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社团简介
诗坛讯息
诗词速递
经典博览
诗教在线
赛事纵横
诗书画苑
社团期刊
网站互联
当前位置 >> 首页 >> 诗坛讯息 >> 详细信息
张雪峰 | 写诗“六用”

发布时间: 2025/9/21 10:25:23    阅读:151

分享到


写诗“六用”

张雪峰

  今天,按要求谈谈个人诗词创作的体会。点点滴滴不成系统,但都是自己的感受。
  “六用”,概括为用韵、用典、用法、用例、用笔、用情。
  一、用韵
  不要总是用宽韵,容易流于俗套,同时会建立一些浅显的舒适区,不利于真正表达丰富的阅历。窄韵险韵仄韵也要尝试着用好。我选韵有前提。
  一是先着力把对仗想好,所谓无对不律,没有得到好的对偶就不要写律诗。一首律诗好不好对偶很重要,有些看来已经完成的律诗,实际上看到的对偶是凑出来的。完成好对偶,我的做法是先完成好对句。因为对句要用到韵。
  二是研究结句,往往是结句决定高度,出句定基调,对句出灵魂。
  三是要避免平推,写诗当前先有了首句起句,然后就平推一直写到结句,往往效果不好,因为在用韵上很可能对偶和结句出现绊马腿的情况。从第一句平推到第八句,这是高手中的高手才能做得好的事情。我不行。
  四是要挖掘表面上看逻辑关系不明确的韵字的深度。不然容易出现和自己比比较平和别人比比较俗的情况。比如写花,表面上的意思就很容易用到花纱家葩麻华瓜霞这些字,因为它们在同一场景上往往具有连带关系和逻辑密切性,成诗比较容易,也因此容易雷同俗套。可以挖掘其他韵字与主题的联系,实际上越是这种逻辑间隔比较大的字,如能合理自然的出现,就会使诗句更加出彩。我的比喻就像抬参,一株千年老参它的叶和豆都非常可贵,如果只把它割下来,简单方便还容易理解,但是更需要的是土里的老参。一些比较新鲜少见的字,如果深挖很可能存在着某种非常隐蔽的逻辑联系,这要有功夫。韵脚就是色彩,需要技法合成。
  二、用典
  用典显得厚重高古凝练,这一点谁都知道,但是我觉得用典需要几个注意。
  一是典故的含义一定要搞准确,包括一些带有典故性质的字,防止用错用反和含糊。
  二是还得多读前人的诗和古今典籍,避免滥用的典故,寻找鲜活的典故,防止生僻的典故,可以创造出新的典故。
  三是要有成典之心,这是精品之道。诗要讲究流传,流传需要经典,警句的深意和广泛的适用性,凝练的表达方式,贴切的情感抒发,是制作典故警句的要点。多少成语出自诗词(春风得意,心有灵犀,千呼万唤,万马齐喑,柳暗花明,山重水复),一些流传金句经常被引用(为有源头活水来,只缘身在此山中。)人著名诗传世,就在这些警句和制造典故上。所以平时就要多睁着一只诗的眼睛,发现趣味哲理情怀,这些才是可以入诗的要素,多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命题写作也要找这些要素。
  三、用法
  大家看过老版的白香词谱,他开篇就是词牌的由来,然后就写他的做法,多少字,几片几调,哪一句和某一词牌的某一句相同,哪里用对仗,哪里用逗,哪个字必须平仄不易,等等都有说明照着做就会避免出现满江黑。律诗也是有规则的,虽然有些不能宣之于口,但还是极其重要的。
  一是立意要端正,现在讲就叫三观要正。近几年消失的一些网络诗词大咖,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用诗词的隐晦影射延展类推等等特点,抗扰文化主流,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者用个别事件以偏概全抹黑制度政策,这个肯定不能允许。
  二是格调清新高雅。高无止境雅无限度,实际上,大家都是努力奔赴,没有顶点。庸俗卑滑的含义和字词不要沾惹,包括谐音梗网络语言中的此类东西。写诗当然不能都是歌颂,它可以揭示,不只是揭露,更不是泄愤。用词用字俗语成句多了,诗格就容易卑滑。
  三是要开辟新的诗意,这个简单,就是不能总是重复或者是套改前人的东西。比如说到荷花就联系到淤泥,说道竹子就联系到中空有节,说到青松就联系到严冬冰雪。
  四是不要一味地泥古。诗词重要的是立意和格调,追求高古并不是重复那些前人的用词,特别是随着时代变迁已经不复存在的意象。比如兰舟了卷帘了牙床了峨冠博带加冕旒了,现代的词字用的好,更显得鲜活有力量。
  四、用笔
  春秋笔法,董狐笔,记述,白描,抒情,借喻,得有20多种之多,关键是要分清楚和能够分别运用,并且能够明白哪一种方式、笔法、修辞适合于表现哪些内容,不能从头到尾一直描写,不能颠倒重复各种议论。每一个字都有它的内涵并且不重复。要惜墨如金,重复和不知所云是极大的浪费。所以需要警惕的,还有就是过于繁复的意象和辞藻堆砌,细研究起来意思还很丰富,但是字感生涩,像小学生课程后的生字表(关于字感说起来可能长了)。需要过多的解释才能明白的诗,除非是一般用典,诗不可能十分通畅。不通畅的句子就很难引起共鸣,很难被记忆和流传。
  五、用例
  表达的方式,当然要多一些,所以我觉得律诗绝句歌行古风词调都要写一点,通过感受不同样式的差异化,增强针对性,斟酌准确性。这些不同样式,实际上是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不能什么都用七绝五绝来表达。诗有稳重高古内涵丰富的特点,词有活泼清新绮丽的属性,当然也可以使两者有一些巧妙的穿插,因此就出来了不少的流派。比如诗重自然隐喻渲染和抒怀,就出现了田园诗。重逻辑说理影射,就有哲理诗的出现。无所顾忌的传情宣泄和记事,在诗里有,更多的是词里也有。每一样的道理都准备了最适宜表达他的方式,因此多试一试不同的体裁,把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多角度的多层面地表达出来。所以,用诗词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阅历和情感。是老年人的优势。
  每一体裁,应该都有顶尖的或者个人认为最喜欢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牢记住这些,可以当做例题来使用,从格律句式意境结构到韵脚炼字等等各个方面都会是一把尺子,成为创作的一般。养成,找例子的习惯也会在平时不经意中体悟到其中的某些奥妙,读诗,不只是对着字面去念,更是在脑中默默的回味,可能得知更多。用起来得心应手,孔子曰不读诗,无以言,也包含这方面的意思。
  不同的体裁试写会暴露出更多的空缺和盲点,弥补这些不足,自然就会达到自我教育和提高的目的。
  必须同时进行的就是要多多的读经典,不然就会出现理不屈词却穷的情况。
  六、用情
  归根到底写诗是要用情的,没有情感的注入就不可能有生命,再简单一点,就是没有情感的冲动和表达的欲望,就不要写诗。老年人写诗是一种精神状态,终身学习的状态。道尽沧桑的状态。言即至理至情的状态。所以要发挥自己的人生阅历见识情感的优势,把最有感受的东西表达出来,当然是用诗的方式表达。
  所以我说老年人要写诗,是用凝练的语言表达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阅历,却道天凉好个秋总要强于为赋新词强说愁。无论谁,写好诗的特点就是有情,文理通达,表述新奇,机构巧妙,打眼一瞧,就顿觉字感美妙新奇,生理喜欢,有细读下去的欲望。这个重点是在意理和结构上的深入开掘,而不是取得了什么学历。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都是十分常见的字,打眼一瞅就首先字感美妙,充满对大自然的爱意,情理通达新鲜有趣。认识这些字需要很高的学历吗?不用。但是把它们组成一首穷天理竭地脉通人情的小诗,需要的是真情,丰富阅历和发现美的慧眼。同时需要训练出诗的思维,熟稔“诗家语”。
  用情也必须是健康的正面的属于人之常情的,千万不要为了追求奇崛,总爱剑走偏锋,偏要与众不同,搞得奇奇怪怪。奇崛是要在平常当中见神奇,或者是在别人没有触及的新的领域守正新奇。
  最后我把自己用例的体会,说一说,我用的例七律,就是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简直集七律做法之大成。不要看网上和书里其他人关于这首诗的解读,要完全凭自己的感受一点一点的在脑子里消化,让它扎根。过去有句话叫融化在血液中,信不信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地址:石家庄市红旗大街333号河北老年大学

邮编:100007邮箱:43266803@qq.com联系电话:苏ICP备12063804号-2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诗词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