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七律] 赫本风魅力吟
风侵年岁醉妖妍,优雅标杆自宛然。素袂裁云分黑白,修腰曳雾写方圆。珠钗半亸裙裾静,雪颈微抬眼浪绵。莫道铅华能夺色,清辉原在骨中镌。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17日 10:32:04     分类:诗词曲赋
   2         2
[诗:七律] 偶得
行年黄叶悟前尘,渐觉浮生假与真。曾为虚名缠客路,每因闲绪锁眉颦。抛书爱读山中月,扫径频邀竹外宾。始信人间根性在,心无挂碍自天新。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16日 20:54:33     分类:诗词曲赋
   22         16
[散文] 湖畔师魂
湖畔师魂文/冯期武 退休八载,那些教书育人的场景却依旧时常闯入我的梦境。梦里,我仍站在南峰中学那间熟悉的教室,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孩子们稚嫩的脸上;梦里,我还在考场巡视,听着笔尖划过试卷的沙沙声;梦里,科组的老师们围坐一起,为了一篇课文的解读各抒己见;而最常梦见的,是晚饭后与同事们沿着鄱阳湖散步的情景,湖水荡漾,余晖洒落,我们的谈笑声随着晚风飘向远方。 这些梦境如此真切,让我时常恍惚——究竟哪一边才是真实的人生?或许正如那位退休教师李正平所说,文字在,生命在,对教育的热爱从未因离开岗位而消逝。 记得那些湖畔漫步的黄昏。我们一行三五人,踏着夕阳的余晖,沿着湖岸缓缓而行。数学组的余老师总爱指着湖面说:“你们看,这鄱阳湖多像一块巨大的黑板,波浪就是上面书写的文字。”语文组的冯老师则会接过话茬:“不,它更像一页摊开的散文,形散神不散,表面波澜不惊,内里却深藏着万千气象。”那时我们总会会心一笑,教育的智慧就在这谈笑间流转传承。湖风轻拂,带走一天的疲惫,也滋润着我们作为教育者的初心。 教室里的时光更是刻骨铭心。我至今仍能想起讲解《背影》时孩子们眼中的动容,那种心灵的触动不是分数可以衡量的。散文写作的要义在于真情实感,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 当我带领学生品味“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地探身下去”这样的句子时,我看到的不仅是文字的魅力,更是教育的力量——我们在传递人类最珍贵的情感与智慧。那些年,我始终铭记着:不要直白地讲道理,而是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细腻的描写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这不仅是散文写作的秘诀,也是教育的真谛。 科组研课的时光同样令人怀念。我们常常为了一个教学细节争论不休,又因为一个创新的教学设计而共同欣喜。夏日的午后,办公室里风扇吱呀作响,我们却沉浸在语文的世界里忘却了炎热。那种对知识的敬畏和对教学的热忱,如今想来,正是支撑我们走过清贫教师生涯的精神力量。散文创作需要生命的激情,教育教学又何尝不需要这种近乎痴迷的热爱? 八年的退休生活,给了我足够的时间回味这些往事。我越发理解了什么是“教育情结”——它不只是对一份职业的怀念,更是对一段生命的眷恋。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这些乡村教师像鄱阳湖边的芦苇,看似平凡,却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孩子们的未来,也守护着教育的本质。那位退休后仍热心学校公益事业的李正平老师说得对:“能够为学校发展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感到很充实、很欣慰!” 如今,当我独自一人再临鄱阳湖畔,湖水依旧,昔日的同行者却已各奔东西。但我知道,有一种东西永远不会消逝——那就是师者魂。它融入了我们的血脉,成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那些年在湖畔播种的教育理想,依然在岁月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湖风拂面,我仿佛又听到了学生们的读书声,听到了同事们的谈笑声,听到了自己初登讲台时那颗激动的心跳声。原来,教师情结从未离去,它只是化作了湖畔永恒的师魂,在这片我们深爱的土地上,生生不息。 2025,09,29于宜春靖安县城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15日 21:12:25     分类:诗词曲赋
   24         20
[诗:七律] 惜时吟
朝露初凝暮已阑,流光穿眼太飘残。茶烟漫处晨羹暖,灯烬明时夜帙安。过隙驹声霜鬓织,回头蝶梦世缘叹。浮生莫负当前景,一寸晴晖一寸欢。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15日 11:30:26     分类:诗词曲赋
   22         13
[诗:七律] 平型关大捷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卢沟烽火裂秋苍,晋北云横第一枪。万壑腾飞寒雾卷,千峰荡尽夕阳荒。衔枚直捣龙沙破,裹革犹闻英骨香。百战中原存浩气,挥麾绝塞振颓纲。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15日 11:27:30     分类:诗词曲赋
   13         9
[词] 双调·沉醉东风 立秋
双调·沉醉东风立秋文/冯期武梧坠枝垂果爬。竹簟卷残花,纳晚霞,单衫搭。剥莲蓬咬碎青芽,煮酒粳香透瓮瓦,秋光情缘犹自雅。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15日 11:26:36     分类:诗词曲赋
   12         3
[散文] 又是一年桂花香
又是一年桂花香文/冯期武 窗外的风裹着凉意拂过,忽然间,一缕熟悉的甜香钻进鼻腔——是桂花开了。这香气像一把温柔的钥匙,轻轻一转,便打开了记忆的锁,那些藏在岁月深处的旧事,霎时如潮水般涌来。一、香起秋深,寻香忆旧 今年的桂花似乎比往年更浓烈些。米粒大小的花苞攒成簇,躲在墨绿的叶间,羞怯如江南女子,可那香气却 泼辣得很,仿佛要将整个秋天浸透。我沿着小区的小径慢走,任由香气牵引思绪。忽然想起童年时,外婆总在院里的桂花树下铺开竹席,摇落一树金黄。花雨簌簌而下,我仰头惊呼:“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外婆笑着将桂花收进箩筐,手指沾着香,眼里漾着光。那些桂花后来被做成糕、酿成酒,连衣橱里的棉衫都染上淡淡的甜,仿佛把秋天藏进了针线里。二、桂香如故人,情深意更长 桂花的香总与故人相连。读中学时,有位语文老师张老师,曾在桂花树下教我们念诗:“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他离开故乡几十年,却总说乡村的桂花比江南更叫他魂牵梦萦。去年秋天,我收到一盒故乡寄来的桂花糕,附着一张歪歪扭扭的字条:“老兵,想你了。”原来是广西边疆的一同参战的兄弟寄来的,四十多年情依旧。我捧着糕点,泪如雨下——那香早已不是花香,而是穿越山海的牵挂。三、香中有真意,平凡见匠心 桂花从不与百花争春,只在秋深时静默开放。它形微色淡,却以香夺人,恰似生活中那些质朴的温暖:母亲熬的一碗粥,友人深夜的一句问候,或是异乡偶遇乡音时的会心一笑。古人写桂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或许正是赞它这般内敛的风骨。而母亲那句“杭州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旧宅院里的金桂”,更道破了香中真谛——最美的从来不是风景,而是风景里沉淀的情谊。四、香飘岁月远,心净梦自安 夜深时,我泡一盏桂花茶,看花瓣在杯中舒展。香气袅袅升起,恍见月宫中的桂树影影绰绰,吴刚捧出桂花酒,嫦娥衣袂沾香。原来这香早已渗进文化的血脉里,从白居易的“山寺月中寻桂子”到李清照的“暗淡轻黄体性柔”,千百年来,中国人始终在桂香中安放乡愁与浪漫。而今高楼林立,幸有这年年如期而至的桂花,提醒我们在奔忙中不忘俯首嗅一嗅生活的诗意。结语 又是一年桂花香,香如旧,人如故。这香是秋的信使,是时光的注脚,更是刻在骨子里的乡愁。它告诉我:世间繁华易逝,唯真情如桂香,愈久愈醇,愈淡愈真。 于2025,09,29宜春靖安县城定稿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14日 21:41:27     分类:诗词曲赋
   14         8
[诗:七律] 稚园食诫
稚蕊初萌最系怀,庖厨细谨卫根荄。鲜蔬时果充盘馔,五谷荤腥配味裁。溺爱甘肥生积滞,疏神冷热惹尘埃。殷殷更嘱园丁意,惜护须从点滴来。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14日 12:53:28     分类:诗词曲赋
   19         13
[诗:七律] 红嫂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烽火沂蒙战血红,寒窑犹记乳香浓。柔荑托起三冬暖,素衬沾来百世功。八秩重寻慈母影,一肩长负赤儿忠。何须青史留名姓?自有春风遍海东。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14日 12:51:07     分类:诗词曲赋
   15         4
[诗:七律] 赞西源乡党员抗旱先锋队(排律)
暑气蒸云旱魃狂,西源沃野盼春阳。党旗漫卷战旗扬,责任层层织网纲。破埂银锄寻水急,牵泉铁臂润苗长。七旬翁守机声彻,百姓情随稻浪香。且看骄炎何惧烈,但教甘雨慰农桑。初心已共清流涌,赤帜高擎映日煌。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14日 12:47:49     分类:诗词曲赋
   15         3

1 2 3 4 5
  • 675 条记录 第 1 页/共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