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也谈诗言志中的家国情怀(三)
孔颖达关于“非君子不能作诗”的说法,将“诗人”与“君子”融为一体。《孟子》云:“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礼者敬人,爱人者恒爱之,敬人者恒敬之。”这也充分说明,从创作主体上讲,“君子文化”与“诗词文化”并行不悖。无论是从“诗言志”、“诗缘情”的角度讲,还是从“诗缘政”的角度讲,作为诗人,必须作诗先作人,特别是做一名具有“君子”特质的人。其中历代君子身上最为鲜明的特质就是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标志的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当代诗人应努力将君子文化与诗词文化统一在“做人”与“作诗”实践中,持之以恒地自觉锤炼爱国之志,培育仁义之志,讲求礼乐之道,讴歌家国情怀。 《而庵诗话》云:“人高则诗亦高,人俗则诗亦俗,一字不可掩饰。”《筱园诗话》亦云:“诗人以培根柢为第一义。根柢之学,首重积理养气。积理云者,非如宋人以理语入诗也,谓读书涉世,每遇事物,无不求洞析所以然之理,以增长识力耳。”古人的这些至理名言,充分说明用心灵书写的诗词,作品中的境界源于作者胸中的“境界”。这也正如《说诗晬语》所云:“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如太空之中,不着一点;如星宿之海,万源涌出;如土膏既厚,春雷既动,万物发生。古来可语此者,屈大夫(原)以下数人而己。”事实上,历代诗坛都高度重视“人品”与“诗品”的有机统一。正如高章采所言:“事实上评论一位作家,‘知人论世’是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因为诗魂是诗人的政治理想、道德情操和美学思想的综合体现,所以人们在评论其作品时,必定要结合生平际遇,兼及为人,才能作出恰当的评价。”高氏还以明末清初的两位诗人吴伟业与钱谦益为例对此作了阐释。他们两人在清初诗坛上处于盟主地位,曾被人称为“开国宗匠”。但是,由于改朝换代的狂飙,使得这两位诗坛“巨匠”一个“被动”、一个“主动”投入到清廷的怀抱,进而免不了被人唾骂,酿成个人与历史的悲剧。实践证明,凡是不配当“君子”的诗人,最终必然会被诗坛淘汰。 很多正反事例一再表明,诗人“人品”的高下优劣,直接关系到对其“诗品”的评价。对诗词创作而言,固然“诗言志”与“诗缘情”,让个人的心灵得到自由的放飞,但“诗缘政”应让诗人懂得自身首先是“社会人”的道理,其诗词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真正的诗人,必须具有“君子”的人格特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福祉,让自己的诗词作品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才都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为此,当代诗人的“第一等襟抱”必须是“诗言志”、“诗缘情”与“诗缘政”的有机统一,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时代担当精神,让中华诗词经典中的家国情怀在当代“风、雅、颂”作品中得到传承与发展。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如果没有诗歌的声音,那么,这个民族或这个时代的未来必定缺少希望。这也正如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所说的一句极为精练的话:“看来好像很奇怪,每一个民族的最高凭证,就是它自己产生的诗歌。”当代诗坛,为了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最高凭证”,必须呼唤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精品力作。诗词需要“高原”,更需要屹立于“高原”之上的“高峰”。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诗词队伍的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全面审视传统诗词“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既要注重“盘活存量”,不断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努力提高当代诗人的思想素质与艺术水准;又要注重“创造增量”,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诗词作品来。 这里,鉴于与本文的观点相关,笔者还想对诗词创作中的“有意”与“勉强”的区别谈点一孔之见。胡怀琛《诗的作法》明确提出:“不要有意作诗。因为诗是真情的流露,须有所感触,真情不得不流露而后作。倘然无所感触,就可以不作。”胡氏关于“真诗”需要用“真情”来写的观点,当然千真万确。正如古人所云:“诗言志,亶然哉。有是志,则有是诗。勉强为之,皆假诗也。”(明代王文禄《诗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些滥用“不要有意作诗”的现象,将“有意”与“勉强”等同起来。那么,“有意”是否与“真情”相悖呢?事实上,如果将“诗言志”、“诗缘情”与“诗缘政”三者结合起来看,笔者倒是认为,诗人不能“勉强”作诗。但不能不“有意”作诗。这是因为“志之所至,诗亦至焉”(《礼记·孔子闲居第二九》)诗人“有志”,必然“有意”,也自然成为“有情”、“有感”、“有诗”的基础与前提。“兴在有意无意之间”(王夫之《姜斋诗话》),纵使一时灵感之下的一句“快吟”,也可能是心中“有意”使然。更何况,诗词创作“常是快吟催苦吟”,进入“苦吟”阶段,又怎么能不“有意”呢? 当然,从艺术本源的角度讲,诗词创作首先是个性化的精神感受,它不受时空的阻隔,超越了“你、我、他”,是诗人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放射出来的灵性之光。所以,一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诗人,必须始终“有意”自觉地深入生活,“有意”主动地融入民众,用手足去感受大地的温度,触摸时代的脉搏,用眼耳去观察社会的气象,聆听百姓的呼声,最终,通过诗学思维,运用诗意语言,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意”喷发出来,努力将“小我”融入“大我”,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当代家国情怀的实践者、传播者与弘扬者。
发表时间:2016年12月07日 15:45:03     分类:吟谈博弈
   1653         1
[文章] 也谈诗言志中的家国情怀(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段话精辟地论述了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密不可分的有机联系,奠定了包括诗人在内的国人(特别是广大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与行为标准。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古代到现代当代,从乱世到盛世,尽管星移斗转,时过境迁,但无数仁人志士都用诗词这种文体抒发着自身的“情”与“志”。历代大量诗词作品中所凝聚的家国情怀,始终是“诗言志”的永恒主题。 千百年来,中华诗词中所蕴涵的家国情怀,通过一代又一代人读诗、写诗与用诗的实践持续不断地得到传承与发展,进而凝聚成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国诗歌史表明,自《诗经》以来,诗的体式尽管多有变化,诗人的思想观念也多是儒释道三者相融,但最为核心的义理仍不脱儒家思想,包括审美取向在内的深层心理,仍然是儒家文化精神。这也正如著名思想家李泽厚关于“儒家深层结构说”所言:“儒”(家、学、教)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它的价值和意义并不一定系于人们是否自觉地认同和承认它,实际上更重要的是,它已化入为汉民族某种文化——心理结构的主要成分,千百年来对广大知识分子并由之而对整个社会的思想情感、行为活动一直起着规范作用;并由意识而进入无意识,成为某种思想定势和情感取向。包括所谓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关注国事民瘼的济世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重视立身处世的道德修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等等,便至今仍然影响着或存在于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活动中。比较起来,佛的出世(佛也济世救人,但主要拯救灵魂),道的超脱(道也独善其身,但否定人事)、法的阴狠、阴阳的术数、墨的摩顶放踵,其影响和作用反而远居其次。因此,如果在这样一种层次上来理解“儒”,则可以有一个更为宽泛的观念或概念,即它主要指积淀在人们(主要通过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意识、心理中的自觉和不自觉的某种特质和性格。”李泽厚所揭示的“儒家深层结构”在文化心理上的客观存在,可以从古往今来的诗词文化中得到证实。“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大序》)从“诗”与“心、志”意义上讲,“诗言志”中的家国情怀,正是源于诗人心理中的“儒家深层结构”。 著名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杰出诗篇,就充分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刚正不阿的斗争意志,自强不息的求索精神,“独立不迁”的人格特质。《离骚》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国殇》中的名句:“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橘颂》中的名句:“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就不断激起后世仁人志士的共鸣。可以这么说,正是在“儒家深层结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影响与作用下,古往今来,历代诗人都极其推崇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他们的诗词作品中,始终闪烁着“家国情怀”的光辉。 唐代大诗人李白既有报效国家的理想:“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赠江夏韦太守》),又有投笔从戎的追求:“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永王东巡歌》);唐代另一位大诗人杜甫,尽管一生不得志,后半生更是颠沛流离,但他仍不改初衷,忧国忧民,常常概叹:“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北征》)、“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宋代大诗人陆游临终前所写的绝笔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至今读起来仍然感人肺腑;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身在福建前线,眺望京城,用绝句“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来表明自己尽管孤立无助,但却要抗战到底的赤子之心;近代女革命家秋瑾也是一位才女,她有鲜血与生命实践了自已用诗句写成的誓言“拼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古往今来,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中所蕴涵的这国情怀,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无声地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诚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国情怀必将会赋予新的内涵。当今诗人更需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顺应时代潮流,立足时代潮头,在讴歌中国梦,涵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将家国情怀进上步发扬发大。
发表时间:2016年12月07日 15:24:47     分类:吟谈博弈
   1749         0

1
  • 2 条记录 第 1 页/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