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 水调歌头·咏建安风骨
千古建安魄,逸响彻鸿蒙。辞章刚骨奇绝,豪志贯垂虹。遥想邺都群彦,对酒狂歌啸咏,慷慨展襟衷。藻焕晖盈野,墨海跃游龙。 览今世,徽粤地,意交逢。山川灵境如绘,幽趣与谁同?但赏江淮澄澈,更睹鹏城新象,瑞景正昭通。文脉传星纪,朗照满寰中。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29日 22:51:29     分类:词
   40         6
[诗:七律] 格律新吟(通韵)
键盘敲碎广寒尘,平仄流光幻亦真。代码千行凝汉骨,云霞万卷铸唐神。 星河链印西周篆,数字碑题东晋文。 莫道宫商成韵响,硅基犹唱木蘭春。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28日 16:35:49     分类:诗
   42         6
[诗:七律] 倒悬的黄昏
墨海沉阳淬赤铜,昏穹翻涌旧霞红。云笺叠碎三更梦,星矢穿残九陌风。指隙流光藏古锈,瓶中暮色锁寒宫。 欲擒乌鹊衔曦去,却化诗痕染碧空。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28日 10:38:53     分类:云台诗话(仅收录有关诗词云或者诗词大数据的作品)
   39         6
[诗论] 格律之韵 时代之魂
诗词是凝固的时光,格律则是其中跳动的脉搏。从“关关雎鸠”的浅唱,到“大江东去”的高歌,古人用平仄勾勒山河,以对仗镌刻情思,让这些带着韵律的文字跨越千年,至今仍在唇齿间流转生香。押韵让诗词余韵悠长,对仗赋予文字工整之美,平仄交错形成独特节奏,格律使诗词成为中华文化难以磨灭的瑰宝。 但总有人问:格律是传承的瑰宝,还是创作的镣铐?有人死守韵律,将诗词写成故纸堆里的标本;也有人彻底抛弃规则,任文字散作一盘无章的珠子。其实,传统与创新从不是对立的两面——格律不该是束缚想象的囚笼,而应成为托举灵感的跳板,用古老的韵律,奏响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曲。 就像我的创作实践——《七律·倒悬的黄昏》“墨海沉阳淬赤铜,昏穹翻涌旧霞红。云笺叠碎三更梦,星矢穿残九陌风。指隙流光藏古锈,瓶中暮色锁寒宫。欲擒乌鹊衔曦去,却化诗痕染碧空。”在这首作品里,我尝试将传统格律的严谨与现代审美的奇思妙想相融合。首联“墨海沉阳淬赤铜,昏穹翻涌旧霞红”,以“墨海”喻深沉夜幕,“淬赤铜”赋予落日余晖金属质感,在工整的对仗中,既延续了古典诗词善用比喻的手法,又创造出充满视觉冲击力的新颖意象;颔联“云笺叠碎三更梦,星矢穿残九陌风”,“云笺”呼应传统文人情怀,“星矢”却带着科幻般的锐利感,“三更梦”与“九陌风”在平仄相协中,勾勒出时空交错的梦幻场景。 颈联“指隙流光藏古锈,瓶中暮色锁寒宫”,借助“指隙”“瓶中”等生活化意象,将时光流逝的抽象感受转化为“藏古锈”“锁寒宫”的具体画面,在对仗中蕴含哲思;尾联“欲擒乌鹊衔曦去,却化诗痕染碧空”,化用古典传说中乌鹊与太阳的意象,最终落笔于“诗痕染碧空”的现代表达,展现出对光明的追逐与理想沉淀为文字的怅然。现代人的生活早已天翻地覆。当我们不再骑马踏雪,而是乘坐高铁穿越群山;当我们不再飞鸽传书,而是轻点屏幕与万里之外的人交谈,那些藏在地铁穿梭的光影里、藏在深夜加班的键盘声中的情绪,同样值得用凝练的文字定格。这就需要我们以格律为笔,蘸取现代生活的鲜活色彩,在平仄交错间,描绘独属于当代人的风景。 对仗工整的“轻轨穿楼惊客目,霓虹映水醉人心”,将都市奇观写得如诗如画;韵律和谐的“案牍劳形心易倦,诗书遣兴梦犹安”,道出了无数人的生活况味。这些句子既严守格律之美,又跳出古人的意象窠臼,让传统诗词在新时代找到了新的注脚。甚至我们还能尝试“键盘敲碎三更月,屏幕浮来万里春”,用平仄对仗写深夜加班或网络社交,既有规则之严谨,又显新意之灵动。传承格律,不是复刻古人的影子,而是让这门艺术在创新中重获新生。它像一条纽带,一头系着“诗言志”的千年传统,一头连着现代人跳动的脉搏。当我们用格律书写外卖骑手的奔波、程序员的代码人生,或是仰望星空时的哲思,就是在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告诉古人,韵律之美从未褪色,而属于这个时代的诗意,正在平仄相生中,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28日 08:39:18     分类:其他作品
   77         1
[诗:七律] 贺丙午马年
岁转干支又遇春,祥晖焕彩映乾坤。 八方瑞霭盈庭绕,万里长风逐日奔。 意气凌云驰北斗,英姿掣电跃昆仑。 明朝快策青霄去,直取星河醉一樽。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26日 20:16:50     分类:诗
   41         0
[诗:七律] 夜读
三更灯火煮诗潮,万卷书香破寂寥。字里龙蛇腾墨浪,行间风雨架虹桥。百磨块垒坚如铁,一点心光永不凋。忽听晨鸡催曙色,千山捧日接青霄。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25日 21:22:38     分类:
   21         0
[诗:七律] 夜读
三更灯火煮诗潮,万卷书香破寂寥。 字里龙蛇腾墨浪,行间风雨架虹桥。 百磨块垒坚如铁,一点心光永不凋。 忽听晨鸡催曙色,千山捧日接青霄。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25日 21:04:35     分类:诗
   34         0
[散文] 一路繁花一路歌 ——我与诗词的不解之缘
有人曾好奇地问我:“你是不是天生就会写诗?”每当这时,我总会笑着摇头,向他们娓娓道来那段与诗词结缘的奇妙历程。2019年年底,我满心欢喜地随妻子前往南京看望刚出生两个多月的孙女,随后计划一同驾车回老家过新年。谁能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如阴霾般笼罩大地,各地纷纷布控,大城市陆续封城,南京也未能幸免,我们被迫滞留原地。对生性好动又好静的我来说,封城的日子倒也不算难熬。我唱歌、朗诵、看书、备课、运动、看电影、电话聊天,甚至还写些顺口溜,偶尔也会打坐静思,修身养性。然而,内心深处总觉得有些不完美,或许是作为完美主义者的执念在作祟。 直到第二天午夜,我从梦中惊醒,恍惚间仿佛有人托梦给我:“你是一位与诗词有缘分的人,何不更精一步将打油诗变为格律诗呢?”这句话如惊雷般在我脑海炸响,惊出我一身冷汗。“游击队”变成“正规军”谈何容易?彼时的我,对格律诗可谓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再加上疫情封城,没有培训班,也找不到懂行的朋友或同事请教,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但人的毅力和耐力往往超乎想象,在无助之时,自救成了唯一的选择。我开始逼迫自己自学,翻开尘封的《唐诗三百首》《诗韵合璧》,逐字逐句钻研平水韵的奥秘。从“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的基础格律学起,反复揣摩对仗的精妙——工对的严谨、流水对的灵动,以及出韵、出律的禁忌。寒来暑往,我坚持每日一诗,有时为了推敲一个字眼,在书房踱步至深夜;有时为了打磨一联对仗,翻烂半卷韵书。 四年光阴转瞬即逝,案头稿纸堆积如山,竟成诗近四千首。这些作品起初于我而言,恰似“匣中钝剑未开锋”,总觉难登大雅之堂。毕竟写诗不过是为平淡生活添些墨香,从未想过会与诗坛结缘。命运的转折总在不经意间降临。我的大学学哥,一位出版多部诗集、创办诗社的资深诗人,在一次雅集中邀我主持诗词大赛。虽是文艺主持的“老将”,但面对诗词盛会,我却如“新莺试啼”般忐忑。为了这场赛事,我逐一审读参赛者的作品,以“诗眼”为引,编织成富有古韵的主持词;又精心打磨一首七律,反复校验平仄对仗。 赛诗会当日,我身着长衫登台,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开篇,将选手们的佳作串联成诗的星河。当我吟诵自己的作品时,全场寂静,末句“欲借长风追皓月,且将心事付瑶章”甫落,掌声如潮。市教育局宣传处华处长赞叹:“颇有唐韵遗风!”那一刻,我仿佛看见自己多年来在平仄间跋涉的脚印,终于绽放成诗的花朵。 此后,诗词创作之路愈发开阔。我受聘为学校诗社导师,带着孩子们“摹唐风、习宋韵”,从“春眠不觉晓”的启蒙,到“大江东去”的豪迈,手把手教他们领略诗词的魅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们创作的近百首作品登上《浙江诗词楹联》等刊物,八位同学加入各级诗词学会。 更有幸与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峰先生论诗。他以“熟读唐音三百首,自然笔下有风雷”相赠,指导我研习王维的空灵、杜甫的沉郁。在他的点拨下,我投稿“诗词云”平台的作品屡获认可,那些浸润着唐风宋韵的文字,终于走出书房,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回望来时路,从疫情封城中的孤独摸索,到诗会舞台上的自信绽放;从“闭门造车”的青涩,到桃李满园的芬芳,诗词早已融入我的生命血脉。这一路,既有“两句三年得”的艰辛,更有“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喜悦。我与诗词的故事,仍在继续,且待以唐韵为墨,续写更多繁花似锦的篇章。(1379字)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25日 18:46:50     分类:
   35         1
[诗:五律] 定西吟
陇坻孕灵长,陶光射斗芒。根蟠周室远,藻焕汉时章。 药涧云常紫,禾天浪自苍。 渭源奔不息,万派润炎黄。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23日 21:20:00     分类:诗
   27         1
[诗:七律] 瓯江稻鱼共生古艺新章咏怀(通韵)
瓯江叠翠穗摩云,畛陌千年跃锦鳞。 尾剪清波除莠草,禾摇玉露隐香魂。 一畴双获藏玄秘,万象多维探奥垠。 古艺新章融妙境,农遗瑰宝醉乾坤。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21日 18:15:12     分类:新田园诗
   37         1

1 2 3 4 5
  • 101 条记录 第 1 页/共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