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揭开昆仑宫神秘的面纱
世人所言昆仑宫是神秘的、虚幻的,而《穆天子传》所载昆仑宫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关山古称昆仑山、关隥和小陇山。它从宁夏固原,经甘肃的平凉、天水,到陕西宝鸡,全长100公里。《山海经》称关山之巅的六盘山为女床山、米缸山为高山、桃木山为龙首山、五台山为吴山,此即太古四岳。《尚书孔传●周官》曰:“王乃时巡,考制度于四岳。”据《穆天子传》记载,穆天子曾先后两次考制于四岳,其所到之山、所到之水、所到之国历历在目,其所到昆仑宫更是清晰可见。但不论古人还是今人,其释文却不仅只字未提,而且还移到别的地方去了,这就无形中为昆仑宫增添了神秘色彩。昆仑宫在昆仑山。但穆天子所到的是古昆仑山,而不是今昆仑山。古昆仑山只有一个,它是原生的,这就是当今关山。而今昆仑山则不少,如祁连山、天山、巴颜喀拉山等,均为次生的,是秦汉时因关山少数民族迁徙而移置的。这从穆天子两次考制于四岳的路线可窥其端倪。从穆王十二年(前965)九月到十三年(前964)十月,穆天子第一次考制于四岳。大致路线是,从西周都地镐京(今西安)出发,渡过漳水(今陕西凤翔雍水河)。有吴国(在今甘肃华亭五台山之东)首领在磐石上大宴穆天子。随后,穆天子马不停蹄,直奔钘山(今甘肃华亭五台山)脚下。又穿过麻庵河谷,行进在虖沱水(今汭河)北岸。又登上鸡头山(在今宁夏泾源)。在当水(今汭河)北岸,有芮国之君大宴穆天子。又向北到达焉居(在今甘肃崆峒胭脂河)、禺知(在今宁夏泾源颉河)之坪。接着,又由北到南,到达䣙国(在今甘肃华亭仙峪谷),住在漆泽(弦蒲薮)。又登上阳纡山(在仙峪谷之西)。又大宴诸侯于燕然山(胭脂河之西)下。然后,穆天子登上舂山(今甘肃庄浪桃木山),到达昆仑宫。从穆王十七年(960)六月到八月,穆天子第二次考制于四岳。大致路线是,先到达赤水(今南汭河),封䣙人膜昼于其水北岸。又登上吴岳(今甘肃华亭五台山),考察了虞国人的聚居区。又到达其山脚下的寿余国,在甄鸟山(在今甘肃华亭麻庵河之西)住宿。又登上昆仑之丘,参观了黄帝宫(在今甘肃清水轩辕谷)。又到达珠泽(由麻庵河积聚而成),封珠泽国之君陆吾为黄帝宫长官。随后,穆天子再次登上舂山。舂山为昆仑宫所在地。《穆天子传》曰:“河宗致命于皇天子。河伯号之,帝曰:‘穆满!女当永致用时事。’南向再拜。”河伯,姓冯,名伯夭,为河神冯夷之后,时为䣙国之君、昆仑宫长官。帝,指天帝。《诅楚文》称之为“皇天上帝”。三皇五帝中,伏羲是唯一“继天而王”者,被誉为“上上圣人”。《甘肃通史》曰:“金文中的‘上帝’,指在天之先王。”故而这里所指当为天帝伏羲。原文意为河宗伯夭向穆天子传达天帝伏羲的旨意。他拖长音调高声呼唤,代表天帝伏羲说道:“穆满!你当永远关注时事。”穆天子面向南方拜了再拜。《穆天子传》曰:“河宗又号之,帝曰:‘穆满!示女舂山之宝,诏女昆仑宫舍四,平泉七十,乃至于昆仑之丘,以观舂山之宝,赐语晦。’天子受命,南向再拜。”昆仑之丘,指关山之巅。桃木山,《山海经》称之为龙首山,《穆天子传》称之为舂山、蠲山、襄山、雷首,《淮南子》称之为薄落山、峣山,《汉书》称之为幵头山,《平凉府志》称之为湫头山。这里有“千百泉湫”,为“泾汭之源”所在地。其山西麓有朝那湫,《山海经》称之为雷泽①,《穆天子传》称之为悬圃,《列子》称之为华胥国,《拾遗记》称之为华胥洲,《诅楚文》称之为厥湫,《史记》称之为湫渊。这里为太古华胥国、西周犬戎国、东周朝那国都地,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华胥、伏羲、女娲的诞生地②,为先秦王朝祭祀“皇天上帝”伏羲的地方③,为汉王朝祭川的地方④。原文意为河宗伯夭又拖长音调高声呼唤,代表天帝伏羲说道:“穆满!给你看舂山上的珍宝,告诉你昆仑山上有宫室四处,平泉七十处,等到了昆仑山之巅,可以观赏到舂山的珍宝,并赐给你宝物。”穆天子接受了天帝伏羲的旨意,面向南方拜了再拜。《穆天子传》曰:“乃披阅时典,周观天子之宝器。曰天子之宝:玉果、璿珠、烛银、黄金之膏。天子之宝万金,诸侯之宝百金,士之宝五十金,鹿人之宝十金。天子之弓射人步,剑牛马犀,每件宝器千金。天子之马走千里,胜人猛兽。天子之狗走百里,执虎豹。”原文意为穆天子翻阅伯夭呈献的图书典册,遍览历代天子的珍宝器物。图册记载历代天子的珍宝有:玉果、璿珠、烛银、黄金之膏。天子的宝物价值万金,诸侯的宝物价值千金,大夫的宝物价值百金,士人的宝物价值五十金,庶人的宝物价值十金。天子有良弓百步之射如同在一步之内,有剑可斩牛、马、犀等大兽,每件宝物都价值千金。天子之马能奔跑千里,胜过猛兽。天子之狗能奔跑百里,可以捕捉虎豹。《穆天子传》曰:“伯夭曰:‘征鸟使翼,乌鸢、鶤鸡飞八百里。名兽使足,狻猊走千里,野马走五百里,邛邛距虚走百里,麋鹿走二十里’。”原文意为伯夭说道:“飞鸟挥动翅膀,乌鸦、鶤鸡能飞八百里。名兽使用脚力,狻猊能奔跑千里,野马能奔跑五百里,邛邛距虚能奔跑百里,麋鹿能奔跑二十里。”穆王十七年(前960)六月十九日,穆天子再次登上桃木山。《穆天子传》曰:“季夏丁卯,天子北升于舂山之上,以望四野。曰:‘舂山,是唯天下之高山也!’”桃木山,海拔2857米,在陇东黄土高原并不鲜见。而穆天子却为什么说它是“天下第一山”呢?甲骨文曰:“龙来氐羌。”据《甘肃通志》记载,伏羲部落的后裔为羌族,女娲部落的后裔为氐族。氐羌民族进入中原者,到夏代演变为华夏民族,到汉代演变为汉族。而进入边远地区者,则演变为众多的少数民族。《易》曰:“同人于门。”古称帝王是龙的传人,今称每一位华夏儿女都是龙的传人,其龙便指龙首山。而今当地政府已在这里建起了华胥广场,竖起了华胥、伏羲、女娲的雕像。一年四季来这里寻根问祖的华夏儿女络绎不绝。穆天子之所以称其山为“天下第一山”,当缘于此。《穆天子传》曰:穆天子说“舂山之泽,清水出泉,温和无风,飞鸟百兽之所饮食,先王之所谓悬圃。”朝那湫有前后两个,前湫形如臥蚕,水面30余亩;后湫状似弯月,水面20余亩。其内如峡谷,狰狞可怖,深不可测。因其在岩石间、在地脉中与“泾汭之源”相通,故而数千年、数万年、上亿年以来“不涸不溢”。更奇怪的是,1958年当地村民曾引水灌溉,但渠挖几许水降几许其水就是不流,而当把所挖之渠填平以后其水却又徐徐回升。这一现象在当地传得神乎其神,却又无人能解。而穆天子为什么说这里“温和无风”呢?《淮南子》之所以称桃木山为薄落山,《汉书》之所以称桃木山为幵头山,这与其山体滑坡有关。而朝那湫所在地正是其山体滑坡处,有三边隆起,故而“温和无风”。而先王伏羲之悬圃呢?因高悬于桃木山而得名。《穆天子传》曰:“曰‘舂山,百兽之所聚也,飞鸟之所栖也。’爰有猛兽,食虎豹,如麋而载骨,盘角,始如麕,小头大鼻。爰有赤豹、白虎、熊罴、豺狼、野马、山羊、野豕。爰有白鶽、青雕,执犬羊,食豕鹿。”这是穆天子当年所看到的一幕。而三千年后的今天呢?桃木山,主峰在甘肃庄浪郑河乡上寨村。其东北麓归宁夏泾源管辖,东南麓归甘肃华亭管辖。这里叠嶂乍起,森林密布,至今仍然散发着一种原始的野逸气息。仍然有金钱豹、梅花鹿、马鹿、獐子、羚羊、青羊、豪猪、豺狼等野兽,有红腹锦鸡、黄腹角雉、黑鹰、乌鸦、猫头鹰等飞禽。于此,昆仑宫焉然再现于我们面前。而古今之人却为什么要将其神秘化呢?原来,这是时空的错位,着眼点的错位。西周都地明明在镐京,而有人却偏偏将其移到了洛邑;穆天子所到的明明是古昆仑山,而有人却偏偏将其说成了今昆仑山;西周西部疆域明明止于崦嵫山,而有人却偏偏将其扩展到了西域;穆天子北巡明明是在安抚众多的方国,而有人却偏偏将其说成了游山玩水……如此以来,不神秘才怪呢! (原载《百灵鸟》2025年、总第12期)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08日 08:54:34     分类:其他作品
   37         0
[散文] 《山海经》记载的庄浪天台山
地处关山之巅、甘肃庄浪郑河乡境内的天台山,兀然而起,一峰独秀。登其山,周边山川尽收眼底,四面风云一览无余。据《山海经》记载,这里是伏羲、黄帝观测天时的地方,是女娲部落后裔氐人国都地,是西周始祖后稷葬地。《山海经》称天台山为建木山。其文曰:“太皞爰建木而上天。”太皞为伏羲,建木为日晷,上天为测天。意为这里是太昊帝伏羲以日晷观测天时的地方。又曰:建木“太皞爰过,黄帝所为。”爰过为曾经用过,所为亦有此意。意为这里是伏羲、黄帝曾经观测天时的地方。《穆天子传》称其为髭山。其文曰:“癸亥,天子南征,升于髭之隥。”癸亥,为周穆王十八年(前959年)十月二十二日。南征为南巡,指从庄浪桃木山至天台山。升为登,隥为险峻。意为穆天子于十月二十二日向南行进,登上了险峻的髭山。《山海经》称建木山之西为氐人国。其文曰:“氐人国在建木西”。据《甘肃通志》记载,氐人为女娲部落后裔。殷周时代,关山地区有西王母国、月氏国、奚国等方国,其首领均为女性,亦当为女娲部落后裔。西王母国,在今甘肃泾川王母宫山下。月氏国,在今宁夏泾源颉河之源所在地。如嫦娥所奔之月即为此月而不是天上之月。奚国,在今宁夏泾源笄头山,为女儿国。甲骨文曰:“奚女百六十,内人五百七十。”奚即奚国;内即芮国,在今甘肃华亭马峡。汉晋有陇氐道,包括今甘肃庄浪关山六乡镇及秦安五营乡,为氐人自治区。后来氐人迁徙甘肃陇南,但唐宋时庄浪仍有氐人居住。如今,氐人已在民族大融合中消失。《山海经》称周人始祖后稷葬在天台山之西。其文曰:“后稷之葬,山水环之。在氐国西。”西周崛起于陇东黄土高原,从始祖弃、到古公亶、到周文王,长期与西戎和平共处。穆天子北巡庄浪时,周人后裔赤乌国热情款待;犬戎国亦热情款待,不仅大宴天子六军,而且还进献良马24匹。天台山为庄浪桃木山余脉。《山海经》记载桃木山之名16个。例如,说其山为“帝之下都”,意为这里是太昊帝庖牺氏的立都之地;又称其山西麓的朝那湫为“雷泽”①,这里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②。
发表时间:2025年02月17日 11:45:01     分类:其他作品
   74         1
[诗:七绝] 桃木山二十六韵
地处关山之巅、甘肃庄浪境内的桃木山,叠嶂乍起,森林密布,弥漫着一种原始的野逸气息,而在众多的古籍中却拥有26个称谓。昆仑丘《山海经》:昆仑之丘,“实为帝之下都。”昆仑举起昆仑丘,千载白云总不休。庖氏摘来书画卷,河山一统竞风流。详见笔者《“羲皇故里”考》一文,载于《西部学刊》2019年第14期。龙首山《山海经》:龙首之山,“苕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泾水。”西风漫卷知何去,不尽丘陵滚滚来。忽有一龙挥爪起,千山万水彩云开。首山《竹书纪年》:尧“帝游于首山,乘素车玄驹。”矫矫玄驹何处去?牧童遥指帝王都。荣光漫卷回风起,龙马奔来献《甲图》。薄落山《淮南子》:“泾出薄落之山。”泾水之源何处觅?原来藏匿在桃山。天旋地转人难料,青史嫣然吐秘言。峣山《淮南子》:“峣山崩而薄落之水涸。”地裂山崩何必怪,桑田沧海总徘徊。昔时曾到鸡头去,今日还归薄落来。幵头山《汉书》:“幵头山,《禹贡》泾水所出。”天拨地转寻常事,可往可回非偶然。冬去春来花木盛,相识燕子又飞还。蠲山《穆天子传》:“饮天子于蠲山。”弦中谷上有蠲山,变幻烟岚自往还。把酒临风千嶂醉,神驰太古不知年。舂山《穆天子传》:“舂山,是唯天下之高山也!”莽莽昆仑有帝都,烟霞散彩入观无。采得孳木花一朵,点染江山万里图。雷首《穆天子传》:“孟冬壬戌,天子至于雷首。”平寒雷水人烟少,白血黑羊试比高。大宴六军山亦醉,飞花起舞任逍遥。襄山《穆天子传》:“自河首、襄山以西……七百里。”昆仑宫上彩云飞,凤翥龙翔入翠微。图册宝籍光万丈,穆王陶醉不知归。薄山《史记》:华山以西名山七:“曰华山,薄山……”开天辟地第一山,熠熠流光耀大千。尧典陶谟皆有载,史迁亦作美名传。湫头山《平凉府志》:“在湫头实为泾汭之源”。试观陇右一帘雨,原是桃山几缕霞。饮尽汭泾千盏水,何如朝那半钟茶。建木山《山海经》:“太皞爰建木而上天。”桃山余脉入云端,建木测天史册传。日影团团挥不去,犹如太皞在人间。髭山《穆天子传》:“天子南征,升于髭之隥。”考制方邦不畏难,穷山恶水一挥间。常记先王庖氏训,与民共度艳阳天。雷泽《山海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桃木山巅霜气清,羲轮羞涩不知形。一池幽梦掀天起,万道霞光没远空。详见笔者《古老而神圣的朝那湫》一文,载于《甘肃政协》2021年第6期。悬圃《穆天子传》:舂山之泽,“先王所谓县圃。”悬圃高悬桃木山,澹然秋水不知年。怪石乍起般般秀,芳草离离耀大千。华胥国《列子》:“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黄帝梦游华氏国,治平天下共评说。疏流筑坝原相益,尊老弹儒似太多。华胥洲《拾遗记》:庖牺“所都之国,有华胥之洲。”灵湫圣水亮晶晶,霞蔚云蒸映碧空。凤翥龙翔开草昧,河山一统展新容。河渚《竹书纪年》:尧“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回风摇荡白云起,瑞气荣光照帝都。天降人间一龙马,赤文斑点化《河图》。河首《穆天子传》:“自河首、襄山以西……七百里。”天下河流谁为首?桃山湫水照千秋。尊卑长幼当何定,源尾之说贯九州。犬戎国《穆天子传》:“犬戎胡觞天子于雷首之阿”。荒山野岭牧牛羊,犬作图腾立一方。所幸穆王来相会,漫天飞雪喜洋洋。雷水《穆天子传》:“雷水之平寒,寡人,具犬马牛羊。”雷泽之水越千年,烁烁流光耀碧天。华氏青虹今不在,清波澹澹尚依然。赤乌国《穆天子传》:“赤乌氏先出自宗周”。与周同祖且同宗,还是古公之婿翁。又遇本家穆天子,莺歌燕舞庆升平。朝那国《说文解字》:那“西夷国”。危岩绝壁倚晴空,云幕烟纱映太清。一派夭桃流雅韵,几多白露伴清风。厥湫《诅楚文》:楚王熊相“不畏皇天上帝及大沉厥湫之光烈威神”。秦楚交戈未见赢,厥湫致祭问天庭。人心究竟当何在?一统河山今古同。详见笔者《考释》一文,载于《书法导报》2022年6月4日。湫渊《史记》:“湫渊,祠朝那”。四大名川谁为首?湫渊之位理当先。虽说东海无边阔,是尾自然难比源。详见笔者《说“羲皇故里”》一文,载于《华夏文化》2018年第2期。
发表时间:2025年01月14日 22:14:03     分类:诗
   116         3
[散文] 华亭境内的六个方国
地处关山东麓的甘肃华亭西部,叠嶂乍起,森林密布,散发着一种原始的野逸气息。而三千前,这里也曾是炊烟袅袅、牛羊成群的富饶之地。西周穆天子先后两次考制于四岳,曾到达过华亭境内的六个方国。穆王十二年(前965)十月,穆天子从都城镐京(今西安)出发,渡过漳水(今雍水河),直奔太古四岳之一的吴岳(今五台山)。这里为虞国都地。十月八日,天上飘洒着雪花,穆天子一行先在其西山坡狩猎,然后穿过其山脚下的蒲谷水,沿着滹沱水(今汭河)北岸向北行进。芮国(治地马峡)之君在当水(今汭河)北岸大宴穆天子一行,穆天子很高行,令随行部队在当地狩猎。十月二十六日,穆天子一行到达䣙国(治地仙峪谷)。在此之前,其国伯爵䣙柏絮还亲自带着10张豹皮、12匹良马,到禺知国(治地宁夏泾源颉河)之境进献和迎接。十月二十八日,穆天子一行在漆泽(弦蒲薮)住宿,在南汭河垂钓。十月二十九日,穆天子在渗泽(弦蒲薮)猎获白狐黑貉,并以之祭祀水神冯夷。穆王十三年(964)二月四日,穆天子一行奔赴阳纡山(在南汭河北岸)。这里为䣙人先祖、河伯冯夷封地。在此之前,䣙国之君伯夭还亲自带着5匹帛和玉璧前往燕然山(在崆峒山后峡)进献和迎接。三月十五日,穆天子大宴诸侯于黄山(今皇家山)。三月二十一日,穆天子一行渡过南汭河,到达温谷乐都(仙峪谷)。穆王十七年(前960)六月,穆天子第二次考制于四岳。六月九日,穆天子一行登上吴岳,考察了虞国聚居区。六月十日,穆天子一行到达五台山下的莲花山,寿余国之君居虑进献美酒100斛。穆天子饮后而行,住宿于昆仑山(今关山)下、赤水(今南汭河)北岸。这里有鄄鸟山,他们在这里住宿了3天。六月十六日,穆天子一行住宿于珠泽(在今麻庵河谷),其泽方圆30里。珠泽国先为穆天子洗浴,然后进食,有酒10斛,姑劓9个。又进献食用马300匹,牛羊3000头。穆天子封其国之君某吾,除管辖珠泽国之外,兼管黄帝宫(在甘肃清水轩辕谷)和昆仑宫(在甘肃庄浪朝那湫)。还赐给其黄金环15只,红色贝饰大带30条。某吾合掌加额,跪地拜谢,然后收下了这些礼物。七月六日,穆天子到达黑水(今黑河),也就是西部人称之为“鸿鹭”的地方。因连续7天下雨,所以他就令随行六军在此住宿。这里为长肱部落所在地,穆天子便正式封其为“留骨之邦”,让其主持祭祀周人的先祖。西周时,关山东麓、华亭西部的方国,有芮国、虞国、寿余国、䣙国、珠泽国和留骨国,这在《穆天子传》第一卷、第二卷中有明确记载。
发表时间:2024年09月03日 12:26:44     分类:其他作品
   183         1
[散文] 甲辰三千年祭
三千年前,西周第五位天子穆满,先后两次登临甘肃庄浪桃木山,盛赞其为天下第一山。甲辰龙年:公元2024年8月29日,庄浪县伏羲文化研究协会主席团成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恭祭穆天子。祭文曰:巍巍舂山,彩凤徐还,一派超然气概;澹澹悬圃,蛟龙乍起,几多太古豪情。穆王十三(前964)年三月,八骏凌空,七萃起舞,穆天子第一次登临舂山(今桃木山)。昆仑①宫长官伯夭,竭力长啸,代表天帝伏羲曰:“穆满!你当永远关注时事。”穆天子受命,拜了再拜。伯夭再次竭力长啸,代表天帝伏羲曰:“穆满!你当观赏舂山之宝。”穆天子受命,拜了再拜。然后,穆天子参观了昆仑宫,且披图阅典,周观宝器。这里有天子之宝:玉果、璿珠、烛银、黄金之膏。据记载,天子之宝价值万金,诸侯之宝价值百金,士人之宝价值五十金,庶人之宝价值十金。接着,伯夭还向穆天子介绍了舂山之鸟兽。伯夭曰:“飞鸟挥动翅膀,乌鸦、鶤鸡能飞八百里。名兽使用脚力,狻猊能奔跑千里,野马能奔跑五百里,邛邛距虚能奔跑百里,麋鹿能奔跑二十里。”穆王十七年(前960)六月,穆天子第二次登临舂山,穆天子曰:“是唯天下之高山也!”吁戏!舂山何其崇高也?为什么能够成为天下第一山?余曰:此乃《山海经》之龙首山②也,《淮南子》之峣山、薄落山也,《汉书》之幵头山也,《平凉府志》之湫头山也。其山西麓朝那湫,此乃伏羲之悬圃也,《山海经》之雷泽③也,《列子》之华胥国也,《拾遗记》之华胥洲也,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华胥、伏羲、女娲之诞生地④也,先秦王朝祭祀“皇天上帝”伏羲之地⑤也,汉王朝祭川之地⑥也。甲骨文曰:“龙来氐羌。”其龙,便是龙首山。《甘肃通志》曰:伏羲部落之后裔为羌族也,女娲部落之后裔为氐族也。氐羌民族进入中原者,到夏代演变为华夏民族也,到汉代演变为汉族也。而进入边远地区者,则演变为众多的少数民族也。《易》曰:“同人于门。”古称帝王为“龙的传人”,今称每一位华夏儿女都是“龙的传人”。此乃舂山之所以崇高之缘由也,此乃舂山之所以能够成为天下第一山之缘由也。而今我辈登临桃木山,发思古之幽情,为穆天子而感叹,也为舂山而感叹,为悬圃而感叹,为昆仑宫而感叹。特献时蔬嘉果,恭祝穆天子尚享。
发表时间:2024年08月29日 10:04:48     分类:其他作品
   266         0
[散文] 泾水流韵
《山海经●西山经》曰:“又西五十五里,曰泾谷之山。泾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渭,是多白金、白玉。”这里的“泾谷”指崆峒山前峡,为颉水与泾水相汇的地方;“泾谷之山”指崆峒山,因黄帝问道而闻名于世。而“泾水出焉”呢?并非说泾水之源在这里。若说起泾水之源来,定会使世人大出意外!明代《平凉府志》称关山之巅、甘肃庄浪境内的桃木山为湫头山。其文曰:“华亭县北五十里湫头山,山最高,池渊深莫测,旱涝无所增损,且北麓为泾之源,南址为汭源。神灵所栖莫宜于斯,而境内千百泉湫,咸朝宗泾汭,在湫头实泾汭之源。”吁戏,桃木山为“泾汭之源”乎?说汭水之源在其山无可非议;而说泾水之源也在其山就有点迷糊了:泾水之源不是在宁夏泾源老龙潭吗?此去老龙潭足有100公里!——原来,这是把泾水上游的二龙河作为泾水之源,因为此河的源头就在其山。按理来说,泾水之源当以泾水上游最远之河为其根本源头。因为二龙河既超越了泾水北源颉河,又超越了泾水南源老龙潭,所以称桃木山为泾水的根本源头所在地,理当肯定。但古籍中却从来没有如此记载。例如,《山海经》称泾水之源在高山,《淮南子》称泾水之源在薄落山,郭璞《山海经注》称泾水之源在笄头山……也正是由于古籍中对泾水之源的认定不明确,所以历史上的峣山、薄落山、鸡头山、笄头山、幵(jian)头山、南山、溪山、牵屯山就从来没有定论。而史界公认的泾水之源老龙潭所在地长尾山,也就从来没有上述称谓。如新编《甘肃通史●秦汉卷》,将黄帝、秦始皇所登鸡头山,或言崆峒山,或言大陇山,令人费解。《淮南子》曰:“泾出薄落之山”,这说明泾水之源本来在薄落山;又曰:“峣山崩而薄落之水涸”,这说明薄落山亦称峣山,泾水亦称薄落水,只因峣山的滑坡,泾水之源在原来的地方看不见了。而新的泾水之源又在哪里呢?明代《平凉府志》曰:“又北曰皛然山,其上曰湫头山,为朝那湫,渟泓五[十]亩,中有微行。又北曰乌龙山,其上曰笄头山,下有百泉流为泾,今号南山。河底西北[高]山,《山海经》所称也。”这说明新的泾水之源搬运到笄头山去了。而当今二龙河的源头分明在桃木山,这说明泾水之源又回到原来的地方了。千年古字会说话,历史上的泾水之源只承认两个源头:第一个源头在甘肃庄浪境内的桃木山;第二个源头在宁夏泾源境内的笄头山——但这只是曾经的说法而不是现在的说法。以泾水的根本源头为标志,历史上的薄落山、峣山、幵头山当为桃木山;鸡头山、牵屯山、溪山、南山当为笄头山。《山海经》称桃木山为龙首山。其文曰:“又西二百里,曰龙首之山,其阳多黄金,其阴多铁。苕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泾水,其中多美玉。”其山是以泾源境内的高山为坐标而言的,说它们之间相距二百里大致相符。说其山的南面有很多黄金,北面有很多铁,也并非虚言。关山共有矿藏16种,其中就有金、铜和铁。如地处关山的庄浪铜矿,不仅有铜而且有金和铁。而苕水者,芮水之通假;芮水者,汭水之通假。其水之源就在桃木山东部的华亭马峡,它越崇信到泾川而注于泾水。古人所言玉大多指制作石器的各种石料,如花岗岩、闪长岩、脉石英,在泾水中比比皆是。《穆天子传》称桃木山为雷首山。其文曰:“孟冬壬戌,至于雷首。犬戎胡觞天子于雷首之阿。”周穆王曾先后两次北巡关山,到达颉河流域的禺知、胭脂河流域的焉支、千河流域的钘山等地。那时桃木山西麓有个方国,名曰犬戎,以犬为图腾,序列荒服,接受周王朝教化,不定期为其进贡。某年初冬壬戌之日,戎王大宴周穆王一行,而且还献良马二十四匹。东周时这里为朝那国都地。《说文解字》称之为“西夷国”。《平凉府志》“卢、彭在西北,后为戎那”,则言其国源流。这里的卢、彭为殷周方国,卢国在宁夏泾源六盘山一带,彭国在宁夏彭阳和甘肃镇原一带。据《中国通史》记载,卢、彭两国曾随周武王参与牧野之战。后来周平王东迁,义渠崛起,兼并其国。据《陇右名物大观》记载,其族人一支侨迁湖北襄阳;一支移居甘肃庄浪朝那湫,进而演变为朝那国。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年),其国被先秦兼并。《山海经》称桃木山西麓的朝那湫为雷泽。其文曰:“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吴西者,吴山之西。其山以千水之源为标志,指华亭境内的五台山:黄帝时称吴山,唐尧时称岳山,殷代称虞山,西周称吴岳,亦有钘山、汧山、岍山之称。汧水今称千河,发源于甘肃华亭五台山东麓,由五水汇合而成,流经陕西的陇县、千阳、凤翔、陈仓而入渭河。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吴山在西。古文为汧山”;“有吴岳山,本名汧,汧水出”;“汧山在今陇州西北。禹贡之岍、周礼之岳山也”;汧水“至宝鸡县东三十里合于渭”。古人论述汧水、汧山与吴山之关系者甚多,而段玉裁之说则是最准确、最全面的。就是说,汧山是因汧水之源而得名,而汧水之源就在今华亭五台山,所以汧山即五台山,五台山即吴山。庄浪在西,华亭在东;朝那湫在西,五台山在东:说庄浪朝那湫为雷泽,恰好与上文所言相符。《帝王世纪》说伏羲生于雷泽。其文曰:“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母曰华胥。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长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此雷泽可与《山海经》所载雷泽相印证,此蛇身人首可与《山海经》所载龙身而人头相印证,故而伏羲的诞生地当为桃木山西麓的庄浪朝那湫;华胥、女娲的诞生地亦为庄浪朝那湫;《拾遗记》所载“华胥之洲”、《列子》所载“华胥之国”,亦为庄浪朝那湫。《诅楚文》称桃木山西麓的朝那湫为厥湫。北宋治平年间,“渭之耕者得之于朝那湫旁”的《厥湫》,为先秦《诅楚文》三块石刻之一。它记载了秦楚丹阳之战和蓝田之战的一幕。其文曰:楚王熊相“不畏皇天上帝及大沉厥湫之光烈威神,而兼背十八世之诅盟……”试问,当国家处于战争危机之际,秦人为什么要在庄浪朝那湫祭祀?首先那是祈求中华民族人文之祖的保佑。三皇五帝中,伏羲是唯一“继天而王”者,史称“上上圣人”。其中的“皇天上帝”当指伏羲。正如《甘肃通史●先秦卷》所言:金文中的“‘上帝’指在天之先王”。故而庄浪朝那湫当为中华民族最早祭祀伏羲的地方。其次那是祈求秦人之祖的保佑。《史记》曰:秦人崛起于“汧渭之间”。其汧包括甘肃的华亭、张川和庄浪三县市交汇的关山一带。华亭境内的五台山为千水之源所在地,秦汉时代为国家所祭之名山。其山脚下的莲花山,黄帝时首建武畤以祭天神。《史记·封禅书》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这里的吴阳指吴岳之南——今华亭境内的莲花山,其上畤、下畤皆在其山。按照《史记索引》“盖天好阴,祭之必于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畤”的说法,以五台山为背景,在莲花山建畤,正好与此相符。秦亭为秦人的第一个都邑,就在关山之巅的张川境内。周孝王十三年(前885年),有赢姓之人非子,因其善养马被周孝王封为附庸,在秦亭建邦立邑。《后汉书》曰:“汉阳郡有秦亭,秦之先封起于此。”由此可见,秦人始封之人为非子,秦人之称因秦亭而得。《水经注》曰:“水出大陇山秦谷,二源双导,历三泉而历秦川,川有故秦亭,秦仲所封也,秦之为号始于是。”这里的秦谷为后川河和清水河谷地,二源为前两河之源,秦川为前两河流经之地,故秦亭在张川县城所在地张川镇瓦泉村,秦仲为非子后裔。这里以两河之源及其流径为坐标,非常具体地点出了故秦亭所在方位。而庄浪朝那湫作为秦人祭天祭川的地方,这在《诅楚文●厥湫》中说得很清楚,不必赘述。《史记●封禅书》称桃木山西麓的朝那湫为湫渊。其文曰:华山以西名川四:“水曰河,祠临晋;沔,祠汉中;湫渊,祠朝那;江水,祠蜀。”其中秋渊为庄浪朝那湫。这就不禁令人要问,一个小小的朝那湫,为什么能够与黄河、长江和汉水齐名呢?《礼记》曰:祭河必先源而后尾。这说明祭祀朝那湫并不亚于在中途祭祀黄河、长江和汉水。正所谓“一岁的天子,可压倒百岁的臣。”当然,作为独尊儒术的汉王朝,之所以在庄浪朝那湫祭川,根本原因还是要确立其正统地位。嗟夫!泾水的根本源头所在地,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明的肇启之地。
发表时间:2024年08月23日 21:52:21     分类:其他作品
   299         0
[散文] 寻根桃木山
桃木山连一棵桃树也找不到,而在我的心中却仍然是一派夭桃雅韵。《平凉府志》称桃木山为湫头山。其文曰:“湫头实泾汭之源。”当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说法时,惊得我目瞪口呆!你说汭水之源在其山,无可非议;而说泾水之源也在其山,就有点迷糊了:史界习称老龙潭为泾水之源,此去老龙潭足有100公里。——原来,这是把泾水上游最远之河二龙河作为泾水之源。《淮南子》称桃木山为薄落山、峣山,称泾水为薄落水。其文曰:“泾出薄落之山”;又曰:“峣山崩而薄落之水涸”。就是说,泾水之源本来在桃木山,只因其山体滑坡而泾水之源不见了。而新的泾水之源又在哪里呢?《平凉府志》说,其山之北“有笄头山,下有百泉流为泾”。显然,泾水之源是搬运到笄头山去了。时至今日,仍当以笄头山为泾水之源吗?不,它又搬运到桃木山了,因为二龙河的源头就在其山。以汭水之源为标志,《山海经》称桃木山为龙首山。由于汭水之源就在桃木山东部的华亭马峡,所以认定其为龙首山无可辩驳。而令人悬想不已的却是龙首山之名的由来!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难道这与龙首山相关吗?你别说,还真个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六盘山古称陇山,陇山者龙山也。俯瞰六盘山一带,丘陵起伏,连绵不绝,其势如波涛如大海;而六盘山则恰似一条巨龙,腾跃于其大海之中。而龙首呢?那便是桃木山。世人皆知五岳却不知四岳。《山海经》称关山之巅的六盘山为女床山、米缸山为高山、桃木山为龙首山、五台山为吴山,此乃太古四岳,当今五岳之称便是由此演变而来。关山古称昆仑山、关隥和小陇山。《封神演义》说,姜子牙在昆仑山修道,60岁才学成下山,其所下之山即为关山。《穆天子传》称桃木山为雷首山。周穆王曾先后7次西巡关山,到达颉河流域的禺知、胭脂河流域的焉支、千河流域的钘山等地。那时桃木山西麓有个方国,名曰犬戎,以犬为图腾,序列荒服,接受周王朝教化,不定期为其进贡。某年初冬壬戌之日,戎王大宴周穆王一行,而且还献“良马四匹”。东周时,这里为朝那国都地。《说文解字》称之为“西夷国”。《平凉府志》“卢、彭在西北,后为戎那”,则言其国源流。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年),其国被先秦兼并。汧水今称千河,发源于华亭境内的五台山。《史记》说,秦人崛起于“汧渭之间”。其汧,包括秦人祭祀黄帝、炎帝的华亭五台山一带,也包括秦人的第一个都邑秦亭所在地张川瓦泉村一带,也包括秦人祭祖的庄浪朝那湫一带。《诅楚文●厥湫》说,楚王熊相“不畏皇天上帝及大沉厥湫之光烈威神,而兼背十八世之诅盟”。三皇五帝中,伏羲是唯一“继天而王”者,被誉为“上上圣人”。其“皇天上帝”便是伏羲。正如《甘肃通史》所言,“金文中的‘上帝’指在天之先王”。由此可见,桃木山为中华民族最早祭祀伏羲的地方。《史记》称桃木山西麓的朝那湫为湫渊。其文曰:华山以西名川四:“水曰河,祠临晋;沔,祠汉中;湫渊,祠朝那;江水,祠蜀。”这就不禁令人要问,一个小小的朝那湫,为什么能够与黄河、长江和汉水齐名呢?《礼记》曰:祭河必先源而后尾。由此而言,祭祀朝那湫并不亚于在中途祭祀黄河、长江和汉水。《山海经》称桃木山西麓的朝那湫为雷泽。其文曰:“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吴西者吴山之西。其山以千水之源为标志,指华亭境内的五台山,历史上亦有汧山、岍山、钘山、岳山、虞山和吴岳之称。庄浪在西,华亭在东;朝那湫在西,五台山在东。说庄浪朝那湫为雷泽,恰好与上文所言相符。桃木山西麓的朝那湫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华胥、伏羲、女娲的诞生地。《帝王世纪》曰:“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母曰华胥。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长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此雷泽可与《山海经》所载雷泽相印证,此蛇身人首可与《山海经》所载龙身而人头相印证。由此而言,伏羲的诞生地当为庄浪朝那湫;华胥、女娲的诞生地亦为庄浪朝那湫;《拾遗记》所载“华胥之洲”、《列子》所载“华胥之国”亦为庄浪朝那湫。(原载《平凉日报》2024年6月24日)
发表时间:2024年07月06日 07:10:50     分类:其他作品
   212         2
[新诗] 临风诗歌(连载之八十五)
鸾鸟,从《山海经》走来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彩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山海经》 你是森林中的女皇也是人间的女皇你是六盘山的保护神也是普天之下的保护神 古人叫你鸾鸟学者叫你红腹锦鸡而老百姓却直奔主题就叫你火凤凰 火凤凰啊火凤凰你是和平的化身安宁的象征国泰民安的吉兆 从《山海经》走来与你同行的兕、犀牛消失了与你同行的老虎消失了而唯有你却仍然留存 从殷周时代走来你不只保佑卢国、奚国保佑寓知国、焉支国而且保佑众多的女儿国 从唐宋金元时代走来你目睹了吐蕃的长鞭金人的弯刀,蒙军的铁骑饱尝了人间千般苦难 从民国时代走来你目睹了中国工农红军倾听了《清平乐》旋律把福音洒向了大江南北 火凤凰啊火凤凰从女床山到都卢山从鹿攀山到六盘山你阅尽了人间无限春色
发表时间:2024年06月16日 09:51:48     分类:其他作品
   241         0
[新诗] 临风诗歌(连载之八十四)
神十授课 中国王亚萍趁着“神十”登上了天宫她对着地球上的中国儿童授课 我看得见她的面容也听得到她的声音却顾不上一声赞叹因为我的心头啊像蜜蜂一样振颤
发表时间:2024年06月03日 09:20:03     分类:其他作品
   229         2
[新诗] 临风诗歌(连载之八十三)
一个星座有一个星座是一颗小行星这是中科院兴隆天文台发现的1999年10月国际小天体委员会命名“袁隆平星”而今其人升天了他就在这颗星座上不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谁想他了就看一看这个星座吧
发表时间:2024年06月01日 10:38:16     分类:其他作品
   242         1

1 2 3 4 5
  • 325 条记录 第 1 页/共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