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 正确解读“向晚意不适”的格律
正确解读“向晚意不适”的格律 文/刘灿华 我们知道,李商隐的诗作一向讲究格律,然而其《登乐游原》首句“向晚意不适”五连仄,看似与格律要求相悖,实则在格律上是允许的。要透彻理解这一现象,需先明晰以下两点: 一、精准领会“一、三、五不论”。此规则针对七言诗而言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对于五言诗则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但需注意,前半句“一、三、五不论”是有前提条件的,即不能造成“孤平”“三平尾”与“三仄尾”(实际上“三仄尾”在特定情况下是许可的)。 1. 五言诗中会产生孤平的句型唯有“平平仄仄平”,当首字为仄声时便会出现孤平。2. 产生三平尾的五言句型是“仄仄仄平平”,在第三字为平声时会出现三平尾。3. 产生三仄尾的五言句型为“平平平仄仄”,当第三字为仄声时则形成三仄尾。在其他句型里,可大胆地运用“一、三、五不论”规则。例如“仄仄平平仄”句型,其第一、三字可灵活变动,“仄仄仄平仄”是允许的。 二、对句拗救。在“仄仄平平仄”句型中,若第四字使用了仄声,那么下一句的第三字就应当用平声字予以补救,简称为“上四拗,下三救”。 明确了以上两点后,解读“向晚意不适”的五连仄现象便顺理成章。此句的标准句型是“仄仄平平仄”,依据“一、三不论”原则,可演变为“仄仄仄平仄”;再依照对句拗救原则,当该句型第四字采用仄声字时,下句第三字需用平声字进行拗救,如此一来此句便可为“仄仄仄仄仄”,但下句第三字必须为平声,即“平平平仄平”。而“向晚意不适”的下句“驱车登古原”,其中第三字“登”由原本的仄声变为平声,因而此句是符合格律的。 同样,陆游《夜泊水村》中的颈联“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上句“报国有万死”连续五个仄声,也能够按照上述两点进行剖析解读。
发表时间:2024年12月04日 01:27:19     分类:诗词理论
   144         0
[点评] 名家作品赏析
名家名作赏析明显陵范诗银 种个葫芦五百年,薄霜细雨德山前。明黄何日生深绿,唯向秋风听杜鹃。 刘灿华点评:首句“种个葫芦五百年”,这里的“葫芦”喻指一陵两冢,即明睿宗与章圣皇太后合葬的明显陵,至今已历经五百年的风雨沧桑。“薄霜细雨德山前”,营造出清冷朦胧的氛围。薄霜和细雨交织,落在德山前,既描绘出自然景色,又为全诗奠定了忧伤、沉静的基调。此句中,萧瑟与静谧相互融合,仿佛将人带入了历史的长河。“明黄何日生深绿”,“明黄”不仅是一种颜色,更让人联想到皇家的威严与辉煌,而“深绿”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这句似乎在发问,昔日皇家的辉煌何时能被全新的生机取代?其中充满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末句“唯向秋风听杜鹃”,秋风本就带有凄凉之感,杜鹃的啼鸣更增添了哀伤的氛围。诗人在秋风中聆听杜鹃鸣叫,进一步强化了全诗的哀愁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缅怀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深沉的情感,将明显陵的历史厚重感与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完美融合,令人回味无穷。 郭店楚简范诗银一万三千娟秀蝇,混天泼水地如冰。孔丘拜手可怜地,老子几回摇客灯。刘灿华点评:郭店楚简是1993年在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的一批竹简。这些竹简上记载了许多先秦时期的文献,包括道家、儒家等不同学派的思想内容。诗的首句“一万三千娟秀蝇”,此句以独特的意象开篇,“一万三千”言其数量之多,“娟秀蝇”可理解为楚简上的文字如娟秀的蝇头小字,形象地描绘出郭店楚简的精细与繁多。“混天泼水地如冰”,营造出一种宏大而清冷的氛围。仿佛天地间被水泼洒,大地如冰般寒冷坚硬,为郭店楚简的出现铺垫了神秘而肃穆的背景。“孔丘拜手可怜地”,此句大胆想象,将孔子与郭店楚简之地联系起来。“拜手”之姿尽显敬重,“可怜地”则增添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对先哲的追思之情。“老子几回摇客灯”,以老子入句,更增神秘深邃之感。“摇客灯”的画面充满诗意与哲思,似在暗示老子的思想如明灯般在历史长河中摇曳,与郭店楚简所承载的古老智慧相互呼应。整首诗通过奇特的意象、宏大的场景和对先哲的联想,展现了郭店楚简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魅力,富有想象力和深刻的内涵。一夕入冬吟段维秋冬渐变步徜徉,遭遇霜风倒海江。多少走红枝上叶,纷纷跌落小池塘。刘灿华点评:此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秋冬交替之际的独特景象,意境深远,韵味悠长。首句“秋冬渐变步徜徉”,开篇点明主题,将秋冬季节的转换比作人悠然漫步,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季节变化的渐进过程。“步徜徉”一词赋予了季节变化一种从容不迫的动态感,仿佛时间在缓缓流淌,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节奏之美。“遭遇霜风倒海江”一句,气势磅礴。用“倒海江”来形容霜风,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霜风之猛烈。此句不仅描绘出了冬季来临之际的寒冷与强劲,也暗示了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霜风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席卷而来,改变了大地的面貌。末两句“多少走红枝上叶,纷纷跌落小池塘”,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走红”二字,将枝上的叶子描绘得鲜艳夺目,仿佛它们曾经在秋天的舞台上大放异彩。然而,随着霜风的降临,这些曾经辉煌的叶子纷纷飘落,落入小池塘中。这一画面既有着凄美之感,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让人联想到人生的起伏与变迁,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在时间的流转和命运的捉弄下,也可能会如落叶般凋零。寒 蕾王守仁疏枝霜叶不争名,惹得游人俗眼轻。莫道今宵颜色浅,芳苞一破便倾城。刘灿华点评:立意深刻且富有哲理。以寒蕾为载体,对比其未绽放时的低调与绽放后的惊艳,传达出不被世俗眼光左右、厚积薄发的人生感悟,提醒人们勿轻视平凡之物,因其可能蕴含巨大潜力。意象鲜明生动。“疏枝霜叶”营造清冷孤寂氛围,呼应寒蕾的默默无名;“游人俗眼轻”从他人视角凸显寒蕾未绽时的不被重视;“芳苞一破便倾城”中强烈的反差,让寒蕾绽放之美震撼人心。并且采用先抑后扬的结构使诗歌富有层次感。闻薛姣团队送汉调吟诵入京有贺姚泉名鸣凤岂无调,游风自有腔。乾坤容万物,天籁出吟窗。京语布诸夏,汉音传上邦。须知海中水,一味是荆江。刘灿华点评:“鸣凤”、“游风”寓意着美好的事物和灵动的力量,为汉调吟诵增添了神秘而优美的氛围。“乾坤”、“天籁”则将汉调吟诵置于广阔的宇宙和自然之中,凸显其宏大与美妙。“京语”、“汉音”的对比,强调了汉调吟诵作为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地位。 “海中水”、“荆江”的比喻,暗示了汉调吟诵如同荆江之水汇入大海,为中华文化的海洋增添了独特的味道。“乾坤容万物,天籁出吟窗”一联,蕴含着包容万物的哲理,暗示汉调吟诵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能够展现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须知海中水,一味是荆江”也传达出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强调了汉调吟诵在中华文化中的独特价值和贡献。甲辰冬夜游襄阳古城张金英十里流光接远天,一江寒水半凝烟。难攻信是城池固,易守皆因渡口坚。哀莫深于建安子,情非假也孟王篇。清香三盏风犹醉,几句诗成月下前。刘灿华点评:首联以雄浑且秀美的笔触勾勒出襄阳古城的夜间景致。“十里流光”尽显灯火的璀璨绚烂,光芒遥接天际,营造出辽阔而瑰丽的视觉盛宴。“一江寒水半凝烟”细腻地刻画了江水的清寒以及烟雾的缥缈,为画面增添了几缕神秘和清幽的气息。颔联由景色描绘转而论述古城的军事防御,突出了襄阳古城的坚不可摧以及渡口的险峻牢固。此联彰显出诗人对古城历史和地理的深切洞察,让读者得以领略古城在过往岁月中的关键地位。颈联巧妙融入历史文化元素,“建安子”所指的王粲,为避战乱流落襄阳达十五年之久,其《登楼赋》饱含深沉的悲慨。“孟王篇”则指向孟浩然和王维等与襄阳相关的诗人诗作,强调此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诗歌传统,体现了对襄阳文化传承的尊崇与慨叹。尾联聚焦于诗人自身,于清风中畅饮三杯沉醉,在月下即兴吟成诗篇,呈现出一种闲适惬意、诗意盈然的情境,从侧面反映出襄阳古城的迷人魅力足以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思。整首诗结构严整,层次清晰,既描绘了襄阳古城的壮美景色与坚固城防,又融合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最终以诗人自身的沉醉与创作收束,情景交融,韵味醇厚,给人带来美的愉悦和对历史的深沉思索。
发表时间:2024年11月30日 20:36:46     分类:诗
   143         0
[诗:七律] 油莱花
油菜花自幼耐寒堪比梅,冰魂飘落始花开。茵茵绿浪催春雨,滟滟黄涛唤霹雷。借得东风多结籽,榨成液体好衔杯。平生妆淡无惊艳,甘作人间一食材。
发表时间:2022年11月10日 10:32:34     分类:新田园诗
   321         2
[词] 诉衷情令·喜迎二十大
诉衷情令·喜迎二十大 环球瞩目大中华,赤帜映丹霞。迎来世纪盛会,势必绽奇葩。 兴国器,重桑麻,富千家。安民于内,御敌于外,威震天涯。
发表时间:2022年11月10日 10:28:23     分类:词
   314         2
[诗:七绝] 七绝·二十大代表
七绝·二十大代表代表纷纷入会堂,同怀国是献良方。心中揣着村民托,料有佳音告老乡。
发表时间:2022年11月10日 10:23:39     分类:诗
   313         2
[词] 虞美人· 织女
虞美人· 织女怨囚于天阙思郎久,至爱胸中守。凡心刻刻泛波澜,彻夜无眠辗转、泪双弹。鹊桥七夕横银汉,相拥心还乱。玉皇无爱母无情,怎奈天规残忍、恨难平。
发表时间:2022年11月08日 06:05:02     分类:诗意日常
   440         1
[诗:七律] 七律·立冬吟怀
一梦醒来冬渐臻,光阴放荡不由人。红枫舒展天然画,金桂凋零别样尘。鲜嫩茶花堪入韵,青葱油菜自成茵。心期病毒随风去,瑞雪将临贺岁新。
发表时间:2022年11月01日 18:04:46     分类:诗意日常
   332         2
[诗:七律] 暮秋吟
光阴驰骋人将老,一梦醒来露又寒。漫地清霜催月白,满眸金桂促枫丹。不妨挥笔书憧憬,何必悲秋写楚酸。欣喜篱花知我意,此时赏景愈心欢。
发表时间:2022年10月27日 14:41:10     分类:为时而作
   332         0
[诗:七律] 暮秋抒怀
暮秋抒怀篱菊凌寒未折腰,霜枫噙露自妖娆。拟游洞府寻仙迹,欲赋新词遣寂寥。壮岁难酬孙敬志,暮年常念许由瓢。夕阳半落青山外,一片丹霞篝火烧。
发表时间:2022年10月27日 14:37:35     分类:为时而作
   331         1
[诗:七律] 重阳节有怀
透过窗户望天涯,错把红枫当作霞。细品霜英融美酒,堪怜芦絮散琼花。千般雅趣凝成赋,万种情丝汇入茶。正值登高重九节,嫦娥邀我上她家。
发表时间:2022年10月04日 17:19:21     分类:新田园诗
   323         1

1 2 3 4 5
  • 50 条记录 第 1 页/共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