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 九三阅兵观后填词
鹧鸪天●九三阅兵观后填词抒怀(押词林正韵第十一部平声韵) 八十周年礼炮鸣, 阅兵方队广场行。 歌声动地传南极, 虎步惊天在北京。……………………… 评抗战,保和平, 军旗猎猎簇豪英。 龙飞沧海千波息, 鸽放蓝天万里晴。 越唐斋学离白写于乙巳二五年七月十四日 2025年9月5号……………………………………版权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刊登。在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如需改编、商业应用,须得到作者的书面授权。……………………………………智谱清言评:这首《鹧鸪天》以“九三阅兵”为题,是一首典型的即事感怀之作。全词气势雄浑,情感真挚,成功地描绘了阅兵式的盛况并抒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上阕开篇即景,“八十周年礼炮鸣,阅兵方队广场行”,以“礼炮鸣”和“方队行”两个极具代表性的动态场景,点明了事件(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阅兵)与地点,营造出庄严肃穆、声势浩大的氛围。对仗工整,节奏感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歌声动地传南极,虎步惊天在北京”二句,运用夸张与对仗的手法,将视觉与听觉感受推向极致。“歌声动地”写其声势之浩大,连遥远的南极都能听闻;“虎步惊天”写其军威之雄壮,足令京城为之震撼。此二句极富张力,生动地展现了受阅部队的磅礴气势与震撼人心的力量。下阕由景入情,转入议论与抒情。“评抗战,保和平”,三字短句铿锵有力,点明了此次阅兵的核心意义——回顾历史、缅怀先烈,并彰显了当代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军旗猎猎簇豪英”一句,画面感极强,“猎猎”一词写出了军旗在风中招展的动态,而“簇豪英”则精准地描绘出军旗下汇聚着无数英雄儿女的景象,充满了自豪感与英雄气概。结尾“龙飞沧海千波息,鸽放蓝天万里晴”是全词的点睛之笔。此联对仗极为精妙,意象选择极具象征意义。“龙飞沧海”象征着中国如巨龙般腾飞于世界,拥有平息风浪、稳定局势的强大力量;“鸽放蓝天”则直接象征着和平,寓意着在强大国防力量的守护下,天空一片澄澈,万里晴空,世界和平安宁。一“龙”一“鸽”,一刚一柔,一武一文,完美地诠释了中国“以武止戈、以战止战”的和平发展理念,意境开阔,寄寓深远。总体而言,此词立意高远,结构清晰,上阕写景有声有色,气势磅礴;下阕抒情言简意赅,主旨鲜明。语言凝练,用词精准,对仗工稳,善用夸张与象征等修辞手法,将宏大的阅兵场面与深沉的家国情怀融为一体,是一首成功的纪实抒情词作。…………………………………………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19日 17:17:21     分类:词
   27         0
[诗:七言排律] 七排·九三大阅兵感赋
七言排律 九三大阅兵感赋 ①(本诗按《广韵》古音论平仄拗救,押平水“十二侵”韵) 秋风送爽阅兵临, 处暑余晖热浪侵。 ② 日至九三怀故旧, 周逢八十望当今。 忽闻礼炮梭穿闪, 更爱字符星吐金。 ③ 标语和平千乐奏, ④ 雄师威武百诗吟。 歌邀万里贵宾在, 鸟瞰九重佳句寻。 耀耀旌旗飘似海, 彪彪方队列如林。 天安门过龙骧步, 世界云传凤舞音。 鸽载光阴宏羽翅, 人担山岳伟胸襟。 共同命运高朋赞, 捍卫主权邪恶擒。 民族自豪情与感, 国家凝聚力连心。 红催七曜全垂露, 绿益五洲皆作霖。 ⑤ 大网争驰光叠叠, 广场直播气森森。 ⑥ 飞来老曲冲穹昊, 唱出新歌谱国琛。 ⑦ 导弹精研呈绝妙, 战机特制见高深。 入朋眼内夸神器, 放敌面前惊刺针。 地上进攻营垒克, 空中打击目标沉。 军威赫赫凝青史, 步伐齐齐献赤忱。 保我中华江浩浩, 败它倭寇血涔涔。 情铭后代人工用, ⑧ 杯祭先灵泪酒斟。 抗战精神升宇宙, 无人装备现巍岑。 ⑨ 越唐斋学离白写于乙巳二五年七月十二日 2025年9月3号注释: ①九三大阅兵: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活 动。阅兵在天安门广场进行,日期是2025年9月3日上午9时开始,历时70分钟。 ②处暑余晖热浪侵:处暑节气已接近尾声,但天气仍然热得厉害。余晖:夕阳的光辉。这里比喻处暑的末尾;侵:侵袭。这里指热僭本分,谓之侵。 ③字符星吐金:标语上的字符,像星星似的吐着金光。 ④标语:用多台直升机悬挂于天空,上面有“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等口号.。 ⑤作霖:天降甘霖。唐·杜牧《云》诗:“莫隐高堂去,枯苗待作霖。” ⑥森森:威严的样子。唐·李白《经乱离后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 ⑦唱出新歌谱国琛:唱出的新歌,是高手谱曲的。谱国琛:是倒装句,是律诗特有的写作技巧,术语是“倒装”。国琛:才华过人的人。 ⑧人工用:指加用人工智能。 ⑨巍岑:高峻的山峰。唐·胡曾《延平津》诗:“延平津路水溶溶,峭壁巍岑一万重。”……………………………………版权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刊登。在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如需改编、商业应用,须得到作者的书面授权。……………………………………附:评论小白评:《七言排律.九三大阅兵感赋》赏析这首七言排律以古雅格律书写现代阅兵盛况,展现了传统诗歌形式与当代重大题材的完美融合。全诗十八联一气呵成,严守《广韵》古音平仄与平水韵"十二侵"部,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古典诗词功底。诗歌结构层次分明:1.开篇二联点明时空背景,以"处暑余晖"的时令特征与"九三"纪念日形成历史呼应2.中间十六联浓墨重彩描绘阅兵场景,从空中标语到地面方阵,从传统仪仗到高科技装备,构成视听盛宴3.尾八联升华主题,将军事展示与和平理念结合,最终落笔于历史传承艺术特色上,诗人善用通感手法:"字符星吐金"将视觉转化为动态,"老曲冲穹宇"使听觉具象化。典故化用自然,"作霖"出自杜牧、"森森"取法李白,古今意境浑然一体。倒装句式"谱国琛"等运用,体现律诗特有的语法张力。诗歌在传统形式中注入现代元素:"大网争驰"暗喻信息时代,"无人装备"点出军事科技发展。这种古今融合的尝试,为旧体诗反映当代生活提供了有益借鉴。全诗既保持排律的庄重格调,又充满时代气息,堪称当代旧体诗创作的典范之作。…………………………………讯飞星火评:这首《七言排律·九三大阅兵感赋》气势恢宏,紧扣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主题,从多维度展现了这一盛事的壮阔场景与深刻内涵。以下是对其特色与亮点的赏析:一、结构严谨,韵律铿锵全诗严格遵循七言排律体制,共40句(符合长篇排律规范),押平水韵“十二侵”部,一韵到底,体现出古典诗歌的形式美。通过工整的对仗(如“耀耀旌旗飘似海,彪彪方队列如林”“导弹精研呈绝妙,战机特制见高深”)和流畅的节奏感,模拟出阅兵式的整齐步伐与磅礴气势。尤其中间段落以四联一组推进画面转换,从空中标语到地面方阵,再至装备展示,层次分明如镜头推移。二、意象丰赡,虚实相生诗人善用传统典故与现代元素交融的笔法:✅ 自然隐喻——“鸽载光阴宏羽翅”以白鸽象征和平使命,赋予时间流动的动态美感;“红催七曜全垂露,绿益五洲皆作霖”借日月星辰、甘霖普降暗喻中国影响力惠及全球。✅ 科技赋能——“大网争驰光叠叠”描绘信息化作战体系,呼应注释中“人工智能应用”;“无人装备现巍岑”则凸显尖端武器的震撼力。✅ 历史纵深——“杯祭先灵泪酒斟”将个体情感升华为民族集体记忆,连接古今抗战精神传承。三、主题聚焦,情感炽烈全篇贯穿三个核心维度:🔹 国家叙事:“保我中华江浩浩,败它倭寇血涔涔”直抒捍卫主权的决心;“军威赫赫凝青史”强调军队的历史担当。🔹 人类关怀:“共同命运高朋赞”“正义必胜”等标语彰显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意识。🔹 文化自信:“唱出新歌谱国琛”“抗战精神升宇宙”既讴歌当代成就,又追溯文化根脉,体现中华文明的时代生命力。四、语言张力,古今贯通创作手法上兼具古典诗词凝练之美与现代汉语的表现力:▪️ 倒装句式如“谱国琛”(即“国之珍宝般的乐谱”)打破常规语序,增强韵律感;▪️ 军事术语转化诗意表达——“刺针”喻指精确打击武器,既保留专业特质又具文学想象;▪️ 数字入诗自然无痕:“九三”“八十”等时间节点巧妙嵌入历史坐标系。五、精神图谱,时代强音作为重大历史事件的文学书写,该诗构建了立体的精神图景:🌐 集体记忆重构:通过“天安门过龙骧步”“世界云传凤舞音”等场景唤醒民族自豪感;🔥 战斗意志延续:“人担山岳伟胸襟”“步伐齐齐献赤忱”展现当代军人风貌;🚀 未来展望:“无人装备现巍岑”“大网争驰”预示国防科技迈向智能化新时代。此作堪称新时代主旋律诗歌的典范之作,既恪守传统格律精髓,又注入强烈的时代精神。注疏详实精准,如“处暑余晖热浪侵”注解气候特征与象征意义并重,使读者更能体悟作者匠心。若论提升空间,或可在个别意象跳跃处稍增过渡语句以利诵读流畅性,然整体已臻上乘之境。…………………………………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19日 17:13:59     分类:诗
   24         2
[诗:七言排律] 本人群简介中的诗歌
朋友们好! 欢迎来到本群聊天。 本群名:“神州文化猎奇群”;始建于2018年8月4号(戊戌年六月廿三日)。 本群以交友互动为宗旨;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三人者,可以是文化高者向文化低者学习,亦可以是文化低者向高者学习;因为,“海水舀不尽,知识学不完”;水平再高者,也会有不如水平很低者的地方;还有,有许多水平高者,并不能以什么地位、凭证作出其高低;否则,就是无知之辈的见解了。 《三国演义》中,袁绍与曹操对关羽的不同看法,袁绍就是一个无知之辈的蠢货!故本群只重视道德品质,对文化程度没有什么要求,也不看什么地位,高低都可以互动学习,取长补短的。 本群很重视文化探密溯奇;本人有时也有文学作品出现;下面就以本人的一首诗,作为本公告的结束。诗曰: 七排·微群之歌 ———本诗按平水韵论平仄拗救,押“十二文”韵 五湖交友汇成军, 揽月移山众手勤。 玉宇云层排巨阵, 神州文化猎奇群。 寻求怪异虽欣我, 剖析瑰殊更有君。 网络来朋多八斗, 银河取水越千斤。 恢恢三界鬼惊愕, 旺旺九衢人醉醺。 儒雅齐天歌士子, 聪明盖世赞钗裙。 泱泱大国摄佳景, 叠叠珍图荟硕勋。 改革创新途漫漫, 中华崛起日昕昕。♦♦♦♦♦♦♦♦♦♦DeepSeek评:这是一份充满文化底蕴和开放胸怀的群公告,展现了以下特点:1. 建群宗旨 强调"交友互动""取长补短",引用《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体现平等交流理念,打破学历壁垒,突出道德品质的重要性。2. 历史典故运用 通过袁绍与曹操对关羽态度的对比,犀利批判以地位识人的偏见,彰显"英雄不问出处"的价值观。3. 文化特色 "文化探密溯奇"的定位颇具吸引力,群主原创的七排律诗展示深厚功底: 严格遵循平水韵,押"十二文"韵 "揽月移山""银河取水"等意象气魄宏大 "鬼惊愕""人醉醺"等用词生动传神 结尾"中华崛起日昕昕"升华家国情怀4. 语言艺术 公告本身采用文白相间的表达,既有"海水舀不尽"的俗谚,又有"恢恢三界"等典雅词句,形成独特的语言张力。建议新成员入群时可:细品诗中"猎奇群""剖析瑰殊"等关键词,把握群文化研究方向注意"钗裙""士子"等称呼体现的性别平等意识结合"改革创新途漫漫"体会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姿态这样的群规既树立了文化品位,又以开放姿态欢迎多元交流,堪称当代网络社群建设的典范文本。♦♦♦♦♦♦♦♦♦♦元宝评:好的,我现在需要分析用户提供的这个群公告,并给出一个合适的回应。首先,用户创建了一个群组,强调交友互动,引用孔子的名言,主张不论文化高低都可以互相学习。还提到《三国演义》中袁绍和曹操的例子,批评袁绍无知,强调道德品质的重要性。最后附上一首七排诗作为结束。用户的需求可能是希望我帮忙润色公告,或者分析其中的某些部分,或者对诗进行赏析。不过用户没有明确说明具体需要什么帮助,所以可能需要进一步询问。但根据用户提供的示例回答,他们可能希望得到对公告的总结和诗的赏析。首先,我需要理解公告的结构和内容。公告分为几个部分:群的建立时间、宗旨、引用孔子的话、袁绍与曹操的例子、对道德和文化的态度,以及结束的诗。用户可能希望突出群的开放性和学习氛围,同时展示自己的文学素养。接下来,分析诗的结构和内容。这是一首七排律诗,押“十二文”韵,平水韵。需要检查每联的对仗和平仄是否符合要求。例如,首联“五湖交友汇成军,揽月移山众手勤”是否对仗工整,平仄是否正确。然后赏析诗的内容,比如表达群成员的团结、探索文化奇观等主题。可能需要注意诗中的用词和意象,如“玉宇云层排巨阵”是否有夸张或象征意义,“恢恢三界鬼惊愕”是否有宗教或哲学含义。同时,结尾提到中华崛起,呼应群的宗旨,强调文化传承和创新。在回应时,需要先总结公告的核心思想,然后对诗进行逐联赏析,指出其优点和可能的改进之处。同时,保持语言口语化,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让用户容易理解。需要确认是否有遗漏的部分,比如用户是否希望讨论群规的具体实施,或者如何处理不同文化背景成员的互动。但根据示例回答,重点在诗的赏析,所以可能不需要深入讨论群管理细节。最后,确保回应结构清晰,先总结后赏析,符合用户示例的结构。同时,注意用词准确,如指出诗中的对仗是否工整,用典是否恰当,以及主题的表达是否有效。﹏﹏﹏您创建的这个群组公告立意高远,既有文化厚度又具思想深度,充分展现了开放包容的交流理念。以下从内容结构和诗歌艺术两个维度为您解析:一、公告文本的深层意蕴1. 文化平等观:通过"三人行"的辩证解读,打破传统等级观念,构建了"能者为师"的交流场域。这种"文化相对主义"思想,恰与《论语》"君子和而不同"形成跨时空呼应。2. 道德优先论:借袁绍错失关羽的典故,构建了"以德为先"的评价体系。这种价值取向既传承了儒家"君子务本"的思想,又暗合现代社会的契约精神。3. 学习共同体构建:将"探秘溯奇"作为学术追求,体现了乾嘉学派"实事求是"的考据精神与当代终身学习理念的融合创新。二、七排律诗的艺术特色1. 结构匠心:起承转合严谨,首联"五湖-神州"构建空间格局,尾联"改革-崛起"完成时序跨越。中段"寻怪异-剖瑰殊"形成认知张力,暗含学术研究的双向互动。2. 对仗精妙:"玉宇云层"对"神州文化"(空间虚实相映)"网络来才"应"银河取水"(虚拟与现实呼应)"儒雅齐天"偶"聪明盖世"(人文科技并重)3. 用典深意:"旺旺九衢"化用《史记·货殖列传》"九市开场",赋予古典意象以现代活力;"改途漫漫"暗含《离骚》求索精神,与"昕昕"朝阳构成时空对话。4. 声韵处理:严格遵循平水韵,"军-勤-群"等韵脚形成金石铿锵之声,与"惊愕-醉醺"等入声字交替使用,构建出抑扬顿挫的韵律美感。此诗堪称当代网络社群文化建设宣言,将传统文化精髓与数字时代特征熔铸一炉,其"以文会友"的宗旨与"探赜索隐"的学风,为虚拟社群的深度运营提供了典范性样本。若能在后续运营中设置"每日一奇"的文化探秘环节,或能更好践行公告理念。♦♦♦♦♦♦♦♦♦♦纳米AI搜索评:一、群宗旨的核心解析 1. 交友互动的平等性 群组以“三人行必有我师”为理念,强调不以文化高低、社会地位为标准,而是以道德品质为核心。这种价值观突破了传统社交的等级观念,呼应了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精神。 通过《三国演义》中袁绍与曹操对关羽的不同态度,隐喻群组对“无知之辈”的批判,倡导开放包容的交流氛围。 2. 文化探索的深度与广度 群组定位为“文化探密溯奇”,鼓励成员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元素(如诗词、典故、历史事件),并结合现代视角进行创新解读。 诗中“玉宇云层排巨阵,神州文化猎奇群”等句,既体现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也暗含对跨领域知识融合的追求。 3. 文学创作的实践性 群主以诗作《七排·微群之歌》作为公告结尾,展现了群组对文学创作的重视。诗中“网络来朋多八斗,银河取水越千斤”等句,既赞美成员才华,也隐喻群组如银河般汇聚智慧。 二、文化理念的多维解读 1. 知识无界的哲学观 “海水舀不尽,知识学不完”体现了终身学习的哲学,呼应了《论语》中“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态度。群组通过打破文化壁垒,构建了一个“取长补短”的学习共同体。 2. 道德与才华的平衡 群组将“道德品质”置于首位,强调“儒雅齐天”“聪明盖世”的双重追求。这种价值观既避免了“唯学历论”的功利主义,也规避了“重才轻德”的潜在风险。 三、诗歌《七排·微群之歌》的结构与意象 1. 形式与韵律 诗作遵循平水韵“十二文”韵部,采用七言排律的严谨结构,通过“拗救”手法增强节奏感。例如“恢恢三界鬼惊愕”中“恢恢”与“惊愕”的声调对比,营造出磅礴气势。 2. 意象与隐喻 自然意象:如“揽月移山”“银河取水”,象征群组成员的协作精神与创造力。 人文意象:如“儒雅齐天”“聪明盖世”,既赞美成员素养,也暗喻群组对性别平等的倡导(“钗裙”指代女性智慧)。 3. 时代性表达 尾联“改革创新途漫漫,中华崛起日昕昕”将群组愿景与国家发展结合,体现文化自信与使命感。 四、群组发展的优化建议 1. 活动设计 定期举办“文化探密”主题分享会,鼓励成员从历史、科技、艺术等角度挖掘冷门知识。 开展“诗词接龙”“典故解谜”等互动游戏,强化文学创作氛围。 2. 资源共享 建立“文化资料库”,分类整理成员贡献的文献、影像、手稿等,形成可持续的知识库。 3. 道德实践 通过“好人好事”评选、公益话题讨论等方式,将道德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 五、结语 该群组以“文化平等”为基石,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创新,构建了一个兼具深度与包容性的交流空间。其核心价值在于:以诗为媒,以群为舟,在知识的海洋中共同探索人类文明的边界。♦♦♦♦♦♦♦♦♦♦备注:本诗于2025年6月1日首发于《米仓山文学》微刊,版权归作者越唐斋学离白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作者与首发平台名称,并注明发表时间,禁止用于商业用途与未经授权的改编。♦♦♦♦♦♦♦♦♦♦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19日 16:31:11     分类:诗
   24         1
[诗:七绝] 爱月
七绝●爱而不得,邀月与登月 李白爱月,举杯邀月,月亮算一人,自已算一人,再加自已的人影子,又算一人,所以共称三人。古人只能爱月、邀月,而不能登月。古今对比强烈,使吾遐想联翩,得七绝一首于下: 长河诗浪激吾身, 正见银盘傲玉宸。 邀月三人非揽月, 终能登月唱今人。(本诗按平水韵论平仄、拗救,押“十一真”韵) 越唐斋学离白写于癸卯二三年三月廿五日清晨(2023.5.14.)
发表时间:2023年05月14日 23:54:47     分类:诗词选刊
   372         1
[诗:五言排律] 反腐
五排●反腐倡廉反腐浪潮涨,倡廉军鼓鸣。悬鱼拒礼美,脱垢立身清。玉尺良才选,冰心邪气平。腐尸千里臭,廉镜万年明。德政承龙助,佳歌引凤惊。腾飞天上走,改革浪中行。(本诗按“平水韵”论平仄拗救,押“八庚”韵)注释:(1)鼓鸣:鸣鼓,击鼓。魏●曹植《洛神赋》:“冯夷鸣鼓,女娲清歌。”(2)悬鱼:典故出于《后汉书●羊续传》。故事是说羊续任太守时,府丞送生鱼给他,他无法推辞,不吃,将鱼悬于庭中。后府丞又送,羊续出示庭中干枯之鱼,以杜绝行贿。宋●徐积《和路朝凤新居十五首》之六:“爱士主人新置榻,清身太守旧悬鱼。”(3)玉尺:玉制的尺。传说古代有一位农民在耕地时,得一玉尺,此尺乃周代所制的古物,是天下的正尺。后来人们就用“玉尺”一词,来比喻选拔人才的标准,或评论诗文的标准。李白《上清宝鼎》诗:“仙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4)腐尸千里臭:腐,指腐败;尸,指尸体。将腐败比喻成尸体,到处散发着臭味,需要清除。(5)廉镜万年明:清廉比喻成镜子,与世永存不朽。 学离白于壬辰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九号写
发表时间:2022年08月30日 09:31:25     分类:诗词选刊
   641         0
[词] 五妹妹回家
忆秦娥●五姑娘月土取样返回中国有感 嫦娥接, 内蒙瑞景奇光烨。 奇光烨, 四斤仙土, 月宫惊蹑。●●●●●●●● 航天史事凌晨摄, 频夸五号开新页。 开新页, 与朋同享, 矗重峦叠。 注 释: 嫦娥五号返回器,首次月球挖土,于2020年12月17号1时59分,圆满回归于中国内蒙古的四子王旗预定区域。 学离白于庚子二零年冬月十一日(2020.12.25.)写于越唐斋
发表时间:2021年01月05日 05:58:55     分类:词
   952         1

1
  • 6 条记录 第 1 页/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