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 七秩新疆:党旗飘扬下的盛世华章
七十年岁月悠悠流淌,新疆在党旗下铸就荣光。从帕米尔高原到塔里木盆地,大地处处换了新装。曾记否,往昔之路漫长,风沙弥漫,岁月沧桑。古老丝路,驼铃叮当,诉说着千年的梦想与期望。共产党的光辉洒在边疆,各族儿女心向暖阳。和平解放,是新的曙光,自治区成立,希望启航。看今朝,城市高楼林立,乡村田野充满生机。棉田似海,果园飘香,工业腾飞,科技兴邦。教育普及,知识的火种点亮,医疗进步,健康有了保障。文化润疆,艺术之花绽放,传统与现代,共谱华章。维吾尔族的歌舞热情奔放,哈萨克族的骏马驰骋草场。回族的美食飘满街巷,蒙古族的豪情在心中荡漾。团结一心,携手共进,各族人民亲如一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扎,为伟大复兴,步伐铿锵。天山巍峨,见证变迁成长,昆仑雄伟,挺起民族脊梁。塔里木河奔腾不息,向着未来,一路欢唱。新疆啊,你是祖国的明珠,在新时代闪耀夺目。七十年辉煌是坚实基础,未来之路,更加宽阔。我们以热血与汗水浇灌,这片土地会更加灿烂。与全国人民并肩同行,共绘中华民族伟大画卷。
发表时间:2025年03月01日 11:35:08     分类:诗
   33         1
[词] 我与黄梅戏《黄梅戏韵,岁月情长》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旋律如璀璨星辰般闪耀,照亮我们的心灵,勾起无尽的回忆与情思。于我而言,黄梅戏便是那一抹独特而温暖的光芒,它以婉转悠扬的唱腔、细腻动人的表演,在我的生命中编织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初次邂逅黄梅戏,是在一个宁静的夏日午后。那时候,电视里正播放着经典的黄梅戏选段《女驸马》。只见屏幕上的演员身着华丽的戏服,妆容精致,一颦一笑都充满了韵味。那清脆悦耳的唱腔,如潺潺流水般缓缓流淌进我的心间,让我瞬间沉醉其中。我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仿佛被一种神奇的力量吸引住了。 从那一刻起,黄梅戏的种子便在我的心中悄然种下。我开始四处寻找有关黄梅戏的资料,了解它的历史、发展和艺术特色。我知道了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它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唱腔纯朴清新,细腻动人,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剧目大多取材于民间故事和传说,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情感和价值观,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随着对黄梅戏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我对它的喜爱也愈发强烈。我开始收集各种黄梅戏的唱片和视频,一有时间就沉浸在那美妙的旋律中。每当听到那熟悉的唱腔,我的心情就会变得格外舒畅,仿佛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黄梅戏就像一位知心的朋友,陪伴着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时光。 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场文艺演出,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黄梅戏表演。为了能够在舞台上展现出最好的自己,我付出了很多努力。每天放学后,我都会留在教室里认真练习唱腔和动作,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在练习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黄梅戏的魅力和难度。那婉转的唱腔需要细腻的情感表达和高超的演唱技巧,而优美的动作则需要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但是,我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付出,就一定能够在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终于,演出的日子到了。我怀着紧张而激动的心情走上舞台,当音乐响起的那一刻,我仿佛忘记了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表演中。我用自己的歌声和动作,诠释着黄梅戏的魅力,将观众们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浪漫的世界。演出结束后,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我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用自己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黄梅戏的魅力。 从那以后,黄梅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会经常参加一些黄梅戏的演出和活动,与其他黄梅戏爱好者一起交流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表演水平,还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分享着黄梅戏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感动,一起为传承和弘扬黄梅戏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努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黄梅戏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我开始从黄梅戏中汲取更多的营养,感悟人生的真谛。黄梅戏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教会了我们要善良、勇敢、坚强,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在黄梅戏的世界里,我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也找到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如今,黄梅戏已经陪伴我走过了许多个春夏秋冬。它见证了我的成长和进步,也给我带来了无数的快乐和感动。每当我感到疲惫和迷茫的时候,只要听到那熟悉的唱腔,我的心中就会充满力量,重新找回自己的方向。黄梅戏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再孤单。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黄梅戏显得格外珍贵。它就像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为我们带来了宁静和慰藉。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去感受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它也让我们更加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我相信,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黄梅戏的魅力都不会褪色。它将继续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陪伴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喜爱黄梅戏,让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回首往事,黄梅戏就像一首悠扬的旋律,回荡在我的心间。它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遇见,也是我永远的眷恋。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与黄梅戏相伴,用我的歌声和行动,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让黄梅戏的韵脚在岁月的长河中久久回荡。
发表时间:2024年12月15日 14:49:32     分类:其他作品
   31         0
[诗:七律] 荷韵千年
芙蓉出水立池塘,粉靥娇羞舞绿裳。淡雅清香风里送,冰肌玉骨韵悠长。 淤泥不染心高洁,翠叶相依意未央。自古文人多赞颂,传承佳话永流芳。
发表时间:2024年11月25日 04:48:45     分类:诗
   25         2
[诗:五绝] 残花令
残花瘦,寒风骤,泪湿罗帕君知否?相思久,难携手。一腔痴恋,付之残酒。走!走!走!情如I,缘难守,誓言如梦终虚有。黄昏后,空回首。从今别过,勿思红袖。休!休!休!
发表时间:2024年11月25日 04:43:32     分类:诗
   17         1
[新诗] 我为惠安写首诗
在东海之滨,惠安绽放光芒,共富的旋律激昂奏响。 惠女的身影,坚韧如钢,“惠女精神”在岁月中流淌。勤劳的双手,编织希望,勇敢的心,开拓梦想的疆场。 世界雕艺之乡,艺术的殿堂,刻刀下,灵魂与石头碰撞。精美的作品,四海传扬,文化的传承,在创新中远航。 崇武古城,守望着海洋,历史的烟云,掩不住辉煌。民俗的风情,如诗如画,海洋文化,澎湃着生命的乐章。 新时代的春风,拂过这方土地,共富的花朵,处处绚丽。旅游的热潮,带来繁荣的气息,精神文明,如灯塔照亮前行的轨迹。 惠安,你是璀璨的明珠,在时代的浪潮中,闪耀永不停息。传承与发展,是我们的使命,向着未来,奏响更加豪迈的旋律!
发表时间:2024年11月25日 04:41:31     分类:诗
   72         0
[新诗] 我为鄂尔多斯写首诗 ——北疆明珠曲
北疆大地璀璨星,鄂尔多斯耀苍穹,库布齐沙海转绿洲,生态奇迹世人惊。草原辽阔接天际,羊群如云白似绒,蓝天碧草间,牧歌悠扬传风中。煤海之都非虚名,乌金滚滚富民生,现代工业与绿色共舞,创新引领新征程。高楼拔地起,车流不息中,经济繁荣绘新图,鄂尔多斯展雄风。历史长河悠悠过,成吉思汗铁骑踪,蒙古文化深似海,那达慕上显英勇。马头琴声响彻夜,安代舞起如旋风,民俗风情独一份,鄂尔多斯情更浓。城市变迁如织锦,古今交融映眼中,旧街新巷皆故事,民俗博物馆藏情浓。民族团结花盛开,和谐家园共筑梦,鄂尔多斯人豪迈,地域特色永传承。骄人成就非偶然,智慧勤劳共铸就,绿色发展新篇章,未来之路更宽广。愿鄂尔多斯永璀璨,地域特色永传扬,世界瞩目此明珠,共赏北疆好风光。
发表时间:2024年11月25日 04:29:03     分类:诗
   88         0
[新诗] 《南中轴照耀下的丰台》
在京城的南端,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北京丰台,绽放着独特的魅力。南中轴线,如同一道璀璨的光带,串起了历史与未来,梦想与希冀。从永定门起步,气势恢宏,岁月的痕迹,在城楼上凝聚。它见证了风雨,见证了晨曦,守望着丰台的变迁,坚定不移。南苑森林公园,充满生机。水草丰美,鸟雀欢啼,大自然的画笔,描绘着美丽的传奇。大红门,商贸的繁华之地,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货物的集散,梦想的交易,经济的脉搏,在此强劲有力。走进北京南站,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钢铁巨龙,载着希望驶向远方。人来人往,步履匆匆,追逐着梦想,从未彷徨。丰台科技园,创新的摇篮,智慧的火花,在这里绽放光芒。科技的力量,推动着发展的巨轮,引领着丰台,走向辉煌的前方。再看那卢沟桥,狮子千姿百态,晓月的清辉,洒在古老的石桥。历史的钟声,在耳边回荡,提醒着我们,铭记过往的沧桑。宛平城的城墙,厚重而坚强,抗日的烽火,曾在这里燃烧。英雄的热血,染红了这片土地,爱国的精神,永远在心中流淌。丰台区,文化的宝库,艺术的殿堂。戏曲的婉转,歌舞的飞扬,传承着千年的风雅,洋溢着热情的欢畅。教育在这里蓬勃发展,莘莘学子,茁壮成长。医疗保障,守护着健康,温暖的关怀,洒遍每一个街巷。社区和谐,邻里守望,笑容在人们脸上绽放。公园绿地,花香四溢,生活的画卷,如此绚丽多样。北京丰台,南中轴线上的璀璨明珠,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曙光。我们携手共进,共创繁荣,让这片土地,永远闪耀着希望的光芒!让我们高声赞颂,这片深情的土地,丰台,我们的家园,我们的骄傲!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勇前行,书写更加灿烂,更加辉煌的篇章!
发表时间:2024年08月19日 14:16:48     分类:诗
   123         1
[新诗] 南中轴线赞歌
《南中轴线赞歌》作者:汪子妍在北京的心脏地带,有一条脉络,悠长而辉煌。南起永定门的沉稳,北至天坛的端庄,南中轴线,你是时间的笔触,绘就千年华章,每一砖一瓦,都铭记着历史的沧桑与希望。昔日皇家御道,威严而神秘,龙辇凤辇轻驶过,留下岁月的回响。你见证了皇权的更迭,也目睹了民生的变迁,如一位智者,静观世间万象,笑对风雨沧桑。岁月流转,你不再是皇家的专属,而是成为了人民共同的记忆与向往。 天桥的喧嚣,前门的繁华,在你的见证下,汇聚成一幅生动的市井长卷。你的身旁,古老的建筑与现代风貌交织,仿佛时空在这里交错,让人恍若隔世。你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让人们在行走间,感受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脉搏。 申遗成功的消息传来,你更加熠熠生辉,世界的目光聚焦于你,赞叹你的独特与美丽。你不再是单一的城市轴线,而是文化的瑰宝,是人类文明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未来的你,将迎接更多的挑战与机遇,保护与发展并重,是你永恒的主题。你将成为北京的新名片,向世界展示你的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你、爱上你、赞美你。 南中轴线,你是一首未完的诗,每一行都充满了激情与梦想。你将继续书写着属于你的传奇,让历史的辉煌与现代的繁荣在你的身上交相辉映。 看那永定门城楼,依旧巍峨挺立,它是你起点的标志,也是你精神的象征。你从这里出发,向着更广阔的天地延伸,带着北京的骄傲与自信,走向世界的舞台。 沿途的天坛、先农坛、前门、南森,如同你身上的璀璨宝石,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们见证了你的成长与变迁,也见证了北京这座城市的繁荣与昌盛。 未来的你,将更加多彩多姿,不仅有古老的文化底蕴,更有现代的时尚元素。你将成为一个集文化、旅游、商业于一体的综合体,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前来探访、品味、感悟。你将用你的魅力和实力,向世界证明你的价值,成为北京乃至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你将用你的故事和传说,感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成为他们心中永恒的记忆和向往。 南中轴线,你是北京的灵魂与脊梁,你的发展与变迁,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让我们共同期待你未来的壮举与辉煌,相信你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在你的引领下,北京这座城市将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世界上最具魅力的城市之一。 而你,也将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段不朽的传奇!你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你的每一次创新,都是对未来的期许与展望。你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北京的故事,也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南中轴线,愿你的未来如同星辰大海一般广阔无垠。让我们携手共进,在这条辉煌的道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共同书写属于丰台、属于北京、属于中国、属于世界的壮丽篇章!
发表时间:2024年08月11日 09:59:42     分类:诗
   83         0
[诗:七律] 卓资风华
《卓资风华》卓资大地古韵长,历史画卷绽光芒。战国赵地风云起,秦末汉初匈奴攘。汉时南北分辖制,唐属关内单于疆。辽金元朝多变迁,明清旗厅共沧桑。旗下营中传佳话,贺龙元帅留英名。武要古城诉烽火,赵墙残断护新村。大榆树旁忆康熙,古驿道上岁月铭。熏鸡美味香百年,民俗风情醉心灵。红召九龙展秀色,山如巨龙水似镜。林胡古塞景如画,木屋客栈映翠屏。辉腾锡勒骏马腾,碧草连天白云悠。羊群散落绿毯柔。敖包相会情韵长,蒙古长调响九州,卓资今朝更辉煌。
发表时间:2024年08月07日 13:38:57     分类:诗
   53         1
[论文] 探析毛泽东诗词中的“三观”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
摘要: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他的诗词更是见证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民族史诗,具有丰富的文学资源和精神共鸣,反映了 20 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对自由、平等和民主主题,非常值得我们研究。这些因诗歌而成的真知灼见,既有强劲的现实意义,又有丰沛的历史内涵,它既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诗歌领域中的一种创新应用,对其加以认真总结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毛泽东;诗词;人民观;智慧观 诗人贺敬之曾说过:仅仅从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表面来理解国家的外表和精神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对人们具有历史价值和永恒价值的美丽文化和文学。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领袖诗人,在他与诗结缘的一生中,不仅创作了许多雄阔奇瑰的诗词佳作,而且结合自己丰富的笔耕实践以及长期研读中国古代典籍和诗词曲赋的心得与收获,留下了一系列有关诗词创作乃至诗歌史建构的精辟观点和独到看法。一、毛泽东诗词的人民观研究毛泽东的诗词,我们会发现他的诗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对人民的描写中,会在有意无意中体现出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和对人民群众的赞美,以及处理群众之间的关系。这是毛泽东诗歌创作的一大特色。毛泽东创作的诗歌中,与人民群众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至少有40多首。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他要求在文学作品中表现更多的工农兵!他自己也是这样倡导和实践的。关于如何正确识别和与群众打交道,从古至今总是有不同的意见和立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政治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涉及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立场。毛泽东在这一点上的观点很清楚,他总是把人民看作是历史的创造者,也看作是历史的掌控者。我们要相信群众,要依靠群众,要为群众服务。毛泽东面对的是三座大山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大不平、大丑恶,他以绝不妥协绝不退缩的刚强血性,团结带领人民果断出手、殊死斗争。无论面对的敌人如何强大如何猖狂,但在毛泽东的诗句里,你看不到一丝慌乱、一丝胆怯。1936年他写下了名篇《沁园春·雪》,在历数了历史上的帝王将相之后,感叹道:“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就像是一道惊雷!他明确地告诉我们,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拯救苍生--他才能够真正被称为 “风流人物”!毛泽东在《七律·到韶山》里,一边追忆烈士,一边热烈歌颂乡村建设带来的大丰收,他说:“喜看稻菽千层浪,豪杰尽暮烟。”短短的几句话,他就描绘出一幅落日余晖中五光十色的田园风光,并对那些在田里辛苦了一天,回到家中的农夫表示赞许。“我想在这片土地上,看到无数的稻草,还有那些冒着袅袅青烟的村庄。”在这些阳刚豪迈的诗句中,你看不到一丝一毫对个人得失沉浮的自怨自艾、自得自叹。这些诗词所散发的,是对九州对寰宇对天下对苍生的热忱与关心。无论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还是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毛泽东都是一位冠绝古今的伟人。但是,在他心目中,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他从来没有以伟人自居。而且,虽然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英雄,但他追求的并不局限于中华民族的利益,而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幸福。这种无私无我的崇高境界与旷世格局,在他的诗词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要的是温暖人间的春天,而不是傲霜报春的功绩。二、毛泽东诗词中的乐观毛泽东诗词还有一个特点是乐观。早在一九二五年他写下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情壮志,直到岁末重上井冈山时,他才说出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豪言壮语,这句话贯穿了毛泽东诗词的始终,也成为毛泽东诗词区别于其他众多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特征之一。毛泽东诗词中充满了的乐观精神,始终与诗人亲身经历的严酷、艰难、险恶的环境联系在一起。井冈山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最艰苦、最凶险的两个阶段,在这时间毛泽东创作了20多首诗歌,其中大部分诗歌都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读来令人精神振奋,魅力无穷。毛泽东诗词绝大多数写于千难万险的革命与建设征途,但我们在这些诗词中,看不到千难万险带来的沮丧、彷徨、悲叹。我们感受到的,是蔑视一切困难的豪迈与乐观、豁达与自信。《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冰天雪地万木红,天兵天将怒发冲冠。大雾弥漫了龙港,成千上万只黑压压的蟑螂,纷纷惊呼张辉瓒在眼前被俘。二十万大军回赣州,硝烟飘过半边天。唤醒工农千万人,同心协力,不周山下红旗乱。”这是一首关于战争和正义的美丽赞歌,它充分地证明了红军士兵们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全诗完美地概括了红军战士反“围剿”一战胜利的喜人景象:高山、丛林、浓雾、冻叶,勇敢的战士们漫山遍野,穿过浓雾,借着捷报声相互穿越。就像一幅色彩丰富的油画,充满了生动灵动的意境,表现出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那一刹那的欣喜,又表现出面对来犯之敌胜券在握的自信,这些都是激动人心又引人入胜、让人难以忘怀的阅读体验。一路上,敌人追逐和拦截,穿过高耸的山脉,穿过河流,但在英勇的红军中,这些都是“成千上万的河流和山脉,只是静止的”。武肃峰面临着上下风,高而雄伟,像剃光一样凶猛,像杨昌一样窄,像徐路一样危险。然而,“武梭风浪,长发变成泥球”短短两句话,一个新的隐喻和生动的艺术形象,通过高山呈现,流畅、平静、自信,受到红军士兵的信任。什么是革命的乐观?这就是。毛泽东诗词歌咏的,大都是为中华民族求独立、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革命与建设题材。革命与建设事业的正义性、正当性,在这些诗词中表现为雷霆万钧、不可阻挡气势。三、毛泽东诗词中的中国智慧观作为我国现代诗词中耀眼的瑰宝,毛泽东在诗歌创作中蕴含着他对前人诗词歌赋的理解,此外,其中中国人民的智慧也愈加明显。学者张炯评论了毛泽东的诗歌:政治家们创造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从世代到世代的诗歌风格,而且在中国,无论是新的还是老生常谈的,它也是一种政治实力的典范,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国家,对读者来说都是一种沉闷的表现。一些外交家经常呼吁“以中国为榜样”。另一方面,毛泽东的经典中国诗歌影响了中国和世界。在艰苦奋斗的岁月里,诗歌是鼓舞和慰藉中国人民的源泉。毛泽东喜欢读唐诗、宋词的诗。他对诗词的雄浑诗风和写作技巧很感兴趣,不喜欢过于华丽和佶屈聱牙的诗句。因此,毛泽东的诗词风格是用普通的词语来描绘雄伟的形象,让景物中的情感和主体的精神得以抒发。此外,毛泽东还特别关注诗词创作者的人生经历。在每一段文字的背后,往往折射出作家的生活经历,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思索。毛泽东对很多古诗都有很深的了解,他能背诵众多的古典诗词,并明确说明这些观点的价值,因此,因此,他很容易捕捉到各个信息,并且筛选出个别如天马行空的句子。例如,《贺新郎·别友》中的 “挥手从兹去”,就出自诗仙李白的《送友人》中的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毛泽东赞赏李白的英雄气概,以及他敢于与强权抗争的勇气,称赞李白的诗 “文采奇崛,气象秀丽,蕴含诙谐”。毛泽东喜欢李白的风格,所以他的诗中很喜欢运用到李白诗中的词句,但又带有自己不同的风格。如果结合全诗来看,《送友人》中的“起伏”一词似乎夹杂着革命的情怀和对友人的些许关怀,呈现出红军心目中的农民工形象,而最后一句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反映了词人对未来的憧憬,尽管这一愿望因杨开慧的早逝而无法实现。然而,这种情感在作者的文本中极为罕见,尤其是在革命时期。诗人的生活境遇、生动的想象力以及景与情的融合,都可以从诗歌的意境中体现出来。毛泽东的诗词具有一种特殊的氛围,一种升华和崇高的理想,能给人以精神升华的感觉,如《菩萨蛮·大柏地》中“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等。一九三三年,毛泽东再次踏上大柏地,正值国民党即将发动史无前例的第五次“围剿”。面对革命战斗的艰难,毛泽东仍然能够保持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就像俗话说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毛泽东吸收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营养,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诗歌风格,这与毛泽东领导的革命斗争时期诞生的诗歌有直接关系。毛泽东对秋天独有钟情,经常给秋天赋予新的象征意义。在《沁园春·长沙》中,“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中,作者并未体会到秋天带来的破坏与毁灭,但对湘江的描写却十分清晰。毫无疑问,在秋天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为读者创造了生动的风景。当时的毛泽东正处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他不仅可以不断地阅读,而且可以在阅读中利用这些材料创作出有思想的文学作品。今天,这些行动的活力和价值不会减少。恰恰相反,这些诗歌对于理性思想家来说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它们更具时代性。结束语革命生涯里的毛主席,伴着金戈铁马,演绎着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诗词里的毛主席,锦绣琴心与雄才大略交相辉映,将万里河山融进精炼词章中。伟人的诗词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思想和浪漫主义情怀,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实非常人能及。毛泽东个人的境界、格局、理想、意志、胆魄,凝聚成了一股磅礴酣畅、充塞天地的浩然正气,而且这股浩然正气通过他渊博的学识与高超的才华在他的诗词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浩然正气以及浩然正气的大美展示,就是毛泽东诗词之所以具有巨大魅力与巨大影响力的根本原因。以文品人,以诗读史,在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回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再一次感受伟人的思想艺术成绩,内心充满崇拜和敬意。 参考文献:[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诗词集[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 党利奎.毛泽东诗词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研究——以《清平乐·六盘山》为切入点[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22(8):11.[3] 徐瑞仙.毛泽东诗词的教育和历史价值探析——以高校思政课教学为研究视阈[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21(4):9.[4] 曹应旺.从毛泽东诗词看百年党史[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21(12):13.[5] 陆智乐.“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何以自信——毛泽东诗词的文化之“志”解读[J].现代哲学, 2023(2):66-73.[6] 付园园.绝境重生艰险路 可歌可泣英雄诗--从毛泽东诗词感悟伟大长征精神[J].中国档案, 2022(11):2.作者:汪子妍,北京,硕士
发表时间:2023年12月25日 15:58:09     分类:其他作品
   101         2

1 2
  • 13 条记录 第 1 页/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