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同古坝杨公意清传
同古坝杨公意清传一谱系桑梓,家国两昆仑杨公意清,钟山县凤翔镇同枝村委同古坝人也,其为人友善、和睦邻里,乃有德者,高寿,村民皆敬之。意清公少时聪慧,民国三十二年,学业初有成,至回龙高小升造,适倭寇来犯,时局动荡,遂辍学归家。及长,娶妻生子,事母至孝,又勤于田地,收获颇丰,生活有所乐焉。解放初期,主席曰:水利乃农之命脉也。意清公积极响召,随生产队奔转各地,兴修水利,龟石、龙潭、大冲等诸水库,皆有其奋斗之身影。公忆曰:彼修水库之时,条件欠缺,粮食时有不济,常食不果腹,然,众人不以为苦,何尝不为人生珍贵之经历呼?公一生心系桑梓,热衷族内之事务,常谓众人:“夫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人不可忘本也”。庚午岁秋,意清公与族中志士并百富叔侄倾尽心血共撰家谱,此为第二版本,谱定规卅年一续焉。寒暑易节,某日,公似有不悦,问之,潸然而泪下,曰:“今约期已过数秋,族谱失修,家风恐有遗焉,吾辈之过也”,听者动容。公遂奔走倡修族谱续篇,各房叔侄应者云集,立理事会。杨其兰为师者,推为主事,杨其茶助之,众叔侄齐力奋修焉。癸卯岁末,历时两载,谱成,公曰:“吾心可安矣”。村中甘氏有名恒壹者,饱学之士,尝携其作《同古坝文献集录》请教于意清公,公阅稿毕,美赞其曰:“汝之资料,吾所不及,甚好!”,壹答曰:“吾站公肩膀之故也”。意清公素有长寿之名闻于乡里。庚子岁末,公已九十有八,健走如飞,市之电视台听闻,专访之,谈及长寿之秘,公答曰,法概之有三:一者社稷安定富足,老有所依;二者作息有律,贵乎运动;三者心态亦然,心胸阔达,性格开朗,此吾之秘焉。其子秀寅曰:“长者如斯,夫复何求,吾家之幸也”。壬寅岁中,国之传统村落立项,府衙言曰:尔村乃红色革命之秘密根据地也。村众惊愕,从未闻也。意清公曰:“然。革命者乃吾高小同窗,挚友焉,名唤莫若德,回龙西江桥人士,解放军大队长也。莫队居吾村杨德清之所工作三年有之,于民国三十八年春因召始往公安界碑村,此间,皆由吾等护其周全”。众人听之,皆叹公之大义!二零二三年癸卯岁末十二月廿七,公百岁有余,卒,合村悲痛,厚礼葬之。常言:山中自有千年树,世间难寻百岁人。于贺之寿乡,百岁长者常有之,然如意清公之健朗又以家国为己任者则鲜见矣。后辈应铭记,以传不朽耳! 凤翔镇同枝村委同古坝理事会2024年甲辰岁2月22日
发表时间:2024年02月24日 09:56:14     分类:文章
   332         1
[文章] 同古坝的红色记忆
同古坝位于贺州市钟山县凤翔境内,于明朝万历十三年公元 1585 年立村,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光辉历史,是首批国家森林乡村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传统村落。这里民风淳厚,耕读传家,全村叔侄同心同德,笃行忠孝礼义,和谐共生。就在这三面环山的古村落里,却流淌着浓浓的红色基因,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间回到1947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钟山县大队大队长莫若德和共产党员陈保民同志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当局破坏进步师生以及内战、独栽等罪行而遭桂林市反动当局的搜捕进而转移到当时贺县以及钟山县一带组织地下武装斗争。为更好的开展工作,莫若德需要建立秘密根据地,此时,他想到他上高小时同样思想进步的同古坝杨德清、杨承华、杨植庭、杨意清等同学及好友,加上同古坝地处贺县和钟山县的交界处,三面环山,西面地势开阔,最重要的是同古坝村庄面积大且纵横交错,如迷宫一般,且大家讲的语言一样,非常适合作为展开地下工作的秘密根据地。为了保密起见,在取得家人的支持后,杨德清干脆让莫若德大队长住进自己家,并由几人轮流照顾其饮食起居,四人对外严格保密,让莫若德安心工作。从此,莫若德队长以同古坝为核心根据地,白天或在村庄的灰塘、炮楼或到到附近的关圣庙以及石岩庙、霸冲庙等组织和召开会议,或到周边乡和村寨如刘家、唐福冲、凤凰村等多地活动组织进步青年参加革命,或去筹枪筹款等等,晚上又回到同古坝杨德清家挑灯工作、休息,就这样,有声有色的展开了革命工作。 至1948年8月,贺县里松发生事变,亲密战友陈保民被害,莫若德亦遭到国民党反动派广西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通缉。反动派到处派兵搜查,同古坝地处两县交界又位置偏僻,自然成重点搜查对象之一,莫若德队长的住处也曾多次被搜到,危机重重,不过杨德清、杨承华、杨植庭和杨意清等好友早已商定,冒死都要护莫若德大队长周全,每每巧妙的利用有利地形和反动派斗智斗勇,化险为夷,确保了莫若德队长不被暴露。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莫若德队长毫不惧怕,表现出大无畏之精神,继续投身革命。 1949年春,出于对革命斗争形势需要,莫若德队长服从组织安排从同古坝村转移到公安的界牌村继续发动贫苦农民参加革命。11月20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119师整装开进县城,钟山解放,24日,莫若德队长率领游击大队开进县城,接管国民党钟山县政府。之后,为维护和稳定社会治安,莫若德队长多次带领部队前往剿匪,1950年8月中旬在出击挂壁山土匪过程中,不幸被飞弹击中,于23日晚经抢救治疗无效后牺牲,年仅22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了年青的宝贵生命。 莫若德队长不幸的消息传回同古坝,村民无不不感到伤心和万分悲痛。英雄长辞,英魂永在!革命的星星之火已经点燃,红色的种子已然种下,在莫若德队长热情的革命精神影响下,同古坝的杨斗清、甘运祖、杨秀早以及凤凰村的周科才等本地早期中国共产党党员已经成长起来,继承和发扬莫若德队长拳拳的爱国意志和铮铮的家国情怀!杨秀意、杨扩清、杨秀湾、甘传迎、杨秀匡等有志村民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参加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至自卫反击战,杨秀匡等人更是二次带兵上战场,谱写出一首首可歌可泣的英雄战歌! 莫若德队长在同古坝的三年中,不但孕育了村庄的红色革命土壤,更诠释了一段浓厚的军民鱼水情。莫若德队长激扬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早已植入同古坝人的心里,时刻激励着村民保家卫国,忠于党忠于祖国和人民的家国情怀。如今,曾经满目疮痍的土地早已换了人间,悠悠岁月几十载,艰苦奋斗数代人,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同古坝于2020年3月已经全面脱贫,村庄中一栋栋漂亮的楼房、优美的村容村貌无不衬托着今天的美好生活。在往后的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同古坝人必将保持初心,弘扬红色传统,筑牢信仰之基,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告慰先烈英灵!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24日 12:45:08     分类:文章
   136         0
[文章] 同古坝社日
同古坝人文底蕴深厚,既守望传统,又与时俱进。在重大节日中,除了春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等节日外,至今保留一些其他古老的传统节日,如农历五月十三的关圣磨刀,同时同古坝人过社日。同古坝村的社日又以秋社日为最,其隆重与热闹程度和春节大年正月初三会期不相伯仲。因秋社日大多在农历八月份,故民间习惯称秋社日为八月社,亦称大社。 社无定日,社日每一年并没有固定的日期,因此人们会常常问道:“今年二月社是什么时候?八月社又是什么时候?”,基于此,现把社日单独成章详细讲解。 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社”字从示从土,“示”表示祭祀,“土”是土地,即社就是祭土地,“社日”,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我国历史上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其社会形态是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人们对土地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基于对土地的崇拜,因此土地很早就是人们的祭祀对象,而重点祭祀的那个日子,就是“社日”。我们今天所用的“社会”一词,早先也不过是社日的一种活动。《礼记·郊特牲》曰:“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又《孝经·援神契》云:“社者,五土之总神。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以报功也”,也就是说,古人尊立社神并加以祭祀,是为了报答土地滋养生民的恩德。 土地神原属自然崇拜神灵,后来逐渐人格化,叫社神,俗称土地爷,又称福德正神,而且有配偶神社母,俗称土地奶奶。早期被奉为社神的相传为远古共工氏之子句龙,名曰后土,掌土地与农业之事。《礼记·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东汉郑玄注:“社,后土也,使民祀焉,神其农业也。”有时,土地神和谷神合祀,这就是古代所谓的社稷了,东汉班固《白虎通·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长,故封稷而祭之也”。 汉朝以前,仅有春社,汉以后才有春、秋二社日。《北史·李士谦传》记载:“李氏宗党豪盛,每春秋二社,必高会极宴,无不沉醉喧乱。”元代赵善庆《山坡羊·燕子》曲曰:“来时春社,去时秋社”。春、秋二社祀神的功能有所分别,即所谓春祈秋报,春社主要是祈求土地神保佑农业丰收,秋社则以收获报答感谢神明,古代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祀神报谢。 社日起先并无固定日期,通过“占卜”的方式来确定,多用甲日,《礼记·月令·仲春之月》记载:“择元日,命民社”,又《礼记·郊特牲》:“社祭土…日用甲,用日之始也”。唐宋以后社日一般用戊日,逢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这六天就叫戊日,也称"六戊"。《兼明书·社日》:“以社祭土…用戊者,戊属土也”,又天地数“五”居中为土,故用“五戊”为社,据商务印书馆版《古代汉语词典》注:“社日,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 关于社日具体算法,本文以秋社日为例。那么,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何解?要是戊日立秋算不算第一个戊日呢?关于这个问题,编者查阅大量的资料,在古之权威文献中找到了答案。宋代《岁时广记·二社日》有比较详细的记载:“统天万年历曰: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如戊日立春、立秋则不算也”,另外在《钦定四库全书·山堂肆考》中也有明确的记录:“社无定日,春社常在二月,秋社常在八月。自立春后五戊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如戊日立春、立秋,即日不筭”。编者在这里把“立秋后”这几个字拆分为“立秋前”(不算)、“立秋中”(不算)、“立秋后”(算)这三个单元,读者对“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的意思就比较好理解了。 立秋,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一般于每年公历8月6-9日之间交节,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按天干地支,一戊为十天,如果立秋当天恰好是戊日,那么往后第10天为立秋后的第一个戊日,往后第50天便是第五个戊日秋社日了;如果立秋那天不是戊日,则找到立秋后第一个戊日后推40天即为社日。春社日的算法跟秋社日类似。 算法具体归纳如下,供参考。 A. 从万年历中先找到立秋日,然后再找到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即是八月社; B. 因天干地支中的天干是以十为周期(十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相当于现在的1到10),亦可按立秋后第一个戊日后推第40天即是八月社。 举例一:公元2021年秋社日为9月17日,农历八月十一。 1. 首先找到2021年8月7日农历六月廿九丁亥日立秋,立秋日非戊日; 2. 再找到立秋之后的第一个戊日,8月8日,戊子日; 3. 第二个戊日,8月18日,戊戌日; 4. 第三个戊日,8月28日,戊申日; 5. 第四个戊日,9月7日,戊午日; 6. 最后找到第五个戊日,9月17日,戊辰日,秋社日。 举例二:公元2023年秋社日为9月27日,农历八月十三。 1. 2023年立秋,8月8日,戊戌日,戊日立秋不算; 2. 往后第10天是8月18日,戊申日,为第一个戊日; 3. 8月28日,戊午日,第二个戊日; 4. 9月7日,戊辰日,第三个戊日; 5. 9月17日,戊寅日,第四个戊日; 6. 最后找到第五个戊日,9月27日农历八月十三,戊子日,就是八月社了。 编者《社日》诗云 立春立秋后五戊,戊日双立即日除; 源溯先秦承汉制,春祈秋报祀地神。 同古坝村八月社,炮竹阵阵香火明; 家家传得码声响,高朋满座贺佳节。 注释:1、戊日双立即日除:“戊日”点明干支,“双立”涵盖立春、立秋;“即日除”,当天不算;2、戊日:中国道教术语,逢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这六天就叫戊日;3、“八月社”也就是秋社日,因其常在农历八月,故称;它不仅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同古坝村的会期,俗称惯时节,钟山县地方习俗;4、码声:猜码的声音。猜码,行酒令的一种,流行于广西一带。附录一:公元2021-2030年社日表 年份 春社日 秋社日 备注 2021年 3月21日,二月初九9月17日,八月十一2022年 3月26日,二月廿四9月22日,八月廿七立春,戊子日2023年 3月21日,二月三十9月27日,八月十三立秋,戊戌日2024年 3月25日,二月十六9月21日,八月十九立春,戊戌日2025年 3月20日,二月廿一9月26日,八月初五立秋,戊申日2026年 3月25日,二月初七9月21日,八月十一2027年 3月20日,二月十三9月26日,八月廿六2028年 3月24日,二月廿九9月20日,八月初二2029年 3月19日,二月初五9月25日,八月十八2030年3月24日,二月廿一9月20日,八月廿三…… 附录二:《岁时广记·二社日》、《钦定四库全书·山堂肆考》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01日 22:21:29     分类:文章
   2248         0
[古风] 念父
人间五月几多雨?念父落尽相思泪。 应是天堂无限好!至今不见入梦来。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01日 22:12:00     分类:诗
   232         0
[古风] 社日
立春立秋后五戊,戊日双立即日除; 源溯先秦承汉制,春祈秋报祀地神。 同古坝村八月社,炮竹阵阵香火明; 家家传得码声响,高朋满座贺佳节。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01日 21:38:23     分类:新田园诗
   192         0

1
  • 5 条记录 第 1 页/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