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七绝] 制作水果捞
鲜果缤纷刀下开, 甘甜如玉匠心裁。 一杯捞尽清凉意, 生笑课娱谁乐哉?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29日 15:17:44     分类:诗词速递
   57         1
[诗:七律] 清明寄思
离分两载向云涯,婆母慈容念所加。 每忆恩情温似月,长思往事碎如沙。 清明又见新茔草,上巳难逢故里茶。 纵使时光来倒转,人间何处找妈妈?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29日 11:01:04     分类:诗词速递
   8         2
[诗:七绝] 锻炼随感
步步添新汗未消,全身运动乐逍遥。时光转瞬须珍重,康健方能少寂寥。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29日 11:00:32     分类:诗词速递
   3         0
[诗:七绝] 编草鞋
青藤细草手中缠, 巧织千层步履坚。 莫说寻常无大用, 安身生活自安然。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29日 10:59:22     分类:诗词速递
   6         0
[诗:七律] 贺渝山文学社成立
文坛炽盛荟贞华,渝社新成映彩霞。雅韵飘飘传四海,诗心熠熠照天涯。挥毫喜落佳音至,展卷情深妙语加。愿此亮星长璀璨,同行前路锦如花。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29日 10:58:10     分类:诗词速递
   5         0
[诗:七绝] 诗友
处事为人似暖阳,才高八斗耀星光。文坛路上勤开径,笔墨横飞意气昂。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29日 10:57:41     分类:诗词速递
   5         0
[其它] 【集体作品】大雪抒怀
孙凤梅大雪抒怀斗指壬方日更寒,琼花旋舞烈风弹。留情塞外雕银殿,寄兴山头戴玉冠。松柳凝凇牵好梦,江河封冻锁清欢。猫冬约友围炉坐,把酒吟诗唱大观。王占平大雪时节抒怀寒菊妖娆传暗香,琼花漫洒伴奇妆。赏观野岭红枫舞,欣看丛林黄叶扬。凝目遥望风瑟瑟,倾心远步雪茫茫。山川陶醉览佳景,作赋吟诗赞故乡。王声春大雪白蝶翩飞落野川,天成素染洁晖笺。山留雪厚稀行迹,水冻冰凝不驶船。巧塑高楼菇状景,勤清阔路坦平然。冬寒难阻销粮热,车队轮排国库前。王玉祥大雪抒怀朔风呼啸林涛吼,飞驳登枝唱赞歌。雪覆群岚驰蜡像,冰封大地舞银蛇。金乌西坠阳光短,玉兔东升夜色多。季节轮回辞旧日,欢声笑语满山坡。姚 军大雪抒怀仲冬节至雪连天,云罩江河荡紫烟。老去秋容怜季短,早来梅韵报春先。九原林壑祥光绕,万里冰霜瑞气缠。卸却辛劳农户乐,坐谈丰岁贺新年。苏兴武大雪忆嬉雪儿时嬉雪实难忘,引伴呼朋气势昂。拉起爬犁拖脚印,拈来汗滴画容妆。一群猎豹披花袄,几簇肥娃吮石糖。最是那尊真勇士,松枝易作手中枪。王玉祥大雪节气一、大雪即景琼花飞降时,绿柳化银枝。万径人踪杳,千山鸟绝离。天寒晨起晚,地冻日升迟。懒得攒诗句,搜肠凑拙词。二、大雪感吟时移温度降,湖面碧波凝。雪落千山素,星晖万户灯。堪怜寒号鸟,又见屋檐冰。借酒驱凉意,居家会友朋。郑松林大雪(通韵)大雪无痕日暖薰,悬枝胖雀比谁沉。南飞候鸟回眸叹,万里江山处处春。钟明和大雪洋洋洒洒下神州,一色山田识路愁。村落临前无问处,只闻麻雀闹枝头。李 述大雪感念天曹又涨薪,寄来十万雪花银。苍生遇冷何须虑,瑞象飘飘信有神。王占平大雪节临大雪舞琼花,竞秀仙姿逢翠华。瑞叶题诗频掠影,幽香淡墨醉烟霞。林长友鹧鸪天·大雪抒怀欣落琼花玉色蒙,云霞几许染天空。雪藏衰草伏寒土,月伴疏林映碧松。 梅夺目,鹊迎风。银装素裹梦无穷。皑皑北域乾坤朗,装点江山傲宇穹。董吉斌鹧鸪天·大雪冷冽冬风吹雪飖,霜林寒彻草枯凋。山峦铺就千层玉,旷野织成万片绡。 思旧事,感今朝,人生难画又难描。幽怀欲藉诗笺意,放远登巅气自豪。葛志新鹧鸪天●大雪随笔大雪纷飞好景观,农工无事侃兼悬。胸前火烤浑身暖,背后风吹不觉寒。 马走日,相奔田,叟翁对弈口衔烟。骚人弄笔填词句,把酒高歌午夜天。吴焕新永遇乐·大雪寄情朔雪纷扬,琼花飘舞,天地清绝。万里冰封,千山素裹,寒雀枝间咽。野村农舍,炊烟袅袅,风卷玉尘飞屑。念从前、围炉夜话,几多感怀欢悦。 藏身养气,暖头护肺,且把健康关切。姜枣汤温,茴香茶妙,滋养身心彻。夜眠宜早,神安意畅,静待晓光临阙。任思绪、诗情涌起,赋词一阕。栾文忠百字赋·大雪凄风渐冷,落雪天寒。锦鸡寻食,松鼠冬眠。翁妪居家惬意,游人踏栈心欢。临窗望远,叹匆匆之岁月,醉梦吟哦,咏浩浩之山巅。赏皑皑之沃野,观郁郁之松峦。夜深而鸟不语,天冷而人清闲。柳凝淞韵,梅綻枝繁。阴盛阳萌,山间恋偶猛虎;光和日暖,室内清香幽兰。
发表时间:2024年12月12日 11:59:04     分类:他人作品推荐
   329         9
[文章] 【作品赏析】钟明和点评
题农民画《身正影不斜》(通韵)逄晓玲党旗前面手高抬,宣誓声声牢记来。民意时常心里放,皆因国事系胸怀。 逄晓玲老师的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农民在党旗下宣誓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党的忠诚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心。诗中通过“党旗前面手高抬”和“宣誓声声牢记来”展现了农民对党的信仰和对誓言的重视。同时,“民意时常心里放”和“皆因国事系胸怀”则反映了农民将人民的意愿和国家的利益放在心中,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农民的形象传达了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价值观。酒间感怀王顺昌诗心未改未沉沦,间歇难为索薄薪。朝赋风花添底气,暮吟雪月长精神。酒输彭泽无须辱,才逊临川不坠身。偶见蚍蜉缠傲骨,休将拙筆戳脏唇。 《酒间感怀》,是王顺昌老师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以及对个人才华和生活境遇的自省与自嘲。 首句“诗心未改未沉沦”表明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始终如一,没有因为生活的艰辛而放弃或沉沦。 “间歇难为索薄薪”则反映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即使才华横溢,但仍然难以通过诗歌获得足够的生活来源。 “朝赋风花添底气,暮吟雪月长精神”描绘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创作诗歌来提振精神,无论是清晨还是夜晚,都能从自然美景中汲取灵感。 “酒输彭泽无须辱,才逊临川不坠身”中,“彭泽”指的是陶渊明,他曾任彭泽县令,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诗人自比陶渊明,即使在酒量上不如他,也不觉得羞耻;“临川”指的是王安石,诗人认为自己的才华不如王安石,但也不会因此而堕落。 最后一句“偶见蚍蜉缠傲骨,休将拙筆戳脏唇”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的不屑和自我坚持,即使面对世俗的纠缠和诱惑,也不会放弃自己的文学追求和道德底线。 整首诗流露本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和独立精神。秋风作酒云天夜幕灯光入酒中,街边小饮对清风。飞来一片秋黄叶,欲醉何堪岁月匆。 《秋风作酒》,是潘国东老师的感怀佳作,他通过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小酌的场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夜幕灯光入酒中”描绘了夜晚的街景,灯光映照在酒杯中,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 “街边小饮对清风”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街边小酌的情景,清风拂面,给人一种清爽和自在的感觉。 “飞来一片秋黄叶”通过一片飘落的黄叶,暗示了秋天的到来,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最后一句“欲醉何堪岁月匆”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即使想要沉醉于这美好的秋夜,也难以抵挡岁月匆匆的脚步。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发表时间:2024年09月12日 22:17:22     分类:诗词速递
   610         7
[点评] 编辑日记:何鹤评改·张海玉《缝鞋匠》
不入江湖不避秦,一蓑风雨一家人。 针牵岁月去来路,掌上春秋老病身。 足迹万千因我正,铜钱三二岂言贫。 汗催寒暑才霜鬓,十字街头又染尘。 何鹤点评:此类题材作品颇多 ,然多俗笔。这首七律的语言超尘脱俗,背后一定是读了无数古代经典作品,才会有这样的功力。但不足处也很明显:比如一二这两句为雅而脱离现实,现在谁还“避秦”?何人披“蓑”?“针牵”与“掌上”对的不工。如果留“牵”当然最好,但后面对应的“上”没有太好的字可替代,只能留“上”改“牵”。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去来”,虽无毛病,但如果能与下句的“老病”相匹配,还是平淡了些。五六两句对仗差的就更多,而 第 五句本身,尤其是“因我正”极费解,所 以只能从这句改起,来适应第六句。“万千”与“三二”对,没问题。但从语感上考量,还是 置换更好的词儿为上。第七句问题多多。修鞋汗与“暑”沾边,“寒”与“暑”不搭。七句的“才”是想 与八句的“又”形成递进关系,但我没看出其构成的必然联系。改作: 不入江湖不避秦,一蓑风雨一家人。 针头岁月崎岖路,掌上春秋老病身。 足迹浅深何惧远,铜钱些许岂言贫。 久经寒暑怜霜鬓,十字街边满脸尘。
发表时间:2024年05月30日 08:06:22     分类:诗词速递
   1031         8
[点评] 【史忠和】情景交融,简实朴美,物我合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诗友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能参加顺昌的作品研讨会,感谢诗社能给我这个学习的机会,感谢顺昌优秀作品的引领。多年的交往,我对顺昌很了解,他是个爽快之人,秉性耿直,敢于较真,文如其人,他的作品也恰恰是他性格最好的诠释。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他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他有一对善于捕捉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触角。他有一颗善良的心。所以,他的作品一出炉就不同凡响,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提炼,朴素的语言,斐然的文采,清新自然的风格,清晰别致的行文思路,注定了他今天的成功!他不是一个高产诗人,但他是个精品诗人,他的作品不多,但首首精彩,每一首,每一句,甚至每个字,他都细细研磨,精益求精,艺无止境,贵在挖掘,不落俗套,激情喷涌。这是他写诗所追求的境界,而涉及立意、字词格律、意脉结构、意境、艺术手法等等,这更是他所追求的人文的、心灵与精神的、直观体验式的美学。虚实相生,气韵生动,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情思和志意与景物融为一体,最后上升就到不着痕迹地描写一种感觉,传达出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表达出更深隐幽微的情感世界或创造出更加深化的审美境界。 下面就他的《感母亲病重》一诗谈谈我的理解,有不当之处还望顺昌海涵! 耄耋身躯怎禁催,却添玩疾面如灰。 痴呆不识儿和女,饥渴难端碗与杯。 早恐萱堂病床卧,迟来孝道枕边陪。 娘亲喂我千千次,我喂娘亲头一回。 首联作者便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点明年迈体弱的老母亲怎受得了病魔的折磨,脸色如泥土一样,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病重的忧虑和无奈,紧接着进一步说明母亲病情是多么的危险,老年痴呆不识儿女,手脚不灵活,端不起碗和杯子,通过这几个字就可以想象母亲的病情,年岁大了,本来身体就不好,又新添了毛病,不能不让人担心,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显示出病母面前作者复杂的心情和照料病母的切身体验,对此,我感同身受。用词精准,感情细腻。最后两句乃是点睛之笔,也恰是整首诗的升华之处,娘亲喂我千千次,我喂娘亲头一回。实话,这是大实话,其实,我猜想,顺昌写的时候一定是香想到了结句,头一回。然后往回去想。成了这首诗。没有造作,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低落的情绪,朴素的语言,真实的感受,后悔,自责,无法释怀等等,都包含再这里面,让人读了心痛,心酸。特别是作者所采用的韵,我觉得特别贴切,写诗构思,语句,风格都很重要,而韵是加强节奏的一种手段,从催灰到杯陪,最后到回。说明作者用心良苦,而且又有自然而然的独特思维过程,把对母亲的爱和母亲对作者的爱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几年前我读过永合小学李海华的一篇散文,也是写母亲病重,她护理时的场景和感受,引起了我的共鸣,散文中的细节描写,是对生活的直觉观照,是对生活细致观察的艺术再现和诗意的想象。具体、生动、形象、细腻。把那些令人难忘令人感动的场景拉近放大并精心描绘,读罢,顿觉胸中涌动翻腾的情感流淌成一组视觉强烈的画面,让抽象的感情变得有声有色可嗅可触。当时我俩做了交流,至今仍记忆犹新。今天顺昌用诗的语言来写病母,不同的体裁,不同的风格,却有着相同的经历和感受。两个人的作品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在物我合一的意境中,顺昌形象生动地把蕴藏在作品中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出来,给人以震撼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说,叹为观止。 谢谢大家聆听!
发表时间:2024年05月23日 22:43:04     分类:诗词速递
   567         5

1 2 3 4 5
  • 83 条记录 第 1 页/共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