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七绝] 七绝·草木有灵
七绝·草木有灵一寸春光一寸金,梨花遇雨落纷纷。宜将使命怀秋实,寂寞矜持夜夜心。2025.05.30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30日 10:25:44     分类:诗
   8         2
[楹联] 楹联:山水家园
楹联:山水家园 草木发清华,绿水青山长守望; 资源涵隽永,丰年歉岁不亏空。 2025.04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30日 10:25:24     分类:其他作品
   4         1
[新诗] 现代诗:陪同上海青浦区作家湖山采风记
现代诗魂牵梦系说湖山——陪同上海青浦区作家湖山采风记中国有五岳,那是巍峨高峻的五座神山;中国有五湖,那是波涛浩渺的五颗明珠。遂昌微小,在中国版图上仅有针尖之地,然而,这里却有一个珠联璧合的湖与山,湖在山里荡漾,山在湖中悬浮。湖水苍茫,淹没了多少古镇往事。湖光潋滟,焕发了多少山水生机。三百年前,这里被记载为宋代名区;三十年前,这里是人声鼎沸的遂昌半壁。天后宫的娘娘面容和善,时刻护佑着乡民出入平安;龙门殿里香烟袅袅,驾驭众生同舟共济慈航普度。一年一度的三月会聚集富庶的山乡物产;书香宜人的月洞书屋荟萃一群雅士文儒。沧桑变化因时而异,时来运转蓬荜生辉。远去了土墙黛瓦,崛起了温泉古镇。湖光山色,鸥鹭白帆,湖山,湖——是钱塘江上游的璀璨明镜,山——是仙霞岭分支的生态明珠。2012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30日 10:25:07     分类:词
   3         0
[新诗] 现代诗:夜雪寒兰
现代诗夜雪寒兰 年末岁寒的深夜里飘飞着漫天的皑皑白雪,雪絮簇拥的涧谷中绽放着一从洁白的寒兰。瓦房温馨,瑞雪覆盖,激动着一个母亲,雪夜钟情,雪讯报喜诞生了一个鲜活的生命雪花洁白,秉性纯洁,那是无可比拟的素雅;兰花皎洁,独立寒天,那是性情幽逸的精英。像兰花般幽逸的雪,像雪花般纯净的兰。一个执著的符号和意念,在拂晓时刻悄然定音。2012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30日 10:23:49     分类:诗
   4         0
[诗:七绝] 七绝·天行背道
七绝·天行背道 霜摧南亩雾朦胧,逆道春寒搅局空。 多少炎凉辛苦力,可怜化作水流东。 2025.05.26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28日 09:44:15     分类:诗
   8         1
[诗:七绝] 七绝·鹭鸟秋
七绝·鹭鸟秋八月襟溪静不流,芦花飞雪蓼花秋。霜毛列阵鱼矶小,疑是烟波白鹭洲。2025.06.26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28日 09:43:54     分类:诗
   8         2
[散文] 历史在歌唱 :《鹤鸣九皋·杨可扬画传》读后感
、 历史在歌唱 ——《鹤鸣九皋·杨可扬画传》读后感 已故出版家、版画家杨可扬先生是走出家乡成就卓著的人物,身为家乡人,对于家乡的名人自然怀着几分景仰。只是可扬先生风格朴素,名为“可扬”, 实不张扬。我所知他只回过两次家,均为捐赠其版画作品事宜。因此,虽为家乡人,对可扬先生的生平却知之甚少。2010年5月,可杨先生逝世,在悼念期间,由于职业关系,需要查阅先生的生平资料,但是上网发现,一代著名人士其“百度”资料仅为几百字,几幅图片而已,其质朴风格由此可见分晓。 杨老逝世后,听说其女儿杨以平、女婿张子虎在着手编撰杨可扬画传,于是便托人把自己要书的想法转达了过去。 两周年后,我在外出途中接到张子虎先生从遂昌凯恩宾馆打来的电话,告诉我他家人一行要去家乡举淤口祭奠,把我要的书也带来了。此前举淤口村委会主任杨昌兴和国税局金光军先生已经说定,等子虎、以平来时共同赴举淤口,由于后来上海方面计划有变化,结果又来得匆促,因此便错过了同赴举淤口的机会。为此,子虎先生慎重地写了条子,把书托付给在县城工作的乡亲转交给我。 利用工作间隙,断断续续读完此书历时一个月。 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部集二史一传为一体的史料库,即浙江省文化界抗战史、中国新版画运动实践史和杨可扬画传。从风格上看,则是一部图文并茂、又非常质朴的人物传记,书名《鹤鸣九皋》,来源于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 声闻于野”, “鹤鸣于九皋, 声闻于天”,意为白鹤在湖泽深处鸣叫,虽不见其身,然声音能传达到无限高远的空间。显然,诗经中“鹤鸣九皋”只是过程,其行文深意则在于“声闻于野”、“声闻于天”。作者用了前一短语“鹤鸣九皋”后,就把话题转到了副书名“杨可扬画传”上来,把后面表示效果和用意的语言省略了。由此为全书奠定了质朴的整体风格。标题是一本书中具体篇章的提示,是书本内容的重要构成,无论字体、字号,一般都会设计得比内容醒目,但是,本书的设计者张子虎先生在标题处理上却反其道而行之。全书正文由20个篇章组成,标题与页码融为一体,不占版面空间,而且字号也明显比正文字体小。 翻开画传,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历史画面便犹如万里风云般席卷而来,继而新中国建设、文革风雨、改革开放海阔天空,人物、事件层出不穷,其中与可杨先生相关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是构成本书的基本内容,作者对他们都进行了真实的记录和热情洋溢的肯定,唯独对本书的主人公杨可扬先生除了直接出现杨嘉昌、阿杨、杨可扬等当时的称呼外,从头至尾没有出现褒奖的词语。我不禁想,一个成就卓著的已故历史人物,他是“西畈人民的骄傲,更是遂昌人民的荣耀” (中共遂昌县委书记杜兴林语),“他首先是中国人人格的楷模……在他的崇高人格面前,那些按常规不得不称为卓越的成绩,已经显得微不足道”(上海鲁迅纪念馆馆长王锡荣语);一本以人物经历串联风云变幻时代重要事件和人物的专著,对于其中的主人公,值得热情讴歌的地方比比皆是。为什么作者对于主人公在弥留期间“淡定自若”的细节都如实记录;而对于他一生显著的人格、贡献、成就却不作任何定论,仅以“低调、简单”,“像流水”三言两语带过,质朴到了惜字如金的地步?其实,作者的行文态度是由内容决定的,所有的质朴都有充分的理由。一是由主人公的人格属性和艺术风格所规定。可杨先生人格“忠厚、诚笃、低调、谦逊”;艺术风格“拙朴、敦厚、简劲、蕴藉”,这样的为人风格和艺术风格规定后人只能以同样质朴的格调为其作传,否则就有悖于人物和历史的真实性。其次是30年代初离开家乡的杨可扬先生以其精湛的木刻艺术和卓著的出版事业融进了8年抗战的全过程,而且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中国文化大都会的上海,76年的事业经历,所交往的人物纷繁众多,所经历的事件交替倥偬,即使为他写个上百万字的传记,内容想必也是左右逢源的。可是现代人生活内容广泛,生活节奏紧凑,一般难以接受大部头的书籍,尤其是,这么多的珍贵史料图片需要在书籍中全面展示,于是,版面就显得局促。面对资历、史料如此浩瀚的人物,作者仅用了11万字为其作传,可见作者是如何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同时,一种对于材料和行文情感割舍的痛苦之情便可想而知。 最后,最为重要的是,作者千言万语,不如历史默默无语,所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既然主人公经历了那么多纵横捭阖的时代事件,交往了那么多的历史人物,创造了那么多可歌可泣的事业成就,那么,只要把这些事件、人物和成就展示出来,人物的光辉形象也就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本书的作者是深谙此道的,她运用了最为自然的质朴方式,实现了人物、 2012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28日 09:43:32     分类:其他作品
   7         0
[散文] 随笔:陪同上海青浦区作家千佛山采风记
随笔 慈云法雨千佛山 ——陪同上海青浦区作家千佛山采风记 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慈悲万能的佛教文化从两千多年前从西域传入中国的那一天起,就与清凉的山谷幽林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规模庞大的金城庙宇,还是狭窄简陋的乡间寺庵,大多选址在山林之中,或群山环抱之谷地中央,或横空出世之摩崖底下,或上下陡峭的山麓台地。 一代代的弘法大师之所以要选择远离尘嚣的山峦、丛林为弘法传道的风水宝地,想必一是因为山中寂静、清寒,远离人间色相,有利于佛门弟子清净身心,参悟佛理;二是山路崎岖、陡峭,行动艰难,借此考验信男善女们的诚信之心;三是凡山谷、林区均为溪流之源头,江河之滥觞,有“点滴始于脚下,浩瀚施与人间”之使命感。 2012年初夏之际,在遂昌县《双城杂志》主编顾凌军先生的策划下,遂昌县和上海青浦区两地文联的近三十位作家在我县举办双城文化周活动,从县城悠然居农家乐到三墩青瓷作坊,从那福尔山茶油基地到朱村畈农家乐,从黄泥岭到焦滩鱼头馆千佛山,一路行来,开始了对这座神山圣地——千佛山的冒雨采风。 遂昌千佛山座落在远离尘嚣的仙霞岭群山环抱之中,两边山崖兀立,涧流湍急,林木阴森,山路崎岖。几年前,这里还是人迹罕至的所在,平时只有几位以山林为业的猎人、药师敢于冒险问津。 2006年由于公路改道,在山口处开了个隧道,才使得这个荒无人烟的太虚旷谷与外界联通,从此这个藏在深山人不知的佛家仙女终于被人们发现。 手撑雨伞,脚踩树根,肩摩树干,手扶树枝树叶,不禁让人感慨遂昌凯恩人的慧眼识珠。走在千佛山的游步道上,最深刻的印象是零距离地贴近自然。 千佛山是个98%植被覆盖的山谷,即使走在两山之间的溪涧里,也感觉“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四周蛮荒一片,硬是从茂密的树荫底下铺设了一条阶梯山道供游人通行。筑路工人灵感独到,常常刀下留情,将一些出现或暴露在路面上的树木、树根、树桩刻意保留,并为其取名挂牌,曰八仙女、四姐妹等等,与涧流中的奇崖怪石前呼后应,成为形状各异的生态景观。尤其叹为观止的是,景区中心高达300米的垂天摩崖竟然是一座天然的弥勒佛石雕,他以山崖为宝座,以植被为袈裟,以日月为灵光,以对面金碧辉煌的延恩寺为见证,显得既慈眉善目,却又法相庄严。 遂昌县是一个文化事业较为发展的县域,23万人口的小县既拥有记录中华民族发展变迁的好川古文化;又有以唐末五代贯休禅师为代表的佛教文化;还有:兼文学家、政治家于一身的名人汤显祖文化;兼政治家、军事家于一身的名人朱煌文化;在当代民主革命时期立下汗马功劳的红色文化以及形形色色的非主流的民间文化。巧妙的是,这种种文化现象都与千佛山景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关系。 千佛山作为从赣西、闽北的仙霞岭发源并延伸到遂昌境内呈“Z”字形山脉的中段,它是构成我县山脉总体走向的中脊梁,是我县境内的“百山之祖”。它一头连接县域西南九龙山山岳,一头则继续向中部白马山山岳和东北牛头山山岳方向延伸。千佛山山脉周围山峦层出不穷,峡谷纵横交错。千佛山景区便是其中景色最为秀丽的所在。我县的地理形态为“九山半水半分田”,因此,自古以来,县域的文化均以山为依托,如:湖山文化、独山文化、唐山文化、九龙山文化、白马山文化、牛头山文化、千佛山文化、好川(岭头岗)文化、王村口(月光山)文化等等。 据民间传说和县志记载,在中国戏曲史上成就空前绝后的汤显祖早在400年前就把千佛山的山水景观作为创作要素搬上了高雅的文学殿堂——《牡丹亭》戏文中,如“朝日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清道光年间曾先后任职景宁、遂昌、萧山、平湖、洞头五县县令,后被道光帝破格擢升为杭州知府、甘肃巡抚的朱煌曾经游历千佛山,朝拜天然的弥勒佛像, 并留下了游记诗《过石佛岭二首》,其一曰:石佛高盘万仞山,昙花现处照溪湾。纵然色相空中现,只在非空非色间; 中国第一智慧僧,唐末五代的贯休和尚曾于1100多年前在与千佛山一脉相连的唐山结庵弘法14年,并且在这里创作了传世十六罗汉画。 千佛山的山是一座佛,千佛山的佛是一座山。圣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古往今来多少知识分子,仁人志士,无论是积极入世还是消极避世,归根到底都走不出一山、一水的万能吸引力,因为他们已经将眼前有形有色的造化载体虚化成了抽象的精神意念,升华成了最为理想的灵魂归宿。难怪同行的上海青浦区写作协会的文化策划沈林荣先生一路上不停地吟哦着两句诗:“遂昌山水养心,仙县文化醉人”。这不仅是对于千佛山风光旅游的个人感受,也是对遂昌全县一体化旅游大景区的生动概括。山、水、佛,这三种从物质到意念,从自然到人文的哲学概念不约而同地会合在千佛山,这既是冥冥中造化的刻意安排,更是历史赋予时代的缘分。所以智慧的凯恩人理念独到,在把千佛山开发成供人们朝圣礼佛、休闲养心的文化旅游景区的同时,又不失时机地在这里成立了“千佛山文化研究院”,利用这里独特的地理风貌和纵横交错的文化脉络,让一批文字迷在这里耕耘、发现,把思维触角探入到代表遂昌历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等更加深邃的层面,让丰富多彩的古仙县文化相互融汇,让文化元素与生活理念融汇,为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服务,为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服务。 在此,不能不为创建千佛山景区的首倡者凯恩人写上一笔,是他们发现了曾经昙花一现又重归沉寂的千佛山圣地,是他们唤醒了万古酣睡的千佛山神灵。 雨乃云为之,云乃气生成,气乃大地所聚集。然而平川广原之气聚而易散,唯有植被覆盖的山谷幽林不仅能聚敛自身的水汽,还能够包容来自四面八方的形形色色之气,从而使得山谷林区长年云雾缭绕,雨丝霏霏,既滋润着山林本身不受干旱困扰,又为人类提供了一处修身养性的空间,这便有了佛性。而此时所在的乃是“千佛”之山,其云之慈祥,雨之法化当是无穷无尽,功德无量的。怪不得上了年纪的人说游千佛山需要带伞,因为无论晴天雨天林中总是感觉雨意朦胧,衣衫滋润;而年轻人则说游千佛山无需带伞,因为一般细微之雨都被头顶上浓厚的植被挡住了,又因为周围林海茫茫,自成森林气候,长年风调雨顺,倾盆暴雨是断然不会发生的。这便是遂昌千佛山一大旅游魅力所在。 2012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28日 09:40:50     分类:其他作品
   8         0
[楹联] 山东曲阜孔庙
山东曲阜孔庙到此应知才疏学浅;从今不畏路远山高。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25日 14:52:53     分类:其他作品
   13         2
[楹联] 题成都市樊建川抗日五大主题博物馆
题成都市樊建川抗日五大主题博物馆 撞响一声镗鞳洪钟明善恶; 搜来万世昭彰罪证祭和平。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25日 14:48:39     分类:其他作品
   12         0

1 2 3 4 5
  • 3942 条记录 第 1 页/共 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