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吴岳,彩凤徐还,一派超然气概;滔滔汭水,蛟龙乍起,几多太古豪情。
吴岳者,太古“四岳”之一也②,中华民族之地标也。《山海经》曰,雷泽“在吴西”③:华夏第一国华胥国都地,就在吴岳之西;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华胥、伏羲、女娲之诞生地④,就在吴岳之西。古老之吴岳兮,黄帝时首建武畤与天对话,四岳部落之炊烟轻如薄纱,虞国牛羊之吼声传遍天涯。老天好阴,一个上畤,一个下畤,背靠吴岳,脚踩莲花:这是秦灵公之杰作兮,它在诉说天人合一之神话⑤。
汭水者,弦蒲薮之源也,华亭之母亲河也。看今日之煤都,高楼林立,商贾云集,已成为平凉所辖之市也;忆殷周之华亭,碧波荡漾,百鸟翔集,则为雍州之弦蒲薮也⑥。有弦中谷之水,高唱着“虞芮质其成,文王蹶其生”之歌,此乃芮国都地马峡之大观也⑦;有蒲谷乡之水,灵异奇绝“五色鱼”⑧,贯古流今,此乃麻庵河之大观也。有汉景帝之呼池苑,为弦蒲薮拉上了帷幕;有汉平帝之安民县,开辟了华亭农耕之先河⑨。
华亭之名,因华尖山亭而得也。大唐之唐塔,就在华亭城北皇甫山之东,与华尖山亭、华尖山烽燧比肩而立。它俯视着华亭之城郭,人间之善恶:时而一分为二,时而合而为一,时而坍塌一半,时而残留一半,其神奇非天纵者可解也⑩。
时逢盛世,国泰民安。公元2014年华亭市委市政府决定复建唐塔,公元2016年4月1日举行奠基典礼。它北依皇甫山,南临皇甫路,与雷神山遥相呼应,与原塔址一脉相承。它八面七层,绝高33米,占地1000多平方米;且配套敬德祠、皇甫祠堂、华尖山亭、文昌宫、钟鼓楼和养生园;镌刻着华亭之概况、历史、古迹、山川和人物,可谓一部“立体市志”。
古老之华亭兮,高标中华之文明;崭新之唐塔兮,再现中华之盛世!
注释:①国内唐塔多矣,必冠之华亭二字以示区别。仿建之塔,当仍以唐塔名之,正如岳阳楼、藤王阁虽经数建而不改其名也。②吴岳,今称五台山。详见笔者《太古“四岳”》一文,载于2022-6-2《兰州晚报》。③详见笔者《古老而神圣的朝那湫》一文,载于2021-6《甘肃政协》。④详见笔者《“羲皇故里”考》一文,载于2019-14《西部学刊》。⑤详见笔者《说“羲皇故里”》一文,载于2018-2《华夏文化》。⑥《风俗通义》:“今汉有九州之薮……雍州曰弦蒲,在汧县北蒲谷亭。”⑦虞国,殷周方国,在华亭五台山。芮国,殷周方国,与奚国(都地泾源老龙潭)、虞国毗邻,在华亭马峡,并非崇信。⑧《水经注》:蒲谷乡之水“出五色鱼,俗以为灵,莫敢操捕。”⑨《平凉古地名初探》:“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设安民县。”⑩《华亭县志》:“明天启间地震中裂,南北相间尺余,顺治间地震复合,遇荒岁少开……光绪三十三年,南半全塌。”