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社团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社团期刊
网站互联
当前位置 >> 首页 >> 诗坛讯息 >> 详细信息
晚霞情韵(88)

发布时间: 2024/12/2 9:30:02    阅读:446

分享到


  时光幽深,伏羲台仿若一颗遗世独立的文化明珠,散发着古朴而神秘的光辉。它是历史长河里的不朽坐标,承载着华夏文明最初的曙光。
  当我们踏上这片古老台地,仿若穿越了千年的时光隧道。那风化的石块,宛如岁月的史官,默默诉说着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传奇过往。昔日,伏羲于此地参悟乾坤之道,创制八卦,以极简之象,纳天地万象,启数理之端,让文明的火种就此点燃,华夏智慧的源流自此奔涌不息。
  伏羲台,不仅是一座古老遗迹,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巍峨殿堂。它见证了民族从蒙昧走向聪慧,从洪荒迈向繁荣的伟大征程。于此,我们的心灵与先人的智慧深深交融,在历史的厚土中汲取力量,于岁月的沉淀里感知使命。它鞭策我们,在现代征途上,传承这珍贵的文化基因,续写华夏文明更加绚烂的华章。


刘显庭
伏羲台
因诗访新乐,登上伏羲台。
始祖制爻卦,配婚姻俊才。
文明初普现,社会竞萌开。
赤县五千载,绵延创未来。

白占东
伏羲台
赤县人文祖,炎黄伟业高。
卦图藏智慧,嫁娶立新潮。
疏水农耕利,造屋别地窑。
养蚕学化布,求美兽皮抛。
钻木取星火,烧食铸剑刀。
炎黄始祖佑,盖世大功劳。

周纯阁
伏羲台
羲皇圣里瞻,万系认根源。
拜表人文庙,焚香始祖坛。
农耕教渔猎,八卦走河山。
华夏腾龙地,雄威盛世天。

侯俊台
伏羲台
华夏人文先祖根,结绳画卦启蒙深。
生息智慧八千载,功史精神万古存。

王文生
伏羲台
中华先祖自伏羲,筑室泥台河网鱼。
文字记情延后代,报恩当举复兴旗。

张建军
伏羲台
伏羲台上紫云升,千载沧桑古韵凝。
人祖遗风今尚在,文明薪火续恢弘。

李同振
伏羲台
今日伏羲台下来,心情舒畅乐开怀。
撞钟吟唱古稀调,祖母娘娘心里猜。

赵建军
咏井陉于家石头村
隐在深山五百秋,逃秦不碍续风流。
赓传一脉艰难事,多少沧桑刻石头。

邱天存
伏羲台
伏羲台上赞伏羲,位列三皇居第一。
人类传承多贡献,丰功伟绩与天齐。


贾俊芬
伏羲台
上古伏羲神话仙,发明创造世袭安。
人文始祖图腾在,庙宇台前祭圣贤。

徐宝良
伏羲台
三皇始祖冠其名,八卦婚姻创始成。
渔猎蚕丝农粟谷,圣贤伟绩有遗风。

刘双进
伏義台
阴阳八卦解谜猜,世上情丝任剪裁。
戏水鸳鸯成伴侣,姻缘千里线牵来。

谢洪志
伏羲台
三皇首圣隅新乐,垒土高基筑宇宫。
亘古一人华夏奉,人文始祖敬先宗。

郝素海
伏羲台
羲皇一立祖源开,远古文明扑面来。
华夏辉煌从此跃,高低坎坷上楼台。

谢 悦
伏羲台
羲皇圣里满祥光,始祖文明意韵长。
自此律规兴世代,传奇历史著新章。

彭珍海
伏羲台
新乐城郊圣迹台,千年霜雨记心怀。
龙师旧殿存英气,人祖遗风展俊才。
八卦初萌天地序,万民始化智仁开。
云乡燕赵情思涌,总有灵光入梦来。

郭惠生
伏羲台
寻根祭祖谒羲皇,金水长流富梓桑。
网罟猎渔家长乐,粟菽扶育众餐香。
钟鸣醒世惊滹水,鼓响冲锋壮太行。
八卦洞天千古秀,宇清元始耀八荒。

闫保印
伏羲台遐思
登台远眺越峰峦,似见皇羲辇乘还。
寓所翻新迎伉俪,殿堂仿古忆群贤。
重习八卦济黎庶,再助农耕开纪元。
华夏文明传万代,感恩始祖颂摇籃。


邓树生
伏羲台
羲台高耸入云霄,河洛经流滚滚潮。
百系千根先祖地,五湖四海万人朝。
文明华夏从今始,八卦阴阳为众爻。
草木萌发山水旺,民安国泰胜唐尧。

赵九辰
伏羲台
羲皇故里古风传,人物轩昂礼貌全。
教化婚姻播五谷,制成八卦演先天。
龙师殿配华胥庙,钟鼓亭连六佐坛。
万代儿孙思始祖,香烟缭绕祭台前。

薛云平
新乐伏羲台
苍松翠竹祭羲皇,紫气萦怀遗蕴香。
乘马伏牛耕黍稷,制陶演卦画阴阳。
德施嫁娶千家事,恩惠生存百草尝。
走出鸿蒙探旷野,人文始祖永流芳。

邢庆洲
伏羲台
羲圣祭台思古今,人文始祖远追寻。
灌田播谷兴农事,结网捕鱼教子民。
八卦契书通至道,婚姻姓氏守天伦。
走出蒙昧开新世,华夏铭怀创始神。

史玉芬
伏羲台
伏羲亘古第一人,始祖开元创后昆。
八卦通德播稻谷,五行明理制婚姻。
遗存庙殿千秋祭,石刻碑文万代欣。
漫步松林思赤县,民族厚重盛乾坤。

汗 牛
【双调·水仙子】晒干菜
  冬前冬后好阳光,村外村中晒菜忙。萝卜片就地撒在山坡上,蔓菁条全都晒上了院里房,一棵棵白菜挂在绳子上满大街香。总忆童年梦,干菜度饥荒,今日却成了风味小吃美名扬。

张金亭
清平乐·题珠海航展
  欢呼感叹,阵仗何曾见。桥段传闻全变现,主打全新理念。
  黑科技屡惊魂,尖端重器无人。布下天罗地网,灭杀一切瘟神。

周 镭
〔仙吕·寄生草〕荆门白云楼
  修仙洞,本瑞宫。依山翘首连虹栋,接云振翅如鸣凤,降龙吕祖分青供。呈祥道路万般新,膏泽荆楚十方众。


  在燕赵大地的历史长卷中,常山战鼓如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闪耀着雄浑而激昂的光芒。它从岁月深处奔腾而来,带着往昔战火纷飞中的壮志豪情与无畏勇气。
  那震天动地的鼓点,似千军万马的奔腾呼啸,每一次的敲击都仿佛在唤醒沉睡的山河。牛皮鼓面,承受着岁月的捶打;坚实鼓身,承载着历史的厚重。鼓手们挥舞鼓槌,力量与技巧完美融合,节奏明快而有力,或如疾风骤雨,或如闷雷滚动。
  常山战鼓,是英雄气概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呐喊。它曾在古战场上鼓舞士气,令士兵们热血沸腾,奋勇杀敌。如今,它穿越时空,依然在时代的舞台上激昂奏响。那隆隆的鼓乐,能驱散阴霾,振奋人心,让我们在聆听中感受先辈的英勇,汲取勇往直前的力量,在新的征程中,以战鼓般的豪迈气魄,无畏前行,续写辉煌。


张铁军
常山战鼓
戎装将欲行,战鼓九天鸣。
南海掀黑浪,驱妖赴远征。

刘双进
常山战鼓
震耳惊雷动,云腾奔马嘶。
痴情迷正定,鼎盛久传奇。

刘显庭
常山战鼓
滹沱曾激战,古代斗狼凶。
万马嘶声震,刀锋勇士冲。
如今敲鼓乐,节日庆丰登。
更喜元宵夜,狂欢正定城。

张建军
常山战鼓
常山战鼓声,古韵岂能争。
擂动风云变,铿锵草木惊。
英雄挥剑舞,壮士踏歌迎。
文化承千载,威名举世倾。

邱天存
常山战鼓
正定古城行,欣听战鼓鸣。
前朝催士气,今世庆国兴。
挥臂千钧力,发声万马腾。
非遗得保护,精技永传承。

徐宝良
常山战鼓
战鼓催春猛劲擂,惊天动地显神威。
龙腾虎耀江山丽,国泰民安社稷晖。

侯俊台
常山战鼓
顶盔贯甲好威风,战鼓咚咚震耳聋。
气势犹如冲破阵,子龙故里尽英雄。

薛云平
常山战鼓
鼓钹雷鸣势若虹,英姿健步舞东风。
豪情奔放励今世,滹水滋荣五谷丰。

白占东
常山战鼓
隆隆战鼓似雷鸣,猎猎军旗荡碧空。
马到成功必得胜,点兵沙场壮豪情。



谢 悦
常山战
常山鼓韵势如涛,阵壮声威彻九霄。
万马千军催奋进,雄音浩气古今骄。

王成元
常山战鼓
咚咚鼓韵逸穹空,昔日凝心灭寇熊。
激荡今霄燕赵地,军民振奋战旗红。

赵九辰
常山战鼓
千年古郡势峥嵘,阵列旗门数变通。
金鼓喧天惊日月,将军似虎马如龙。

谢洪志
常山战鼓
庆典丰收甲胄鲜,中华盛世震喧天。
滹沱两岸群英聚,正定传承舞万年。

郝素海
常山战鼓
常山战鼓纵情敲,燕赵悲歌透九霄。
放眼非遗惊世界,一从华夏起狂飙。

李同振
常山战鼓吟
戎马一生胆著称,直呼四弟甚忠明。
顺平侯迹传天下,常胜将军诸子龙。

赵志学
常山战鼓
顶盔掼甲队形宏,鼓钹喧天沸耳鸣。
酷似千军齐上阵,浑如万马疾驰声。

贾俊芬
常山战鼓
非遗战鼓韵铿锵,气势磅礴震虎狼。
阵阵声威催奋进,雄师跃起屹东方。


彭珍海
常山战鼓
隆隆战鼓若奔雷,恍现雄师卷土来。
杵棒狂旋惊日月,兵威怒涌扫云垓。
千年浩气盈仙峤,百丈豪情聚将台。
巨响犹存余韵绕,忠魂常伴旧营回。

闫保印
常山战鼓
战鼓铿锵烁古今,威风八面壮军魂。
雄浑亢奋催征战,欢快轻松贺建勋。
情注滹沱歌盛世,爱播燕赵颂良辰。
子龙故里多才艺,誉满神州赞似云。

王文生
常山战鼓
常山战鼓世闻名,雏起三国唐宋兴。
舞动鱼槌风暴起,抡击铜镲骏骄腾。
犹观白马冲敌阵,似见南王镇叛营。
燕赵辈出慷慨士,铿锵乐曲助英雄。

邢庆洲
常山战鼓
激励三军号令明,铿锵战鼓唤英雄。
登坛受命貔貅奋,临阵闻鼙龙虎腾。
气势磅礴惊日月,声情慷慨震雷霆。
一腔热血催驰骋,斗志昂扬唱大风。

史玉芬
常山战鼓
观赏常山赵子龙,沧桑史册展新荣。
如闻鼓点雷霆响,犹忆春秋战火熊。
声震古今延浩气,意存民众舞长虹。
佳节广场锣钹奏,欢乐狂潮贯碧空。

邓树生
常山战鼓
常山战鼓咚咚响,激起儿郎斗志昂。
抗日驱倭一胜百,除奸灭蒋虎逐羊。
和平年代闻敲鼓,盛世軍民庆瑞祥。
技艺千年传后世,豪情万丈世无双。

刘 梅
常山战鼓
子龙故土古疆场,战马嘶鸣血染装。
擂鼓助威振士气,凌云壮志灭番邦。
而今盛世鼓声震,十里长街荡瑞祥。
铭记英雄励青少,披荆斩棘勇担当。

周纯阁
常山战鼓
你是战袍军令号,传承百代盛名扬。
星辰震落金钉铆,日月编镶彩甲装。
万马翻腾敲鼓面,千年跳跃映城墙。
铿锵燕赵常山郡,正定非遗绽宝光。

郭惠生
浣溪沙·常山战鼓
  战鼓雷鸣震九天,埋伏对垒势巍然。子龙忠勇美名传。
  千载传承今更火,彩绸锣鼓舞蹁跹。山欢水笑纪新元。


〓〓  往期回顾  〓〓

■ 晚霞情韵微刊(87)
■ 晚霞情韵微刊(86)
■ 晚霞情韵微刊(85)
■ 晚霞情韵微刊(84)
■ 晚霞情韵微刊(83)
■ 晚霞情韵微刊(82)
■ 晚霞情韵微刊(81)
■ 晚霞情韵微刊(80)
■ 晚霞情韵微刊(79)
■ 晚霞情韵微刊(78)
■ 晚霞情韵微刊(77)
■ 晚霞情韵微刊(76)
■ 晚霞情韵微刊(75)
■ 晚霞情韵微刊(74)
■ 晚霞情韵微刊(73)
■ 晚霞情韵微刊(72)
■ 晚霞情韵微刊(71)
■ 晚霞情韵微刊(70)
■ 晚霞情韵微刊(69)
■ 晚霞情韵微刊(68) 
■ 晚霞情韵微刊(67)
■ 晚霞情韵微刊(66)
■ 晚霞情韵微刊(65)
■ 晚霞情韵微刊(64)
■ 晚霞情韵微刊(63)
■ 晚霞情韵微刊(62)
■ 晚霞情韵微刊(61)
■ 晚霞情韵微刊(60)
■ 晚霞情韵微刊(59)
■ 晚霞情韵微刊(58)
■ 晚霞情韵微刊(57)
■ 晚霞情韵微刊(56)
■ 晚霞情韵微刊(55)
■ 晚霞情韵微刊(54)
■ 晚霞情韵微刊(53)
■ 晚霞情韵微刊(52)
■ 晚霞情韵微刊(51)
■ 晚霞情韵微刊(50)
■ 晚霞情韵微刊(49)
■ 晚霞情韵微刊(48)
■ 晚霞情韵微刊(47)
■ 晚霞情韵微刊(46)
■ 晚霞情韵微刊(45) 
■ 晚霞情韵微刊(44)

地址:石家庄市红旗大街333号河北老年大学

邮编:100007邮箱:43266803@qq.com联系电话: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