写直率坦诚的话语,结果如何,让人猜想。 六、对乡村问题的关注与讽喻 当代乡村也面临一些严重的问题。诸如征地毁林、生态的破坏,大批乡村青年出外打工,留守者不是老叟便是妇童,土地抛荒,乡村文化退化。城郊由于开发,土地不断被蚕食、挤占,造成无地耕作的人口日益增加。 诗人是敏感的,也是忧虑重重的。如朱先文诗能寓讽喻于写实之中,句如:“电钻青峰千窟贯,斧挥茂林数峦光”(《青山泪》)。李训论《雨霖铃·蛤蟆怨》一词则以蛤蟆为第一人称在哀吟,讽有人以电瓶在农田捕食青蛙。朱德群《征地谣》则以讽喻表现出忧患意识与责任感。段德虞《浣溪纱·叹良田置荒》诸作,心忧田荒而反证桑梓情深。又如方跃明《春日所见沿途多滥伐山场》一诗云:“公见青山多妩媚,我悲螺髻皆憔悴。残肢断臂塞沟渠,利锯飞刀生鬼魅。法外人穷岭脊翻,水边路陷桃源瘁。年年纸上福音传,谁拭村民心里泪。”末联出句致讽, 结句悲愤。 我曾有《梅岭行》一诗写到这一情景:“林掩三家村,泉鸣九曲谷。田畦多抛荒,民风犹古朴。”又《重九后游靖安神仙谷歌》中写到因开发旅游而导致大量山林谷地被毁:“沿涧劈坡开路新,坑陀未平石磷磷。可怜殃及丛林翠,移樟更斫枫楮榛。一坝潴蓄众溪浏,开闸浮筏乘客游。利之所趋孰能制,喧哗已失莺啁啾。又闻山林亩数千,港商谋取经营权。村民出让噙酸泪,只恐斑驳到峰巅。” 近二三十年来,外出打工者甚多,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与老家的联系如何,也都是诗人关注的题材。黄炎清《老农获稻》诗对老者来日的忧虑:“霜威草渐枯,少妇饷翁姑。老者忙收稻,孙娘正哺雏。眼前犹健体,今后赖残躯。汗湿秋衫冷,伸腰日已晡。”符呈荣的《空巢老人》组诗云: 夜雨敲窗惊老倌,荧屏更报雪团团。 愁心却寄千村外,寂寞乡关入梦寒。 稻薯收仓野草黄,村前独步度残阳。 楼台温酒频邀月,醉了吴刚愁未央。 龙池子《乡村留守词》写儿子外出不归后老者的生活:“儿行千里外,岁杪不回家。老茧泥粘土,陪孙捏火车。”小孙女的情景:“长辫红领巾,低眸赤脚丫。问知娘咋样?回看小姑妈。”因为老者的媳妇也随儿子远走了。还有赖旭辉的《下村扶贫》写到:“轻车移步伴村童,细雨迷濛访老农。语罢远山云雾起,归来揽镜眶犹红。”老农究竟为何使扶贫者伤心,未着一字。 正视现实,干预现实,是忧世悯民的诗人应担当的一份责任。 七、怀旧与访旧的乡村诗 还有一个现象,现在六十多岁的诗人,当年不少是知青,劳动的艰苦是刻骨铭心的,但在那个知识匮乏的时代并不知道作诗,而今掌握了格律,便写了不少忆旧或访旧的诗。有的诗词刊物如湖南《嘤鸣》多年来开辟《知青岁月》栏目,选收此类诗。因为是创作于近十年,所以我仍纳于所论述的范围,不可避而不谈,且为那个特殊时代留下难得的写真。我手头有余慧生的《一海粟诗词》,内有《临江仙·知青短歌三十四首》,其中《临江仙·春耕》云: 恰是农耕芒种日,朝朝吆破晨钟,肩拉缰套似弯弓。黄牛应笑我,力弱脸腮红。勉拽新犁催布谷,田间袖挽熏风。挥将热汗洗霓虹。春衫何处觅?人在水渠东。 描绘了当年生产队“大锅饭”劳作的真实场面:生产队敲钟催农民上工,没有耕牛,就靠人力拉犁拉耙。五六个人拉一张耠子犁地,累的挥汗如雨,而她自己被黄牛所笑,因为力气小,脸腮涨得通红。词中用“吆破晨钟”、“肩拉缰套似弯弓”、“袖挽熏风”、“勉拽新犁”、“热汗洗霓虹”,再现了那个年代一幅鲜活的劳作画面。 又如《临江仙·早耕》:“常恼鸡鸣催晓梦,荆帘卷落星寒。惺忪踏露走田间。朝霞缠我袖,莺鸟噪堤间。 不惜土泥沾旧袜,汗香洗了风肩。饥肠怎奈绕炊烟。新磨血茧后,农事已知难。”早起劳作的艰辛,与饥肠辘辘的感受跃然纸上。妙句还如:“浇水挥锄敲月坠,星光染我衣襦”(《种菜》);“茂密青纱牵我袖,渴来掬水河塘。”体验深刻,星月青纱,莫不有情性,与作者为知音。 我也读到王惠玲的知青田园诗词,平常语,家常话,真切感人,因有人论述过,兹不再赘述。我还读到李训论《忆六八年初中毕业回乡插队》第二首: 猎猎红旗喇叭扬,壑深拦水筑高墙。 汗侵岩裂钎三尺,背蹭轮移土半方。 菜少浮油消化快,铺寒垫草睡眠香。 哨声催醒惺忪眼,解放鞋摸踏露光。 回忆下放劳动场景,修水库的喧闹工地上,红旗猎猎,喇叭高叫。筑坝于壑,插钎破岩,挥汗如雨,连岩石也溅入了。推轮运土,非常艰苦。劳动量大,故饭量大,消化快;垫草睡在地铺上,累则眠香。拂晓起来,摸双解放鞋就赶快出发了,当年劳动场景的描绘真实再现。 还有李隆琪《修渠道》云:“圳堵丛生草,渠淤水漫堤。镰挥惊蚂蚱,铲动走污泥。茧起深纹掌,汗流浅理皮。”句句来自当年的亲身体验。 以上略举田园乡村诗词七个方面,不同程度上体现了题材新、意境新,语言新。当代田园乡村诗仍极具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同样是兴观群怨的产物。它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说,田园诗最宜于表现宁静绮秀的自然风光,似乎不大适宜于用典、掉书袋。但如何写出精品?也是谈了多年的问题,要想寻求更大的突破,就必须要求作者具有浓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与人文情怀,要善于感受生活,写眼前所见,写身边事,“即目书所见”。努力营造意境,“诗中有我在”,书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与真实怀抱。 田园乡村诗应力避平庸:首先,切忌面面俱到如点卯,反而落得个“诗中无我在”。有一首《雨后乡村即景》,写了早稻、园桑,李树、梨花,机种、机耕,“彩图一幅”平面化,而无切入点。其次,切忌空泛语、套话。诸如:“山居春色好,兴致赋诗夸”(《喜乐农家》)、“家家乐走康庄道,个个争当致富翁”(《鹧鸪天·村中行》)、“曲曲新词除旧调,田园岁岁赞歌多”(《田园新曲》)、“清风飘唱多康乐,美丽乡村谁不吟。”像此类直露无余味的诗,作者应力戒不作,编辑应力删不选。 作者:江西省社科院二级研究员,江西省诗词学会会长、《江西诗词》主编。
发表时间:2022年05月17日 09:36:30     分类:诗论
   1296         9
[诗论] 论当代田园乡村诗
田园、乡村是大多数人赖以生存的基地、大本营,借用一句现成语:“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天、地、人最能达成和谐共处。自从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以来,唐有孟浩然,宋有范成大,历代还出现过许多有成就的田园诗人。田园乡村诗也因而成为中国诗史中与山水诗并列的大宗。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田园诗,似乎主要有四方面主题:田园,牧歌式的风光;乡村,表现的是宁静简朴的村巷;人物,以田父、樵夫与牧童为主角,以艰苦劳作为主要场景;物产,如稻麦果蔬,当然这类诗可以归于咏物诗,但因这些作物与果实与耕植密切相关,田园诗往往又离不开这些作物的意象,而且田园诗也应是包括田野与菜园果园等,所以归于田园诗也是说得过去的。田园乡村仍是当代诗人热衷的题材,当人们蜂拥而来城市定居、工作时,田园乡村却悄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化、科技时代使得大部分农民生活富裕起来了,空闲时间多了,反而成了下岗工人的艳羡。不过,工业化时代也为乡村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有待正视并解决。城市高楼林立,工业造成的空气污染,使得大批城里人向往田园风光,向往返朴归真的乡村生活,希望到生态优美的田园乡村中休闲旅游。其中不少诗作者,以新奇的目光寻找田园乡村之美。也有不少人在家乡田园中长大,无论到何地工作,系念他们的是乡愁。还有作者本身就是农民诗人,亲身体验种植的艰辛与收获的愉悦。二三十年来,在《湖北诗词》《东坡赤壁诗词》《诗词月刊》以及《江西诗词》均辟有乡村田园诗专栏。我作为一位诗词编辑,就近年所读到的刊物与诗稿,并结合我自己的写作实践,分类论之: 一、田园乡村景物的描绘 田园乡村诗中的景物,窃以为欲写得生动,比拟之法是最要精心构思的,即将物赋予性情,营造意象。陶渊明诗云:“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谷田舍》)。即是赋予良苗以情性。当代田园诗,不乏其例。王跃东诗云:“鸡鸣忽觉樊笼逝,风拥犹疑玉手牵”(《婺源江岭村游感》);王琼词云:“青果压枝低,枝枝牵我衣。桃缘亭半掩,时现桃红脸。云在水中眠,波摇天外天”(《菩萨蛮·沼山桃花潭》);孙宇璋诗:“月光带笑入筵席”(《果村人家》)。晨风、嫩枝、云的倒影、月光,莫不有意识与情态,乃是作者移情所致。 此类手法,需要配合的是,力求炼动字奇警。韩晓光诗:“芹泥雨润飞雏燕,衔得春光到庑楣”(《瑶里踏青吟草》)。廖魁英诗:“桥横皓月涵清影,岚接青云伴彩霞。昔日风裁三径柳,今朝雨润一川花”(《斜川》)。邱才扬诗:“菜园方整木篱笆,岭锁闲云灿野花”(《田家》)。衔、裁、锁,可圈可点。 比譬求新,如杨逸明诗写梯田:“青翠层层抽镜屜,玄黄处处刻盘龙”(《登高望虎洞乡大型梯田》)。将梯田比作镜屜而层层抽出;高处望,又如龙盘旋而上。喻作云排律写渔村间的花木,“艳蕾舒红颊,莹珠闪绿裙”(《玉泉渔村雨后》),无怪他“留连不思返,愿此结芳邻。” 设色鲜明,亦是一法。如魏新河的诗云:“霜落村俱白,人稀叶早黄”(《十月既往雾行大足道中》);孙学长诗:“绿云轻漾红楼影,紫燕低飞碧浪潮”(《鹧鸪天·乡间暮春》)。白、黄、绿、紫,各擅其妙,在于作者善于发现美,感悟美,目击道存。 过去乡间习见、微不足道的油菜花,而今居然成为城里人观赏的风景线。人们纷纷到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去看油菜花。丁欣《癸巳婺源赏菜花》写得大气恢宏:“绽放金光满天地,排开香阵压群芳。花情关系苍生计,但引春风作主场。”不仅得物态之美,且将花情与春风相绾系而议论生风。朱德群《婺源江岭油菜花海》诗中将花海比作“大纸铺张接岭云。”又巧于比譬:“汗作丹青锄作笔。”再看朱海清的《婺源花馥》:“春满清江绿满丘,菜花无际醉双眸。风吹四野金光灿,雨过千山翠色浮。偷眼流莺情得得,弄香舞蝶兴悠悠。”流畅生动而有情趣,也得益于语言的清新平易。 对现代条件下种植的花果,诗人更应大力描绘。叶金生诗云:“花繁星汉缀,果密幕天连。树上禽偷眼,水中龟坐莲”(《参观泉山生态农业园》)。既想落天下,而又形容入微。 我认识的一位市农业局长胡三元,对果、蔬、茶情有所锺。如《益农果业合作社品梨》中二联云:“翠冠盈枝缘熟早,黄花待架似矜持。青衣褪卸洁身好,老旦啜噬香味迟。”翠冠、黄花为南方早熟梨的两个品种。青衣、老旦本指梨园戏曲舞台上的两种角色,此借喻为南方早熟梨的不同皮色。又《咏茭白》:“沃野微风水一方,如林似竹稼千行。重衣剑叶思寻苦,绿里藏娇白玉娘。”比喻形象生动。他写清明雨过后“遥山近岗翠围屏”,一丛丛茶园,正是“雪孕风催丫出玉,光温雾润叶含芯。坡梯叠叠丛丛绿,娥指纤纤粒粒馨”(《茶忆》)。前一联用借喻,后一联以赋的描写手法,俱见真切。 二、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变化的展现 当代田园劳作的强度较之三四十年前大为减轻,不少体力消耗大的艰苦劳动由机械代替了,蓑衣斗笠与水车消失了,水牛逐渐稀有,牧童不见了。“铁牛开进田畴里,黄牯木梨都退休”(孙宇璋《耕田》);“耙耖犁镰闲屋置,耕播熟刈铁牛忙”(余玉有《新农村赞》)。以往的诗人多以这些为物象写入诗中,如果今人再写这些,就有些不识时务了。 今人也不必似陶渊明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归园田居》);“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丙辰岁八月中于下巽田舍获》)那般辛劳了。诗人们深深感受到这一变化。如闵爱华《春耕》中说:“一犁烟雨机声起,万顷翻平牛未当。”大面积用机械耕田,不再依靠牛。李训论《浣溪沙·暑日农村》一词云:“大暑农家不觉忙,抢时机械尽担当。”江仲辉《采桑子·春插》云:“田平泥软新苗好,嫩绿如茵,沃土清芬,春到农家个个勤。 秧机欢奏春潮曲,行距匀均,插速惊人,眼望风摇叶叶欣。”用插秧机插秧,行距均匀,插秧的速度惊人,一眼望去,秧叶在风中欣欣摇动。施国美《鱼游春水·小纪万亩示范方漫步》一词云: 春风陪我走,饱览良田超万亩。鱼游春水,莺唱参差垂柳。山雉花黄展翅低,野兎苗绿逃跑偶。红艳绿鲜,画图谁绣。 致富之门重叩,集约经营看身手。填河迁冢平芜,人勤机吼。良种天助酬专家,科学神襄谢教授。新村妙造,乐欢童叟。 集约化经营,机械化操作,专家推广良种,带来了乡间大变化。“画图谁绣”,问得好,发人深省。 袁汝勇写柘林水库附近的新村:“田间稻穗迎风舞,坳上香柑带露眠。箱网养鱼高效益,水轮发电低能源”(《易家河新村》。箱网养鱼,水轮发电。一派和谐泰然气象。 鄱阳湖东岸、余干县康山曾是元末朱元璋、陈友谅激争的战场。五十年前经围垦而成为大面积的农田。今秋,我与几位诗人应邀前往观光,亲眼看到大型收割机割稻、然后以大型机械焙干稻谷的场景。胡平贵《浣溪沙·插旗洲》诗云: 收割声频脱粒忙。插旗洲上稻流香。焙干谷袋立行行。 折戟沉沙成记忆,排兵布阵战沧浪。而今沁出米粮乡。 收割机割声频频,并就在收割机里脱粒。然后运到场房,以套箱设备燃煤焙干,一袋袋优质稻谷等待销往北京、香港。下片转写历史沧桑,往日战场成为米粮乡。 我亦作有《丁酉秋游康郎山歌》,其中云:“更有朱军插旗洲,稻浪起伏兜兜稠。沉沉金穗颔首乐,隆隆机车伸口收。近年水涨无狂势,不用退田平垸计。沃土何须施化肥,经营笑待丰穰岁。”力图写出金穗的乐状,机车的伸口收割状。由于这里土地肥沃,禾稻不用化肥,天然食品,故价虽高却畅销得很。 而今各地以大棚出产反季节的蔬菜。高昌诗中写到:“小傻青椒圆似梦,巨肥白菜美盈情”(《大棚风景》)。比譬亦奇。诚如王迪银诗:“全凭科技生新意,敢破常规换旧天”(《蔬菜大棚》)。还有南策英题葛根专业户的《鹧鸪天》:“喜看农家乐改行,葛根引进换新装。不同水稻争春雨,满架蟠藤映日光。” 山东滨州沿海地方盐碱地,过去农作物难以种植,现在栽植优质品种的枣树,农民致富了。我曾到那里写了《过雁来红高科技枣园》:“万亩丛林科技兴,枝撑叶茂露华凝。雁来喜看枣成熟,玉润赪红密缀层。”又《参观水湾小枣采摘园》诗云:“团团如盖树冠齐,铁骨擎撑密密枝。玉枣红添秋色醉,叶间簇簇诱人迷。” 致富的路径有多种,譬如江西有位著名的茶文化专家陈文华到婺源县晓起村,教村民种菊制茶。我作《皇菊茶》诗云:“农户不种田,栽培菊花妍。簇簇满坡畈,灿灿映溪川。致富有新路,家家尽欢然。采菊供制茶,烘干新法研。倘得水冲泡,舒展姿翩翩。层层金甲润,娟娟玉瓣鲜。”满坡满畈的菊花,金灿灿,一簇簇,令人喜爱。烘干后,当她在杯中舒展开来,又如精灵般的美丽。 我之所以列举这些,是说明类似这样的内容最能反映田园乡村的变化,所谓时代气息、时代风貌,在这样的诗中或许能得到体现。 三、对田园乡村生态的讴歌 田园与附近的丘陵山地本来就是生态基地,但由于过去无生态保护意识,诗中甚少议论这些,现在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国家的战略。所以不少诗也就有了这方面的主题。例如谢余仟《金缕曲·故乡绿缘》一词在有限的篇幅中展现了数十年农村生态的变化。又《水语》一诗亦见其观察之细:“粼粼万点睁波眼,暗有污排我辩真。”段德虞《十上桃花源》:“生态桃源翠摇芳,云蒸雾绕煮秋光。蓦然抓把清风走,乐得梦香诗也香。”发挥通感之妙,变无形为有形,想像奇特,情辞并茂。再如钟定英《水调歌头·婺源感赋》词中云:“纤尘不染,何事天赐氧吧纯?朱植香樟荫覆,徽派民居高矗,天佑惠隆恩!”潇洒风流,痛快淋漓。李训论《珠珞枇杷》诗云: 串串金珠缀绿丛,崖旁屋后漾清风。 基因来自原生态,一口纯真似蜜浓。 此诗前二句写其形,“串串”与“缀”方见得枇杷如题目所言“珠珞”。后二句写其质与其味。第三句“基因”“原生态”均新名词,但不觉生硬,镶嵌适宜。 从前农民迫于生活,必须大量砍柴煮饭,而今由于乡村逐家也用上了煤气、天然气,无论山麓还是山坡,皆是郁郁葱葱。杨国珍《农家燃料嬗变》写到:“山村做饭少炊烟,农舍柴房久空闲。主妇喜欢煤电气,草丛侵路树遮天。”无独有偶,我也曾有《自株洲前往攸县途中有感》诗云:“为斫樵柴百姓忙,童山濯濯树根光。一从煤气通村户,冈岭连绵着绿裳。”过去山上砍柴一空,连树根也挖了,而今好了,青山绿水,看得舒服,生态也好转了。 四、村居生活的颂歌 过去的乡村常可见到的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那里是系住乡愁之所在。诚如陈大庆《梦》诗云:“卅年客思绕家山,梦整旧装展笑颜。”即表达旅台同胞思念故乡的深情。 如今,乡村中的炊烟大多消失了,因为使用了沼气、太阳能、电能、液化气、天然气等新能源。宁桂生诗咏沼气池的开发与利用:“深掏巧筑一园塘,杂草陈渣入窖藏。气供三餐薪火旺,灯明半宿梦魂香。”最后希望:“我盼乡村推广远,循环利用是恩光。”余玉有《新农舍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一诗云: 春风吹拂僻山村,栉比高楼仰白盆。 未见炊烟飘袅袅,夜寒犹浴日光恩。 这两首诗均是真情实录,太阳能装置在幢幢屋顶上,犹如一排排白盆,颇为形象。 新式楼房不再罕见。刘上坤《灾民新村》写的是鄱阳湖周边移民建镇后的新貌:“层楼耸立柔桑衬,小院清幽乳燕嬉。”刘化尧有诗云:“瓷镶素壁摇疏影,铝合钢窗荡碧纱”(《亮丽新村》)。 赣南山高地僻之处有些小村庄,近年得益于中央振兴老区的政策,下山迁到集镇上。邱才扬有诗云:“零散宅居居一处,新街早市满廊香。凉风微雨花遮路,此地难分城与乡”(《新农村写意》)。我也曾有诗写到:“迁自穷山危旧垣,沿坡栋栋沐朝暾。白墙黛瓦怡人院,更植桂樟绿傍门”(《兴国合富村》);“土砖旧屋影存廊,别墅楼高白玉墙”(《瑞金大布镇竹山下移民示范点》)。我还写过七古《采风行访兴国、瑞金、寻乌、龙南农村》,其中云:“改造危房土坯屋,新居矗矗楼层高。排忧解难干群谐,栽花种树红绿娇。翠林绕屋风尘净,红壤添肥化土膏。何须更说桃源美,乡民知足乐陶陶。” 湖北孙宇璋《移民新村》一诗也写到这一变化:“让出高山重建村,红楼栋栋戏流云。机耕机播机收割,搂住春风赞脱贫。” 而今村镇大多交通便利,摩托车、小轿车出入村内外。不少田园诗写到边远农村在道路畅达、资源开发后带来的富裕生活。诚如冯上标《夏家山采风记》云:“水泥双道接村庄,自购轿车奔四方。栉比琼楼张眼醉,采风身染百花香。” 乡下人同样享受网络时代带来的信息化生活方式,网上学习,网上购销。“穷沟僻岭连天下,网络通村便万民”(宋自重《网络村村通》);“高挂荧屏开国学,低拦泉水养洋豚”(刘道龙《赞全国优美乡村古楠村》)。乡村新场景、新生活宛然如见。而且乡村旅游、农家乐兴起,为乡民带来了就业机会与可观的经济效益。不少诗作写到这些方面的新奇感受。邓雄勇《临江仙·小区新农民》写小区人生活在美好的家园:“堤边谁在植梧桐?村前樟叶绿,院内杏花红。”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夫妻攻外语,父子学金融。” 还有的诗词写到农家乐的饮食。如苏醒诗云:“土鸡炖得鲜菇嫩,星子逡来醉眼斜”(《夜宿农家院》)。用俗词而见雅,有美感。彭锡萍《六州歌头·农家乐》亦是一首奇作: 金秋暗度,橘柚悄然红。新津坠,宫川重,尾张充,比赤彤。牛鹭蹄间绕,斑鸠叫,银鹤俏,白鹇艳,灰獾跳,兔争雄。黄鼠追蛇,鸟兽翩跹舞,妙曼无穷。喜鱼塘锦鲤,忽剌剌腾空,钓叟垂弓,老顽童。 看奔驰拥,游人众,争抢果,乐融融。蕃薯烤,羊肉涮,满蒸笼,酒肴丰。赋客摇头对,追屈宋,竞骚风。琴瑟动,街舞劲,弄庭中,渌水轻弹助兴,红歌汇,声震苍穹。料想陶公在,惊四海兴隆,定颂尧动。 上片写橘柚的鲜红,鸟兽的活蹦活跳,下片写农家菜的丰饶。句法灵动,新词语的运用为词增添了活泼感,读来齿颊留香。 由于乡村楼房的大量出现,以致外出者数年归来后连路也不认得了。如李松柏《回乡偶成》:“林立高楼遮望眼,不知何处觅归途?”王海霞《回乡偶书》云: 喜踏乡程倍觉亲,儿时记忆不留存。 新楼独院知多少,岐路徘徊觅旧痕。 还有的以乡村垃圾治理为题的诗作,如龙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有感》组诗 三首中的《垃圾压缩站》:“千年旧弊万人嗟,腐朽终归弃户家。今有压头敦实处,晓康经里写桑麻。”《垃圾焚烧发电厂》:“陋习前时大野行,八方弃物电炉倾。废丘为宝新篇启,入网乡邦更煜明。”以小见大,涵盖面广,一事一景,景中带出议论,相得益彰,巧于比兴。真乃一花一世界也。 乡居环境是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方跃明的《鹧鸪天·流苏小筑》云: 古渡轻风野菊花,云泥小径竹篱笆。 残荷雪桂流清影,小筑层台缀曙霞。 蝴蝶俏,葛藤斜。青岚白霭好人家。 朝闻曲水鸣禽乐,夜趁窗灯摘菜瓜。 展示了婺源乡居周围环境的幽雅与村民悠闲自在的情趣。又黄小波《山村春晓》云: 清溪映日欢鹅闹,浣女池边笑语熙。 袅袅青烟偏岫去,依依紫燕学童追。 尖尖竹笋穿篱破,苒苒松梢带雾垂, 久负痴迷寻旧迹,新娘老妪问吾谁。 游子归来看故里山村,清溪映日、鹅闹燕翔、浣女学童各得其乐,更有竹笋破篱、松梢垂雾的陪衬。又符呈荣《采桑子·山村好》之八云: 天开雪霁山村好,剪碎残云。滴断冰菌,溪岸寒梅已梦春。 融和丽日暖庭院,四五翁邻。酒过三巡,闲话天南地北人。 正是天、地、人相和谐的图景,炼“剪碎”“滴断”“梦春”精警,皆妙语。 王海霞《风入松·婺源篁岭印象》云: 梯田环岭绿油油,横跨索桥浮,粉墙黛瓦瑶台碧,淳风在、记住乡愁。蜿蜿层峦枫染,山村拾趣忘忧。 远离喧闹觅清幽,客醉梦悠悠,绳头蜗角全抛却,倩谁共、画里闲游。麻石平铺深巷,溪泉细诉春秋。 由远景之梯田而移近景之粉墙黛瓦,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如画笔皴染乡间村落宁静清幽的景色,无怪乎是乡愁之所在。 乡村是寻根问祖的依据所在,不少诗词在叙写中寄托了爱乡敬祖的心情。如:“百里廉溪全吐绿,满园茉莉尽生香。官街卵石联珠远,恭府唐狮望月长”(薛为 河《廉村游感》)。 农民出身的诗人李训论,所作《偕族兄往奉新越王山寻宗,夜宿山村》一诗叙、写、议层层转,并参插骈句。写景如:“野菊东篱紫,幽兰涧底馥”;骈句如:“杯端红豆茶,席围山鸡肉。老酒配鲜橙,新风兼旧俗。”排比句如:“山头树参天,山下童放牧。”炼字之妙如:“夜幕罩身凉,庭外寒气扑”、“梦甜呼酒香,夜半风敲竹。百鸟唤曦光,屋外人忙碌。”“罩”“扑”“呼”“敲”“唤”,能传神写照。表现物态,更求神似。如:“垂头柳竹懒相争”(《酷暑小聚黄家庭园》),炼“懒”字写出暑热中柳竹蔫头搭脑之状。“树密风凉筛日影”(《应伴垂钓并小酌于鱼隐山庄》),炼“筛”字见树隙间风吹枝在颤抖。颇有景趣。 可以说,只要物质不至于匮乏,许多诗人也是乐意在优美乡间短暂居住的。马斗全说:“绿峰环抱水溅溅,身住村中便是仙。最爱终宵天地静,群山与我一同眠”(《宿沁水下川村》)。这是夸张与比拟手法,然无此佳境,安得生此遐想。杨逸明甚至说:“淡淡雨云皆入梦想,欣欣人鸟各无争。最宜居是原生态,绝胜喧嚣现代城”(《宿千灯镇大唐农业生态园》)。这是扬此抑彼之法。 近些年来,政府与文化、旅游、城乡建设部门加大了对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力度,修缮而不改变本来面目,这是“系住乡愁”的范本。古老的建筑物,那粉墙黛瓦、高祠大屋、曲巷石板,牌匾楹联,仿佛向人诉说以往的耕读文化、乡绅文化、宗族文化、儒商文化。如安徽的西递村、宏村就是最好的样板,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单位决非偶然。还有许多独具风情民俗的民族村落,都是值得一写的。如吴长庚眼中的赣南围屋:“围屋团团隐雾霾,千家万户此中排”(《游龙南古村围屋感赋》)。李汝启即目书所见:“檐下分明额大夫,高门剥尽旧时朱。夕阳斜照瑞灵图”、“深巷幽幽乱石铺,天光一线射沟渠”(《浣溪沙·莲花县路口村古民居印象》)。杨逸明看到的是:“山似披鳞灰瓦裹,楼皆吊脚白云偎”(《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纪游》)。或描写或比喻,真切展现。 前年我在游皖南时作有《咏黟县宏村地形》云:“依山傍水胜桃源,塘月未圆牛胃吞。知否筑堤如箭直,弧弓稳稳守村门。”宏村的古代设计师讲究风水,村周环绕人工沟渠,中心有水塘如牛胃,排水系统甚为科学。村前大塘中有一堤,如弧弓中搭有一箭,有跃而不发之势。《咏西递村》前四句云:“势起峰围虎步蹲,三溪襟带到南园。门多匾额辉光赫,柱满楹联哲理存。”村周围环境好,村中多古文物。去年曾游婺源篁岭,作《冬日篁岭行用梗韵》,诗中云“楼屋簇高低,错落寓规整。家家箕晒秋,高低伸阁顶。丹椒黄菊摊,灿如金圆饼。望族三百年,繁衍大村井。经商或出仕,归构华堂倩。雕绘栩栩生,事迹多彪炳。敦睦遵礼仪,风气仗谁领?祠前多茂樟,绿围筛光影。文物珍于今,利用当反省。自然与人文,济美传承永。我祈有心人,经营臻灵境。”晒秋是当地特有的风景线,各家以箕伸出阁顶,秋日晒红椒黄菊。此村过去因经商或出仕,有了钱造大屋。宗祠规模宏大,民风敦睦。而今经过整修与打造,自然风光与历史人文相济美,游客前来络绎不绝,的确值得赞美。 五、乡村人物的描写 较之古代田园诗,以田父、樵夫、牧童为主题的诗词出现频率大为减少。更多的是着重有审美情趣的人物描绘,故采茶女最宜入画面。比如叶金书的诗:“牵条玉带串山村,一担红茶一担银。借问行人脱贫计,茶姑笑指万山春”(《参观茶山有感》)。神情毕现。张正夫诗中云:“清气留连纤指隙,馨香沁入黛眉斜。山歌阵阵疾情伴,香汗盈盈笑语喳”(《凤凰沟采茶女剪影》)。神态宛然。米春华诗写到男女相悦而含羞之情:“雾散叶边身子俯,珠凝芽上手中融。俊哥挑担茶丛过,春嫂嬉姑怎脸红?”(《春游九岭黄埔茶山》)。 易明华的《一剪梅●村姑》,描绘了一位种植葡萄的村姑形象: 陌上榴花照粉墙。村隐丛芳,鸟唱山冈。坊间碧水润姑娘。面若朝阳,声若丝簧。 十亩葡萄赚嫁妆。不走他乡,一样头昂。帅哥潮涌竞观光。欲摘秋香,好酿琼浆。 姑娘长得容颜滋润,面若朝阳亮丽,声若丝簧清脆,夸张语。种了十亩葡萄,便赚了嫁妆。不走他乡谋生,发家致富,气宇昂扬,相当的自豪乃是因为有底气与自信。李训论的《村妇三绝》其中云:“踏破星光梦挂腮”,梦本无形,想像为实而能挂。侯国文《看瓜女孩》也颇有情趣:“满地胖娃娃,农忙我护它。蓝天云雀唱,夏木草棚遮。小鸟休馋嘴,猪儿快转家。路人如歇脚,请你品西瓜。”满地胖娃娃借譬西瓜之肥且多,小女孩在农忙时看护,小鸟与猪儿不得侵犯,但路人如歇脚,则请品西瓜。 长篇巨作有袁琳的歌行体《丽人行》云: 二月初一天气新,彩色村边多丽人。 淡扫蛾眉两鬓唇,明媚皓齿美目新。 绣罗衣裳莲步移,婀娜纤姿不染尘。 风车摇曳翩翩起,纸鸢空中袅袅身。 日暖晴空万里顷,霓虹遍野独锦茵。 旖旎七色波光粼,芳草葳蕤艳绝伦。 郁影金香独幽亲,风吹杨柳喜迎春。 娉娉嫋嫋穿梭巡,拾翠含羞飞红巾。 竹马青梅笑泪贫,花丛绿径童稚真。 此诗模仿杜甫《丽人行》痕迹甚为明显,但转写农村美女,又有匠心所在。以乡间新景作陪衬,辞采华赡,情境毕现,融注作者新奇欣悦之情。 伍锡学是以诗词写人物的高手,近年其隐括诸多小说的诗词集将面世。他出示近年所作词中,有几首写乡间人物的词,不妨一读。《踏莎行·追肥》一词云: 杜宇声长,秧畦苗浅,追施尿素单身汉。忽然腰上手机鸣,同村寡妇声音婉。 “儿上高中,离家路远,要娘找个知心伴。”端盆喜过小红桥,下她田里均匀散。 田间施肥的单身汉,忽然从手机听到寡妇求偶心切,高兴地端着盆子到她田里帮助散肥。然不写外貌而写直率坦诚的话语,结果如何,让人猜想。 六、对乡村问题的关注与讽喻 当代乡村也面临一些严重的问题。诸如征地毁林、生态的破坏,大批乡村青年出外打工,留守者不是老叟便是妇童,土地抛荒,乡村文化退化。城郊由于开发,土地不断被蚕食、挤占,造成无地耕作的人口日益增加。 诗人是敏感的,也是忧虑重重的。如朱先文诗能寓讽喻于写实之中,句如:“电钻青峰千窟贯,斧挥茂林数峦光”(《青山泪》)。李训论《雨霖铃·蛤蟆怨》一词则以蛤蟆为第一人称在哀吟,讽有人以电瓶在农田捕食青蛙。朱德群《征地谣》则以讽喻表现出忧患意识与责任感。段德虞《浣溪纱·叹良田置荒》诸作,心忧田荒而反证桑梓情深。又如方跃明《春日所见沿途多滥伐山场》一诗云:“公见青山多妩媚,我悲螺髻皆憔悴。残肢断臂塞沟渠,利锯飞刀生鬼魅。法外人穷岭脊翻,水边路陷桃源瘁。年年纸上福音传,谁拭村民心里泪。”末联出句致讽, 结句悲愤。 我曾有《梅岭行》一诗写到这一情景:“林掩三家村,泉鸣九曲谷。田畦多抛荒,民风犹古朴。”又《重九后游靖安神仙谷歌》中写到因开发旅游而导致大量山林谷地被毁:“沿涧劈坡开路新,坑陀未平石磷磷。可怜殃及丛林翠,移樟更斫枫楮榛。一坝潴蓄众溪浏,开闸浮筏乘客游。利之所趋孰能制,喧哗已失莺啁啾。又闻山林亩数千,港商谋取经营权。村民出让噙酸泪,只恐斑驳到峰巅。” 近二三十年来,外出打工者甚多,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与老家的联系如何,也都是诗人关注的题材。黄炎清《老农获稻》诗对老者来日的忧虑:“霜威草渐枯,少妇饷翁姑。老者忙收稻,孙娘正哺雏。眼前犹健体,今后赖残躯。汗湿秋衫冷,伸腰日已晡。”符呈荣的《空巢老人》组诗云: 夜雨敲窗惊老倌,荧屏更报雪团团。 愁心却寄千村外,寂寞乡关入梦寒。 稻薯收仓野草黄,村前独步度残阳。 楼台温酒频邀月,醉了吴刚愁未央。 龙池子《乡村留守词》写儿子外出不归后老者的生活:“儿行千里外,岁杪不回家。老茧泥粘土,陪孙捏火车。”小孙女的情景:“长辫红领巾,低眸赤脚丫。问知娘咋样?回看小姑妈。”因为老者的媳妇也随儿子远走了。还有赖旭辉的《下村扶贫》写到:“轻车移步伴村童,细雨迷濛访老农。语罢远山云雾起,归来揽镜眶犹红。”老农究竟为何使扶贫者伤心,未着一字。 正视现实,干预现实,是忧世悯民的诗人应担当的一份责任。 七、怀旧与访旧的乡村诗 还有一个现象,现在六十多岁的诗人,当年不少是知青,劳动的艰苦是刻骨铭心的,但在那个知识匮乏的时代并不知道作诗,而今掌握了格律,便写了不少忆旧或访旧的诗。有的诗词刊物如湖南《嘤鸣》多年来开辟《知青岁月》栏目,选收此类诗。因为是创作于近十年,所以我仍纳于所论述的范围,不可避而不谈,且为那个特殊时代留下难得的写真。我手头有余慧生的《一海粟诗词》,内有《临江仙·知青短歌三十四首》,其中《临江仙·春耕》云: 恰是农耕芒种日,朝朝吆破晨钟,肩拉缰套似弯弓。黄牛应笑我,力弱脸腮红。勉拽新犁催布谷,田间袖挽熏风。挥将热汗洗霓虹。春衫何处觅?人在水渠东。 描绘了当年生产队“大锅饭”劳作的真实场面:生产队敲钟催农民上工,没有耕牛,就靠人力拉犁拉耙。五六个人拉一张耠子犁地,累的挥汗如雨,而她自己被黄牛所笑,因为力气小,脸腮涨得通红。词中用“吆破晨钟”、“肩拉缰套似弯弓”、“袖挽熏风”、“勉拽新犁”、“热汗洗霓虹”,再现了那个年代一幅鲜活的劳作画面。 又如《临江仙·早耕》:“常恼鸡鸣催晓梦,荆帘卷落星寒。惺忪踏露走田间。朝霞缠我袖,莺鸟噪堤间。 不惜土泥沾旧袜,汗香洗了风肩。饥肠怎奈绕炊烟。新磨血茧后,农事已知难。”早起劳作的艰辛,与饥肠辘辘的感受跃然纸上。妙句还如:“浇水挥锄敲月坠,星光染我衣襦”(《种菜》);“茂密青纱牵我袖,渴来掬水河塘。”体验深刻,星月青纱,莫不有情性,与作者为知音。 我也读到王惠玲的知青田园诗词,平常语,家常话,真切感人,因有人论述过,兹不再赘述。我还读到李训论《忆六八年初中毕业回乡插队》第二首: 猎猎红旗喇叭扬,壑深拦水筑高墙。 汗侵岩裂钎三尺,背蹭轮移土半方。 菜少浮油消化快,铺寒垫草睡眠香。 哨声催醒惺忪眼,解放鞋摸踏露光。 回忆下放劳动场景,修水库的喧闹工地上,红旗猎猎,喇叭高叫。筑坝于壑,插钎破岩,挥汗如雨,连岩石也溅入了。推轮运土,非常艰苦。劳动量大,故饭量大,消化快;垫草睡在地铺上,累则眠香。拂晓起来,摸双解放鞋就赶快出发了,当年劳动场景的描绘真实再现。 还有李隆琪《修渠道》云:“圳堵丛生草,渠淤水漫堤。镰挥惊蚂蚱,铲动走污泥。茧起深纹掌,汗流浅理皮。”句句来自当年的亲身体验。 以上略举田园乡村诗词七个方面,不同程度上体现了题材新、意境新,语言新。当代田园乡村诗仍极具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同样是兴观群怨的产物。它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说,田园诗最宜于表现宁静绮秀的自然风光,似乎不大适宜于用典、掉书袋。但如何写出精品?也是谈了多年的问题,要想寻求更大的突破,就必须要求作者具有浓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与人文情怀,要善于感受生活,写眼前所见,写身边事,“即目书所见”。努力营造意境,“诗中有我在”,书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与真实怀抱。 田园乡村诗应力避平庸:首先,切忌面面俱到如点卯,反而落得个“诗中无我在”。有一首《雨后乡村即景》,写了早稻、园桑,李树、梨花,机种、机耕,“彩图一幅”平面化,而无切入点。其次,切忌空泛语、套话。诸如:“山居春色好,兴致赋诗夸”(《喜乐农家》)、“家家乐走康庄道,个个争当致富翁”(《鹧鸪天·村中行》)、“曲曲新词除旧调,田园岁岁赞歌多”(《田园新曲》)、“清风飘唱多康乐,美丽乡村谁不吟。”像此类直露无余味的诗,作者应力戒不作,编辑应力删不选。
发表时间:2022年05月12日 18:00:35     分类:谈诗说词
   2204         1
[诗论] 亲近山水,借鉴前人,写好山水诗
中国幅员辽阔,山河壮美,名胜众多,历史悠久。“仁者爱山,智者爱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历来古人以山水之美、游览山水之乐作为人生的美好境界。古人因到地方上做官而有机会游览沿途山水,称为宦游。南朝宗炳壮年时游历名山大川,晚年不能远行,遂于四壁画上山水图,自谓卧游其间。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性好山水,他屡屡声明:“须知我是爱山者,无一诗中不说山”(《留题南楼二绝》);“已有山川资胜赏,更将风月醉嘉宾”(《休逸台》)。他以发现山水之美、山水之乐来慰藉自己,填补仕途坎坷感。山水之游在于得山林之趣与心境的契合。所以他又说:“身闲爱物外,趣远谐心赏”(《伊川独游》)。 历代山水诗或宏观或微观,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山光水色的自然美与诗人自身的胸襟与诗风。诗人发现山水美,品味山水趣,山水则借文人之笔而名扬四海。今天,仍有不少人创作山水诗,借鉴历代流传的山水诗,我们可以获得不少启示。 山水名胜既激发历代诗人的灵感,与诗人的心扉相应相感,相摩相荡,让诗人尽情地施展生花彩笔。故古人云:“江山为助笔纵横”(黄庭坚《忆邢惇夫》);“诗得江山助,奇特眼界宽”(冷采芸诗句)。另一方面,地因人重,境缘人胜,没有诗,景观景点也就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正如元刘仁本所说:“山水林泉之胜,必有待夫骚人墨客之品题赋咏而后显闻”(《东湖唱酬集》)。袁枚说过:“江山也要诗人捧。”锦章妙句,传播了奇山异水的名声,引起人们对某一景观的向往而欲前往。 历代流传下来的山水诗,不少精妙之处可供今人借鉴。惟有传承有借鉴,方能创新。在当今,山水诗要与时俱进,走向一个新的阶段。以上我举古代数位诗家词家为例,是想说明一点,历代大诗人写山水诗,不仅写出山水的奇特,更要借山水写出自己的心境与胸襟,这一点,当代诗人应引为借鉴。当前众多刊物所登载的山水诗,不少写景诗往往滞于物状而不能发挥,不能由形似走向神似,只知就景论景,形象干瘪,缺少灵动与想像。有的在赞美一番自然风光后,作者还要直说风景如何美,通篇没有个人的胸襟怀抱寓于其中。美则美矣,诗中无魂。魂者何?乃作者自己的个性与怀抱。有个性有怀抱,方有真气。 当代大量山水诗的出现,除少数质量较高处,很多质量不高,泥沙俱下。我们一次次集会与研讨,就是为了找出毛病弊端,加以克服,提升创作水平。 第一个问题:写景地点过多。布点过多,分散主题,面面俱到,没有重心,必然用词空泛。一首山水诗不可写很多景点。如有一首题为《庐山游记》的诗云: 奇山飞堕判苍穹,殷代匡庐始破蒙。 彭蠡九江波汇合,秀峰五老脉相通。 牯牛仙境三泉叠,白鹿薪传百代风。 无限风光天下最,近千年事喜忧中。 此诗写到彭蠡、九江、秀峰、五老峰、牯牛岭、三叠泉,白鹿洞书院,如点名簿,最后大概还想写兴衰,写彭德怀事结果是给读者留不下具体场景印象。 画山水画,要立一主峰,其余为陪衬。这一道理与山水诗相通。 第二个问题。不明起承转合的章法。八句布局结构有讲究。起,指的是首联,它是起始,要求平直;承,是指颔联(第二联),承接上文,承上启下,要求有重量,有分量;转,指颈联(第三联),要求在内容上有转折,有变化;合,或者叫“结”,是指尾联,要体现结尾性,要求含蓄而意味深长。从前有的诗评家,特别注重和强调起承转合。这不是作诗的八股,是为了讲究结构变化以避免板滞铺陈。元代杨载《诗法家数》说:“首联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此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颈联或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證,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结句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徼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可供体会。 首联起句发调高远,擘空而来,要有气势,摆脱凡庸。忌平铺直叙,一般不宜叙事成分过多,重在破题,试举数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 “北风吹雁数声悲,泛指前林是别时。” 李益《送贾校书东归》 均能于苍莽之境中点题,而字面与题目并不重复。而当代有的诗开头平凡,例子摘自《岭南诗词》、《碧湖诗词》中: “香山漫步值金秋,风物多情伴客游。”《秋日登北京香山》 “登山携眷喜重游,锦绣潇湘眼底收。”《游岳麓山》 “拜读吟笺忆古洲,荏苒流光数十秋。”《赠伏家芬》 首联字眼与题目多有重复,占去五十六字位置。且泛泛叙来,无具体山之特征,或平铺直叙。不少诗不能作起承转合的布局。表现在诗题与首句的重复,诗中叙述过程成份过多,生怕人家不知道。有一首《井冈山红色之旅感咏》云: 红色旅游上井冈,多年夙愿幸今偿。 参观革命光辉史,晋谒元戎俭朴房。 五指峰雄留笑影,黄洋界险赞忠良。 葱茏万木如岳立,血沃红花世代香。 井冈山景点与故事很多,最好选某一场面写,切入深化。而此诗叙述成份稍多,缺少对某一具体场景的描绘。应在前面写景,后面抒情或议论。我劝作者应“省过程,重场面。换意象,求变化。”如第一句“红色旅游”与题目犯重,且不能给人具体印象,故将第七句移过来。次句“夙愿”即含有多年之意,故我改为“眼明此境愿终偿”。将意思尽量压缩,达到一句含两意的效果。次联也是一般化的叙述,我略作修改,为避空泛,以地名与人名相对仗以求具体。第六句句中“笑影”与“忠良”,一为偏正结构,一为并列结构。不妨将下句改为“铜墙”,用“铜墙铁壁”意。把忠良的意思移至第七句,并用反问句,使之空灵,改作如下: 万木葱茏满井冈(以景切入),眼明此境(点题)愿终偿。 重温湘赣光辉史,顿悟朱毛俭朴房。 五指峰雄留笑影,黄洋界险仰铜墙。 征途记否忠良众,血沃红花代代香。 此次大赛二等奖 王天明(河北) 游井冈山感赋 万木环山似点兵,茨坪列阵到茅坪。 花红尽染三军血,云起如连百里营。 破雾青峰投剑影,垂天白练挟雷鸣。 黄洋界上秋风劲,恍听当年铁炮声。  此诗首联写景起, 颔联即承首联,意思密切相关,并阐发或解释首联。是首联的具体化与进一步深化。写景记事,打拳踢脚,是好战场。如: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苈墙。”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杜甫《阁夜》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 腹联意要转,句式要变,最忌重复颔联意思。有的诗于此转写情或议论,继续写景亦可。重在与颔联既有联系,又要别开生面,即相应相避,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是转景为议。“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几处起渔樵”(《阁夜》),是自三峡景宕开虚写大场面景。但今人诗有的并不注意变化,以致中两联板滞。如: “九派江流春汛急,十年风雨故人稀。 三秋胜景临篱畔,千里家书托雁飞。”《闲斋杂咏》 这二联就每句尚可,但排列在一起,均是偏正结构,都是数量词开头,两联意思既无多大变化,句法也无变化。 尾联即合,第七句提顿,方东树说是“先放开一句”,为使诗不板滞,最好用设问,疑问、祈使句。第八句呼应首联,或照应第七句,如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末联说:“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又如: 设问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设问 “借问客书何所寄,用心不啻两心违。” 刘方平《秋夜呈皇甫冉》 自问自答 “别恨转深何处写,前程惟有一登楼。”李端《宿淮浦忆司空文明》 前一句祈使,后一句解释,唐汝询评最后一联“结极有致”。 “莫遣行人照客鬓,恐惊憔悴入新年。”李益《盐州过胡儿饮马泉》 最后二句最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余音袅袅,令人一唱三叹,回想不已。方东树论结句“尤难于起笔,须力量深厚,又须具有余不尽之味乃佳”;“宋人律诗争起句,故结笔每弱,山谷不免也。” 生吉俐(北京) 阜田石莲洞 缘何洞借石莲名,料是幽怀抱朴清。 佛觉殊奇庐可结,心通玄妙慧能生。 俗中或有难忘事,禅里真无不了情。 若到此间为小坐,顿除羁绊一身轻。 有议论抒情 謝 艳(湖南) 井冈山 一山苍劲我尤赊,初上井岗轻拾霞。 石兀空潭堆白雪,云飞绝壁挽青纱。 当时流血花先染,是处鸣枪雨复加。 因食老区红米饭,归来不忍近奢华。 起承转合是诗的一种结构,也许是一种比较好的结构,但不是唯一的。每首诗的内容都不一样,还是应当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结构既要合理,也需要多样化。从律诗八句看,一般前四句言景,后四句议论抒情;或前六句言景,后两句抒情。均是可行的。创作者须依于法而不为法所束缚。 在这方面,我也有教训,渐渐明白这一道理。拙作《登翠微峰顶,寻易堂遗址慨然有感》尾联云:“眼底奇男今有几,横流物欲使人哀。”亦联系当前现实所发议论。浙江大学李保阳评云:“尾联尤其精警,非寻常模山范水之作可与并论。” 古风重在纪叙,叙写议三法参插运用。但忌平铺直叙,宜有跳跃性,跌宕腾挪。可运用排比句、或反复叠用相同字眼,也可用少数骈句。初学者宜先学结构布局,然后求流畅生气,既要避免破碎支离的毛病,也要注意克服四平八稳、平铺直叙、章法板滞平钝而无生气的毛病。唐代以后,张九龄、陈子昂《感遇》诸作沉厚蕴藉,风骨健举。故多种唐诗选本均选入了他们的五古。直到韩愈,五古又开一途,比较地张扬、激昂、动荡,如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一诗,从洞庭湖的范围写到浪涛的奔涌,驰骋想象,极力渲染夸张。然后转写自己的行踪与心理感受。 第三个问题:滞于物状而不能发挥。止于形似,不能走向神似,则缺少灵动。今人有咏庐山瀑布诗的后二句云:“路转峰回见奇景,银河跌宕九天来。”全诗写景而无神似。又如今人《春游庐山感赋》诗云:“匡庐胜迹历千秋,秀水名泉冠九州。漫步幽林藏古寺,遥看翠竹隐红楼。七贤有约观云海,五老相邀涌客流。纵览桃源花满径,无边风月任人游。”除了七贤峰、五老峰用拟人手法,其余句句写实,未见物之神态。诗题名感赋,其实并无多少感受。 诗人在观照山水的同时,须把握山水特征,并由形似走向神似。如咏瀑之诗,若拘于形迹,则如一团死墨,无光鲜照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徐凝、张祜都希望得到他的推荐做官,白居易请他们以同一诗题赋题作之,评徐凝为第一名。徐凝自诩的诗句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后来苏东坡大发感慨,认为徐诗远不及李白《望庐山瀑布》诗,戏题一绝以嘲之:“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为徐凝洗恶诗。”谓之为“恶诗”。 苏东坡为什么如此说,他在《书鄢陵王主簿折枝二首》中认为“诗画本一律”,都须形神兼备,又说:“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如果仅有形似而不能走向神似,必定粘著于物象,则不足以称诗人。在他看来,徐凝诗仅有形而无神。这就启示今人作诗,观照山水,须由形似走向神似,形神兼备,方为妙品。 第四个问题:缺少联想。历来有成就的诗人,均擅长联想与想象,冥思孤往,神游于恢奇空旷之境,致广大、尽精微。一动一静,莫不可以俯仰天地之际,求索万物之理。钱基博即认为韩愈诗“以想象融事实”;“以想像出诙诡。”如果没有想象,就无法成为诗人。 想象,有联想、奇想、幻想、设想与推想等。要擅长感悟,尽可能从眼前所处之物境生发开去,去驰骋想像。杜诗《阁夜》诗中两联说:“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几处起渔樵。”前一联实写眼前之景,然实写中有想像夸张;后一联虚写想像之景,并非实在眼前之景。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因眼前所见而联想广远。有人说杜牧不可能看到千里,实在不明白想像作用。李白的《蜀道难》、《梦游天姥吟》莫不是以景为媒,想落天外。 今人《庐山风雨吟》一诗云:“覆雨翻云天顿变,飞泉带血泪流干。”暗喻彭德怀之受屈。又今人《庐山大天池》诗云:“若使泉灵司雨露,普天无旱亦无涝。”从天池联想到如果能普降人间,则农家旱涝保收。亦皆能联想翩翩。 第五个问题:只有写景而无情感抒发。有景无情,无我。若只知就景论景,仅写景而无主观性情的抒发,必流于模山范水,或者仅知道赞美山水如何美,作者还要直说山水如何美,并无胸襟怀抱寓于其中。未发表新感新见识。或曰:诗中风光与己无关,诗中无我在。所谓我,即我之怀抱。有的诗只是客观描述过程,或只知写景,缺少诗人情怀与抱负,缺少个性张扬,缺少人文关怀,缺少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与忧患意识。美则美矣,诗中无魂。魂者何?乃作者自己的个性与怀抱。特别是当诗人以迎合众人的意识作诗,便失去了个人怀抱的抒发。过去有的咏赞某些地方的八景之类诗,往往写景甚美,但缺少了个人怀抱。今人作诗,有的不明此理,即以《岳麓诗词》2011年第1期的《四川黄龙寺景区》一诗为例: 栈道迂回景物新,爬梯攀磴上高岷。 碧溪清澈丹云峡,白雪晶莹宝顶仑。 池美迎宾波有色,洞清浴体水无尘。 流泉飞瀑从天降,嵌砌人间彩玉盆。 第一联写游踪,景物两字宜删。空洞。或可改为到眼新。以下三联均写景,虽然美,但无自己的议论抒情。又如《漓江即兴》诗云: 桂林山水甲天下,夏日漓江尤怡神。 隐隐渔歌潆有韵,粼粼碧水净无尘。 奇峰壁立千年秀,宝鼎风来百虑泯。 最是清幽银子洞,千姿百态更迷人。 此诗的缺陷一是缺少了“我”个人的胸襟怀抱;二是 “秀”字“千姿百态”等字空泛,用在什么地方均可。用词要力求新颖。前人说过的话,要改换说法,稍变一变,不可照搬,首句即有此毛病。再看另一作者的二首诗, 矶山风力发电站远眺 驭电排云千手旋,威风八面翠微巅。 矶山隐隐春雷动,灯火辉煌不夜天。 此诗作者来信中,承询何以要“诗中有我在”?我以为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太白诗:“我本楚狂人,夙歌笑孔丘”。虽或为田园诗,或为游览诗,莫不有己之怀抱在其中。又“洛阳朋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朋友问我也。“劝君更尽一杯酒”,是我劝人也。处处有自己在。而这二次诗客观描写 较多,应力求将自己摆进去,则令人感同身受。故建议第一首第三句“矶山”易为“如闻”两字,是“我”在闻也。末句改为“输送光明不夜天。” 如果仅是写景而无意蕴,势必浅薄。如第七届华夏诗词赛中一首《丁酉游山避暑》:“时逢桃果盈,碓臼峪中行。渐觉山林远,不知花草名。蝶飞添欲韵,蝉奏和泉声。绿水足间绕,白云天外横。”又《北溪行春》:“百草正芳菲,千山玉树葳。灵峰生朗秀,凤野积鸿辉。碧涧三春冷,红桃五叶肥。溪声鱼逐梦,柳细燕轻飞。”图景也美,但无意蕴,告诉了读者什么呢? 试读古人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既写景,又寓意。耐人寻味。历千年而不过时。诚如刘禹锡所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董氏武陵集纪》)。 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二十首》)。妙在采菊有所感而难言,以景会之,境中蕴有意趣。杜甫抉其奥,会其意,诗句如:“夜阑接软语,落月如金盘”(《赠蜀僧闾丘师兄》)。细语接谈,不觉夜深,亦不言软语为何,募然抬头,但见落月如盘。故《扪虱新话》评此诗云:“采菊之际,无意于心,而景与意会,此渊明得意处也。老杜亦曰:‘夜阑接软语,落月如金盘’。予爱其意度闲雅,不减渊明,而语句雄健过之。每咏此二诗,便觉当时情景尽在目前,而二公写之笔端,殆若天成,兹为可贵。”[①]意与景会,心领神会,意在言外。又如;“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江亭》)。颇有理趣。又:“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后游》)。与大自然悠然神会。《唐宋诗醇》评此诗云:“盖其胸中自然流出,而意已潜会,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诠者如此。” 如何议论抒情,是立意的问题,要力求识见高卓。诗有诗味,就须有丰富感情。诗为情景交融所化生,胸有丘壑,始可下笔峥嵘。深化意境。诗人为作诗之主体,庐山为客体。描绘客体,必须体现审美主体的怀抱与情性。意境是主体化的客体,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性的物象,加以理性化的感悟。 古来名作,必有写景抒情议论,抒情议论一般置于诗的后半部分或结尾。一般是前写景,后抒情。被誉为“登楼第一诗”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老杜登楼眺望,有多少景可写,但在第三联打住,转写其孤独飘零之感怆,“孤舟”是他寄寓其漂泊之情的意象。或由写景连带怀古,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纱,舟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山水诗是主观之情与客观之景相融相生的结果,山水经过诗人主观情志的观照而赋予感情色彩,适如王国维所说“物皆著我之色彩”(见《人间词话》)。从咏庐山诗可看出,田园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而见“山气日夕佳。”解脱尘网,故乡山壑为他敞开了怀抱;谢灵运放逐外任,壮志不展,流连庐山山水,却仍是“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山水并未尽能泄其忧愤;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黄云万里动风色。”又何尝忘怀建功立业呢?在浪漫者看山,物从我游,以我凌物:“将游天地之一气,庐山从我到处如提携”(姚鼐《望庐山》);在悟禅者观山:“月明潭色澄空性,夜静猿声证道心”(李端《寄庐山真上人》);明写景,暗写自己的处境。近人樊增祥《万杉寺五爪樟》诗:“虽言乾坤要支柱,未免得罪庸与猥。”近代大诗家陈三立寄情山水,其山水游览诗能摄万象于一心:“心造万物丐地缩”(《由玉渊至栖贤寺观罗汉画像》)。人世间的悲痛与是非,在山水游览中到化解:“游翔九州弹指耳,戏倾海水为悲哭”(同前)。其雄放恣肆的诗风,表现了雄奇的自然山水,也流露出了作者面对山水时心境的暂时解脱和背后沉重的心事。山水诗中有强烈的生命寄托。傲视帝修反的毛泽东,登庐山而“冷眼向洋看世界”。 不论以何种方式通过景物融汇感情,都以达到情景交融境界为上。清代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姜斋诗话》)。如林散之论作诗有四要:“情、景、意、事,情与意发于内,景与事受于外。” 诗中有我在,写入个人情怀。今人丁广惠诗:“峰矮天低出世台,乾坤蚁冢芥柯槐。仲尼绝笔二千五,又有丁郎小鲁来”(《泰山二首》)。登极顶而觉峰矮天氏,乾坤如蚁冢,柯槐如芥微,诗中吐露的是强烈的主观的豪迈意识、傲世情怀。 议论最好要联系当前现实。拙作《赣州通天岩行》一诗,记叙明代王阳明、聂豹、后有蒋经国过往此地的遗踪,最后发议论:“高贤遗躅犹可觅,德治能手今有无?坐看岩壑静窈窈,傍崖佛殿香袅袅。玉兰舒卷天地心,道旁芜草倩谁扫?”叹今日有无前贤那般的治政能手,道旁芜草则象征社会上的乱杂现象,不知有无能手为之扫除。《游大散关有怀陆游》:“如梦醒思今,犹有百虑煎。盛世万蠹贪,海疆两夷缠。”从万蠹贪婪写到邻国两夷即越南、菲律宾两国蓄意侵占我南海岛屿。窃以为如此方有忧患意识。 第六个问题:能用比喻手法,却不知运用拟人手法。历来有成就的诗人,均擅长采用拟人手法以展开联想,求索山水之哲理,将山水拟人化,辛弃疾“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沁园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将青山比拟为有情性者。另一首《沁园春》则将信州灵山的“爽气朝来三数峰”想像为衣冠磊落的谢家子弟、相如庭户中的雍容车骑。近代大诗人陈三立诗云:“还怜黄叶扶人去,尚有青山为我横”(《同杨裕芬、范锺登高观亭晚望,因二子将别归有作》);“晴鸠呼影雁横翎,已有群山为我青”(《二月三日顾石公招饮龙蟠里》)。山为我而横而青。又如:“霄汉酒杯星自落,楼台石壁月初邀”(《北固山阁夜时日本结城冢、中村兼善及李亦元、陶榘林、俞恪士同游》)。邀月而共赏。又:“楼头初吐月,携入浴苍涛”(《月夜步松树林》)。想像将月亮携入松林中洗浴。又:“雨了诸峰争自献,烟开孤艇已能呼”(《北极阁访悟阳道长》)。台城居然可以挽来,诸峰居然争着献出其秀色。又:“乘兴欲呼山入座,作痴犹待月衔台”(《三月十五日偕宗武过仓园看花坐雨初台依韵同作》);“寒围高竹茶瓯洁,残客犹邀万壑陪”(《林诒书自京师至携登扫叶楼》)。呼山来入座,邀万壑来作陪。山水在诗人笔下,俨然化为活跃的生命之物。山与诗人如友人,山灵水魄为知己。 今人也有高手,如今人写的《庐山牯岭》诗云:“昼享仙风夜吻星。”“吻”星,拟人化,想象亦妙。刘玉平诗:“手挽十八景,逢仙呼弟兄”(《梦游恒山》)。也采用了此种手法,手挽十八景,呼为弟兄。如南文化的“千鞭抽不动,万遍唤无哞”(《乌牛石》),出于理外,得自情中。贺中轩一首《念奴娇·武功山》,将武功山一种生气擒获眼底,突兀而前,或“飞瀑腾飞龙抖尾,寻得海王深宅”,或“唤得渊明霞客至,相与讨论家国。”人与客观物象为知己。 朱庭珍《筱园诗话》说:“夫文贵有内心,诗家亦然,而于山水诗尤要。盖有内心,则不惟写山水之形胜,并传山水之性情,兼得山水之精神,探天根而入月窟,冥契真诠,立跻圣域矣。”他以为“况山者天地之筋骨,水者天地之血脉,而结构山水,则天地之灵心秀气,造物之智慧神巧也”。故“作山水诗者,以人所心得,与山水所得于天者互证,而潜会默悟,凝神于无朕之宇,研虑于非想之天,以心体天地之心,以变穷造化之变。扬其异而表其奇,略其同而取其独,造其奥以浊其秘,披其根以证其理,深入显出以尽其神,肖阴相阳以全其天。必使山情水性,因绘声绘色而曲得其真,务期天巧地灵,借人工天籁而毕传其妙,则以人之性情通山水之性情,以人之精神合山水之精神,并与天地之性情、精神相通相和矣。”即是说,天籁尽在人籁,是一种精神状态。天地之心,生意盎然,精神焕发,人与山水性情相通,这是由生生之德的虚灵诚明心体开出的天人合一之境。 第七个问题,缺少山水特征,力度不够。有的山水诗,写庐山与写黄山差不多,可以互换。有的感怀诗也是同样,普泛性多而特征不鲜明。对策是用字加强力度,稳准狠。观察细致,力求真实。陈三立认为,真实是达到灵奇之境的必由之路,自言“端从真实发灵奇”(《萧厔泉画稿第二集题词》)。所以他力求写眼前景、身边事、真实境,极铺陈描述刻划之能事,穷形极相。吴宓认为:“《散原集》中诗,以五古为最多且最胜,写景述意,真切深细,实得力于杜诗者。” [②]即认为其诗逼真贴切,深刻细致。加以其诗语表现力之强,故能写出“人所不道”、“人所难道”的境界,往往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清末范当世评陈三立《江州杂感》“千回百折,笔势遂乃蟠天际地,然毕竟直书即目”。不论如何联想,仍从眼前所见写起,不落空泛。当年胡风说:“生活就在身边。”写身边事,留心观察,当然,仅此不够,还要融入情感,加以升华。 要努力从生活实景中观察。我的《德兴途中告别少华山》首联云:“敛热日如丸,飘飘雾霭间。”观察早起时的太阳,在雾中收敛了热能与刺目的光线,就像圆丸一般,故有此句。在黄山晨起观日出,“忽然天亮泛缥碧,金霞迸射天之东。”在华山观日出:“风浸似冰青女近,日升如璧紫霞低。”在武功山金顶观日出,有诗云:“眼底尘寰沉睡醒,天边喷薄金玉丸。”写出不同形态与感受。 我在登峨眉山遇雾有诗云:“石径萦纡着力跻,雨帘遮挂众峰黧。浓云塞似蒸笼满,苍柏耸疑鬼阵迷。”写雨如帘之“遮挂”,云浓如“塞”,结合实景炼字。 第八个问题,句意松散,变化不足。当今诗坛作品,不少律句松懈,一句仅一意。我在前面所举例《庐山吟》中两联,原为: 含鄱口上神思远,五老峰头大气吞。 三宝树高明月伴,仙人洞外乱云奔。 两联句法相同,均用名词十方位词十名词十形容词格式,则显得板滞。且第三联上句“树高”之“高”乃形容词,下句“洞外”之“外”,则为方位词。所以我将第三联改为“宝树参天招月伴,仙人有洞笑云奔”。变为连动句式,句意相对密集一些,增加其张力。 句意密集,则耐人寻味。句有数意,不可一泻无馀。宋人早已明此理。杨万里《诚斋诗话》中说:“诗有一句七言而三意者,杜云‘对食暂餐还不能,’退之云‘欲去未到先思回’。有一句五言而两意者,陈后山云:‘更病可无醉,犹寒已自知’。”进而看陈三立诗:“日气射泉含石暖,风光媚筱觉春生”(《开岁三日步循涧水晴望》)。上句是说,由日气射在泉水中,使泉水回暖,而泉水又使崖石也暖起来了。下句言风光使筱竹媚人可爱,再用一“觉”字直接写作者的意识。 律句若一句仅一意,则太滑而无曲折,所以我写诗也往往注意一句含二意。“幽径穿林松鼠窜,澄潭卧月鹭鸶翔”(《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层林影浸金溶水,一线天开斧劈山”(《泰宁金湖游览未毕,即乘快艇返码头》)。东遨诗句:“长松挂壁云千朵”,亦两组主谓结构。  中间对仗之法,大与小,宏观与微,景与人事的对比,距离越远越大越好,便于造成心理逆向对比,强烈反差,近则意重合,合掌是也,如千家对万户、万载对千年。好的对比如: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对黄昏。” 杜甫《咏怀古迹》 这是在一句中的对比;以紫台的小与朔漠的大,以青冢的小与黄昏之广相对比。 “尽觉鲸波掀海立,独看虫篆映灯微。” 陈三立《入西山》 这是在一联中上句与下句的对比。中两联上下的对比,也要尽量拉开距离,如: “ 杳冥陵地轴,浩荡没天根。石穴鱼儿出,藤梢蝼蚁蹲。” 陈三立《闵灾》 如此则似山水画,有浓淡远近的变化,有立体感。 第九,力求运用通感手法 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进行转换,达到特殊效果,此谓之通感手法。杜甫追求通感,如以听觉化为触觉。“钟声云外湿”、“高城秋自落。”常情常景却写出奇警的效果。陈三立运用此种手法更多,类型也表现多样化,这是其诗之三昧,如: 将视觉转化为触觉,写出物之触感,如:“岫云粘更脱”(《崝庐楼居五首》)。云竟被粘在山上,风吹云开,再用“脱”字状云之迅忽离开,“脱”见云之重量。又炼“粘”字将景物转化为触觉。如:“松色粘天冷,秋阴背岭重”(《望禹碑作》);又如:“蔽亏露叶粘星湿”(《十六夜月步松林》)。遮天蔽月、满沾露水的松林,居然将星粘湿,极言树之高、天之近。诗人主观感受在理之外、情之中。 将听觉转换为视觉或触觉,有诡谲之趣。如“携回三峡声,雷霆挂几杖”(《飞虹梁》)。想像将雷霆般的三峡瀑声挂在杖几上带走,将声音转变为实物。又如“落”字:“几案落鸠声”(《晓坐》)。鸠声可落,想像其声之脆有重量。“意行近市临村落,杖底鸡声漏竹丛”(《《雨霁步寻松树林还过山市》)。杖底山下村落传来鸡声,居然如物而可“漏”,见竹丛之密。 将无形之思维转换为有形可见之物象。如梦为无形之意识活动,在他笔下,梦如实物而可见:“梦挂晴霭虚无间”(《除日大雪叠韵柬节庵》)。梦能挂,化虚为实。又:“夜枕堆江声,晓梦亦洗去。挂眼绕郭山,冉冉云岚曙”(《癸丑五月十三日至焦山……》)。江声可堆,梦可洗,眼可挂,设想奇特。 今人作诗,若能采取这一手法,则有望出奇制胜。吉林刘庆霖诗如:“捆星背月归来晚,踩响荒村犬吠声”(《冬天打背柴》);“提篮慢步林间觅,拾起蘑菇破土声”(《夏日捡蘑菇》)。将声音转化为实物。又“山光打进毛衣里,暮色缠回彩线中”(《冬日游西双版纳》之三)。将视觉转为触觉,是通感手法的灵活运用。 我也曾学前人,句如:“清音敲静閟,人影带微喧”(《张家界金鞭溪》)。将溪水之清音想像为物体,敲此静寂之境。将听觉转化为触觉。 以上九条为针对当今山水诗的弊端而论,借鉴前人,结合自己的创作体验谈体会,供大家参考。 [①]转引自仇兆鳌《杜诗详注》 [②] 《读散原精舍诗笔记》,原载《国学研究》第一卷,转引《散原精舍诗文集》附录(中)1244页
发表时间:2022年05月12日 17:39:43     分类:诗论
   779         0
[词] 满江红 小序:郭沫若昔有《领袖颂》,士人多唾其为人。余少年崇拜郭公,老有怜惜之情,重温其作,步韵咏怀以迎春。
老矣廉颇,犹不改豪雄本色。何况我,封侯无计,罹其鸿则。人贵尊严曾折辱,纵逢多舛节能直1。自退休袖手到而今,头花白。 增知识,珍涓滴。书生气,休迷惑。悟循环天道,灾于登极。子鼠潜踪牛健步,红梅暗孕春消息。盼全球疫毒尽清除,童心赤。
发表时间:2022年04月26日 09:29:23     分类:词
   404         1
[散曲] 【大石调·念奴娇】记雨中游西海之行
浓云密雨,恨天何不肯,分晴开隙。秀髻青鬟都掩没,辜负行吟骚客。幕阜源来,绸波万顷,库蓄修江隔。故人犹在,指濛濛水天外。 【幺】填土筑坝当年,搬家热汗,舍弃成雄概。忍看城沉归水底,浪卷鱼龙千态。老去风尘,微眯倦眼,幸曲坛多彩。引惊鸿爱,翥翔西海无碍。
发表时间:2022年04月26日 09:27:32     分类:词
   291         0
[词] 人月圆·贺华平兄之寅郎行合卺之礼步原玉以呈俚词
王乔乘鹤来缑岭,引凤伴吹箫。章门结綵,华堂对拜,星汉横桥。 才人淑女,神仙眷属,不负良宵。成全大事,醺欢老爸,携手登高。
发表时间:2022年04月26日 09:24:59     分类:词
   217         0
[词] 水调歌头·题《鬼谷子出山图》
修道在云梦,世事尽蟠胸。兵戈烽火未已,七国竞争雄。学究天人渊博,只为金瓯一统,不计运亨通。唤虎出山去,开路啸松风。 谋多智,战能胜,守还攻。观时顺势,奇策妙术变无穷。指授门生万法,合纵连横捭阖,入海各成龙。诡谲非真相,浩气养心中。
发表时间:2022年04月26日 09:21:31     分类:词
   234         0
[词] 定风波·立春
出户穿林乐鸟鸣,欲寻青柳岸边行。鹤唳风声常惊怕,终罢。新冠莫再祸民生。 冻木寒枝初抖擞,招手。湖波滟潋映光清。万物生机将唤醒,憧憬。休言老矣返年轻。
发表时间:2022年04月26日 09:19:31     分类:词
   231         1
[诗:七律] 辛丑壬寅之际归星子有作
回星子县城妻家除夕夜有感 小城故事忆华年,回味悲欢总惘然。 老辈大多成蜕土,同侪无一不皤颠。 兴衰世事云烟散,刹那人生泡沫缘。 莫叹无常天意在,迎春坐待地球旋。 观重修紫阳堤 2022年2月2日 寒风料峭到南门,霾暗水天渺邈昏。 修整双堤条石垒,清淘三孔拱桥存。 千年再现涛消长,百舸能来港吐吞。 恍惚湖滨伸臂抱,朱熹田琯事重温。 注(1)1紫阳堤、田公堤为南康知军朱熹、南康知府田琯修筑,为古代江西水运港口大工程。上世纪七十年代填平,为恢复古代原貌,国家文物部门拨款修复。 登南康旧城中琵琶岭 少儿屡上岭逍遥,南北街坊此最高。 未料荒寒成僻境,犹怜清净忆前朝。 陵夷待拆破棚屋,残径多生野草蒿。 六十年来如隔世,小城人事化烟消。
发表时间:2022年04月24日 16:29:36     分类:诗
   197         0
[诗:五律] 下放知青杂忆
元宵作 下放作田苦,我亦累病愁。 一天忙到黑,一年忙到头。 除夕家团聚,怕招父母忧。 肥肉一锅燉,得饱口腹求。 烈日下干活,汗尽极口渴。 歇工聚村头,寻见灶上钵。 误以为凉茶,低头咕噜喝。 刷锅屯潲水,主人急来夺。 双抢艰作息,下身困倦极 eq \o\ac(○,1)1。 素餐营养差,尿呈丹血色。 自窥亦惊惶,红糖宜多食。 久之转正常,忆此每恻恻。 注: eq \o\ac(○,1)1乡下人说劳动崭劲、努力为下身。 凌晨吹响哨,草径履寒霜。 南畈整整队,红旗猎猎扬。 齐声诵语录,分头割稻忙。 归来休朝食,敬毕始开张 eq \o\ac(○,1)1。 注: eq \o\ac(○,1)1当时开工前要念语录,吃饭前须早敬晚祝。 秋收方停住,又令作水库。 棉被与筐锄,挑往横塘路 eq \o\ac(○,1)1。 担土增埧高,炸石令人怖。 过午仍未休,须验土方付。 注: eq \o\ac(○,1)1往横塘乡西平大队作水库。 令下不能眠,齐集大队部。 最高指示来,半夜敲锣鼓。 火把燃领头,传达遍村户 eq \o\ac(○,1)1。 八里有独家,越山莫畏阻。 注: eq \o\ac(○,1)1当时传达最高指示必须到每一户,不过夜。 夜半月光斜,敲开地主家。 叱令双蹆跪,拳击脊背麻。 应知拷打者,其父亦揪查。我观徒袖手,恐讥立场差。
发表时间:2022年04月24日 16:27:37     分类:诗
   232         0

1 2
  • 15 条记录 第 1 页/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