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 也谈“志之所之”
“诗者,志之所之也”,出自《毛诗·序》,讲了两千多年,为诗者几乎无人不晓。 “志之所之”,说的是心愿志向的去处。诗是用来表达心志的。有没有、成不成诗,最基础的,取决于心中有无“志”在。換言之,如果根本没有什么看法和想法需要表达,无“志”可“之”,便无诗可写,勉强敷衍,也必混乱不堪,不知所云。学诗者知律易,修志难。初习章句格律,每觉日有所获,而后长期徘徊,难以突破,归根结底在于其“志”缺乏精进。这正是陆游告诫其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的道理。以此论诗,无意否定和排斥艺术技巧,只是说,写诗之要,在于对外部世界一定有思考,有感觉,有想法,有“志”要“之”,有话要说。“所之”者,应为诗人自身之“志”。这似乎不成问题,但实际歧路甚多。有人标举唐宋,将古人之“志”原封不动搬来,用古人意旨,学古人腔调,其实不知唐诗贵在反映唐代,宋诗贵在反映宋代,不能反映当代,后人看我辈之诗何为?又有人惯于套用他人之志,动辄以大旗号吓人,以名人装点门面。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何况一个个大活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活泼泼的存在,不可复制,心志的差异处正是其独有价值所在,为何要舍己从人、去真存伪、自欺欺人?拾人余唾,代人歌哭,陈陈相因,大可不必写。千秋万代,世间只有一个独特的你,当诗句从心底流出,面目独特,落墨就能立住,应当具有这点自信。历代成大气候者,千变万化,写的都是自己,不是古人,也不是他人。人各有志,只是理之一端。另一端,人之“志”植根于共同的现实、历史、民族、文化之中,必有相同、相通之处。惟因如此,千百年前之经典,今日依然令人激动不已。 就诗人诗作而论,其“志”在多高层面和多大程度上与世人之心意相融冾,决定着“志”的价值与能量。其“志”高远,举篇皆高。读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读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读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读革命领袖和先烈大气磅礴的雄辞伟句,其感受肯定同读齐梁体、西昆体、宫体诗以及那些唧唧歪歪无病呻吟之作截然不同。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具家国情怀,写人间大义,更能海涵地负、雷霆万钧,直击人心。“诗言志”,不是“直言志”。只有将“志”演化为意象、意脉与意境,显现“所之”,方能成诗。诗之生命、魅力在此,困难也在于此。于我辈老来学诗者,此处是硬关卡。大半生从事管理,所言所写,惟恐说之不全不实不细不清,不仅直言,且不避重复,结果絮絮叨叨,满纸实话,一碗白开,索然无味,实在不能算诗。 困难并不可怕,滴水可以穿石。坚特写作,假以时日,说不定其“志”也嘉,其“之”也美,不小心真正成了诗人。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11日 11:37:19     分类:诗
   6         0
[诗:七绝] 郑公祠
司农才俊笔通神,笺注风威胜鼎纶。三派官学东逝水,毛诗传诵到于今。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11日 11:36:55     分类:诗
   5         0
[诗:七绝] 高密供销社
初心不改系三农,汗洒川原盼共荣。五谷分得殷切意,累累硕果沃田中。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11日 11:36:38     分类:诗
   4         0
[诗:七绝] 鼎梁消防
创业十年坎坷多,雄心依旧未消磨。苍天不负凌云志,五岳终将许放歌。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11日 11:36:19     分类:诗
   4         0
[诗:七绝] 坊子矿
外贼千古虎狼心,百丈埋藏亦噬吞。莫道侵伤随雨去,风来竖井尚呻吟。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11日 11:36:01     分类:诗
   2         0
[诗:七绝] 青云山民俗
幽径泉石处处欢,游人围聚翠云间。掌声雷动惊呼起,南北风情漫碧山。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11日 11:35:41     分类:诗
   7         0
[诗:七绝] 安丘景芝酒
衔杯最喜溯源长,舜帝天工酿酒香。一品清酌千载秀,半为甘冽半文章。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11日 11:35:22     分类:诗
   3         0
[诗:七绝] 杨家埠年画
版画门神印几重,威风艳丽各呆萌。只须买者心头爱,守护荆扉亦自雄。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11日 11:35:00     分类:诗
   4         0
[诗:七绝] 寒亭西瓜
分子神功变岁华,冬棚暖日育奇瓜。寒风瑞雪依时到,极品除夕进万家。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11日 11:34:41     分类:诗
   5         0
[诗:七绝] 大英烟厂地道
密室潜身抵站前,纵横蛛网铁石坚。信如烟草无为害,何必先谋作鼠窜。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11日 11:34:20     分类:诗
   3         0

1 2 3 4
  • 40 条记录 第 1 页/共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