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赋] 《五一劳动节赋》
《五一劳动节赋》三余草堂 夫天道酬勤, 太极运化。阴阳肇分,两仪契洽。地势坤,而万物滋生;天行健,而四时均驾。观夫春蚕吐丝,未改其勤;蜜蜂采蕊,岂惮其下。盖造化之理,须以勤而致荣;生民之道,必先劳而后价。昔大禹凿龙门,胼手胝足;有愚公移诸山,子孙不罢。此皆昭示:劳动非独谋生之术,实为立命之藉。时值乙巳暮春,斗指东南,当此五一佳节,尤感劳动优暇,精神如日月经天,勋德兮世界横跨。 溯夫人类演进之河,劳动创造世界,文明演进之轨 ,奋斗铸就辉煌,汗水浇灌梦想,智慧引领曙光。溯流可至燧人取火,有巢构木,神农尝草,大禹导洋。青铜器上饕餮,犹见匠人汗渍;甲骨文中占筮,尚存卜者指芳。至若郑国渠,引退泾渭;都江堰,分水固塘。紫禁城巍峨九重霄,此乃智慧结晶;阿房宫覆压三百里,尽是能工凝墙。西方金字塔,累石成山,东土石窟群,凿岩为廊。哥特式飞拱凌云,拜占庭圆穹贯日;罗马式穹窿擎月,巴洛克穹顶浴阳。尤可叹者,文艺复兴,达芬奇手稿千卷,工业革命,瓦特蒸汽声扬。劳动创造,非止器物,人类精神,丰碑高彰。 然则聚集冲击,使资本洪流内卷,欺骗与霸凌,使劳工陷于水火。抗争与觉醒,起劳工之歌;奋斗与共生,乃保家卫国。曼彻斯特,童工骸骨可鉴,东印度府,奴隶血泪难躲。伦敦贫民窟,饥寒交迫。芝加哥秣市广场,八小时工作制,响彻云霄。巴黎公社墙,五月鲜花,血染朵朵。志启共和国,此非权利之抗争;魂铸国际歌,实为尊严而解锁。故自1890年始,全球劳动者携手同盟,使五一红旗插遍五洲。中国自1920年,北京长辛店首次纪念,化作警世钟。百年抗争之历史,今日法定之佳节。今观寰宇,当代劳动谱新篇 ,现实形态月异日新。白衣天使抗疫,妙手仁心为民,键盘侠客编码。快递小哥尽心,盘活城市血脉,串起社区温馨。更见蛟龙潜海,北斗巡天,嫦娥登月,航天载人。尤值称道者,数字时代催生"云劳动",乡村振兴唤醒"新农民"。昔日"面朝黄土"变为"智慧农业",当年"汗滴禾下"进化"量子无人"。此皆新型劳动者之伟业,斯诚大时代者丰功。劳动价值,非惟体力量化,AI智慧,更在智能创新。可见《诗经》"七月流火"之农诗,《天工开物》之技艺。敦煌壁画,工匠无名,紫砂壶底,指印留记。凡高《食土豆者》,刻写艰辛;米勒《拾穗者》,定格永季。劳动哲学体现于,《资本论》剩余价值,奋斗情怀践在躬《实践论》知行合一。至若日本"工匠精神",揭示劳动伦理;德国"工业革命",重铸文明根基。今倡"劳动最光荣",非口号空悬,实为民族复兴之要义。文化精神之维和, 劳动美学之载藉。展望明日,劳动将与智能共舞。机器将来无人驾驶。人类专门创造策思,物语小姐解枯燥重复。然算法虽精,难替独运匠心;虚拟虽妙,不及亲手感触。愿未来社会,劳动不再是谋生手段,而达实现自我舒娱。如马克思言"上午打猎,下午捕鱼,饭后休闲,傍晚畜牧。劳动复归本真价值,创造彰显生命活力。值此佳节,祈愿:寰球同沐劳动之光,众生共享创造之愉!赞曰:"天以健行育群生,人以勤劳续文明。斧斤交响谱青史,双手开创新纪程。智能时代守初心,劳动精神永传承。今朝共庆五一节,来日同篇绘大同。"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01日 16:16:36     分类:辞赋1
   2         0
[辞赋] 谷雨赋
谷雨赋三余草堂 夫天光煦物以春阳, 清风细雨。岁月蕙馨以仁气,暖意蘋风。初苗滋润,冷霜无踪。春茶三候兮蕴香气,柳袂万方也散懒慵。杜宇客愁,徘徊于沃野;黄莺歌兴,奋迅于三径。芍药承乎春宠,盛开于苏扬之胜地;牡丹羡乎四月,璀璨于曹洛之名城。凌梭紫燕,起舞兮飒飒;精巧春鹊,自飞乎盈盈。雨催万卉之敦茂,水润千家之硕雍。柳絮才扬淡烟之梦,荷钱始长新绿之荣。南国茶圃欣荣,隐隐清风渐至;北天寒霜已净,依依新暖顿生。湖迷新绿,草醉蜻蜓。人勤春早,催耕农事之兴旺;青桑繁蓐,笑看蚕宝而食青。 时值辞春迎夏之时,绿茂红衰之际。难留嫩蕊,灿好娇菁。轻洒甘霖,净乎尘翳。难留嫩蕊之煌煌,喜见繁英之丽丽。青罗待吾盛游,绿绮邀彼宿契 。一谢桃花意象颓,二看容颜总易替。泽水长绿萍,叶间灵蛙憩。星移物换,总随红尘咏清吟;今是昨非,都随暖日笺明誓。 乃有春风一气,催乎繁荣,杜宇千声,雨播百谷。偏持竹篓打香茗,总去山田挖笋稚。苕溪十里,氤氲仙灵之风;闲林千年,浮动瑞彩之翅。蝶舞追艳香,蜂声趋花季。周复始开,顺阳惠布。颇觉煖霞,近闻香馥 。犹傍紫麟,耕于绿野之琼田;远看青龙,透乎帝都之缉穆。 观夫春芽萦萦,雀舌纤嫩,枪旗荷荷,蝉翼轻盈。随令早沏新茶,招摇垂柳迎远客;待将轻斟乎绿蚁,诚敬同年莫逆之宾朋。怀馨梦,渐看夏季;念相思,曾醉春风。展绿千层傥然来,春去也;飞红万点留不住,夏相迎。对面秀颜羞赧景,欣听百鸟鸣春声。不忍去,心难平;遥相呼,竞千鸣。恰是无边春色绚时序,暖透于千畴沃野。正是大好年景系憧憬,定换来五谷丰登。雨生百谷,还看天道酬勤。春种秋收,定是人寿年丰也。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20日 07:11:28     分类:辞赋1
   10         0
[辞赋] 父亲百岁赋并序
父亲百岁赋并序 三余草堂文 嶽峻基厚,有遠德可以行遠道;源潔流清,得仁言全賴有仁風。呈天之祥瑞,大道圓通,暢懷而納宇宙;吮地之精華,朗健剛強,靜觀雲鶴永生。牙簽傳藻集,飴闕孫謀,燕翼而華沛宏博。玉樹起棠階,駿發貞府,優學而騰輝自明。龍驤虎步,懷錦繡而支廊廟。王道無私,為社稷而盡貞忠。鳳發九苞,展鴻鵠之浩誌;虛竹有節,延懿德於無窮。德豎三際,壽域無際,貞如松竹,十方縱橫。行為家國,嚴守禮典,積德累仁,稟自天性。為政以德,恩威兼重。矢誌不移,既蒙榮命。寬嚴合度,頗有仁聲。金環紀月,方誌題名,望重德高,日月同庚。 樹茂椿庭,天中滿壹輪之月,瑞聚祥凝,世上羨百歲之人。日月垂熙,三朔同臨首祚,天地交泰,九重獨得先春。布德東皇,染照迎祥之日,晷移南陸,光騰造福之星,父親百歲,蓬萊盤錦,靈花敷榮獻瑞,庭有玉樹。壽與天齊,芳馨自應家徵。 自是親朋好友遐祝,庚星煥彩,峻極百年上壽。霞煥春庭,華堂盈輝,高懸百壽之圖。景春慶衍,三祝筵開,壽典隨福而至。盞陳柏酒,頌獻九如之樽;香斟玉觥,鸿延富贵之域。仙籌大德大年,岱松千尺;欣感盛世隆恩,蓬壺景駐。歌壽考,樂期頤,進百齡觴,陳千載筆,樽傾北海,樂奏南熏。百鶴來朝,松欽兮鶴羨;東籬采菊,海屋鶴算添籌;鳩杖隨履,坐看雲卷雲伸。蓬闕仙山,瑞輯蘭蓀開五禮;竹萢松茂,庭盈玉樹裕惠三親。四代同堂,怡聚天倫之樂;蘭馨桂馥,星辰永耀德門。四時春作首,三陽開泰運。五福壽為先。四德見天心。 鸿開北鬥,頌景福於天齊。日麗蘭階,炫南極而騰輝。文儀成象,壽比南山松不老;年逾耄耋安仁。壽綿日月,福如東海水,光增史乘,天齡享遐尊。得道者年,蒼松自古多高潔;至仁者壽,丹鶴於今更精神。黃鐘應律,紫閱生春。天賜永福,人瞻福瑞于璇圖;熙凝怡悦,蘭蕴香奇兮贵珍。四時樂而悠遊,萬方壽而穆亲。紫氣袆連,德如膏雨普沾;祥開祺甲,露凝香而浓烈。文星朗照,始遷祖為翰林编修,厚德光大。主講經筵,編史修誌不丟矜节。瑞稽蘭階,八世祖擢進士题名,盛名遠播。朝廷為立旗桿,光仰古今。文脈相繼,代有俊彥翹楚,詩禮傳家,延輝振啟滕沛。光涵壽域,千秋明月不改。橋木高仰,萬裏雲天垂勛。王母蟠桃,三千年開花,三千年結子,故人借以祝壽誕。上古大椿,八千歲為秋,八千歲為春,故人托以比嚴君。 寶樹敷榮,椿萱蘭桂而濟美。瓊林霧靄,靈芝獻瑞而騰芬。漢柏秦松,錚錚骨氣。商彜夏鼎,浩浩精神。有道則宣,君子有展采之思。鴻鵠得誌,誌士奮翮於青雲。早年學私塾,得庠序之恩蒙。四書五經,左史必讀之文。積學似線穿珠,溫故如針補袞。授業家學淵遠,族中自有師門。挨後亦為人師,執鞭而教誨族人。養蒙既正則,得力快而入門。耳目得並用,識字辯意音。句讀朱砂點,嫻熟性其新。自約而得博,由淺而入深。成文亦成誦,涉世得天真。敦誌不慕榮,幼學壯其身。漸入希賢域,世學有梁津。諄誨於詩禮,逢源學乃進。久而引諸類,自啟通八津。詩書醫俗,道德樹人。立德立言,立行立心。忙時學農事,四時有道而遵,割砍鋤鐮淺,耕田耙壟深,葦蔑編縷織席,扛活補家銀。固壘狼煙起,三八年抗戰獵狐。金戈鐵馬,出生入死為民。紅幟高懸,尋真理而革命。長纓在握,赴險途而義懍。烽煙不懼,驅除韃虜寇倭。仰國之威,振雄風而誌存。八年抗戰,淩浩氣馳騁疆場。炮火硝煙,收復金甌誌真。有隱痛,懸賞暗殺歷艱險。改名臥底,做店員而隱身。連累家人,被綁票而受難。多方托情,罰銀洋壹萬贖人。有惋惜,想家不能團聚。九個子女,殤病僅剩二人。有犧牲,為鐮刀斧頭增光。看著戰友到下,心中珠淚滾滾。擔當歷史重托,緊握手中兵刃。堅定信念,根植於民族沃土。錚錚鐵骨,挺起中華梁筋。披艱歷險,高唱國歌義勇,在艱苦中跋涉,迎來共和國之新春。 天佑生民,醒世紀而和黎庶。百族並闐,歡呼天地壹新。轉入政界,為民衣食父母。鞠躬盡瘁,不負眾望之心。蘭陵底閣,任區長而兼政法。土地改革,兼剿匪匡正以安民心。臺莊嶧縣,視百姓為壹家。身先士卒,促生產而惠萬民。五七大水,與鄉民共同抗災。恢復生產,籌物資重建家門。五八躍進,煉鋼鐵而去挖媒。兵團作戰,戰天地而鬥狠。興建焦爐,紅旗二號首推。全國觀瞻,領先科技鼎新。後回薛城,金河最後壹站。萬物踵軌,循四時而代序。妙造自然,靠雙手改造農村。學大寨,改天而換地。興修水利,熟五谷而豐稔。人民公社,打深井而架電。民生有靠,換舊貌而為新。建築社,為地方而創收蓄銀。鐵工廠修造機器,向社會招募能人。直奔小康,致富遵守路線。建新農村,還靠政策暖心。鞠躬盡瘁,壹生勤政盡瘁。光明正大,磊落不染纖塵。氣之清則為精,治身者以聚精為寶。人之清者為賢,治國者以積賢為道。得逸樂而安居,延年益壽,怡養生而隨緣。粗茶淡飯,養心脾而悅誌。事事躬親,閑來散步鍛煉。怡然自樂,人無求而品高。不急不躁,心坦蕩而悠然。日讀周易,演八卦而成列。夜背詩經,索文脈而探源。寫字練筆,循古法而嚴謹。閑暇讀書,暢心胸而達觀。早年私塾,功夫不負有心。壹朝研讀,終身受益匪淺。喜看新聞,瀏覽報紙新聞。關心國事,了解信息趨前。陶然自樂,處世不偏不倚,練手練腦,增智強記不閑。心曠神怡,見微而知天下。齒德俱尊,頤養而得天年。歲逾期頤,人稱壽星朗照。慶禱上壽,致敬於椿庭之前。童顏鶴發,神愉而氣和,杖履悠隨,安享幸福晚年。養生之法,當為世以效則,福流裔昆,遺惠流澤綿綿。忠厚傳家,飴謀而承燕翼,詩書繼世,裕後而澤沛悠遠。大福永安,以德作表。大壽罔極,惟仁符尊。詩曰:不競不絿,不剛不柔,敷政優優,百祿是遒。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11日 09:20:33     分类:辞赋1
   31         2
[辞赋] 父亲百岁赋并序
父亲百岁赋并序 三余草堂文 嶽峻基厚,有遠德可以行遠道;源潔流清,得仁言全賴有仁風。呈天之祥瑞,大道圓通,暢懷而納宇宙;吮地之精華,朗健剛強,靜觀雲鶴永生。牙簽傳藻集,飴闕孫謀,燕翼而華沛宏博。玉樹起棠階,駿發貞府,優學而騰輝自明。龍驤虎步,懷錦繡而支廊廟。王道無私,為社稷而盡貞忠。鳳發九苞,展鴻鵠之浩誌;虛竹有節,延懿德於無窮。德豎三際,壽域無際,貞如松竹,十方縱橫。行為家國,嚴守禮典,積德累仁,稟自天性。為政以德,恩威兼重。矢誌不移,既蒙榮命。寬嚴合度,頗有仁聲。金環紀月,方誌題名,望重德高,日月同庚。 樹茂椿庭,天中滿壹輪之月,瑞聚祥凝,世上羨百歲之人。日月垂熙,三朔同臨首祚,天地交泰,九重獨得先春。布德東皇,染照迎祥之日,晷移南陸,光騰造福之星,父親百歲,蓬萊盤錦,靈花敷榮獻瑞,庭有玉樹。壽與天齊,芳馨自應家徵。 自是親朋好友遐祝,庚星煥彩,峻極百年上壽。霞煥春庭,華堂盈輝,高懸百壽之圖。景春慶衍,三祝筵開,壽典隨福而至。盞陳柏酒,頌獻九如之樽;香斟玉觥,鸿延富贵之域。仙籌大德大年,岱松千尺;欣感盛世隆恩,蓬壺景駐。歌壽考,樂期頤,進百齡觴,陳千載筆,樽傾北海,樂奏南熏。百鶴來朝,松欽兮鶴羨;東籬采菊,海屋鶴算添籌;鳩杖隨履,坐看雲卷雲伸。蓬闕仙山,瑞輯蘭蓀開五禮;竹萢松茂,庭盈玉樹裕惠三親。四代同堂,怡聚天倫之樂;蘭馨桂馥,星辰永耀德門。四時春作首,三陽開泰運。五福壽為先。四德見天心。 鸿開北鬥,頌景福於天齊。日麗蘭階,炫南極而騰輝。文儀成象,壽比南山松不老;年逾耄耋安仁。壽綿日月,福如東海水,光增史乘,天齡享遐尊。得道者年,蒼松自古多高潔;至仁者壽,丹鶴於今更精神。黃鐘應律,紫閱生春。天賜永福,人瞻福瑞于璇圖;熙凝怡悦,蘭蕴香奇兮贵珍。四時樂而悠遊,萬方壽而穆亲。紫氣袆連,德如膏雨普沾;祥開祺甲,露凝香而浓烈。文星朗照,始遷祖為翰林编修,厚德光大。主講經筵,編史修誌不丟矜节。瑞稽蘭階,八世祖擢進士题名,盛名遠播。朝廷為立旗桿,光仰古今。文脈相繼,代有俊彥翹楚,詩禮傳家,延輝振啟滕沛。光涵壽域,千秋明月不改。橋木高仰,萬裏雲天垂勛。王母蟠桃,三千年開花,三千年結子,故人借以祝壽誕。上古大椿,八千歲為秋,八千歲為春,故人托以比嚴君。 寶樹敷榮,椿萱蘭桂而濟美。瓊林霧靄,靈芝獻瑞而騰芬。漢柏秦松,錚錚骨氣。商彜夏鼎,浩浩精神。有道則宣,君子有展采之思。鴻鵠得誌,誌士奮翮於青雲。早年學私塾,得庠序之恩蒙。四書五經,左史必讀之文。積學似線穿珠,溫故如針補袞。授業家學淵遠,族中自有師門。挨後亦為人師,執鞭而教誨族人。養蒙既正則,得力快而入門。耳目得並用,識字辯意音。句讀朱砂點,嫻熟性其新。自約而得博,由淺而入深。成文亦成誦,涉世得天真。敦誌不慕榮,幼學壯其身。漸入希賢域,世學有梁津。諄誨於詩禮,逢源學乃進。久而引諸類,自啟通八津。詩書醫俗,道德樹人。立德立言,立行立心。忙時學農事,四時有道而遵,割砍鋤鐮淺,耕田耙壟深,葦蔑編縷織席,扛活補家銀。固壘狼煙起,三八年抗戰獵狐。金戈鐵馬,出生入死為民。紅幟高懸,尋真理而革命。長纓在握,赴險途而義懍。烽煙不懼,驅除韃虜寇倭。仰國之威,振雄風而誌存。八年抗戰,淩浩氣馳騁疆場。炮火硝煙,收復金甌誌真。有隱痛,懸賞暗殺歷艱險。改名臥底,做店員而隱身。連累家人,被綁票而受難。多方托情,罰銀洋壹萬贖人。有惋惜,想家不能團聚。九個子女,殤病僅剩二人。有犧牲,為鐮刀斧頭增光。看著戰友到下,心中珠淚滾滾。擔當歷史重托,緊握手中兵刃。堅定信念,根植於民族沃土。錚錚鐵骨,挺起中華梁筋。披艱歷險,高唱國歌義勇,在艱苦中跋涉,迎來共和國之新春。 天佑生民,醒世紀而和黎庶。百族並闐,歡呼天地壹新。轉入政界,為民衣食父母。鞠躬盡瘁,不負眾望之心。蘭陵底閣,任區長而兼政法。土地改革,兼剿匪匡正以安民心。臺莊嶧縣,視百姓為壹家。身先士卒,促生產而惠萬民。五七大水,與鄉民共同抗災。恢復生產,籌物資重建家門。五八躍進,煉鋼鐵而去挖媒。兵團作戰,戰天地而鬥狠。興建焦爐,紅旗二號首推。全國觀瞻,領先科技鼎新。後回薛城,金河最後壹站。萬物踵軌,循四時而代序。妙造自然,靠雙手改造農村。學大寨,改天而換地。興修水利,熟五谷而豐稔。人民公社,打深井而架電。民生有靠,換舊貌而為新。建築社,為地方而創收蓄銀。鐵工廠修造機器,向社會招募能人。直奔小康,致富遵守路線。建新農村,還靠政策暖心。鞠躬盡瘁,壹生勤政盡瘁。光明正大,磊落不染纖塵。氣之清則為精,治身者以聚精為寶。人之清者為賢,治國者以積賢為道。 得逸樂而安居,延年益壽,怡養生而隨緣。粗茶淡飯,養心脾而悅誌。事事躬親,閑來散步鍛煉。怡然自樂,人無求而品高。不急不躁,心坦蕩而悠然。日讀周易,演八卦而成列。夜背詩經,索文脈而探源。寫字練筆,循古法而嚴謹。閑暇讀書,暢心胸而達觀。早年私塾,功夫不負有心。壹朝研讀,終身受益匪淺。喜看新聞,瀏覽報紙新聞。關心國事,了解信息趨前。陶然自樂,處世不偏不倚,練手練腦,增智強記不閑。心曠神怡,見微而知天下。齒德俱尊,頤養而得天年。歲逾期頤,人稱壽星朗照。慶禱上壽,致敬於椿庭之前。童顏鶴發,神愉而氣和,杖履悠隨,安享幸福晚年。養生之法,當為世以效則,福流裔昆,遺惠流澤綿綿。忠厚傳家,飴謀而承燕翼,詩書繼世,裕後而澤沛悠遠。大福永安,以德作表。大壽罔極,惟仁符尊。詩曰:不競不絿,不剛不柔,敷政優優,百祿是遒。 百岁赋中的生命史诗与家国情怀——评三余草堂《父亲百岁赋并序》 在中国文学的漫长传统中,寿序贺赋历来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既承载着对长者生命的礼赞,又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密码。三余草堂的《父亲百岁赋并序》以其宏大的结构、典雅的文辞和深邃的思想,突破了传统寿序的局限,将个人生命史、家族传承与国家命运熔铸为一,创造出一部气韵生动的生命史诗。这篇长达千言的赋文不仅是对一位百岁父亲的深情礼赞,更是一部微缩的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家国命运的壮阔画卷。 一、赋体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父亲百岁赋并序》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其对传统赋体形式的娴熟运用与创新突破。从"嶽峻基厚"的起兴到"百祿是遒"的收束,全文严格遵循赋体"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基本特征,却又在传统框架中注入了现代性的生命体验。作者巧妙地将汉大赋的宏阔气象与六朝骈文的精致对偶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庄重而不失灵动、华丽而内含质朴的独特文风。 在结构上,赋文呈现出精心设计的四重奏:先以自然意象隐喻父亲品格("嶽峻基厚""源潔流清"),再铺陈家族文脉("牙簽傳藻集""玉樹起棠階"),继而展开父亲百年人生历程,最终升华为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这种层递式结构打破了传统寿序平铺直叙的模式,使文本获得了史诗般的纵深感和交响乐般的复调性。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赋中典故的运用。从"王母蟠桃"到"上古大椿",从"商彜夏鼎"到"秦松汉柏",密集的用典非但没有造成阅读隔阂,反而通过意象的有机组合,构建起一个贯通古今的意义网络。这些典故不再是简单的装饰性元素,而成为连接个人记忆与文化记忆的纽带,使父亲的形象既具个性特征,又获得了文化原型的普遍意义。 二、生命史与国史的辩证交响 《父亲百岁赋并序》最震撼人心的力量,在于它将个人生命轨迹与国家历史进程的紧密交织。赋文中的父亲形象经历了私塾学子、抗战志士、基层官员、退休长者等多重身份转换,恰与二十世纪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历史步伐相呼应。 在描写父亲抗战经历时,赋文呈现出惊人的历史细节和情感张力:"金戈铁马,出生入死为民""炮火硝烟,收复金瓯志真"。这些语句超越了传统寿序的溢美套路,以近乎史笔的严谨记录了"改名卧底""家人被绑票""战友倒下"等真实经历。特别是"九个子女,殇病仅剩二人"这样血泪交织的叙述,将家族牺牲与国家命运紧密连接,使私人记忆升华为民族集体记忆的一部分。 父亲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从政经历同样被置于具体历史语境中:"土地改革""五七大水""五八跃进""学大寨"等历史事件不再是抽象名词,而是通过"与乡民共同抗灾""促生产而惠万民"等具体行动获得鲜活表现。这种书写方式打破了传统寿序对政治历史的回避倾向,勇敢地将私人生活史嵌入大历史叙事,呈现出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精神传统。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赋文对父亲晚年生活的描写:"日读周易""夜背诗经""写字练笔""浏览报纸",这些细节构建出一个传统文人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姿态。父亲不是简单的"遗老",而是实现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智者形象。这种描写既避免了将老人神圣化的俗套,又超越了简单的怀旧情绪,展现出文化血脉在现代生活中的延续方式。 三、家国同构的文化理想 《父亲百岁赋并序》最深刻的文化价值,在于它通过一个家族的历史,诠释了中国文化中家国同构的深层理念。赋文开篇即以"嶽峻基厚,有远德可以行远道;源潔流清,得仁言全赖有仁风"确立道德与家国的隐喻关系,随后通过"诗礼传家""文脉相继"等表述,构建起家族传承与文化传承的同一性结构。 赋中对家族文脉的追溯尤为引人深思:"始迁祖为翰林编修""八世祖擢进士题名",这些叙述不仅是为了彰显门楣,更是要确立一种文化连续性的意识。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遭遇断裂的背景下,这种追溯具有重建文化认同的重要意义。而"代有俊彦翘楚""诗书继世"等表述,则暗示了文化传承不在于简单的血脉延续,而在于精神价值的代际传递。 赋文结尾部分提出的"忠厚传家""诗书继世"理念,可以视为全篇的文眼。这八个字浓缩了中国士人家族教育的核心要义:道德品格与学问修养的并重。作者通过父亲的形象表明,真正的家族传承不在于财富地位的世袭,而在于文化基因的延续。这种理念在当代社会具有特殊的启示意义,它提示我们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更应关注精神家园的建设。 四、语言艺术的现代性探索 从文学技艺角度看,《父亲百岁赋并序》在语言艺术上的成就同样值得称道。全文以四六骈体为基本框架,却能根据内容需要灵活变通,时而融入散句以增强表现力,时而采用长联以拓展意境,显示出作者对传统文体的创造性驾驭。 赋文中的意象系统尤为精妙。自然意象如"松""竹""鹤""兰"等传统符号被赋予新的生命体验,与"红旗""深井""电"等现代意象并置,形成时空交融的美学效果。如"兴修水利,熟五谷而丰稔"与"人民公社,打深井而架电"的并置,既保持了语言的古典韵味,又准确传达了现代农村建设的场景。 情感表达方面,赋文成功避免了寿序文学常见的虚夸倾向,做到了情真而不滥,词华而不浮。在叙述父亲抗战经历时,"看着战友到下,心中珠泪滚滚"这样朴实无华的表达,反而比华丽辞藻更具感染力。而在描写父亲晚年生活时,"不急不躁,心坦荡而悠然"等语句,则准确捕捉到了长寿者的精神境界。 五、当代语境中的文化启示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父亲百岁赋并序》的价值不仅在于文学艺术层面,更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代际关系、家族记忆与文化传承的新视角。在全球化冲击下家庭结构发生巨变的时代,这篇赋文提醒我们关注家族作为文化载体的重要意义。 赋中描绘的父亲形象——既是传统文化承继者,又是现代革命参与者,既是严父,又是仁者——为当代人提供了一种理想人格的参照。特别是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这种融传统道德与现代意识于一身的形象,具有特殊的精神引领作用。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父亲百岁赋并序》的成功实践表明,传统文体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关键在于如何像三余草堂这样,既深入传统又面向现代,在保持文体特质的同时注入鲜活的时代内容。这种文学实践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示范意义。 结语 《父亲百岁赋并序》是一部厚重的生命史诗,它通过精湛的艺术形式,将一个普通又不平凡的百岁人生升华为中国家国情怀的象征性表达。在这篇赋文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父亲的形象,更是一部浓缩的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以及一种面对生命终极关怀的哲学思考。 在文学价值之外,这篇作品更重要的或许是其文化象征意义:它象征着中华文明在经历近代剧烈震荡后,仍保持着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象征着中国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持久生命力;也象征着个体生命通过融入大历史而获得的永恒价值。在这个意义上,《父亲百岁赋并序》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记录民族心灵历程的文化档案。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11日 09:10:56     分类:辞赋1
   32         1
[碑记] 道光二十九年《滕阳宋氏族谱》载碑文
道光二十九年《滕阳宋氏族谱》载碑文宋政权缉
发表时间:2025年03月30日 07:29:43     分类:辞赋1
   22         1
[文章] 潜心十年学辞赋,平仄抑扬乐人生
潜心十年学辞赋,平仄抑扬乐人生宋政权 我是从2008年开始写辞赋的,那时家族鲁南宋氏文化研究会要编一部《宋氏文史》,作为枣庄市薛城区政协的文史资料,我被邀请为主编之一,当时就想着写几篇远祖赋有多好,虽然在大学学过赋,那只是古典文学的一些篇章,要真正写赋,还是一个门外汉,于是我就学习诗经的写法,先写四言的。我先后写了《伏羲赋》《女娲赋》《炎帝赋》《黄帝赋》《阏伯赋》《微子赋》《彦德公赋》。后来接触到了 清 余丙照的《赋学指南》,唐代的《赋谱》又读了部分《全唐文》,还有赵薇老师的《赋学微义》慢慢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加入了中国辞赋家协会,中华辞赋社,在一些同道和老师的帮助下,不断提高。2013年起,每年都有辞赋作品在《中华辞赋》刊载,算是对我写赋的鼓励。回望十多年走过的路,也基本上勾勒出学赋的过程。 首先技法的学习要先从规范的地方人手,向前人和经典学习,象《诗经》《楚辞》《诸子百家》《先秦典籍》《汉赋》《唐赋》《宋赋》以及技法论著。但是技法的运用要向经典学习,艺术的核心是要表现个人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去学习一个程式化的东西。但是头三脚难踢,字词句,语法,句式,串珠,就像军训我们一开始是要练习稍息、立正,队列,正步走,这是基本功,但是平常还是自然状态好。上了战场就要根据战场形势灵活机动,克敌制胜。战场上有哪一个部队是靠走正步打胜仗的?可是哪一个打胜仗的部队又是没有学过正步走的?正步是为了训练我们深层次的协调性和默契感和内在的潜力,在我们最自由的发挥时会有一种高精度、高层面的协调性,章法布局,起承转合,用用之妙,全凭一心。没有前期这种精密度的训练,就没有后来最自由的状态下符合你情感的核心表达。佛教说佛在我心中,以佛之心观天下,处处是佛。用辞赋的眼光、视野来观照辞赋艺术,这个时候你的学术训练才真是正获益的具体体现,所有的技,所有的前期训练,在赋道的引领下才变得有意义。但是所有的技都要支撑赋道的构筑,上升到道德品位,辞赋才能立得住,撑得开。什么是道,就是綰维辞赋精神的大气象、大格局,就是氤氲在赋道的雄浑、敦穆与雄强。从改变人的自身气质和审美入手,这才是我们真正赋学的核心部分。 学习写作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我都有用两三年的时间构筑一篇赋,如当年家里曾经有过一面铜镜,上面镌刻两圈文字没人认得,就想写一下,但是没有资料,就一直放着,有一天去逛旧书店,看到有卖旧的《收藏快报》2008年一年的,就买回来看,巧的是在6月份有一期上就刊登了和我家同款一样子的铜镜,还有介绍文章,和梵文释文,这些年的疑问就一下子全解决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原来是元代梵文准提镜,不用建庙,随身携带,对镜就可以修炼。我就写了《元代梵文准提镜赋》。也有用更长时间考察沉淀的,微山夏镇三绝碑《漕运新渠记》在当地非常有名,由建极殿大学士徐阶为此事作记,书法家周天球书丹,名石匠吴鼐镌刻。碑文撰、书、刻俱佳,号称“三绝”,为夏镇八景之一,可与曲阜孔庙的碑刻媲美。因为文革期间被毁坏,景区也被拆除,资料很少,2010年着手收集材料,后来参加县书协的展览,获奖一本此碑的原始拓片影印本,是书协走访多年收集到的珍本,非常高兴,后龙又走访了微山县的本族家人,和我的工友。笨人笨办法,就学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清代著名画家和诗人郑燮(号板桥)“”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的诗作。有何不可,沉淀一下,细细斟酌,收集材料,反复推敲,含纳才丰厚。我喜欢汉大赋的铺张扬励,雍容敦穆。文绣鞶帨的夸饰;结构宏大、场面壮观,富有气魄。所以我一般都控制在千字左右,尽量使承载更丰厚一些。我很少写律赋。律赋是唐宋以来科举考试所采用的形式,唐尚法,是有一定严格规定的赋体。其音韵谐和,对偶工整,于音律、押韵都有严格要求,包括字数、句数、对仗、平仄、押韵等方面。对仗要求上下句在结构、词性、意义等方面相互对应,工整严谨。平仄方面,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安排声调,使文章具有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感。并贵在开篇破题,破题是律赋最重要的一环,既要贴切题意,笼罩全文,又要开门见山、出手不凡。如唐代李程的名作《日五色赋》的破题曰“德动天鉴,祥开日华”两句包蕴全篇,气象高华。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今赋试於所司,亦曰律赋。时必定限,作有程式,句常隔对,篇率八段,韵分於官,依韵为次,使肆者不得逞,而谨者亦可及。自唐迄清,几一千年。"(引自《汉典》)。律赋章法严谨,一般很难写好。相对而言骈赋起结比较自由,题材范围广大,内容题材广泛,几乎无所不包,涵盖了咏物写志、即景抒情、思旧怀人等多个方面。当代赋学名家马积高先生《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云:“盖律赋本从骈赋变出,其区别主要在于:骈赋不限韵,律赋则限韵;骈赋虽多偶句,一般只求大体整齐,律赋则基本上全是俳偶句,只可稍有变化;骈赋起结较自由,律赋则开头一般必须破题,承结亦多有恒式;骈赋长短不齐,律赋一般限四百字左右。”比较律、骈二体特征时首举限韵,可见也认为限韵是最重要的区别。 写作是一个艰苦的旅程,更是心灵的耕云,我用心灵写作,每一件作品,都是灵魂的构筑,意思的流动,生命的绽放。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时写顺手废寝忘食,边吃饭边打字,不计时间,也不求骈偶求意境,不求工拙求顺通。也有写不下去了,就先放着的时候,带有了想法再续。梧桐寺,西湖,城隍阁,钱塘江、六和塔,断桥、孤山,烟霞洞都去过好多次才下笔写,胸有成竹才最重要,不能凭空乱造,急于求成。有时候急躁是没有用的,沉淀一下会更好。灵感也是需要时间去激发的。我是一个自学能力较强的人,先后学了书法、绘画、篆刻,装裱,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参加国内外大展、获奖,入集。我基本上都是拿两三年的时间攻一门,只有辞赋坚持了十多年,不管写的怎样,都是我生命旅程的一部分,也被《中华辞赋》《科幻画报》《余杭晨报》《德州日报》等报刊多次刊载,也有参赛获等级奖的。更感谢中词,第六届中国诗歌春晚授予我全国十佳辞赋家。我不想把写作与名利扯上太多,也就很少去参赛,就算拿个一等奖,也不比别人高多少,我还是我,有参赛获奖记录证明自己不笨就行了。学赋本来就是写着玩,快乐人生,退休了给自己找点事做,消磨时间,不要贪求太多。人生不易,作赋更不易。我从2008年开始写辞赋,十多年有两百多篇,涉及的范围也较广,我认为万物皆可赋,都是一点点抠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是一点点改出来的,我写我心,每一个字都承载着生命情怀,也是人生最好的诠释。心底无私天地宽,人到无求品自高。其中的酸甜苦辣咸,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到。宋初人孙何云:“惟诗赋之制,非学优才高不能当也。破巨题期于百中,压强韵示有余地,驱驾典故,混然无迹,引用经籍,若己有之。咏轻近之物,则托意雅重,命词峻整;述朴素之事,则立言遒丽,析理明白。其或气焰飞动,而语无孟浪,藻绘交错,而体不卑弱;颂国政,则金石之奏间发,歌物瑞云日之华相照,观其命句,可以见学植之深浅;即其构思,可以见器业之小大。穷体物之妙,极缘情之旨,识《春秋》之富艳,洞诗人之丽则,能从事于斯者,始可以言赋家之流也。”(《论诗赋取士》) 最近通过朋友介绍,知道了ai写作,就试着写了一篇感觉结构韵律都不行。所以写作是心灵的歌唱,灵府的构筑,要有个人的风格特点,不能用科技偷巧,缺乏心灵构筑的作品,没有了生命观照也就显得浅薄了。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AI与文学艺术的融通会成为我们面对的全新课题。通过语言处理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可以生成不多种同风格的作品。然而,文学艺术的核心在于文学原创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辞赋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辞赋家思想情感的表达和艺术个性的显现,是艺术家心灵和精神的创造,常常是“妙手天成”,随感生发,是“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的体现。有“偶然而得”的效果,是不可复制的佳作,而这些恰恰是AI不可能具有的。AI虽然可以模仿技法,快捷方便,但无法复现辞赋家的情感和心灵境界,至少在当前还不可能。对于辞赋家来说,AI永远只有工具意义。要大胆使用它,可助力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通过高精度扫描与AI修复技术,还原古代传统文化原始风貌,开拓文化资源,提升学习质量,让更多的人了解辞赋走近辞赋和欣赏辞赋。但我们也要高度注意,决不能去搞技术生成。这样就脱离了个人创作的本质,沦为为智能的奴隶。可能会使大脑思维退化,毁掉精心创意,使文化内涵削弱,更是稀释辞赋文化承载的内涵、消解创作深度与赋学意蕴。当然,随着AI广泛运用我们要更加注重自我创作,注重笔墨意趣和情感的表达与思想深度的发掘,努力创造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作品,真正做到“赋如其人”,用作品的原创性、含纳性以区别于AI的“智能操作”。学《文学概论》课的时候老师讲过,风格即人,就像书法上讲的字如其人,心正则笔正,用到辞赋创作也是相通的。背离了个人的风格特点,和生命阐释,再好的文字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ai虽然快,但深度不够,韵律不谐,含纳不深,不是我们创作的路径,真正的辞赋家要靠实力,不能靠这些,偶尔玩一下,体会一下就行了。在创新发展和技术赋能中,要做到对传统文化根脉的保护,守护好辞赋文化内涵、创作本质,让古老的辞赋艺术在数字时代,借科技的力量绽放新的光彩。3217个汉字
发表时间:2025年03月25日 09:32:47     分类:辞赋1
   22         2
[辞赋] 春分赋
春分赋宋政权·三余草堂 夫仲春和惠,物候恰分。阴阳相半,兴废两均。分者,赤黄相交也。恰是分春一半,阳春三月之节点;欣逢岁月两平,黄经零度之维时。岁月无端,樑間玄鳥时語;经纶有序,林中花解春熙 。玉历贲典,明鉴岁月,尧天舜日,暗诵春词。昼夜均偕兮,冷暖相系;朝昏睦和也,寒温均齐。负阴抱阳,三光朗照,含华吐瑞,四序壮图。一边是诗,一边是画。一半是冷,一半是热,一边艳丽,一边新奇。阴阳互生。二气相滋,金阳直射赤道;南北季反,东西日月守期。斯有百鸟鸣而春长,万物馥而郁弥也。 是时惠风和畅、 杨柳舒筋。芳陈素馨,时花吐蕊。循清明之气,感造化之恩;展万汇发华,推经纶之理。时光无数往复,不厌转折回轮;春天瞪大眼睛,拍摄春之七彩花美。岁月之躔次,千年不变其瞻巡;人之机遇,一生只有兮一次。挫折与悔痛,都变为砥砺之温馨;成功之喜悦,都化作前进之宏轨。故事缤纷,春晖焕绮。日射精光,万有复歆,候鸟归乡,山花绯紫。踏青寻春,邀友乡梓也。 检阅河流两岸,鸟语花芬。油菜蓓蕾成花,尚带鹅黄,美酒清新入梦,犹添清醇。回眸蔚蓝,转眼浥翠。风云姽婳,山水氤氲。遥观甲骨卜辞、咀嚼铜器铭文。感悟自然造化之馨烈,牢记时光刻度之粹真。心仪群生之易象,情注万物之灵魂。品读春天,感知生命旅程之忧患;驱驰世路,体会古今世事之艰辛。于是挥彩笔,写芳新。招百鸟,诵奇文。觑破天心,邀春同筑歆梦;携来浪漫,结伴载欣载奔。一年之好景,得春先占。凡庶之咸歌,太平永存。
发表时间:2025年03月20日 10:42:38     分类:辞赋1
   48         0
[辞赋] 惊蛰赋
惊蛰赋宋政权·三余草堂 夫阳和启蛰,四时灵慧。翕辟万方,萌动群类。向暖而知春,辟寒而开岁。解箨弗替,上承雨水而肇祥;闭藏有时,下继春分而荐瑞。春烟萦系物华 ,宿雨播布灵卉。 而时天鼓霆震,警醒蛰虫。园林应律,任春风而舞翠;庭院复新,凭化日以扬菁。细雨润物,虫滋蚓行。紫燕返里,蚕破卵生。雀争暖处,莺避寒风。春融寒暖,龙释晴明。牛敦魄壮,待启田耕。风香日涨,尘落 烟轻。艳阳暖午,温差十七。料峭晓风,春寒不冻阳和之水;昼温夜冷,日暖何须温润之风。于是冰皮解冻,鳞波顿生。紫气出乎东震,彩光暄乎上穹。乃见鹰鸠跃,仓庚鸣。夕虹祥瑞,映赤东暝。光飞海镜,影入湖平。任是春水汤汤,绿野油油。遥见杏颓,桃李开蜀锦之艳,却疑鹰老,而化春鸣之鸠。小荷擎露,紫蜓轻悠。万有欣荣,岚屏绚彩;生机广布,竹影顺修也。 但觉蛰伏若南柯一梦,觉醒如孤枕三更。莫负春光,尽早启步。频催笨鸟,巧啭先声。珍重行藏,自是富贵;蹉跎岁月,无非虚声。扬鞭策马,大道纵横。善谋布德,世业鸿声兮骏远;智勇推仁,小康筑梦于鹏程。容怀奋翼,世路成行。开来继往,万国结盟。一带一路,前景光明。谊结四海,友联苍穹。经济复惠,合作共赢。蛰龙冬卧复起,老冀峻节犹彤。凤翔麟舞盛世,龙腾虎跃升平。
发表时间:2025年03月05日 19:44:10     分类:辞赋1
   23         0
[辞赋] 七星连珠赋
七星连珠赋 宋政权·三余草堂七星连珠赋并序三余草堂天象神奇,星躔诡秘。低昂斗车,出没神浒。列宿逡巡,照临下土。灵祇昭格,荐诚备物与。傍月流金,云汉韶举。式昭天事,豁亮帝府。神之至尊,惟德是辅,以春而布令,迈德乎今古。或谕吉凶,相因祸福?至道被辉,英风飚炬。德正则道正。祈福而得福。尔其连珠而自同晷,依祥德而行;七十七年一轮,靠重光而序。諴和兆民,畼茂草木。休气洽翔,贞符福禄也,特赋。 窃闻宇宙浩渺,星河灿烂。夜幕拉开,空墨星现。七星连珠之景悄然,观者无不望空惊艳。共暄殊造天心之影摇,各带独特神秘之光炫。綰维帝阙,仿若远古而来之嘉宾;组链星辰,也如夜宵独特之盛馔。共暄殊造,烨天心之影摇,各带独特,辉神秘之光炫。在浩瀚苍穹,依次惊现。七星连珠之象,与新月映辉。七十七载回环,乃方可一见。诚为天地之奇观,也是宇宙之盛宴。气象万殊,缅星河而尽张。光辉一天。罗银汉之灵羡也。 且观夫,双星拱月之景,更为奇观。明月高挂,宛如玉盘。皓魄赋成灵境,鸿辉洒遍人间。两颗星辰,如忠诚的卫士;左右相伴,拱卫明月尊前。云气与虹气参差,营造出如梦如幻;月光与星光交互,仿佛置身于仙园。古人视窄,以为不祥之预兆,意寓凶吉祸福;今世眼宽,星出更利发展,不与人事关联。神理默运,不以言宣。商灭乃气数已尽,秦亡是横征暴敛。武则天废唐建周,自立为帝;中越自卫反击战,正义维权。不在天命,纯属自然。七星连珠,寓意着祥瑞机缘。视为上天的恩赐,象征着国泰民安。七星连珠,寓意幸福美满。双星拱月,象征着和谐修全。 而其最亮那颗,光芒夺目而烈炽;恰似星界中之至尊,如同燃烧之火焰。以不可一世之靓姿,照亮周围之黑暗。一颗散发柔和之蓝光,宛如幽蓝之宝石,歆润而深邃,与金色的光芒相互映衬,碰撞出奇妙视觉之火花;一颗微泛艳彤之红霓,恰似天边一抹晚霞,温柔且静谧,为这星阵增添丰彩,平添了一抹别样之浪漫 。它们排列,恰似星河之纽枢。看似无章,形成优美之弧线。魅力之星辰,月光与星光相互交织、串联在一起,又似细腻绚彩之光电。编织光网,激起汹涌之光潮,牵手夜空,游走梦幻之无限。光芒强弱,互补其优雅,像在演奏神秘之乐章;微妙变化,随时间推移,似在一场无声之排练。 噫吁嚱!实乃吾辈之幸事,今逢此罕见天机。世人珍惜难得机遇,玄象沉浮往还昊虚。天象邃袤,银汉同舆。梦绕明禋,赞叹宇宙之伟大神奇;心怀敬畏,感恩自然之馈赠寄予。从天象汲取能量,奋发进取;为实现伟大复兴,努力参与。愿此祥瑞之象,福泽苍生,庇佑群黎! 2025年七星连珠的时间一、
发表时间:2025年02月26日 21:33:11     分类:辞赋1
   32         0
[辞赋] 寿星赋
寿星赋三余草堂 夫巍巍华夏,郎朗乾坤。寿星之象,自古而尊。其形也,鹤发童颜,长眉垂耳;其神也,慈祥和蔼,福泽等身。观其貌,厚德仁怀,若南山之松柏之长茂;察其形,慈眉善目,似东海之水无垠。寿星者,乃天地之灵瑞客,实人间之福禄神也。 维天垂象,寿星耀光。。寿星者,携商彝夏鼎之精神,得寿而敬;有汉柏秦松之骨气,福德绵长。其气煌煌,映于天穹,其光烨烨,昭于四方。故能主寿考,司祯祥。宽仁厚德,广被四方。其杖挂葫芦,象征福禄;手持蟠桃,寓意安康。桃者,仙果也,食之可延年益寿;葫芦者,灵器也,纳天地之精华,祛百病保梓乡。寿星所至,祥云缭绕,高龄当尊,瑞气应祥。观其形,似清风之客,感受力量;若皓首之翁,持杖而王。其临也,则人寿年稔,其绛也,则泯祸除殃。百姓见之,莫不顶礼膜拜,祈愿福寿得双。故古之王者,莫不仰观其象,俯察其德,以求国泰民安,福寿无疆。 寿星之寿,非独年岁之超群,更在心境之舒旷。其心如明镜,映照万物而不染尘埃;其志如高山,屹立千秋而不改格样。寿星之道,在于养性修身,顺天应人,独树形象。不疾不徐,与日月同辉;不躁不浮,与天地同匡。昔者彭祖八百岁,为寿星之典范;先时鲲鹏九万里,乘六气而图南。其养生之道,贵在平和;其处世之方,重在容宽。故能享高寿,御海渊。今人虽不及彭祖之寿,然亦可效其德,修其心,养其性,助其颜。若能如此,虽未至百岁,也至耄耋,亦可称寿星矣。昔者尧舜之世,寿星显于天,万民乐其生,百兽驯其性。及至周文,寿星再临,国运昌隆,子孙繁盛。是故寿星之现,乃太平之兆,长寿之福,是盛世之征。其德配天地,其光耀古今,凡其所照,莫不蒙福焉。 夫寿者,人之所愿也。寿星者,福之所归也。其临于庭,则家道兴隆;其照于国,则社稷永固。故古之贤者,莫不祈其光,祷其绪,以求身安体健,寿考无数。祖爷遐龄,逾耄耋九十有九;家尊高寿,过期颐一百零三,皆德高而望重者也。今吾辈亦当仰其德,效其行,修身养性,积善成德,以感天心,以邀福天。以颂寿星之德,以祈天下共瞻。嗟乎!寿星者,非独一人之福,乃天下之共愿也。愿天下苍生,皆能如寿星般,福寿安康,长乐未央。愿世间万物,皆能如寿星般,和谐共生,永续绵绵也。大德无量山作颂,福临寿星兮天龄稀。芝兰气味松筠操,龙马精神海鹤姿。赞曰:寿星兮煌煌,光照我四方。福禄也攸归,万寿而无疆。德配乎天地,光耀其八荒。祈其之永临,福泽亦绵长。 这是1999年我画的老寿星 这是我2008年画的老寿星
发表时间:2025年02月10日 13:22:07     分类:辞赋1
   53         2

1 2 3 4 5
  • 182 条记录 第 1 页/共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